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宋医 >

第334章

宋医-第334章

小说: 宋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必客气。”杜文浩道。“对了,有件事要问你。”
    “大人有话请讲。”
    “嗯,我发现你的肝脏有一道裂伤,与肝脏对应的部位,有一处长概圆形的紫色皮下疾血瘾痕,应当是外伤所致,正是这处外伤,差点要了你的命,依照大宋刑律,这已经是犯罪行为。应当将凶手绳之以法。到底是谁伤了你?”
    苏诚脸色微变,屏头不由自主皱了皱,迟疑片刻,说道:“大人,我这伤”到底是怎么伤到的我记不太清楚了,可能是我不小心碰撞造成的吧,记得那几日我经常喝醉,或许跌倒撞在石头上,或许撞在木头上,诸如此类的,呵呵,让大人操心了”
    杜文浩摇摇头:“从伤痕外形来看,不像是跌撞在石头或者木头上能形成的,因为痕迹外形比较规则,而且与鞋印很类似,我怀疑是人用脚揣的,而不是一般的物件。”
    苏诚的笑显得有些尴尬,努力挪动了一下身子:“实不相瞒,我的确记不清是如何受伤的了。现在脑袋里一团糟,以前的事情好多都想不起来了
    逆行性遗忘?杜文浩也皱了皱眉,按道理,肝部裂伤,不可能出现这种逆行性遗忘的,检查的时候也没发现他头都有外伤,杜文浩抬眼瞧了瞧苏诚,见他眼神闪烁,不由心里嘀咕。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杜文浩没有再接着追问”丁嘱了几句应当注意的事项之后,在英子搀扶平,出门慢慢下楼来到客厅。
    客厅里,吴知州和通判、典史等佐官还有苏老爷子都等候在那里了,见杜文浩进来,都起身施礼。
    吴知州瞧见杜文浩脸色苍白,走路有些站立不稳,关切地迎上前道:“御医大人,您您没事吧?”
    “我没事!”杜文浩笑了笑,在椅子上坐下。英子站在他身后。
    苏老爷子乐呵呵上前拱手,深深一礼:“御医大人,多谢您救了犬子一条性命,老朽全家感激不尽啊!”
    “好说,医者本份。老爷子不必多礼。”
    苏老爷子回头瞧了一眼站在他椅子后面管家,那管家忙从袖笼里取出一份礼单,急步上前,双手递了过去。苏老爷子接过,满脸堆笑,把礼单递上:“御医大人,这是老朽一点心意,感谢大人救了大子性命。
    不成敬意,还望大人笑纳。”
    杜文浩已经扫见他身后墙边摆着的一排礼盒。微笑接过,展开一看,礼单上除了白银一千两之外,还有珍珠玛瑙一箱和数箱绫罗绸缎。这份礼倒也不轻了,苏家在嘉州是大户,杜文浩想着自己为了救他儿子性命,搞得差点陪进命去。这礼算是补偿,自然不会客气,微微一笑,把礼单递给身后的丫鬟英子,对苏老爷子拱手道:“多谢了!”
    苏老爷子又说了些感激之词,这才回座坐下。
    吴知州见杜文浩气色不佳,关切地道:“御再大人,您今日身体似有不适,要不,改日再给病患诊病吧?”
    杜文浩摇摇头:“我没事,劣徒钱乙钱不收,乃系太医院小方脉太医承,医术已不在我之下,有他在前面预诊。我就省事多了,听说目前只有两个把握不准的病例送来,所以问题不大。”
    苏老爷子捋着白胡须也关切地说道:“大人还是一切小心为上,最好歇息一两日,待完全康复之后,再诊病也不迟啊。反正只有两个病人,而且也不是犬子这样的急症。呵呵呵”
    杜文浩刚才一直在迟疑要不要把苏诚外伤所致肝裂伤的事情告诉知州他们,听了苏老爷子的话之后,使他下了决心把这事说了,免得到时候反害了他们,便对吴知州拱手道:“我有件事,要向知州几位大人报告。”
    吴知州和通判、县尉、典史都忙欠身陪笑躬身作揖,连称不敢当,请杜文浩作指示。
    杜文浩道:“苏家大少爷此番病危,其实不是病,而是伤!”
    吴知州几人相互看了一眼,不太明白杜文浩这话的意思:“是伤?”
    “对!他的肝脏部位被人用钝物击中,导致肝脏破裂,内出血不止,以致危殆。本官替他动手术之前发现,在他肝脏部位有明显外伤痕迹,这种痕迹外形上看,类似鞋印,高度怀疑是被人用脚踹的,这种伤自己无可边戏,所以。本官怀疑有人故伤了苏家大少爷,导致重伤“叫命,已触犯刑律,该缉查清楚,绳之以法。”
    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刑案归县尉分管,嘉州县尉姓刘,是个大胡子,忙起身抱拳躬身道:“大人可曾问过苏大公子,是谁人所伤?下官立刻将其辑拿归案!”
    杜文浩道:“刚才我问过苏大公子,他说这场大病之后,很多事情都忘了,实在想不起是谁伤了他。还说可能是醉酒跌倒跌伤的,但从伤痕情况判断,几乎可以排除这种可能。一苏老爷子,令郎那天喝醉了吗?”
    苏老爷子捋着胡子皱眉沉思:“老朽记得,犬子受伤那天并没有喝醉,身上也没有酒味,也没提到曾经摔倒跌伤。那天一大早他就出去了,一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回来,是一个人回来的,捂着肚子说肚子痛,问他到底怎么了,他也不说。”
    “这就奇怪了”刘县尉挠挠头,望向吴知州:“知州大人,你看这
    吴知州轻咳一声,正色道:“这件案子是御医大人亲自交办的,必须立案查处,给御医大人一个交代,刘县尉,这案子你亲自负责侦办,务必将伤害苏大公子的真凶辑拿归案,限五日破案!”
    刘县尉急忙躬身施礼答应。
    杜文浩道:“那县尉大人就先去忙案子吧,侦破案件跟治急症病人一样,分秒必争的。另外,提醒一句,一要加强苏家大少爷的安全保卫,如果凶手要对大少爷不利,一旦得知大少爷没有死,只怕还会有所图谋!”
    刘县尉心头一凛,躬身道:“谨记御医大人指点。咱们正好部下套子,等着凶手进圈套!”
    刘县尉匆匆走后,苏老爷子忙躬身道:“多谢御医大人对犬子的眷顾。老朽感激不尽!”
    杜文浩客气了几句,又道:“疑难病患在哪里?事不宜迟,这就开始会诊吧,把州里知名的大夫也都请来,一并会诊,交流切磋医术。”
    吴知州急忙躬身道:“大夫们都来了,正在前堂观摩大人的高徒钱太医诊病,病患就在隔壁屋里,下官这就派人去叫大夫们。”
    “如此甚好!我先过去着看。”
    苏老爷子忙道:“御医大人,这些礼物,老朽派人给大人送上楼去交给尊夫人吧?”
    “嗯,有劳了!”
    杜文浩在英子的搀扶下,慢慢来到隔壁。
    这里是个大通铺改成的病房,躺着两个病人,家属在病床四周焦急地或坐或站,见到杜文浩他们进来,都是面露喜色,这里其他人都认识,唯有杜文浩不识,加之听说京城来的这位御医是位年轻人,便猜想就是眼前这位了,急忙迎了上来,有几个没说话便先跪倒了,哭着磕头哀求杜文浩救命。
    杜文浩急忙招呼他们起来。吴知州道:“御医大人此番前来,就是要给病人治病的,尔等不要在这影响御医大人诊病!每位病患只留两人熟悉病情者,其余都退出屋外去吧!”
    知州大老爷发话了,谁敢不听。众人简单商议之后,留下了几个。照顾病人的,其余的都退出屋外,在院子里等着。
    这时,钱不收、阎妙手还有谢大夫等一众人等都来到了这病房,躬身给杜文浩施礼。
    杜文浩让众人不必客气,微笑对钱不收道:“不收,辛苦了!”
    钱不收忙躬身一礼:“不敢当,这是徒儿的本份。”
    杜文浩点点头,他失血过多,才走了这几步,便感到气喘心跳不已,眼前有些发黑,英子也发现他身子有些摇晃,赶紧搀扶他走到近旁病床边的一把椅子上坐下。低声问:“少爷,感觉怎么样?要不要先回去休息一会?”
    杜文浩回头望着英子那充满关切的俏脸,勉力一笑:“我没事,能行。”
    杜文浩望着床上斜靠着的病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子,面色苍白,喘息时张口抬肩,显得很是辛苦。陪伴她的是两位中年夫妇,都眼巴巴望着杜文浩。
    杜文浩问那少*妇道:“你哪不舒服?”
    那中年男子陪笑帮着回答:“气喘!小时候才几岁就这样了,长大一点好一些,可近几年又喘得厉害起来了,静静躺着还行,只要稍稍动一下,就喘得不行,有时候连气都换不过来,有几次都昏过去了。大人,求求你,救救我闺女吧。”
    杜文浩点点头:“放心,不过我提问的时候你们不要帮着回答,让她自己回答,一姑娘,你除了气喘,还有什么不舒服的?”
    中年妇人忙低声对女儿道:“乖,御医大人问你呢,快回答啊。”
    姑娘喘息了几下,有气无力地说道:“就是喘得厉害,对了,以前还有后心还发冷,后来吃了耿大夫的药之后,后心发凉差不多好了,就是喘一直没好。”
    杜文浩哦了一声,问道:“后心发冷,夏天也这样吗?”
    “嗯,一年四季都这样,巴掌大一块,凉凉的。”
    “咳嗽尉有没有痰?”
    姑娘摇头道:“不咳嗽,也没什么痰。”
    杜文浩又问了饮食、睡眠、月事和二便情况,除了睡眠因气喘不太好之外吗,其余都比较正常,既往病史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又给姑娘诊脉望舌,发现她舌胖苔白滑,脉细弱。
    杜文浩回头对众医道:“这位姑娘是哪位大夫的病人啊?”
    一个干瘦老者忙挤出躬身施礼:“回禀御医大人。她是老朽的病人,老朽姓耿。”
    “哦,耿大夫,你对这姑娘是如何辩证的?”
    耿大夫拱手道:“老朽辩为饮留心下。以答桂术甘汤主之,获答四钱、桂枝四钱、白术四钱、炎甘草三钱。服药之后,后心寒冷消除,但气喘依然。老朽百思不得其解,故来求教,望御医大人指点迷津。”
    杜文浩转头望向钱不收:“不收,你先前预诊,是如何辩证的?”
正文 第329章 气喘之证
    些书友提出。书中涉及的中医知识让人很感兴趣。只邀;,占不懂,只好跳过,建议叙述时能否稍加解说,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增长一些祖国医学的知识。
    老沐觉得这个建议很好,所以决定,从现在起,后面涉及到的病案,老沐都会结合中医相关理论解说病因病机以及辨证的逻辑推理过程,力争能让书友看懂这些医案治病的道理。
    中医虽说难学难精,但是道理明白了,还是非常有趣的,希望老沐的这部书能帮助书友对祖国医学有更多的了解。
    钱不收恭恭敬敬回答道:“回禀师父,《金匿》有云:“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所述与病人症状相符,故此老朽预诊,也辩为饮留心下。细思耿大夫用方,也无不妥,为何医药罔效,老朽亦不明了,请师父指点。”
    什么是饮留心下?这得从中医基础说起,中医认为,脾胃同主消化,生命活动所需的精微物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均有赖于脾胃的消化。脾的运化功能正常,称为脾气健运,脾在运化水谷精微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水液,生为津液,并输送到全身。一旦脾失健运,中焦脾胃阳气虚弱。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产生“痰饮。水肿。等病变,正所谓“脾虚生湿、脾虚水肿、脾为生痰之源
    钱不收和耿大夫辨证的“饮留心下”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