叉叉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鬼风吹 >

第120章

鬼风吹-第120章

小说: 鬼风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成是撞邪了。我的口袋里还有些糯米,我抓了些扔在胖子的身上,他也没有躲避,糯米沾到他的身上却并没有发生任何异状,见此情形,我也是摸不着头脑,若是真有厉鬼附体的话,那么怎么糯米对其竟然无效?胖子手中匕首的刀刃,被我和阿英手中的灯光映照着,好似一泓秋水,裹着一道银光,从上划了下来。
  这一切只发生在短短一瞬间,阿英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不轻,惊声叫道:“小心!”
  我万万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见胖子对我挥刀相向,知道若真和他搏击起来,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很难将胖子放倒,所以出手必须要快,不能有丝毫犹豫和闪失,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我立刻使出自己上中学那会儿自学的“三十六路擒拿手”来,以进为退,揉身向前扑去,一手推他右肩,另一只手猛托他的肘关节,趁其手臂还未发力挥落之际,先消了他的发力点,双手刚一触到他,紧跟着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右肩上,合身猛撞,登时将胖子扑倒在地。
  胖子挣扎不休,力大无比,我感觉自己很难完全控制得了他,于是急忙抢过了他手中的匕首,用双腿夹住他的身体,只让他的脑袋能够活动,心想肯定是这货被厉鬼上了身,现在外面正是正午时分,阳气极盛,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所以常言说中午也是阴气最重的时候之一,因此到得此时便露出原形,想来谋害我们的性命,若是再晚察觉片刻,说不定我和阿英此时已横尸当场,而胖子八成也活不成了。
  我稳定情绪,厉声喝问那“胖子”道:“你这变了鬼的表子也敢害人,还不快快离开我那兄弟的身体!”
  胖子依然尖笑不停,鬼气森森的女人笑声,回荡在空荡浩大有洞穴墓室之间,我大骂道:“鬼笑个什么劲!你他娘的要是再笑,可别怪老子不客气了。我这还有一堆驱鬼符桃木钉之类的东西没使呢,正悉没用武之地呢,没想到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倒是来的正好”
  阿英在旁见我和胖子打在一起,斗得虽是激烈却十分短暂,但是其中大有古怪,必有它因,便脱口叫道:“大海你当心,先别急着动手,胖厮有古怪。”我一边按住不停挣扎大声尖笑的胖子,一边喘着粗气对阿英说:“他当然奇怪了,他他他玛的被鬼上身了。你有经验,你倒是快想想办法,我快按不住他了。”
  阿英蹙眉说道:“我的经验也不是很丰富,我感觉应该不是鬼,是他的声带或是舌头出了问题。降头术流传甚广,其中便有种控制人发声的舌降,类似于泰国的舌蛊。”阿英说着话,就从自己的背包里取出了有墨线的缚尸索,想和我先合力将胖子捆住,然后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提议说最好是撬开牙关看看他的舌头上是否有着什么东西。
  此时听阿英一说,我恍然大悟,方才发现胖子确实另有古怪,他嘴中不断发笑,脸上的表情却显得十分尽兴慌,难道他的意识并没有丧失,刚才是想拨刀割自己的舌头?这还真有可能,我当时惊慌失措,却当成是他想用刀扎我,反将他扑倒在地,不过既然他没有失去意识,为何不对我明示,反是自己躲在后边捣鬼?我想到这里,立刻明白了,拦住阿英。我太清楚胖子的为人了,对胖子大骂道:“你他玛是不是穷疯了,见到什么东西都想拿。我问你,之前你摔倒后有没有顺手牵羊,从尸骸里捡到什么东西?”
  胖子鬼气逼人地笑了一笑,眼睛却斜过去,看他自己胸前的衣襟,那里面有个口袋,他连连眨眼。我心领神会,立刻伸手去那内袋里一摸,掏出来黑黝黝光溜溜圆滚滚的一件物品,有弹珠那么大小,当中穿了个小孔,质地又硬又韧,表层已经有些玉化了。用手中的手电细照,珠子里面竟然隐隐有层经黄相间的暗淡颜色。
  我一时没看出来这是什么东西,举着那珠子奇道:“这是个玉珠吗?黑玉还做成了圆珠,倒也真是少见。”阿英说道:“不是,这是人的舌头做成的,古时候的神婆巫女被人们视为具有某种特殊的能力,而她们的预言往往都是通过嘴和舌头来表达出来的,因此有人将她们的舌头割下来保存携带,以期能为自己带来好运和异能。”
  我听了急道:“我草,那你要这么说可就太草蛋了,还有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我现在身为一个盗墓的先进份子,就突然缅怀起了过往的岁月,低下头是人间,仔细想想,心里觉得难受吗?咱们挨苦受累也不算什么,就是干完了活也不知道能否改变命运,实在不是滋味。再说以前忙个没黑没白,挣点血汗钱刚够填饱肚子,也没个姑娘家喜欢得上,这得熬到猴年马月才有出头的时日?”
  阿英点头说:“那种浑浑噩噩碌碌无为,替上位者喂猪的差事,被他们当猴的恨事,我也无法忍受,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和个人兴趣,我在数年前便选择了盗墓这条路。说实话,很辛苦,但也很快乐。”
  我一听这话,立刻又来神了:“盗墓这个行当来钱快吗?这个市场具说很成熟,北京还有什么捞钱的地方?”
  阿英说:“这并不是一本万利的活儿,但也可以使得一个人一夜暴富,只要是个稀罕物件儿,就有人愿意花高价钱买,北京地方大,非常容易找到收货的下家。”
  她说了她二叔的一些经历,说当年自己的二叔李二爷机缘巧合之下得了一张百年老鼠皮,欲要出手,便想寻些打小鼓的买主。
  当时文化大割命虽然还未结束,但北京历来是个“多重世界”,上下人等各有各的活法,总有些趁着除四旧淘换珍玩宝器的买主,这些人非常了解什么是社会,他们一个个心知肚明,哪朝哪代没有动荡时节?要都是清平盛世,古董便不会流落到穷街陋巷里跟白菜一个价钱了。这场政。治运动早晚得有结束的一天,到时候那些老掉牙的东西就会立刻翻着跟头往上涨,千倍百倍的暴利唾手可得。
  旧时称沿街收购旧货者为“打小鼓的”,常挎个大布褡子,手敲一面巴掌大的扁形小圆鼓走街穿巷,收购范围很广,上到金玉古董、首饰字画,下到鸡零狗碎、破铜烂铁,没有他们不收的,在老北京的五行八作里向来占着一路,所以这些收货者至今仍以旧时称谓自居。只不过在文。革中行事非常低调,从不敢轻易抛头露面,若非熟悉门路的人想找他们也不容易。
  可阿英二叔的身份不同,京城里收货的谁不知道他是“旧姓李家”之后,家底子不比寻常。因为好东西大多都讲个传承来历,毕竟这玩意儿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地里也不生长。你要说某人家祖上三代,都是在火车站抗大包的苦力。他突然拿出件价值连城的古董来卖,那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是假货。可深宅大院里的人家就不一样了,虽然产业败了,但保不齐还能从哪个犄角旮旯里翻出点好东西,拿到市上就不得了。
  果真有几位打小鼓的买主,在得到消息之后,请李二爷到灯市口附近一处民宅里看货,其中有一位姓刘的老师傅,本名叫刘淮水。相识的都称其为“刘坏水”,又因眼光犀利鬼道,所以还有个绰号唤作“鬼鼓刘”。这刘坏水祖上六代打鼓出身,这还仅是有根有据能查出来的,甚至还有人说老刘家自从宋代起就开始掌管“长生库”了,在打鼓行中资历最深。
  “鬼鼓刘”戴着副老花镜,穿着朴素简陋,套袖布鞋和半旧的人造革手提包。既不显山也不露水,要是不知情人的见了,多半会认为这老头大概是哪个国营单位的会计,此人一贯跟旧姓张家相熟。其余买主都是他给牵的线,一看李二爷带着一个纨绔装扮的随从来了,立刻按旧时规矩过来请安,还口称“二老爷”。
  李二爷知道这都是些场面上的客套话,如今这年头谁拿谁当爷呀?可还是得谦辞道:“刘师傅,咱可不带这样的,您这是折我的寿啊。”
  刘坏水陪笑说:“从我爷爷那辈儿起,就给老李家做查柜,何况我年岁大辈份低。见了您不称二老爷称呼什么?长幼之序可不敢乱。不知道二老爷这趟回京。又从户里倒腾出什么好玩意儿,赶紧亮出来让咱们开开眼吧。”
  李二爷为了多蒙点钱,早就把词儿编好了,他身边还带了一个至交一同前往,此刻听刘坏水一问,就为难地说:“我们家祖上那点产业早没了,现在连处能遮风挡雨的房子都没剩下,哪还有什么户里传下来的东西,不过这位史兄弟史寨主他们家里,倒是有件压箱底的玩意儿,就请老几位给长长眼。”
  刘坏水戴上老花镜,斜眼打量了一下跟随李二爷一同来的那人,他阅得人多,一看那身上的衣着和气质,就知道这混小子肯定挺横,可能是个干部子弟,却不像什么名门之后,现在的干部大多是工农出身,能有什么户里传下来的行货?但也有可能是破四旧抄。家时抢来的物件,便试探着问道:“不知这位,是混哪个山头的?”
  姓史的那人一摆手:“什么寨主团头的,多少年前就没人提了,您称呼我史破天就成。”随即从裤兜里摸出一颗黑不溜秋的珠子,拿提前编排好的话说:“别看我爹是抗枪起义闹割命的泥腿子,祖上八代没吃过饱饭,说起古董玩器来,可跟您这专门倒腾古玩的比不了,您要是开飞机的飞行员,那我们家顶多就是个放风筝的。但我老史家祖上代代善男信女,积了八辈子阴德,哪能没留下一两件压箱底镇宅的宝贝呢?如今传到我这,家里还真有这么一样拿得出手的东西,原本我是打算传给后世子孙的,但谁让咱们有缘呢,您要瞧着好您就给出个价,咱只当是交个朋友,我情愿忍痛割爱了。”
  刘坏水眼睛骨碌碌一转,问道:“你这颗珠子还有传承?”
  史破天说:“当然有,这珠子可是来历不凡啊,真要讲起来也够催人泪下的,当年我爹我妈年轻时还没参加割命,都是在乡下种地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没别的追求,就是积德行善做好事,有一回看外乡来了一个要饭的老太太,怀里抱着一花枕头。我爹妈一看,这老太太在世上没有半个亲人,无依无靠的,真可怜,就动了恻隐之心,将她收留下来,当成自己的亲娘一样伺候孝敬。可这老太太始终不说自己是从哪来的,她身边别无一物,只有个枕头形影不离,后来小鬼子打进了中原,我爹就扔下锄头参加了八路,解放后进了城还拿这老太太当亲娘对待。老太太临终之前,对我爹妈两口子说,你们收留我这孤老婆子这么多年,此生无以为报,就把这个枕头里的东西留给你们,好好收着,可千万别丢了。说完就与世长辞了。我爹妈就纳闷了,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我们老史家是积善的人家,做好事从来不求回报,怎么老太太非要留给我们一个枕头呢?等发送完了老太太,到了晚上,两口子回家把枕头拆开,一看这绣花枕头里面除了荞麦皮,就只有滴溜滚圆的一颗珠子,一拿出来,顿时满室放光,才知是件宝贝,但谁也说不清它的来历。直到后来有机会,把珠子拿到故宫博物院,请鉴定专家一鉴定,总算是搞清楚了来龙去脉,想当初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慈禧太后逃出北京,派使臣前去跟洋人议和的时候,洋人们不肯轻易承认那使臣能代表老佛爷。八国联军里头有个曾经见过慈禧太后的将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