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我的眼睛 >

第155章

我的眼睛-第155章

小说: 我的眼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行程等见了面再商议,包括预定往返机票住宿宾馆等事宜。。

    放下电话,心里不由得苦笑: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报的名,如今参赛资格已定,连邀请函都下来了,估计连填表签证一类的事情也不用自己操心。唉,卢师傅打的这张“暗牌”可真够“暗”的。

    还有,小月语气听起来很亲切,但我总觉得亲切中夹杂着诸多客气成分,就像火车站广播里“亲爱的旅客朋友们”的那种态度。

    想到前些天叶军长和吴警卫出去开了一个星期的会,然后又要我的身份证还带我去照免冠照片,我怀疑叶军长和登封的卢师傅可能已经挂上钩,为了防备日本方面探听消息,好多事情在进行暗箱操作。

    果不其然,放暑假的当天晚上,叶军长便笑眯眯地告诉我,明天带我去少林寺打十八铜人阵,惊得我差点儿从椅子上直接出溜到地下。

    少林寺十八铜人阵,杀机重重,天下闻名啊!十八名高手合伙欺负一个没有经验的“低手”,我不去!

 第二百零九章塔幕(一)

    第二百零九章塔幕(一)

    “小雨,你不早就想出去锻炼锻炼吗,怎么蔫头耷拉脑的?”叶军长慈爱地看着我道。

    “爷爷,您当时是说去武校,没说去打铜人阵”

    “怎么,怕啦?”

    “怕倒不是很怕,主要是没有心理准备,担心打不过他们挨揍,要不咱们先找个武馆练练手儿,过几天再去少林寺打铜人阵怎么样?”我看到过武侠剧中少林十八铜人阵,武僧们身上涂着“金粉”,浑身金光闪闪,表情冷漠,姿态各异,看着都令人胆寒。

    “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怎么能临阵脱逃?”叶军长表情严肃起来。

    “可是爷爷这不是一个对付两个,而个对付我一个,我是怕还没到大阪参赛,就身受重伤,万一不小心‘牺牲’了,连个‘为国捐躯’都算不上”

    “哈哈”叶军长哈哈大笑,“小雨呀,你知道吗?松下酷四被逐出少林寺之前就已经闯过十八铜人阵,去年年底他少林寺,实际上是去少林寺挑战,叫嚣秒杀少林高手,以提高日本在武术界的地位。”

    “哈哈,那他可找对地方了,少林武术,举世闻名,焉能容忍这种叛徒嚣张?”我笑道。

    叶军长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少林寺方丈以武养德没有接招,并婉言谢绝。松下酷四临走甩话说,今年擂台赛后,还会来拜访。小雨啊,倘若你连铜人阵也过不了,参加擂台赛也是白搭,我看干脆投降那个日本人算了”

    “不,就是死在擂台上我都不会投降日本人”明知叶军长用的激将法我也心甘情愿,“爷爷,一切听您安排”

    “好,快去收拾一下,马上出发”

    “什么,不是明天才闯铜人阵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啊,”叶军长看了看表,“现在出发,大约零点之前就能到,晚上和上午休息,明天下午闯阵,晚饭后往回返”

    “爷爷,您是让我去打铜人阵还是带我坐车玩儿,干嘛赶这么急呢?去河南之前总得给卢师傅那边打个招呼,住上几天也好啊?”我还想见见久违的小月,没好意思说。

    “呵呵,放心,爷爷自有安排”叶军长似乎胸有成竹,很奇怪他怎么连卢师傅那边也不顾,毕竟卢师傅才是组织者。

    “可是,少林寺离咱们这儿将近一千里地,现在七点半,您说零点之前赶到,咱们总不能飞过去吧?”

    正说着,吴警卫敲门进来:“报告”

    叶军长一摆手,吴警卫没有往下说。

    “小雨,快去收拾,我和小吴在楼下等你”叶军长说着就要往外走。

    “我也去”叶璐忽地从卧室闪了出来,身上还背一个小包。想必刚才我俩的对话她全听到了。

    “乖璐璐,这次你不能去”叶军长停在门口说道。

    “为什么?小雨能去我就能去”

    “我们很快就回来,而且,寺里不让住女眷,听话,快去”叶军长的语气不容置疑。

    “哼”叶璐一转身气呼呼地走回卧室,咣当一声门带上了

    叶军长不急不气,笑呵呵下了楼。

    他们都空手儿去,我也没什么好带的,忽然想起锯末熏肠,小月肯定爱吃,于是找了个袋子,从冰箱拿了几根儿放进背包,挎上匆匆走了下去。

    楼下停的是叶军长的专车,上了路才知道,这辆专车比一般的越野吉普性能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儿,自己坐汽车的次数不少,但跑如此之快却是头一遭,也从此明白了什么叫“风驰电掣”

    路上,叶军长简要介绍了少林寺的情况。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时期,创始人是印度的僧人跋陀。公元527年印度菩提达摩禅师漂洋过海,来到此地,传授禅宗,遂成祖庭。

    少林武术盛于唐、宋;明代达到鼎盛,清代趋于衰落,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少林武术内容广阔;种类繁多;拳术结构紧密细致;动作灵活;富有弹性;虚实并用;刚柔相济,以它独特的风格;鲜明的特点传播四方;举世闻名。

    十八铜人组建的初衷是护寺,少林武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华武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因此会有不少狂妄之徒到少林寺挑战,类似于现在的“踢场子”。所以十八铜人护卫少林寺山门,无论进出,均受其考验,这一方面顾及到少林寺安危,一方面也考验下山弟子的能力。

    十八铜人的人选如无特殊情况每二十年重组一次,担当十八铜人重任的,绝非泛泛之辈,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少林武僧,除了固定时间“训练磨合”,平日里他们各司其职,互不干扰。

    叶军长找到老友永年大师说明来意,永年大师和方丈商量后,答应安排这场“赛前热身”,但前提条件是在擂台赛时,一定要打败松下酷四,替少林寺教训那个叛徒,杀杀他的傲气。

    看来把十八铜人集合到一起,实属不易,我得分外珍惜这次“挨揍”机会

    现在才明白叶军长和吴警卫暑假前出去“开会”,实际上是暗中安排这些事情,而之所以不大张旗鼓地去少林寺,是想避开松下酷四的耳目,让我这张“暗牌”暗到最后,来个出奇制胜。

    叶军长良苦用心,确实让人感动,不知道他暗中还安排了什么事儿。不过,我却认为他太小心翼翼了,在自家地盘,干嘛还要“偷偷摸摸”,跟做贼似地,你松下酷四不是造声势要秒杀少林高手吗?我们为什么不能造声势说秒杀日本人呢?叶军长久经沙场,老道成熟,既然他已插手,我也就心里想想罢了。

    可惜一路美景全被黑夜淹没,三人到达少林寺时已经接近零点,在一位小师傅的引领之下,我们来到一偏堂,接待我们的是叶军长说所的老友永年大师。

    永年大师盘坐在蒲团上,双目微闭,见我们到来,双手合十,微微含笑,表示欢迎。

    我偷眼观察,只见此人天庭饱满,满脸红光,眉宇中有一红点,一看便觉得气度非凡。

    “三位施主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妙缘,你带两位小施主去禅房休息,贫僧和叶施主叙叙旧。”永年大师说话声音不大,却耳。

    我和吴警卫随妙缘师傅刚走不远,就听到永年大师和叶军长的说笑声,原来他俩早就熟悉。

    “吴叔叔,为什么永年大师不找我下棋,反让咱们来睡觉?”我问道。

    “没准儿觉得跟你有眼缘,免了。”

    “或许吧,但愿打铜人阵的时候也全都和我有眼缘,下不了手,呵呵。”我笑道。

    “恐怕没那么幸运”吴警卫道,“小雨,明天还要闯阵,今晚早点休息吧”

    “您去哪儿?”

    “不用管我,你好好休息,我去外面等叶军长。”说完吴警卫推门出去了。

    躺在硬邦邦的僧床上,心想:如果禅房里有电话就好了,给小月挂个电话说我已经到了登封,她明天一定会赶过来看我,说不定马上就会过来,我包里有熏肠,凭她的嗅觉,闻着味儿就能找到,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睡梦之中,听到有人说话,还不是传来“啪啪”声。

    我警觉地睁开眼睛,借着如洗的月光扫视四周,没人,吴警卫也不在。敲木鱼还可以理解,谁半夜说话还搞这么大动静,不会是做梦吧?

    我咬了咬手指头,好疼

    管他呢,睡觉

    刚躺好,就听“啪将军”

    这次听明白了,是有人在下棋,可能是哪两个值班和尚杀两盘去去盹儿。

    最近被叶军长训练的听到“将军”就手痒,反正也睡不着了,出去溜溜,顺便交两个和尚棋友,若铜人团队里的武僧就“赚”大了

    佛门净地,应该不会有脏东西,我披上衣服,壮了状胆子出了门。

    循着断断续续的“啪啪”声,穿过一道走廊,向西大约走了大约三百米,我不走了,眼前好多宝塔状的“烟囱”,前面最高的“烟囱”底下,一个老和尚蹲在地上下棋,对面竟然没人

    我心说这老和尚棋瘾可真够大的,半夜不睡觉跑“烟囱”底下独自在月光下对弈,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大师,僧房里有灯,干嘛一个人跑‘烟囱’底下下棋?”

    老和尚抬头望了望我,似乎一惊,但马上和颜悦色道:“小施主,来,陪老衲杀完这盘棋”

    我低头一看,暗自得意,居然是跟叶军长研究最多的“七星聚会”残局,于是爽道:“好哇,不过这局棋是和棋”

    “走走看”老和尚也不客气,执红走了一步炮二平四。

    卒5平6,我胸有成竹。

    老和尚略一犹豫,兵四进一,我将6进1

    最终老和尚只得承认和棋。

    “小施主,你不是出家人,夜半到我少林寺何干?”老和尚把玩着手里的棋子儿问道。

    “哦,我是来闯十八铜人阵的。”

    “闯十八铜人阵?你想来我寺捣乱?”

    “大师,您误会了,到少林寺捣乱我还没那本事,这次闯阵是为大阪的擂台赛做准备,顺便替贵寺教训一个叛徒”

    “大阪?大阪在哪里?”

    “大阪在日本”

    “日本在哪儿,怎么没听说过?”

    我心说:和尚就是和尚,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日本在哪儿都不知道。于是就把日本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描述一番。

    老和尚听得云山雾水,好半天才道:“小施主,你是说东瀛吧?”

    我一愣,若说老和尚了解历史他不知道日本,若说不了解历史他居然知道东瀛,可能只看了古代史。

    “东瀛对,对,东瀛就是日本”我只好顺着老和尚的意思说,因为日本历史上确实叫过东瀛,“好了大师,时候不早了,明天还要闯阵,我得回去睡会儿,对了,您住哪儿,如果顺道我扶您回去。”

    “不劳小施主了,老衲就住这儿,走,进去喝杯茶吧”

    “什么,您说这些‘烟囱’是你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此“老”的和尚,竟然没有“房子”住,跑来住“烟囱”蜗居,少林寺倘不建些“经适僧房”,则真将“寺将不寺”了

    “善哉善哉,这不是烟囱,这叫塔幕”

    “什么是塔幕?”

    “就是僧人圆寂之后的家,老衲来住的时候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