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叶落长安 >

第62章

叶落长安-第62章

小说: 叶落长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卷沉默了很长时间,长到广平王以为他已睡着。才道:“不错。错过了岂不是可惜。”


第七十七章 蜂聚

    日暮时分,长安正门明德门即由直监将军奉旨下钥。
    
    此时承天门街鼓重槌响起,声荡长空。长安数百城门次第阖闭,朱雀大街坊市歇夜,灯火遍燃炊烟袅袅。
    
    城门郎官正站立高耸城门脚下,掌管来往通衢,查验关文门籍。
    
    为首将领连日赶路风尘仆仆。递过将印与中书省官文勘符,并门牒一片。边疆将领与流外官员每年需绘面容身量图,呈交兵部以作备案。
    
    城门郎官手持形绘图覆查门牒,仔细比对官爵、年纪、面容、样貌。他仔细看来不敢有半点疏忽。问道:“这位将军,图上下颌点有一颗痣,为何将军面上没有?”
    
    将领神色疲惫,英挺双眉微微皱起。他铠甲沉重,顶一顶软甲帽盔,答道:“却不是黑痣。当日国舅胡不归曾任兵部侍郎,奉旨绘画六品武将图像。与节度使多喝了几杯,下笔时曾有勘误。末将上峰更被泼了一脸墨汁,尝被陛下当做麻子。此事在凤翔军镇无人不知。”
    
    夜幕四合。城门郎官又看了看门牒,说道:“将军贵姓。”
    
    将领道:“末将乃凤翔节度使麾下,杜光嗣。今奉陛下、节度使之命轮调京城,驻守大明宫。”
    
    城门郎官核对完毕,道:“杜将军,长安城酉时即关闭城门,此乃陛下亲笔谕定。街鼓已响过四百槌,坊内开始宵禁,再无行人。左右金吾卫业已巡查六街。文武百官不得犯夜。末将身担重任不能肆意纵放将军入城。还望将军见谅。”
    
    杜光嗣抱拳客气道:“末将岂敢违背陛下命令。便在城外将息一晚。明日一早入城再不迟。”
    
    他率领亲兵散于城外,幕天席地,自去安歇。
    
    城门郎官极目远眺。看见黑楠辎軿车马萧车粼,其后由侍卫护卫左右,沉沉碾过官道,逶迤而来。
    
    马车雕梁画栋,金饰丝帛。紫色旗帜招摇风中,藩屏车帘四垂,密密围住车厢。正是崇文馆温王车驾。
    
    城门郎官笑道:“杜将军好运气。今番有贵人要入城。末将不妨与将军一个方便,等候中书省御注,便放你们一同入内城。”
    
    杜光嗣站在一侧,随着他目光看向车驾,说道:“多谢。”
    
    马车行到近前,驾车侍卫自怀中掏出一枚玉牒扔给郎官。
    
    郎官道:“是崇文馆门牒无疑。恕末将无礼,敢问车中是哪位大人?”
    
    萧卷掀起车帘,温声道:“本官是温王侍读,萧卷。”
    
    郎官站于火把下看了萧卷一眼。抱拳道:“是萧大人。末将得罪。萧大人请入城。”
    
    萧卷颔首,道:“多谢。”
    
    杜光嗣与城门郎官颔首致谢,牵了马匹缀在末尾。
    
    萧卷忽然又掀起车帘,说道:“这位将军,你腰中弯刀饰以澐雁,似乎是草原民族惯用之物。”
    
    杜光嗣怔了一怔,道:“大人好眼力。昔日末将曾与铁勒九姓战于蒙古娑陵水。此刀为薛延陀部汗王沙莫塔所配。”
    
    萧卷声音儒雅,听来分外柔和。他笑道:“常读战书,提起过此刀削铁如泥,将军可否借我看一看。”
    
    杜光嗣解下佩刀,双手横搭,捧给萧卷。
    
    萧卷伸手来接,身上佩戴饰物似是极为琐重,举止之间金铁相撞,叮当作响。
    
    杜光嗣与他指尖相触。惟觉掌心一凉。
    
    萧卷一压机括,见刀锋如泓,雪亮宽刃闪过霜冷厉芒,端的是非凡名器。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刀剑任侠,自有豪迈气概。
    
    萧卷说道:“多谢将军。”将宝刀归鞘,递还杜光嗣。
    
    车驾粼粼,缓缓驶入城中。
    
    杜光嗣翻身上马,忽然回头问道:“这位将军,杜某无礼,还未曾请教将军高姓大名。”
    
    城门郎官笑眯眯道:“好说。在下慕容。”
    
    杜光嗣道:“慕容将军,杜某承你人情。多谢相帮。”
    
    城门郎官依旧笑眯眯道:“却不是慕容将军。鄙姓慕,单名一个容字。”
    
    杜光嗣点点头,缓辔而去。
    
    朱雀大街灯烛荧荧,唯有马蹄声空旷回荡。
    
    杜光嗣目光如炬,见车后迅疾有人影一闪而没。他定神在望,前方只有浓重黑影,并无一人似是错觉。
    
    杜光嗣反射般伸手拔刀,突道:“不好!”
    
    亲兵上前立于马侧,道:“将军,出了何事?”
    
    杜光嗣不答言,伸出右手。
    
    灯火重重之下,他的右掌外缘满是粘稠干涸鲜血。
    
    亲兵惶急道:“是方才那位大人!他可能有危难,将军,咱们立即去追!”
    
    杜光嗣握住马缰,沉声道:“切勿轻举妄动。你我奉命调守皇城。除此之外其他事都与己无干。京城水深,莫要将自己折了进去。咱们立刻前往兵部覆职。”
    
    亲兵应是。一行人转换方向,向东奔去。
    
    马车驶进内城一路北向,单调声音回荡空旷黑夜。四围建筑灯火逐渐熄灭。长安全城渐次陷入黑暗。
    
    广平王撕下内衣,为萧卷包扎伤口。道:“你便是当场自杀,这位从节度军镇调来的将军,也未必敢掀开车帘多看一眼。”
    
    萧卷抿唇不语。车内帷幕遮挡,微弱光芒下绝望气息弥漫四周。
    
    广平王见他伤口不再渗血,不屑道:“书生意气。”
    
    萧卷声音金石玉振,掩不住一腔恨意,冷道:“萧某便是奋裾首倡,弃身锋刃,也强过被奸贼侮辱。”
    
    广平王漫不经心扯一扯铁链,萧卷腕上青紫瘀痕肿胀,顿时有血迹流下手腕。
    
    广平王待要伸手去摸,忽然道:“停车。”
    
    马车一顿。广平王低声道:“——车底有人。”
    
    四周侍卫刀已出鞘,利刃在车底铮铮交错。相交砍斫声分外刺耳。
    
    侍卫低声禀道:“大人,车底空无一物。”
    
    广平王面色沉重,道:“辎軿车本王坐过无数次。车身斤两即使有轻微偏差,本王也能感知清楚。方才车底一轻,定是有人趁机攀附,借机潜进城内。是本王方才分心未加注意。你们多加小心。”
    
    侍卫应是。
    
    萧卷忽然道:“去刑部。”
    
    广平王嘲道:“怎么,你想将本王绳之以法,锁拿归案,成全你的一世功名?”
    
    萧卷难忍手腕疼痛,整条左臂都在颤抖。道:“前方是宗正寺卿府邸,不足为虑。过宗正寺则是皇宫。方才那人若果真从此处现身,定是因为此地距离刑部最近。崔灵襄为人谨慎规矩极大。然戌时三刻刑部侍卫轮岗换防,却是历代尚书相沿的习俗。唯有此时潜入刑部大堂,才能轻而易举。”
    
    广平王眼中赞赏光芒一闪而没。笑道:“萧卷,若你肯助我一臂之力,则问鼎之事早已成矣。”
    
    萧卷大汗淋漓。瘫软车厢一侧。
    
    广平王伸手将他搂抱入怀,轻轻拭去他额上汗水。低叹道:“得卿如此,夫复何求。”
    
    萧卷低声道:“我头很疼。丹药在我左袖中。帮我取几粒。”
    
    广平王道:“这丹药是谁给你配的。一路上不过缓解痛楚,却根本无法治愈痼疾。”
    
    萧卷沉默半晌,方说道:“裴嫣。”
    
    广平王冷哼一声,取出红色药丸,喂给萧卷。
    
    他掌心有意无意抚摸他柔软嘴唇。萧卷身躯一震却未抗拒,反而勉力抬手搂住他后颈,吻住他坚硬双唇,舌尖一推,将一枚药丸哺给了广平王。
    
    广平王料不到萧卷竟然主动迎合。欣喜若狂纠缠他舌尖吻到他几乎窒息。笑意沉沉道:“很甜。”
    
    刑部侍卫早已认出崇文馆车驾。迎上前禀道:“大人,刑部正值轮守换岗,殷大人封锁左近街道,等闲不得靠近。请大人在此稍等片刻。”
    
    萧卷靠着车厢,颤声道:“无妨。”
    
    片刻只听数百侍卫列队而入。刑部左侍郎殷商站于门外与换防侍卫首领低声交谈几句,随即衣袂轻扬,闪身进了刑部后堂。


第七十八章 暗杀

    殷商脚步匆匆一路急行至大牢。见崔灵襄孤单站立门前,微微仰首看向夜空树梢。不知是在想什么。
    
    殷商道:“大人……”
    
    崔灵襄道:“有人来了。”
    
    殷商沉声道:“不错。西南暗哨已有密报,适才有黑衣人借换岗之机,潜入了刑部前殿。”
    
    崔灵襄朱衣素革,司法进贤冠以象牙簪导,朝服俨然,纹丝不乱。
    
    他公服按例为雁衔翟尾,袖口却刺绣一圈上古獬豸纹。象征刑官之首理当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揭发奸邪罪佞。
    
    他权掌一国律法,他代表的,就是一国律令。
    
    皇帝赏识百官敬畏,敬的是他严谨缜密,怕的是他傲慢强横。他身周自然凝聚令人肃穆屏息的刑官威严,是站在不胜寒的高处,冷冷俯视世间蝼蚁辛苦奔波操劳逐命的疏离之感。
    
    斯文有礼心黑手辣八个字,在朝中官员与刑部大堂之间,生生的割开一道天堑。
    
    崔灵襄沉吟不语,手指顺着古拙纹路一路无意识摩挲下去。
    
    殷商跃跃欲试,道:“大人,咱们等了三日才有蛛丝马迹。正可一举拿下,完了这通天大案,从此高枕无忧。”
    
    崔灵襄道:“令司隶、侍卫、狱卒全部撤下,十步之内,不得接近。”
    
    殷商急道:“崔——大人!这等天赐良机,怎能轻易放过……”
    
    他心中着急,一张嘴差点僭越身份。崔大人此举与枉纵罪犯并无二般。鞠成安勾结广平王谋反作乱事实确凿,不容抵赖。刑部铺下天罗地网等着有人劫狱。来者无论是谁,无论奉谁之命,都要咬住踪迹追查到底。若能一举擒拿广平王不失为大功一件。却为何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崔大人下这等命令,莫非是有了退意?
    
    崔灵襄并无解释,沉沉扫了他一眼。
    
    殷商无奈住口。他距离极近才感觉出崔灵襄心思莫定,似乎有些意兴索然。
    
    他心中突地一动。温王诏令神策军埋伏左右捉拿钦犯,与刑部侍卫泾渭分明。莫非——这二位知道将要来的是谁?
    
    莫非,神策军怕的是刑部先行一步,抢了人犯?
    
    莫非——来的,是鱼之乐?
    
    崔灵襄缓步离去,修长身形没入黑暗之中。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刑部兵士几乎倾囊而出。若是功亏一篑——殷商心中恨极。他思虑不周,忘记了羽林郎将鞠成安曾在殿前侯麾下任职,而鱼之乐与其关系匪浅。这厮向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若来砸了场子,拼着被大人责罚,也定要他好看!
    
    他拧眉心事重重站在大牢外,恨道:“都给本官仔细瞧清楚了。来的人极可能油滑异常,擅长腿脚功夫,腰中有软剑。若有任何形迹可疑之处,立即回报本官,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