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一品夫人成长记 >

第99章

一品夫人成长记-第99章

小说: 一品夫人成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渡黄河攻打,实在是难上加难,倒时我军伤亡会更大,再说咱们不擅长水战。”魏学曾收了缰绳有些惆怅地道。



他今年已经六十八岁了,这几个月来,他伤透了心神,身体每况愈下,不知道自己还有几年活头,只想完身而退。可惜,这几个月来别人都被皇帝擢升,唯有自己,每每得到的都是斥责。



李如松也知道渡黄河进攻实在下策,哮拜据守城墙任他们怎么诱供都不出击。宁夏又是军事重镇,叛军依托城池高达,使用煤油焚烧明军云梯,致使官军多次攻击均遭失败。



若是太祖皇帝知道,大明精心修筑地宁夏重镇,没有抵御到蒙古人。反而致使大明将士伤亡,会是什么感受。



李如松望着奔腾而下的黄河水,念起古人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火攻赢得了平虏堡大捷,这水攻……昔者关云长水淹七军,今日……



李松听见李如松念诵着李白的将进酒的名句,脑海里顿时惊醒,莫非他要引黄河水倒灌宁夏城。



李如松沉吟片刻,慎之又慎的开口道:“诸位认为水攻如何?”



“水攻?”萧、魏、麻三人不是没想过这个法子。只是若是这样,宁夏满城的百姓便要遭殃。



李如松下了马,寻了个树枝在地上草草的画着宁夏简图:“这边是贺兰山。若是不解决蒙古援军,到时,咱们便不能断其给养。因此,要花大力尽逐蒙古人,他们不仁咱们不义,不要管他什么同盟之类的事,这次若不是用这帮蒙古人,咱们也不会这么被动。打!打他狗娘养地,敲山震虎!



此外便是如何攻入宁夏城。他们常年镇守此地,自然知道如何据守,在下认为引黄河水是最佳之计。



诸位请看,宁夏城镇西北地势低,与金波、三塔湖想进,城东南有观音湖、新渠、红花渠,形如锅底,如是引水,嘿嘿!咱们就给他来个一锅端。正是辽东地炖菜。”



不过是走了一遍,李如松并将整个宁夏的地图牢记心中,实在是名将。



“这…。。”麻贵沉吟一声便不作答,萧如熏虽是总兵,但是也因为是提拔过快,在几位上官面前不便开口。



魏学曾一口拒绝道:“不行,子茂,你这要至满城百姓与何处?”



不想李如松却暴躁起来,他背着手。急急地来回走着:“这不行。那不行,那什么行?是那一城的百姓是人。咱们的将士就不是人了?他们重要,还是我大明江山重要?魏老大人,您说。”



魏学曾身子不好,被李如松一激,情绪激动,连咳着嗓子道:“日后要是御史参奏,子茂,你就是有擎天之功,皇帝……咳……”



李如松也不过是发发牢骚,魏学曾的话何尝没有道理,皇帝是要尽快解决西北地战局,随他们使什么法子,但是日后就不好说,若是有日旧事重提,到时候他们几人可是晚节不保,说不定还会人头落地。



李如松赶紧要来了水,为魏学曾抚胸擦背,缓言道:“魏老大人,您别惊动,身子要紧。”他瞧着黄河水,蹲下身子,捧了送到魏学曾跟前,“老大人,您瞧这水,我听说这上游清凉,下面就成了这黄色。”



“你……”



“您听我把话说完。”李如松手中的水渐渐地从他手指缝中流尽,“我也想过老大人的话,也知道老大人是为我好,只是,大人也知道,日本进攻朝鲜,不到两个月朝鲜十八道便沦落,腹背受敌,若不尽早解决,朝廷哪里有许多粮饷支撑,咱们这么多大军,一日需要多少粮饷,大人您算算。你不是因为粮草供应不济,而是朝廷没有那么多银子……”



下面的话,李如松不说魏学曾也了解,朝廷地银子早就被人捞空了,这也是皇帝为何要尽早结束这场战事,国库拖不起了。



“至于朝鲜那边,朝廷不日就要出兵,这不是旁地什么,而是朝廷的脸面,哪怕是全军覆没,皇帝也会出兵地。再者皇长子……”



李如松才说了一句皇长子,魏学曾摆摆手,颤颤巍巍的道,“我还是那句话,水攻之事还须谨慎。”



李如松还是听取了魏学曾地意见。又一轮攻坚战在叶梦熊带来的大炮中展开,兵分五路的明军,进逼城下,官军成功阻挡阻挡拜杀出重围,联络河套蒙古势力,迫使其退回城中。



二十五日,官军用布袋万个,盛土填濠登城,却被拜所部炮石击退。城中有数人欲为明军内应,但因为城外明兵行动时间有误,事泄被杀。



李如松地水攻在战势紧迫之下,再次被提上了议程。而魏学曾也被人,参办事不力,被罢免总督。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宁夏之役(六)



切好药材的馒头,慢慢地直起腰,一个月前她便同董明珠的娘子军来到宁夏,本来官军是要喝退她们,却因为有萧如熏夫人杨氏在,便留了董明珠的娘子军磨药、照顾重伤员。



为此董明珠还闹过别扭,她辛辛苦苦的拉了一帮子娘子军来不是为了照顾人的,而是要上阵杀敌的。馒头就没这么多的讲究,能来到这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一连半年没有李松的任何消息,她忍受不住了,她不是那些在家安心能等候的人。只要在这,就一定能听到他的消息。



“我不干了!”大小姐董明珠丢开手中的药材,四仰八叉的坐在一点点大的木板上,“一天到晚就让我们做这些,烦死我了!”



同董明珠相处的这一个月中,馒头发现她只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就是因为听多了木兰从军,桂英挂帅的故事,所以才想从军打仗。要的也不过是证明女子也不输于男人。



“你这个没剥干净,到时候入药会死人的。”馒头轻声说道,接过她的东西帮她处理药材。



不知道是为什么,送来的药材大多都是匆匆忙忙稍微处理一下,到了营中,几名军医还要指点人重新再弄,若是一场大战下来,根本就来不及处理,直接用药,能否活下来,只能看老天爷的造化。



董明珠索性全部丢开手去:“还是你来弄吧,我什么都不会。”



李松的媳妇还真是不错的人,不怕自己,懂的也多,对人怎么说,不是特别的亲近也不像那些人冷冷的。



“你怎么非要跟我来啊!”她到现在都想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跟自己来这里。



馒头细心的挑去药材不能用的部分:“我想大哥了。”



“我送你回去算了,这从军的家眷都像你这样,就没法打仗了。”董明珠就是不喜欢她们这种黏糊劲。



馒头有些不安地道:“半年了。我一点消息也没有。”别人都有家书或是口信。惟独他。什么也没有。她等不了。每日胡思乱想已经让她难以承受。



“小媳妇!”董明珠噘着嘴道。“我听奶奶说。余家地老祖宗跟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一连几年都没有消息。若是……”



馒头摇摇头:“我比不得她们那样地人。”她只是个寻求夫婿平安地人。相夫教子地人。



“我看你就比她们强多了。”



“她们?”董明珠地话。馒头有些听不懂。



董明珠捻起一块药材。放在鼻尖闻了闻道:“就是镇里地那帮女人。你当真不怕我地鞭子?”



她的鞭子有倒刺,还拿盐水浸过,一鞭子下去早就抽得一般人鬼哭神嚎的,只是她好像一点都不怕。



“怕,怕的要命。我在人前说话都怕…。。”



“谁信你的话。”董明珠满脸的不相信,她还人前说话怕。那日那么多人面前,她都不怕自己,还说怕。



对于这个馒头并没有过多的解释。是什么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余太夫人那日还夸你,能入她眼的可没几个人。诶!”董明珠抬起胳膊捅了捅馒头,商量着道,“你给她孙子当媳妇好了,把李松……”



“董小姐!”她怎么喜欢总是说这个,馒头有些不大喜欢,若是但说她喜欢大哥也就算了,只是她为何还要自己给别人当什么媳妇。



“哈哈!”董明珠拍着手掌哈哈大笑,“你生气了!生气了!”



说着她起身抱住了馒头。亲昵的道:“就你最好了,那些人都怕我,怪没意思地。”



“你……”馒头不知道要说她什么,想着她凌厉不可欺的外表下,居然包藏着天真的孩子心性,这实在是太令人无奈了。



“好了!你总是那么淡淡地,只有说李松那家伙你才有情绪,我就想让你陪我说说话,我一个人憋的无聊。”



董明珠同冷冰冰的苏慕楠一样。她们都很是孤独的。董明珠希望同女子们一起玩耍,只是从小到大她只跟男孩子玩过,不知道要跟女子如何相处。一旦有人同她亲近,她的本性便暴露无遗。



“你别不理我啊!我才听到一个消息,跟李松……”董明珠神神秘秘的凑到馒头耳边道。



却不想馒头根本不理会她。她也知道这是自己前几次玩多了这种把戏所以她才不理自己,只要收起玩笑的意思,正色道:



“我听说朝廷下令在十月前结束这里的战事,怕是这几日…。。”烦请阻挡打正部;董总兵乘虚出塞。捣打正巢穴…。。,牵制蒙古兵南下。李宁,你驻守镇北堡,阻敌犯贺兰山。至于度节,此次还须你们为我等开路。”



在皇帝严令十月前完成剿灭拜叛乱地明旨,官军数次攻城失败后,所有将领便达成了水攻的方案。早在半个月前,宁夏城便浸泡在水中,李如松派了李松潜入宁夏北城,找到内应,及时……



九月八日,北城被水浸坏,明军乃佯攻北关,承恩、许朝等中计尽趋北关。李如松、萧如薰潜派精兵击南关,年已的总兵牛秉忠率先登城,众兵随之,拿下南关。明军又施反间计,募城中卖油郎李登游说承恩,令其杀刘东阳、许朝赎罪,又游说刘、许杀氏赎罪。氏集团内部互相嫌疑,刘东阳杀土文秀,承恩杀许朝、刘东阳,悬首城上降。



“小妹子,你别担心,大哥没事,我前些日子还瞧见了他。”龇牙咧嘴的闫老三因为攻城战中激战,被羽箭击中,不得以进了医帐,没想到却瞧见了馒头。



“他好不好。受伤了?”



闫老三摇摇头:“今日是攻城,大哥不会参与的,你就放宽了心。”



攻城战的伤亡特别大,一批又一批的伤员送入后面医帐。



“这是标中营的,要用好药。”一名军医瞧着伤者的装扮,马上叫道。



标中营。馒头地心立即“咯噔”一声,她以为是他,立即拿了一包三七粉送了过去。



只见那人身上中了好几箭,整个人血肉模糊的,即使是这样他仍旧嘶嚎着要爬下担架:“让我回去,还有兄弟在那里面呢!”



军医一面按住他,一面道:“快拿药来!他快不行了!”



馒头有些畏惧他身上的血,远远地递了腰包,便侧过头去。



老大夫瞧着她这样。大吼一声:“你还不按住他身上的伤



对她吼的那名老大夫就是那日馒头在药铺见到的那位不惧董明珠的大夫,姓单。他是自发到宁夏作为随军军医。



馒头因为平日里处理药材不错,被他挑了过去帮忙。后来瞧着馒头还知道些医理。又懂一些救治之法,便将她带在身边,也算是缓解军营里大夫人数不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