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阴债 >

第232章

阴债-第232章

小说: 阴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继续前行着,穿过了一片稀疏的树林之后,前方的道路,逐渐地被山石所代替,举目可见,全部都是石头,山势虽然不算陡峭,但是,脚下多是小碎石,一脚踏上去,便会有些滑落的感觉。
    起先还没有觉得有什么,只到胖子差点滚落下去,我们这才不敢再大意。胖子起来之后,骂骂咧咧:“奶奶的,这边的山,和我们那边的山完全不一样啊。怎么都是石头,一棵树都没有,这也叫山吗?”
    “没见识了吧?”刘二一甩头发,“本大师告诉你,这才叫山。”
    两人说着话,突然,引尘虫猛地动了一下,我急忙一抬手,拦住了两人,轻声说道:“你们先闭嘴。”
    刘二和胖子都探过了头。
    两人朝着这边张望了两眼,按着引尘虫,胖子一脸的茫然,刘二却瞪大了眼睛,问道:“怎么回事?到底出了什么事,我怎么什么都没有看出来?”
    “你要是看出来,你也是术师了。”胖子鄙夷地说了一句。
    刘二却没有理会他。
    我看到引尘虫突然转了方向,心中有些疑惑,又往前走了几步,虫又折转了一次,再度改变方向,依旧如此。
    我眉头紧蹙了起来,思索了一会儿,似乎明白了什么,随后,急忙画了一个虫阵,果然,在虫阵落下之后,引尘虫陡然变得混乱起来,最后,完全地聚在了一起,在银碗的中间,俨如一个圆球一般,随着我脚步的移动,开始转动着。
    我深吸了一口气,这时,刘二也看了出来:“不会是在脚下吧?”
    胖子也有些发愣,呆呆地看着我们脚下的位置,这里,在靠近山顶的地方,我们脚下,碎石很少,却是一块十分巨大的石头,目测至少有十平米左右,这还只是裸露在外的部分,所谓冰山一角,对于石头,其实,这句话也同样适用。
    地处这种位置的巨石,在常年累月风吹日晒之下,还能保持的如此顽固,埋在下面的必然也不会小。
    刘二的脸色变得难看了起来:“罗亮,你真的确定是在脚下吗?这怎么可能?就算那和尚有通天的本事,也不可能把人藏在这下面吧?”
    我的脸色也变得不好看起来,说实话,刘二说的话,也让我心中生疑,难道说,引尘虫出了问题?
    事情有些超出了我的控制范围,三人沉默了良久,胖子突然说道:“你说,会不会山下有什么山洞,而这虫指不出来。我们顺着方向走,可不是上了山顶了吗?”
    胖子的话,让我的脑子猛地机灵了一下,他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或许,当真是如此。我还没有说话,刘二便一巴掌排在了胖子的肩头,声音十分的响:“哎吆,没有看出来啊,胖子,你也会有动脑子的时候啊?本大师以前一直以为你没有脑子,脑袋里都是肥肉呢。”
    “娘的,你是夸奖胖爷呢?还是骂人?”胖子揉着,揉了揉自己的肩膀,“还有,这巴掌是你故意的吧?怎么?你想和胖爷动一动手?”
    刘二摇了摇头:“动手,什么的就算了,我怕把你打得你妈都不认得你。”
    “胖爷的妈早就没了。不过,胖爷倒是可以送你去见见我妈,给她老人家问声好。”胖子捏了捏拳头,那粗短的手指发出了“噼里啪啦”关节响动的声音。
    经胖子这么一提醒,我也觉得,他说的十分有道理,便当即决定下山去找一找再说,随后,便对胖子和刘二说道:“好了,我们下去看看再说。”
    三人下了山,在山脚下转悠了良久,却什么都没有发现,除了偶尔遇到的树林,便是光秃秃的山石,再无其他。
    几个小时候,正是阳光最为炙热的时候,虽然,这个季节,天气还是比较清爽的,但是,我们一直早山坡上来回走动,早已经是一身的臭汗,再加上太阳这边直射,便觉得有些受不了了。
    刘二更是汗流浃背,抹着汗说道:“奶奶的,这是什么鬼天气啊。热死本大师了。”
    刘二都这般模样,胖子自然更是好不到哪里去,汗水都快把衣服浸透了,低着头,脸上带着怒气:“胖爷还什么话都没有说呢,你敢说热?”
    我从包里摸出了三瓶矿泉水,一人递给他们一瓶,三人就地坐下,一口气将整瓶的水灌进了肚子,随后,又点了一支烟,静静地抽着。
    刘二夹着烟,斜着眼,用力地吸了一口说道:“我说罗亮,咱们这么个找法也不是个事,这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话说,望山跑死马,咱们这样找下去,半个月也不见得能找到什么。”
    胖子也点头,道:“这里的山林子少,看得远一些,比老林子好找,不过,雷大师说得也对,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我使劲地吸了一口烟,将烟头一丢,站了起来:“算了,先这样吧。我们下山去!”
    “不找啦?”胖子倒是急了,“亮子,别听这小子放屁,就算难找也不能不找啊,他要是不愿意找,我陪着你,咱们兄弟两个,未必就找不到。”
    我见刘二又要开口,怕他们两个人吵起来,便抬手拦住了刘二说道:“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说,这样找下去,的确不是一个办法。这里不是有村子吗?我们去问问村里的老人,他们肯定知道些什么,如果这山里真的有什么山洞的话,我想,问他们比咱们在这里找要好的多。”
    刘二点头:“对,你这说了一句实在话。怎么早没想到呢。不过,本大师其实早就想到了,只是,说出来怕你们觉得我多事,这不”
    “闭上你的嘴吧!”胖子站起了身来,对着刘二拍了拍屁股,屁股上的尘土荡起,落在了刘二的头上,刘二却出奇的没有生气,坐在那里,也不动弹,过了一会儿,这才站了起来,“本大师岂能与你这等白痴之人一般见识,白痴是会传染的,本大师可不想那样。”
    “切!”胖子轻轻摇头。
    我大步朝着山下行去,刘二和胖子也跟了过来。又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里打听到了一个以往常年进山的老人。
    我们顺着村民所指的位置,来到了老人的家里。
    老人住在一个小院子里,院子的面积不大,约莫也只是三十多平米,在院子中间种着一颗杏树,杏树的枝头,已经有小嫩叶开始含苞待出。
    在院子的中间位置,是两间土窑,这种土窑,与我们在黑塔拉之时见着的不同。那种窑洞,都是在山崖上掏出来的,十分的方便,几个年轻力壮的,甚至几个小时,就能弄出来,但是,这种土窑,却是如同盖房子那样盖起来的,用的都是泥砖,有点修拱桥的那个意思,两旁是厚厚的土墙,然后慢慢的做出半圆形的屋顶来。
    儿时,我还见过,但是,这些年却再也没有见到过了。却没想到,在省城边上的村子里,还所能发现这种东西。
    看到这种土窑,便觉得有几分亲切感。
    好在,这土窑,也算是与时俱进了,并没有记忆中那种纸糊窗户的模样,用的都是玻璃窗户,擦的还算是干净,接着阳光,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模样。
    土窑里面,挨着窗户的位置,是一处土炕,这在北方的平房是十分常见的,炕的作用很多,晚上可以睡觉,白天铺上一层油布,便能既当桌子,又当椅子。嫂索妙筆閣阴债
    老爷子之前一直用的都是炕,我自然不会陌生,我们来到门前,轻轻地叩响了屋门。里面一个苍老的声音传了出来:“谁啊?”
    “老大爷,我们有点事,想要请您老帮忙,不知道方便进来吗?”我问了一句。
    话音落下,里面许久没有声音传出,过了一会儿,屋门突然被人打开了一个看起来十分精神的老头站在我们的面前,上下打量着我们三个,疑惑地问道:“你们是谁家的孩子,找我问什么事?”
    我笑了笑,道:“大爷,我们是省城来的,进山有点事,但是,找不到路,听村里人说,您对这里最为了解,所以,想和您打听一下,山里的情况。”
    “哦?进山哪?”老头的脸上露出了警惕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脸上的神情明显是不信任,带着疑惑问道,“你真的是省城来的?”
    我点了点头,随即明白了过来,老头说的是一口地道的本土话,我说的却是普通话,他可能觉得我们是在忽悠他,便急忙改了口音,用本土话说道:“大爷,这次您信了吗?”
    老头看了我一眼,随即咧嘴笑了起来。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七彩光
    老头突然笑起来,让人觉得有些发毛,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胖子轻轻拍了了一下我的后背,没有说话。但是,他的意思,却十分明显,让我小心这老头。
    正当我们疑惑之时,老头却开口说话了:“你这娃娃不是省城的吧,应该是老县城那边的人。”
    我当即点了点头:“老大爷,我们老家的确是那边的,不过,我小的时候,就搬来省城了。”
    老头对着我们招了招手:“进来说话吧!”说着,自己先回到了屋子里。
    胖子和刘二面面相觑,我也有些疑惑,三人对望了一下,我当先走了进去。胖子和刘二也跟了进来。
    土窑分两间,外面的这件窗户很小,大部分被门遮挡了,门上挂着一张厚厚的门帘,棉的。一般这种门帘都是挂在屋子外面的,也不知道这老头为什么要挂到屋子里面。
    我回头看了一眼,老头解释,道:“外面冷,风又大,年纪大了。懒得去外面折腾,就挂到这里了,也挺好用,能挡风。”
    我微微额首,表示理解。
    胖子和刘二左右瞅着,似乎对于这种地方,他们并不怎么熟悉,脸上还带着几分好奇之色。外面的屋子光线比较暗,视线不是很清楚,再加上墙壁发暗,应该许久没有打理。有几分压抑感,老头没走几步,便推开了里屋的门,一道亮光从里面透了出来,使得外面的屋子顿时明亮了许多。巨岛巨号。
    我抬起头,朝着屋子里望了一眼,只见屋中的陈设十分的简单,一张火炕,两个老式的红漆柜子,柜子的颜色已经有些发暗,有的地方都掉了漆。
    屋子的中间,有一个火炉,是直接接到炕上的。这种生火炉的方式有一种说法,叫作过炕炉。一般多是家里人少,所谓的老光棍,才用这种的。因为炕和床不同的,如果不生火的话,会很凉,时间长了,睡在上面,便和睡在地上一样,如此,单身独居的人,因为做饭比较少,便多生这种过炕炉来御寒。
    光看屋中的环境,便能看出,老人应该是一直过着独居的生活。
    自从进屋,他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来到屋中,他也没有什么客套,鞋也不脱,直接就盘腿坐在了炕头上,双手抱着自己的小腿,弯着腰,一双被皱纹挤得很小的眼睛中,带着一种老人独有的睿智感,朝着我们望了过来,上下打量了我们几眼,轻轻地摇了摇头,道:“他们两个不是本地人吧?”
    “老大爷,您这都看的出来?”我跨坐在炕沿边上,笑着问道。
    老头呵呵一笑:“这有什么难的。”说着,抬头道,“你们应该不是来游玩的。”
    刘二的眉头一挑,笑着靠上前来:“老人家,这个,你是根据什么说的?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是来游玩的,难道,非要带几个小姑娘,才能到山上来玩?”
    老头摇头一笑:“游玩还需要找我和个老头子做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