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第一秘书 >

第176章

重生之第一秘书-第176章

小说: 重生之第一秘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唐小礼是开车随着贺朝阳到下面巡查的,走到玛斯县时,正好想到了老姜在这里工作,随即给老姜打了电话,带着贺朝阳就过来了。
    他们来时,老姜正组织队伍准备进山接孩子们上学,贺朝阳一听这个,也自告奋勇要跟着进山。
    “进山可是很苦的,弄不好还有生命危险!”老姜严肃地警告道。这的确不是闹着玩的,进山之路恐怕比贺朝阳想的还要艰难。
    “孩子们都能走,我有什么不能走的?”贺朝阳淡定地顶了回去。
    “可是,你”老姜还想说什么,就听唐小礼说道:“老姜你就放心吧,贺哥的身手还不错的。”见老姜还有些不情愿,唐小礼赶忙拍着胸脯说道:“你就是不信他,还能信不过我?”
    唐小礼虽然有背景,但是全军比武大赛第三名的名次可不是别人能帮忙拿下来的。老姜见两人态度这么坚决,只能硬着头皮点了头。
    这一天,他们跋山涉水,走的是开凿在山崖上的只能容纳一只脚掌的小路,爬得是没有台阶,只能靠绳索向上攀登的悬崖,翻过了山头,还要趟过湍急而冰冷的河流,而整整一天下来,他们的路程也只走了一半。
    到了夜里,他们终于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小山村里没有通电,一行人被安排在了条件最好的村民家里。所谓的条件好,也不过就是有一间空闲的屋子可以让他们住宿,晚餐是烤羊肉烤土豆和汤面。吃饱喝足又能歇歇腿,贺朝阳已经很知足了。
    这个村子里有三名适龄的学生,老姜和他们的父母约定了回程的日期,准备在第二天早上继续出发,他们还有四个村子要走,预计要接出大约二十名学生。
    “老姜,路这么难走,孩子们受得了吗?”贺朝阳坐在火炉边,一边烤鞋一边问道。
    “有什么办法,村子太小太分散,连老师都没有,只能集中起来到镇上到县城去上学。”
    “这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迁出去不行吗?”现在是夏季,路就这么难走,等到冬季冰雪覆盖之时,路况要比现在难走十倍不止。
    老姜吸了口烟,道:“你想的太简单了,这样的村子在羊栅栏乡有几十个,一个两个村子好解决,但是几十个村子可就不简单了。另外”他顿了顿,看了看正在另一边围坐说笑的萨比尔等人,压低了嗓音,继续说道:“这深山里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活动,有这些村民在,他们总不至于太嚣张。”
    “别有用心?”贺朝阳挑了挑眉。
    “是啊,”老姜徐徐地吐出一口烟,道:“咱们羊栅栏乡离边境比较近,有些事不太好处理。”
    老姜说得很隐晦,但是贺朝阳还是猜到了背后隐藏的内容。
    天南地区占地颇广,辖区的边境线分别与两个国家接壤,一个是对华夏友好的巴坦国,另一侧则是对华夏不那么友好的西汗国,天南地广人稀,又有多重山脉阻隔,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或组织想要借此生事,有天然的地利条件。
    “进山的路这么难走,你们没有想过修路吗?”贺朝阳换了个话题。
    “怎么没想过?”老姜捻熄了烟蒂,沉声道:“别看羊栅栏是个乡,可是这个乡的占地面积比内地那些县城都要大,村庄分散又没有天然的道路,咱们现在来的村子还算好的,离这个村子十里路的地方叫做吉乃村,每年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能出山,其余时间都不能进出。”
    “为什么?”
    “冬天大雪,夏天河水暴涨,牲口都走不出来,别说人了。”
    贺朝阳听得目瞪口呆,他简直不敢相信华夏还有这样的村庄存在。
    “四月的时候我进去过一次,那个村子有两名适龄的学童,可是因为家长不放心,不肯放孩子出来上学。”
    “那孩子的学习怎么办?”
    “能怎么办,先让有文化的家长教着,等有条件了再出来。”老姜说着说着,叹了口气,“村里最有文化的,也不过能说几句简单的汉话,我看到的那两个孩子都十岁了,再不出来上学就耽误了。”
   
    153、艰难的上学路 中 。。。

    囫囵睡了一夜;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老姜就叫醒了贺朝阳和唐小礼。
    今天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耽搁不得。
    草草地吃了早饭;一行人就继续上路了。羊栅栏乡的村庄既分散路途又不好走,他们走到第二个村子的时候;已经到了正午时分。
    老姜只会简单的疆族话,独自和家长们沟通有问题;幸好他们的队伍中不乏疆族干部,联系起家长来也比较方便。
    “书记,阿不力孜家不准备让孩子继续上学了。”萨比尔拿着登记本挨家挨户去和学生联络;回来时向老姜报告了一个新情况。
    “为什么?”老姜的眉头蹙了起来,“他家的孩子一个三年级一个五年级,不上学干什么?”
    萨比尔为难道:“他没说是什么原因,就说孩子不想上学了。”
    “不可能!”老姜断然答道:“放假前热娜还说等着咱们来接呢,怎么可能过了一个假期就不想上学了。”
    “书记,咱们一起到他们家去看看吧。”
    老姜点了点头,疾步往阿不力孜家走去。贺朝阳和唐小礼对视一眼,也跟了上去。
    阿不力孜家位于小村庄的边缘,是三间土坯造的小房子,屋子太小,老姜一行人干脆就坐在了外面跟阿不力孜说话。
    “阿不力孜,怎么突然就不让孩子上学了?”老姜缓和了口气,让萨比尔把他的话翻译给阿不力孜听。
    阿不力孜看了看躲在屋里的两个女儿,讪笑道:“她们不愿意去了。”
    “阿不力孜,孩子上学是好事,现在政府已经给孩子们减免了学费,如果条件允许还是让她们去上学吧。”
    “可是”阿不力孜有些为难,他扬声对屋里的孩子说道:“你们愿意去上学吗?”
    两个孩子挪蹭着脚步从屋里出来,一边觑着父亲的脸色,一边低声道:“不愿意。”
    “热娜,你是姐姐,你告诉伯伯,为什么不愿意去上学了?”老姜对着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孩子说道。
    “我,我”热娜往后缩了缩,盯着自己的脚尖不说话。
    “热依罕,姐姐不说,你来说!”
    矮个的小女孩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腼腆的姐姐,眼泪扑簌簌地落了下来,“伯伯,我想上学!”
    “好,好,不哭啊。”老姜将小女孩抱到怀里,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低声道:“告诉伯伯,家里发生什么事了?怎么爸爸不让你们去上学呢?”
    热依罕有些羞赧,她看了看这个每年都要护送她们通过悬崖峭壁山涧河流的伯伯,用像蚊子那么大的嗓音说道:“伯伯,我和姐姐没有鞋穿。”
    “什么?”老姜吃了一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个原因。
    “是真的。”说着说着,热依罕的眼泪又要掉下来了,小姑娘自尊心很强,当着这么多大人的面,她实在不想抬起自己那磨穿了鞋底的脚。
    “阿不力孜,是真的吗?”老姜想过各种情况,但是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么简单又让人心酸的理由。
    阿不力孜看看两个女儿,惭愧地撇开了头。
    贺朝阳和唐小礼都愣住了,热娜和热依罕都会讲普通话,所以他们听起来毫无压力,只是一双鞋子就困住了孩子求学的脚步,这,这
    热依罕看他们不相信,无奈地抬起了脚,球鞋表面还算完整,但是鞋底乒乓球大的窟窿霎时就惊住了众多成年人的眼。
    一双最便宜的球鞋都穿成了这个样子,这个家庭的条件得有多艰苦啊!
    贺朝阳看着这个贫苦的家庭,心酸难当,早知道边疆条件艰苦,但是没想到在天南地区这样的家庭并不是特例,怎么让边疆的人民尽快富裕起来,让孩子们不会因为一双鞋就不能去上学,已经成为了摆在他这个地委副书记面前的最重要的课题。
    “热依罕,伯伯带你们去买鞋,无论如何,咱们得去上学。”老姜小心地将小姑娘的脚放到了地上,他掩下了心酸,嘱咐道:“知识改变命运,要是不想一辈子在这穷山沟里混日子,咱们就得努力学习。”
    热依罕看着老姜鼓励的眼神,重重地点了点头。
    三十五块钱买了两双新鞋,换上新鞋的小姑娘似乎整个人都焕发出了光彩,她们不仅不用赤脚去趟过刺骨的伊木河水,还能继续进教室学习了。
    “爸爸,我能去上学了!”热依罕兴高采烈的对着父亲说道。
    阿不力孜摸了摸女儿的头,红了眼眶。
    与热娜姐妹俩约定好回程的时间,一行人继续上路。
    一路上,虽然路途很辛苦,但是沿途的风光和挂满果实的果树,都让贺朝阳心里有了更多的盘算。
    “老姜,这些果子怎么都没人摘啊!”唐小礼看到路边的累累果实,撸了一串甜枣,一边吃一边问道。
    老姜无奈地笑笑,道:“这果子甜吧?”
    “嗯。”唐小礼大力点头,道:“好吃。”
    “保证没化肥没农药的天然食品,”老姜也撸了一把边走边吃,“人爬进来都费力了,谁还没事去摘果子,摘了也运不出去。”
    “那就任它们烂在山里?”
    “不然还能怎么样?”
    一句话就把唐小礼噎住了,他嚼着果子,突然间觉得甜美的滋味变得难以下咽起来。
    “哥,你看”唐小礼转头看贺朝阳,贺朝阳对他笑笑,道:“办法总会有的,先赶路吧。”
    唐小礼顿了顿,无声地跟了上去。
    行军动武他在行,要说搞经济改善民生他可就一窍不通了,不过贺朝阳这么多年的官场历练,又以经济建设强人着称,相信他的到来可以给天南人民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哥,这些人太苦了。”一向沉浸在军伍生涯的唐小礼都不禁动了恻隐之心。
    贺朝阳拍了拍他的肩,沉声道:“我知道。”
    赶了一天路,终于在傍晚时分到达了最终的目的地,伊谷村。
    伊谷村是距离羊栅栏乡最远的一个小村庄,有三十多户人家,二百多口人。因为交通不便,村里少有外人来往,每年四次的接送学生的队伍就是村子里来人最多的时候。
    看到老姜的身影,村长远远地就迎了出来。
    “姜书记,你好。”村长伸出双手,热情地与老姜握手。
    “买买提村长,你好!”老姜显然与村长是老相识,他依照疆族的礼节,给了村长一个大拥抱。
    “姜书记,一路辛苦了。”买买提笑得很和善,道:“先到家里来歇歇脚,村里的孩子都准备好了,明天一早就由家里人护送出山。”
    “感谢村长对乡里工作的支持,上面这次给乡里下拨了一些农资,等河水再落下一些,就给你们送过来。”
    “那可太感谢书记了!”买买提惊喜道。
    “不用谢我,都是中央的政策好啊!”老姜此时也打起了官腔,他笑着对买买提说道:“村长啊,虽说是送农资,但是也要村里的壮劳力出去接应一下,不然这悬崖峭壁的,只凭乡里的人手,是运不过来的。”
    “书记你太客气了,等河水再落下一些,我派人去领就行了。”买买提笑道:“上面给免费的东西咱们就很知足了,可不敢劳烦乡里的干部。”
    “行,那到时候咱们再安排。”老姜没有跟买买提客气,伊谷村的村民世代在这大山里居住,论脚力,乡里的干部们可远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