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宋帝江山 >

第129章

宋帝江山-第129章

小说: 宋帝江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山却不肯罢休,执意不肯离去,赵瑗只得命周围的人都出去。起居郎不失时机的记录:上留山密谈。
  殿中一个人都没有的时候,萧山才抬起自己的头,他竭力在克制自己的感情,虽然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但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心中竟然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
  可阻止的话并没有办法说出口,赵瑗首先开口:“朕觉得皇后的人选她最合适,这件事情也没法再拖下去了。”
  萧山点了点头,却还是忍不住问道:“你,喜欢她么?”
  赵瑗有些呆呆的看着萧山,道:“我喜欢你。”
  萧山猛然上前,将赵瑗拉到自己怀里,不顾赵瑗的反对,吻了下去。
  赵瑗一开始有些抗拒,但片刻过后,便回应了起来,两人在大殿中拥吻,萧山直到觉得自己吻的没有遗憾了之后,才放开赵瑗,看着他的眼睛:“不论怎样,我的心不会变。”
  赵瑗的嘴角微微上翘,唇被萧山吻得略微有些发肿,上面还带着水光,只这个笑容,就引得萧山想要将他就地正法。萧山的呼吸开始粗重了起来,身体也渐渐的起了变化,赵瑗显然也察觉到了,稍稍后退了半步,道:“你今天留下来的时间有些长了,早些回去吧,若再逗留,恐怕会有不好的流言。”
  萧山心中涌起一股怒意,上前一步,将赵瑗的手腕抓住,道:“你其实很不愿意是不是,何必找那么多借口?”
  赵瑗盯着萧山的眼,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缓缓的将萧山的手掰开。萧山颓然的松开手,却不料赵瑗并没有将他的手放开,只是将他的手拉着,犹豫了半晌,终于将他的手拉到了自己也挺立的地方,略微嗔怒的看了萧山一眼,道:“现在你该信我并没有骗你了吧”
  萧山只觉得一阵热血涌上大脑,将赵瑗紧紧的抱在怀中,不停的吻着他,手上的动作也没停歇,绕过对方的下袍,直接伸了进去。
  赵瑗用力的按住萧山的手,声音也有些颤抖:“别这样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萧山要极力的克制,才能够让自己稍稍的恢复理智,赵瑗将萧山的手拉了出来,看了他半晌,最终还是道:“不早了,你该回去。”
  萧山觉得自己再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被整的不举,可他也不敢真的就进一步,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深呼吸,希望自己能够快点恢复正常。
  两人就静静的坐在殿中,直到所有的情绪都平复了之后,萧山才起身道:“陛下的大婚,臣不想参加,恳请明天便去淮西赴任。”
  赵瑗也没挽留,只是点头表示应允。
  大殿的门被再一次拉开,太监宫女侍卫鱼贯而入,萧山朝着赵瑗躬身行礼:臣告退。
  他的影子被暑天的太阳照的有些干枯,小小的一团,缩在脚边。赵瑗目送着萧山离开,心里一个声音在默默的说着:我不是怕流言,而是怕有了这种流言,你再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立后大典被定在一个月之后,谢仪在听说自己被立为皇后以后,有两三天都不能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曾经一段时间疑心赵瑗是不是喜欢自己,可赵瑗平日却根本不怎么来看她,即便是留下她单独说话的时候,也没有半点对待爱人的样子。
  只是在某一天,赵瑗换上一套淡褐色的常服时,谢仪才忽然想起来,似乎是三四年前,在王府的别院,赵瑗也是穿着这个颜色的衣服,那天在他的身边,还站着另外的男人,那人从小和赵瑗一起长大,同吃同住,近来人人都说那人圣眷正浓前途无量。
  可是谢仪记得清楚,那天她看见两个人所站的位置,似乎很近,过于近了。
  在这一刻,谢仪似乎明白了什么,赵瑗到底为什么会忽然立自己为后。
  
  
  110、辛弃疾
  
  萧山离开京城以后,先是去信阳地界交割防务;张孝祥对于萧山的高升表示很高兴;并且和他喝了个尽兴而归,但让萧山有些奇怪的是;此次最应该高兴的伍峦;却似乎有些精神不振;闷闷不乐。
  萧山差不多是被抬回自己房中的,他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赵瑗的立后大典,一路上不断有人议论这位新皇后人品样貌;一定是非常得赵瑗宠爱;才会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宫女忽然飞上枝头;母仪天下。
  这种议论萧山听在耳中;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可他也不可能跳出来说什么,在接风送别宴上,说完正事后,谈话的内容就便成了这种京城八卦。
  张孝祥有些好奇:“萧将军,你以前在普安郡王府当过差,这位新皇后你应该见过吧?”
  萧山有些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一杯接着一杯的灌黄汤,不大一会儿就双眼朦胧起来。张孝祥见萧山有了醉意,便劝道:“正平兄,你醉了,早些回去歇息吧。”
  和所有喝醉了的人一样,萧山大着舌头执意反驳:“我没醉,怎么害怕我把你喝穷了吗?”
  又是两坛酒下肚,萧山已经烂醉如泥,只会横着走,斜着走,就是不会顺着路走了。
  伍峦要去送萧山回去,萧山一把将上来扶住自己的伍峦推开,有些懊恼的道:“不用你多事,我自己回去!”
  结果却只是找到了自己的院子门,根本没找到自己的床,就睡在了院子的地上。
  半夜的时候萧山酒醒,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衣服鞋袜全部换过了,躺在干净舒适的床上,房中一灯如豆,伍峦坐在自己身边。
  萧山有些意外,从床上坐起:“是你把我弄回来的?”
  伍峦没有说话,萧山觉得房中气氛有些沉闷,倦意又袭来,也懒得去理会他了,倒在床上准备继续昏睡,过了一会儿去发现伍峦还没有离开,便道:“我没事了,你自己回去睡吧。以后信阳城就交给你,加强戒备,勤于练兵,不要荒疏了。”
  伍峦去根本没离开,没有没脑的问了一句:“将军得偿心愿否?”
  “什么?”萧山莫名其妙,“被调去建康?我更喜欢呆在这里,毕竟经营多年,放弃实在是可惜,所以才让你接替我。可能过一段时间朝廷就会有一些武器送到,也可能会把你们叫回去训练”
  伍峦道:“那天将军曾经问我,男人和男人之间该怎么做,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
  萧山完全不知道伍峦的脑袋是怎么长的,现在会问这个,可他更加不想回答这种私人的问题,便道:“这和你无关吧?再说我那天就是随便问问,也没打算做什么。”
  “所以现在将军很伤心么?”伍峦并不打算避开这个话题,“陛下立后,将军似乎有些难过的样子。”
  萧山有些恼羞成怒,被人戳穿了心事很不高兴,他起身就把伍峦揪住,想要将他揪出门外,却不料伍峦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抓,萧山宿醉醒来,手上也没用太大的力气,竟被对方挣脱了。
  伍峦指了指放在桌上的那个红色瓷瓶:“这是宫中的东西,我刚刚帮你换衣服的时候发现的,并非有意打探将军的私事。”
  萧山彻底怒了,一巴掌拍在桌上:“滚!”
  伍峦却并不滚,反而伸手将被夜风吹开的房门关上:“我会比他做的好,至少我不会娶妻,惹你难过伤心。”萧山猛然听到这句话,愣在当地,过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伍峦说的是什么意思。
  萧山有些烦躁:“我对你没兴趣,今晚的话当我从来没听过,你也不要有这方面的想法,不可能的。”他本以为话说道这个份上,伍峦会知难而退的离开,却没想到伍峦竟然上前一步,试图去拉萧山的胳膊。
  这个动作彻底的激怒了萧山,他的声音有些气急败坏:“姓伍的,非要老子揍你,你才肯滚是不是?”
  伍峦微微抬着头,看着萧山,眼中流露出的情绪没有丝毫的掩饰:“我宁愿挨揍,也想知道为什么。”
  萧山二话不说,上前揪住伍峦的衣领,钵盂大的拳头提起,举在半空中,想要落下的时候,却看见伍峦紧紧的闭着眼,浑身都在微微颤抖。萧山维持这个动作很长时间,伍峦的泪一点点的流了下来,他始终咬着牙,不肯后退半步。
  萧山在心中微微叹了口气,提在半空中的拳头缓缓的松开,声音变得柔和了许多:“没有为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他,不论他怎样,我还是喜欢他。我明早就要走了,很长时间不会再见到你,不要临走闹些不愉快。”
  伍峦的声音有些沙哑低沉:“末将知道”
  萧山这才发现,伍峦这数个月不见,消瘦了很多,下巴尖的似乎能够戳伤人。这样一闹,他的睡意也完全没有了,隔了半晌,萧山才道:“被你搅了好梦,反正睡不着,一起出去转一圈吧。”
  萧山披起衣服,伍峦跟在他身后,两人并没有说话,就在黑夜中的街道上漫步,不觉就走到城墙边。
  两人上了城楼,萧山看着远处,黑乎乎的一片,无限空旷。隔了一会儿,萧山道:“我走后,你遇到事情不要盲动,多和张知军商量。”
  伍峦点头答应,萧山又道:“城中的炮石不多,记得要多准备一些。”
  两人一个说,一个点头,伍峦几乎一直都没说话,萧山见他神情委顿,虽然知道是为了什么缘故,可自己也爱莫能助。在城墙上站了大半夜后,东方的天际就开始慢慢的变蓝,太阳升起来了。
  万丈霞光在这一刻从天际射出,将两人身上的铠甲照亮,伍峦微微扭头,就能够看到萧山的面容,英俊刚毅,这容貌在自己的梦中出现过无数次,可自己不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再靠近一点。对方能够接受的,只是作为战友的自己,能给的,也只能是友情,不会有更多。
  伍峦觉得自己的心在一点点的收缩,有些疼,他的眼睛亦被这霞光刺得有些疼,却不肯挪开自己的视线。萧山感觉到伍峦在看自己,他一开始的时候觉得暴怒,焦躁,想要打人,但最终却下不去手。他叹了口气,道:“昨天晚上的事情,你说的那些话,我就当没听过,你也不要再提了。我不想和你弄成老死不相往来。”
  伍峦感到了一阵窒息,他虽然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但听到萧山亲口说出的时候,却还是觉得有些难以呼吸。
  “是,末将遵命。”在沉默了许久之后,伍峦终于躬身朝着萧山行礼,“将军该出发了。”
  萧山从信阳出发,顺江而下,十多天之后便已经抵达了建康。
  建康为六朝古都,面对大江,背靠重山,可攻可守,是长江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也是经济枢纽。赵瑗将他调到这里来,可见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
  建康府以前的统兵官年迈退休,萧山新到任上,一切都不熟悉,先开始是清查了一下归自己管的人数,这不清查不要紧,一清查心中只砰砰直跳。
  建康府统制麾下的屯驻大军,足足有一万人。如果按照现在编制,已经相当于一个师了。
  萧山从来没有统帅过这么多人,自然也不敢怠慢,先是熟悉情况就用了大半个月,又要熟悉自己的副手和底下的将领,人人都知道萧山襄阳之事,虽然他现在只是四品武将,比之先前的二品统制要差了几个级别,却也都不敢怠慢。
  在来到建康过了一个月后,萧山就去见了附近镇江府以前自己所统帅过的士兵一次,李虎臣、周宏、金胜见萧山归来,都十分高兴。萧山觉得周宏也算是个奇葩了,常常兵溃,却没有受到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