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一品夫人成长记 >

第61章

一品夫人成长记-第61章

小说: 一品夫人成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的东西,这里面不乏仰慕她的小伙子送来的好东西。馒头总是满面羡慕地看着白露手上的东西。



如今她却被人当成了乞丐,随意施舍着。馒头在家虽不受重视,可是白家还算得上是殷实之家。白老娘常瞥了眼乞讨的乞丐,教训馒头:“你若是不勤快就同这些个废物一样!有手有脚的不去做事,反坐享其成,还好意思借着满天神佛来要钱……”



白老娘满口的鄙视奚落仍旧映在馒头的脑海中,如今她也成为这样的人,娘若是知道了还不知道要怎么教训自己。



“姑娘,拿着饼就走吧!”卖饼的大叔见馒头吃完了那张饼,又递给馒头一张,温和的劝慰着。



“就是!”卖香烛的婆婆弯下腰。念了神佛,劝道:“好姑娘,快走吧!”



“我是在等人!”馒头小声地解释着,卖茶水的大叔递来一碗茶水,馒头连忙道谢,一口干完茶水,馒头小声的解释着。她真的不是要饭的。自己真是在等人。



卖香烛的婆婆不喜的瞥了馒头一眼。吓唬道:“姑娘,这是城隍庙,满天神佛都在看着,别说谎,小心死后下拔舌地狱!”婆婆看着馒头好像被吓住了,忙又道,“你都在这蹲了几日了?庙祝(道家中称一庙之首为庙祝,跟佛家称主持一样)都说你在这好几日了。这等人哪有等这么长时候地?也没见你去弄吃地。就是喝水也是在庙里的井打上来的。



姑娘,你还年轻。好好地人。有手有脚,做什么还养活不了自己?好姑娘,这讨钱也不过是一时之技,若是长久的还是自己好好做!这天下哪有不劳而获的呢?”



婆婆一句又一句的说教,说的馒头是垭口无言,她只能反复解释道:“我在等人,我在等人!”婆婆见她一味的狡辩,觉得馒头有些不知好歹,站直了腰身。嗤之以鼻。却仍不肯放弃劝诫馒头,彷佛这样佛祖便能看见她劝人向善:“你这丫头怎么这般不明理呢?好好地姑娘偏下学些下作东西!”



馒头干脆低下头。在家的时候娘亲也常骂自己,她早就练就一身骂不还口地本事,就当婆婆是在唱戏好了。



婆婆见她没有动静,想着这丫头也是个脸皮厚地人,也懒得浪费口水,招呼上香的人买她的香烛,心里惦念着回去一定要把这事跟自己小孙女说说,日后千万可别成了同她一般的人儿。



“姑娘,你别在这待了,去别的县吧!”递给馒头茶水的大爷,好言想劝道。



馒头不明白为何这个县城的人总是在劝自己离开这里,难道自己就不能待在这么?



大爷好心的解释着:“姑娘,要去乞讨去比的地界吧!”



“去别地地方?你们县就没乞讨地人么?”馒头不解的问道,真是好笑,就连京城都还有乞讨地人,为什么这小小的县城就不能有乞讨?馒头自认为自己也算是去过京城的人,虽然京城是令她逃避的记忆,可是毕竟那里是大明朝最繁华的地方,是皇帝住的地方,万岁御前还有乞丐,为何这小小的县城就容不下自己这个外地人?



大爷听了非但不恼,反而得意的道:“我们清源县便无一个乞讨之人。”大爷瞧见馒头满脸的不信,忙说道,“姑娘若是不信,便满县城的瞧瞧,若除姑娘外海游一个乞讨之人,老汉便给姑娘十文钱!”



大爷跟馒头打十文钱的赌,十文钱对于一户人家来说是不小的数目,这位大爷还真是有信



“怎么会没有乞讨之人呢?”



说到着,大爷更是得意,满面的骄傲,自豪:“咱们清源的徐县令是个顶好的官,包青天顶多是断案如神,或是清廉如洗;有的官员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要说的上人人有饭吃,还就数咱们清源县了。咱们徐县令可是也了不起的好官,把乞儿全部都找了地界住,又请人教他们读书识字;孤老婆子也有地方住。这吃穿都有了,哪还有什么乞儿?”



“那为什么我不能待在这?”若是说这个清源县这么好,那为什么还不让自己待在这,反正那个徐县令是个那么好的官,应该不会在意多了自己一个吧!



“姑娘,不是咱们不让你待。朝廷派人下来瞧咱们清源县,看看是不是如知府老爷说的那样好。你说你在这一待,若是被官老爷看到了,还不要治咱们徐大人的罪?



姑娘!咱们清源县还容易盼了个好官,要是因为你这般被免了官,且不说害了我们,就是那些乞儿又能好到哪里?”



大爷的话一句一句的印在馒头的心上。为百姓所爱戴的官,这是三姐夫一直追寻地,他常常说为官多久无妨,只要百姓能念叨他一分好,他便心满意足。



“姑娘啊!快走吧!等官老爷走后。你再来吧!大叔到时候再给你吃饼!”卖饼的大叔又递给馒头一张饼。那饼才烙好,热腾腾的,那一丝葱花撒在上面,烘得是那么的香。



馒头从腰带处掏出两文钱,一文给了卖饼的大叔,一枚递给了卖茶的大爷,真挚的解释着:“大爷。大叔。我真地是在等人。先生让我在这等他,可都五天了他还没回来!”



大家看着馒头掏出了钱,心里也不那么怀疑了,哪有身上有钱地人还待在这,成日不吃不喝的?除非是傻子,可是这姑娘说话、行事好像没有什么不对劲啊。



认定了馒头不是乞儿,大爷、婆婆、大叔变得更加热络亲切,口中的姑娘也变成了闺女:“闺女。你是等什么人啊!”



“是啊!咱们清源县也不大,你说说。说出来兴许谁见了。咱们告诉你,你好去寻他!”



“就是了!你一个大姑娘家的,一个人待在外面多不好,现在天又热,别把你晒到了!”



馒头忙描述着老者的样子:“先生的头发都白了,满面红光的,穿着蓝色的长衫,六日前我跟先生还在城里地一个面摊吃面!后来先生说他要买别的东西,让我先到这等他。可是我等到现在他都没来!”



听着馒头地描述。还真是让人头疼,就是头发白了。满面红光,还穿着蓝色地长衫,这也太普通了,这好歹也是个县城。头发白,精神好的老者多的是,偏偏还是穿了件普通的蓝色长衫。



婆婆是个女人家,心本来就比男的细,她见馒头说的不清楚,细致的问道:“闺女,你说那个先生,样貌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他那蓝色的长衫是素面地还是什么样式地?你说清楚了,咱们才好帮你寻?”



“就是!”大叔赞成道,“那先生姓什么叫什么?”



要说老者的样貌馒头还是能说出来地,只是先生姓什么她还真是不知道。一路上先生么问她叫什么,也没问她为何一人独自上路;而她也不愿意回想往事。既然自己是这么个想法,而被坏人追赶的先生,想必,心中也有事不便说出,馒头也不去问。



两个人就保持着不开口,一路走过来。如今突然问自己先生姓什么叫什么,她还真是不知道。馒头只得摇摇头:“我不知道!”



“那你们是打哪里来,要去哪里?”大爷好心的帮忙。



馒头又摇了摇头,她从京城来,可是京城她不想提起来,也不想去想;去哪?自己是想回乡的,可是碰到先生后,她便一路随先生走,视野开阔许多,没想过要回去,先生也没说要去哪。他们是走哪算哪,这让她如何说?



原本还想热络的帮助馒头,可现下却是一问三不知,大叔有些急了:“闺女,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你这要我们如何帮你?”



婆婆看馒头的眼神却有些不自然,这闺女一问三不知,难不成真是傻子,哪有人不知道自己打哪来?



婆婆还想说几句,却被大爷拦住了,宽慰:“闺女莫急,咱们请徐大人帮你。有知县大人帮你,一定能找到你家先生!”



知县?馒头一听要知县帮着找先生,她有些害怕,若是自己杀了那个老头的事被这个县的县令知道了,那自己去找他不就是自投罗网么?不行,她不能去!



大爷见馒头有些害怕,神色还有些紧张,想着这姑娘家没见什么世面,这是怕知县大人的官威,忙道:“闺女,别吧!咱们徐大人是个顶好的官,最是亲近咱们平头百姓的。你同他说,他一定帮你的!”



“就是!”大叔借口道,“你就在这等着,徐大人初一十五都会上这来,到时候你再同他说……”大叔的话还未说完,就听见那头传来一阵骚动声,还有百姓叫道:“徐大人……”



正文 第七十一章 寄居他县(下)



听到徐大人的名号,大爷高兴地对馒头道:“闺女,徐大人来了,你同大人说。他是读书人,比大爷的主意大,你去同他说说。”说着还推了她一把,鼓动着,“闺女,别怕啊!去啊!”



所谓的徐大人跟所有的读书人一样,一袭青色长衫,迈着八字步。也许是年纪轻轻便已是一县之长,神情中带着少许峻冷,即使这样,也挡不住百姓的热情。



徐大人,名唤徐泾。他三年前到清源县做知县,却也有些名声在外。清源不是什么大地方,治理起来也不废多大力气,倒也逍遥自在。



只是五日前,一名外地老者猝死在他的辖区之内,他百思不解,身心健康为何要上吊自杀?穷困潦倒,不像,老者身上还有钱,而且从老者身上所穿衣料来看,也算得上是殷实之人。如此这就排除了劫财之说,那不劫财又是为何?



怪!怪!怪!



“太爷,这闺女说要寻人!”大爷见馒头都张不开口,好心帮她。



徐泾本在想着那个无名尸首,听见有人在同他说话,忙停下了步子,见老者拉着馒头,便站在馒头跟前,听着好心的乡亲们阐述着,等大爷、婆婆、大叔说完后,他才开口:“姑娘,你要寻什么人?”



徐泾的皮肤很白净,身形也很修长,整个人看起来是那种神采飞扬的感觉,若是现在有阵风吹过,仿佛他就要乘风归去一般。



馒头看着长得如此隽秀的徐泾,面上微微一红,这个县太爷长的太好看了。馒头都不敢跟这位县太爷对视了,她忙低下头,只是两颊的红云暴露了她小女心态。



大爷跟婆婆早就见怪不怪了,知县大老爷生地好,哪家大姑娘小媳妇的不爱,这小姑娘动了春心也是正常的。



徐泾不在意的笑了笑:“姑娘家的先生叫什么?长相如何?今年贵庚?”



馒头摇摇头,徐泾的三个问题中。她只能回答出一个。那便是先生长什么样,她极力的表达着,试图能说地清楚:“先生地头发全都白了。面上很好,不像大爷有很多皱纹,眉毛长长的,鼻子嘛,反正就那样。眼皮耷下来了。对了还留了胡子,胡子这么长……”



馒头一面说着,还一面比划着,她尽量地将自己能表达的东西都说出来。可是大爷跟婆婆好像还是一脸雾水地样子。完了,这位知县大老爷不会也没有听明白吧!



馒头懊恼地咬了下自己的嘴唇,她还真是笨啊!



“姑娘,你家先生穿的是什么样式的衣裳啊?”



“蓝色的长衫!”



徐泾点点头,照这样子来看,或许就是……他做了个手势:“姑娘。还请到府衙。也好说明。”



馒头一听要去县衙,她有些不愿意:“我还要在这等先生。先生让我在这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