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放开朕的奸臣 >

第131章

放开朕的奸臣-第131章

小说: 放开朕的奸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卿冷声斥道:"让天子当众解衣,成何体统?将来皇上的颜面何存?既然诸位王候在此,下官便说个明白,董卿在听闻皇帝身世之事时。便开始明查暗访,费了相当多的心力,如今,总算有点眉目了。。"

南王听了,忙不迭道:"董司马,妳快说说!"

董卿徐徐开口道:"下官找来了,当年在农舍替太后接生的产婆跟助产妇,人此刻正在府衙外候着呢。"

刘歆听了,脸色陡变,恼道:"妳放屁!当年与皇上身世有关的人物全都死光了。全部都死绝了!妳董卿究竟是从那里挖出来的死人骨头啊?"

"喔?都死光了?"董卿冷声质问道:"英王殿下怎么会认为当年跟皇上身世有关的人全都死了呢?"

刘歆听了,脸色登时一红,吱唔一声道:"听说卫皇后当年为了灭口。把知情的人全部都给杀了!"

"我还以为是被英王给暗杀了呢,不然你怎么会那么肯定人都死绝了?听说卫皇后杀人灭口?怪的是,下官访查了那么久,可没听说过这件事哪?"

这不是在指他杀人灭口了吗?

刘歆恼羞成怒道:"董卿,妳少血口喷人了!"

当年相关的人物。除了金氏,全都死绝了,所谓的产婆跟助产婆,分明是董卿这个狡猾的女人,不知道是从那里弄来替皇上护航的。

若不是她让宁王突然撤军,劝说皇上全力猛攻。命赵王为先锋,迫使他诈降变真降,趁着他焦头烂额。措手不及之时,还策动了沈慕秋抢走金氏,他断也不会落得今日如厮境地。

若他能顺利的脱离此困境,必先杀了董卿泄恨不可!

"争执无用。"刘陵抬抬手道:"还是请她们进来说清楚当年的情况吧。"

未久,府衙的人便领着那二名妇人进来。

产婆与助产妇。两名妇人在外貌上均无一出色,看起来只是个样貌平凡。极为普通的妇人。

在她们颤颤巍巍的拜见过皇帝之后,董卿也不啰嗦,直接开口便说道:"说吧,把妳们所知道的全部一五一十的说出来吧。"

于是,那名产婆开始娓娓道来,"在将近十九年前,在某一天的深夜,突然来了一名男人,在寂静的夜里,猛拍我家的大门,那人长得高高瘦瘦的,肤色挺白净,一点胡渣也没有,腰有一点儿弯,他自称是宫里来的人,问我是不是产婆,我回是,他二话不说,便跩着我,直接上了马车。在马车上,一路巅跛,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来到了一处农舍,在一间屋子里,有一个女人,大着肚子,歪在炕上,脸色惨白,额上沁着冷汗,看样子是难产了。"

话还未说完,便南王给打断了,他开口问道:"那个女人,长得什么样子?"

产婆继续说道:"额头挺高,鳯眼细眉,鹅蛋小脸,皮肤白细,她身旁还有一个服侍的女人,身子矮小,寛脸颧高,双眸有神,眼睛挺大。"

她所描述之人,分明是太后及她的近侍宫女阿秀。领着她前往农舍的那个男人,无疑便是弭总管了。

描述得十分的落实,不像是造假。

她接着又说道:"那女人腹中的胎儿不足月,阴口却已开,有早产的迹像,胎位偏又不正,我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需要帮手,那个领我前来的男人听了,又匆匆忙忙的出了门,后来便带来了另一个产婆来帮忙,约莫过了五个时辰,好不容易才让那个女人平安的生下了儿子,是个极俊的小子啊。。"

董卿趁势问道:"当年那个孩子不是生下来便因为难产而夭折了?"

产婆回道:"是难产没错,可是那女人所生的孩子并没有夭折啊,虽然早产,她所生下的孩子却活泼健康得很呢,哭声挺宏亮,中气十足啊!"

说到这里,南王却再度打断了她,问道:"妳仔细的瞧一瞧,当时的那个孩子,如今可在场?"

刘歆忙不迭问道:"是啊,妳仔细的瞧一瞧,妳当年接生的那个早产的孩子可有在大厅内?"

如果,产婆直接指认出皇上,那么便明显是造假了。



180 只给了五两

如果,产婆直接指认出皇上,那么便明显是造假了。

只是接生过,长大后却能一眼认出来,此事,绝无可能。

那产婆听了,将眸光缓缓的掠过大厅内所有的人,仔细的辩认,来回扫过两趟,最后却是突然笑了出声来,道:"大人可是在开玩笑吗?事隔多年,老身怎能认得出来?老婆子一生中接生过的孩子不下千人,只有自家媳妇生出来的小祖宗,那怕是被丢在路上了,我也能一眼便认出来,那小子是我家自己儿子的种啊。"

南王接着问道:"那么,事隔十九年,那天的事,妳怎么会记得这么清楚呢?"

他素来谨慎,一位产婆把十几年前某次的接生过程,记得太过仔细,看起来毫无破绽,便觉得可疑。

产婆连想也不想,立刻回道:"因为金子啊,那是老婆子毕生以来,第一次得到那么贵重的礼金,我还记得当时拿到那块金子时的触感,冰凉冰凉的却沉甸甸,看着闪闪发亮,摸起来滑溜滑溜的,直教人欢喜不已,老婆子的心里登时澎湃了起来,便仔细的记住了那个生产的女人,还有领着我前去的那个男人,对着他们再三的央求,请他们多生几个孩子,一并让老婆子来接生。"

"胡言乱语!"刘歆怒道。紧接着转头对着另一名助产婆,大声喝道:"换妳来说!"

那助产婆被他大声一喝,竟浑身一阵哆嗦。

刘陵一对黑眸瞪着助产婆,眸光顿时转为锐利,冷声道:"戏都让那位婆子给演完了,妳收了银两,可有戏份?"

助产婆在他快杀人的眸光逼视之下,却是吓得往后一缩。眼露恐惧,瑟缩的颤声道:"大人饶命啊!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喔,饶命?"见此妇竟然如此的胆小怯愵,刘歆心里暗中的欢喜,他冷冷笑道:"妳收了多少银两?给妳银两的人指使妳来这里说些什么?还不快点从实招来?"

他这一威逼,那助产婆居然吓得"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嚷嚷道:"我不知道啊,什么都不知道,大人饶命啊!"

诸王见状。纷纷交头接耳,议论了起来。

董卿立刻上前道:"此妇没见过世面,一点小场面便给吓得失神了。冒犯了诸王。既然当年太后的生产过程,产婆已经说清楚了,此妇留在此地已无用处,还是让她退下吧。"

"等等!"刘歆忙不迭阻止道:"急着把人给赶走,董司马莫非是心虚了?"

他一对利眸。紧紧盯着董卿。

但见董卿不疾不徐道:"诸位王候身份尊贵无比,不得冒犯,下官只是担心无知村妇,惊扰了皇族们。"

刘歆斜睨着她,冷笑道:"冒犯?惊扰?还不如说是心虚来得贴切呢。"

语罢,刘歆大步至那位助产婆跟前。一对锐利的眸光,恶狠狠的瞪着她,面目狰狞的咬牙切齿道:"妳速给本王从实招来。董司马究竟给了妳多少银两?!"

助产婆果然被他的威势,吓得惊慌失措,她将身子往后缩了又缩,颤颤巍巍的开口道:"五两。,只给了五两"

"五两?"刘歆听了。先是愣了一愣,紧接着爆笑出声来。

他哈哈大笑了几声道:"大司马紫绶金印。官居正一品,俸禄不薄啊,董家世承皇恩,不是家底丰厚吗?居然只肯给五两?啧啧啧,董卿哪,妳还真他马的小气啊!"

语罢,又转头瞪着助产婆,疾言厉色道:"妳收了她五两银子,她让妳来这里胡诌些什么?"

助产婆惊惧的看着他,吓得吱唔道:"没有,什么都没有。"

刘歆见她害怕极了,心下暗忖着,此妇怯懦不堪,他只是态度凶狠一些,便吓得她慌乱无主,只要他再加把劲,便能逼她露出马脚来了。

董卿啊董卿,妳聪明反被聪明误,刘陵即将垮台,妳就跟着妳心爱的皇上,一起服毒自尽吧!

刘歆一鼓作气,恶狠狠地对着助产婆厉声喝道:"混账老东西!妳还不快点在众王跟前,从实招来!"

那助产婆被他这一威迫,吓得脱口而出,"有一个年轻人给了我五两车马费,要我来府衙,详述十九年前帮忙接生的事!"

闻言,刘歆的神色徒变。

他的嘴角抽了又抽,"就这样?"

助产婆用充满恐惧的眼神,看着他,怯怯的开口道:"老身不敢欺暪大人!"

这时魏王开口问道:"说说看,当年的情况。"

助产婆怯懦的开口回话道:"事情的经过,那位产婆都说清楚了。。"

魏王接着问道:"那么,当年妳帮忙接生的那个孩子呢,妳对他可有印象?"

助产婆低声道:"婴儿不都是长得一个样吗?女人除了自己的孩子,看着别人家的婴儿,长相都是一个模样的。要说那孩子有什么不同,就是我帮他清洗时,发现他的背后长着一道半圆的红色胎记,该是从娘胎里带来的。"

当年卫太后所生下来的孩子并未夭折,且身上带着半圆的红色胎记。

二位产婆指证历历,皇上刘陵分明是卫太后所亲生的无误。

这时,刘歆反而慌了,但见他嚷让道:"妳胡说!是串通啊,一切都是患通好的!"

"混账!"魏王抬眸瞪着他,手指着他,大声骂道:"混账东西!我皇族里怎会出你这个混账来啊?"

那二位产婆横竖不像是串通来演戏的。

若真是演戏,那未免也太高明了!

几乎毫无破绽可言,他这一威逼,反而更显得逼真了。

诸位王候们这下子铁定已经相信了。

这时,刘歆已吓出一身冷汗来了。

董卿上前,朝着诸王作揖道:"事情已经明朗了,皇上为卫太后所亲生,是先帝的亲生子,金氏之事,实属有心人为之,这分明是逆谋啊!"

刘歆心下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他"噗通"一声,连忙在诸王跟前跪了下来,低姿态的开口道:"那金妇背后有着一道跟皇上一模一样的胎记,刘歆也是被暪骗的啊,因此而铸下错事。诸位叔伯难道不感到奇怪吗?若不是亲母子,怎么会有一模一样的胎记?那金氏身上的胎记可不像是人为弄上去的啊!"

提起此事,诸王们对视了好几眼

皇上既然是卫太后所亲生,那么金氏的背后怎么会有一道长得跟皇上一模一样的胎记?

可刚刚那二位产妇所作证之言,分明皇帝是卫太后所亲生的无疑啊?

董卿冷声道:"无论如何,逆谋便是逆谋。英王对于皇上的身世存有疑虑,却故意不提出来,让皇上及太后有机会当着诸王的面前澄清此事,反而私下利用这件事情,煽动宁王与赵王,助他兴兵作乱,引起国家动荡,其心之可异啊。。英王此举,难道不是觎觊着皇位吗?微官入朝为仕,对于我朝谋反之律法,十分的明了,上至国公皇亲,下至黎民百姓,图谋大位者,其罪当诛啊!"

刘歆气得咬牙切齿,嘶吼一声道:"董卿,妳少血口喷人了!"

他跪在地上,膝行至皇太叔跟前,抱着他的大腿,可怜兮兮的开口道:"皇太叔,各位叔伯明鉴,刘歆无心谋逆,完全是受到了小人的蒙蔽啊。"

董卿冷声道:"英王是不是受到了蒙蔽,你自己心里清楚。"

刘歆转头瞪着她,怒道:"董卿,本王究竟跟妳何怨何仇啊,妳非要置本王于死地不可?"

这时,但见知府匆匆忙忙的跑进来,朝着刘陵拱手作揖道:"启禀皇上,皇太后跟大司空来了!"

听闻皇太后驾临,刘陵立刻起身,偕同众皇族出门接驾。



在府衙的大门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