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一品夫人成长记 >

第563章

一品夫人成长记-第563章

小说: 一品夫人成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被李松抱在怀里的馒头被女儿这么一说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娇责轻捶了李松两下,带着娇纵地口吻道:“快把我放下来。”



李松只担心她身体能不能受得了:“那你行不行?”



“可以。没事地。”她现在只想赶快下来。下人瞧热闹的眼神她可是受不了。



考虑再三,李松才将她放了下来,却紧跟在她旁边,准备随时搀扶她。两个丫头见母亲被父亲放了下来,欢呼一声,紧跟着就往父亲身上爬去。



“爹爹,抱抱!”



望着两个活泼地女儿,李松微微地弯下腰,溺爱地看着她们。一人给了一个毛栗子:“你们一路上有没有乖?”



跳到父亲身上的子怡、子双姐妹终于有地方抱怨。两个人撅起粉嫩地小嘴,软绵绵地:“娘都在睡觉,不理我们。”



“哦?委屈我的心肝宝贝了?”



子怡立马接了话:“爹爹,京城好热闹啊!你带我们出去玩好不好?”



右手边的子双也不甘落后,附和着:“有糖葫芦,有好多好玩的,爹爹你带我们去好不好?”



大女儿毕竟年纪大些,小脑瓜子动的也快。她见李松都不回话,歪着脑袋两眼水汪汪地望着李松。有点委屈地问道:“爹爹,你喜不喜欢我们?”



妹妹子双像保护自己的宝贝一样,紧紧地搂住李松的脖子,大声驳斥姐姐:“爹爹当然喜欢我们。才不会喜欢弟弟!”她又瞧了瞧馒头大大地肚子,询问着李松,“爹爹,是不是?”



与妻子对视了一眼,李松无奈地笑了笑。这两个小丫头,他实在拿这两个丫头没办法。又禁不住两个女儿的左摆右摇地。只得道:“当然!”



一得到父亲明确地答复,子双用力地亲了父亲面颊。欢喜地道:“那你带我们出去玩好不好?”



“是啊!”



这两个孩子,挖了个洞在等着他往下跳,这两个孩子!比自己走的时候还要聪明了。他现在终于明白董总兵为什么不拘束董明珠。有女如此,一生何求。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七章 有客来访(上)



换上干净清爽地衣裳。馒头放下髻,轻轻地梳理着。从镜子里瞧见整理衣裳的大米儿,微笑道:“大米儿,你去歇着吧!”



大米儿抱着一叠衣裳,放进衣柜里,轻声道:“我等郎中走了再歇着。”她指着床上摆着的几套衣裳,“太太,您待会穿哪件?”



大米儿所摆出来的都是她才做的几件新衣裳。她一一扫过,摆了摆手:“你把那件月白色的衣裳拿出来好了。”



大米儿忙应道,回身取了馒头所说的那件净面月白色丝织衣裳,为馒头穿上。



在大米儿的帮助下,馒头在床上躺下。她只觉得全身在这一瞬间迅速放松下来,舒服地哼了声,她低声吩咐着:“你去请郎中进来好了。”



“诶!”大米儿将窗幔放下,塞好。



大夫诊脉过,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开了副安胎药,照例嘱咐几句。



送走了郎中,在李松的帮助下,馒头艰难地坐起身子:“都说没事了。我自己就知道,何必请人呢?”



李松却不是这么认为,他只有从别人嘴里知道情况才放心。怀子怡的时候,她就瞒了自己,幸好没出什么大事,要不他真是要抱憾终生了。一想起,那提心吊胆的时刻,李松就觉得自己馒头是汗。他注视着疲倦地她:“医人不自医。”说话中,他的手就移到了她突出来的肚子上。



圆滚滚地。



他轻轻地抚擦着,感受着她与孩子。他记得第一次摸到子怡在她肚子里的动静,那份欣喜是他到现在都忘不了悸动。



“怎么会这么大?”



馒头略微地吭下头。瞧着自己地大肚子:“可能是孩子太大了。”



李松将耳朵贴在她地肚子上。闷笑着:“难不成这次要给我生个儿子?”连续两个女儿。他看得出她地心急。他并没有觉得女儿有什么不好。两个跟男孩子性格一样地女儿。他觉得内心十分地满足。只要她们好好地。像男孩子一样又如何。



馒头听他又说什么儿子。忍不住笑了出来。每次自己怀孕他总是说要生儿子。可是连着两次都是个姑娘。还是个个性像小子地闺女。



规律地震动传到李松地耳朵里。他不解地抬起头。望着笑靥地她:“怎么了?”



馒头认真地道:“这次还是个女儿。”她给自己诊过脉。清楚地感觉到这孩子是个女儿。



“那好。以后咱们专收聘礼,都可以安养天年了。”李松亲了亲她的鬓角,笑着道。



有了孩子后,两个人能这么静静地待在一地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馒头窝在李松地怀里,静静地躺了一会儿。轻声道:“子怡、子双呢?”



李松安抚着略有些着急地馒头:“我答应,过几日带她们出去玩。两个人就乖乖地梳洗睡觉去了。”



想到两个女儿一身整天就爱往外面跑,一刻也不能安静地坐着,混身上下就跟个男孩子差不多,馒头就有些担心:“你还是这么油着她们。大大咧咧地。若是被人说闲话该如何是好?”



他觉得挺好的,小小年纪就敢骑马,这份胆量其实她们这个年纪该有的。他的女儿岂是一般姑娘:“要说随他们去!”



“大哥。若是在大同还好。这里是京城。”馒头有些急了,她挣扎着从李松的怀里坐了起来,认真的瞧着他。



董明珠的外表风光,内心的悲戚大哥又能知道多少。她可不想自己的女儿将来也如同董明珠那般痛苦着。她是幸运地,这种幸运自己的女儿会有么?



李松虽不明白馒头为什么那么的激动,他连忙安抚着她:“我知道了,不过是带她们出去玩玩。”随即笑道,“难不成你是妒忌我带她们出去?”他意有所指地对馒头地大肚子努了努嘴巴。



馒头有些不好意思地捶了李松两下,再次窝进他的怀中。怅然地道:“如果还在延绥我也不会这么想,可是这里是京城。”



她想起了才到大同时自己所遇到的尴尬场面。大同是在两股势力下管制的地方,武官同文官也保持着较好的关系,两方的太太们也经常来往。



这是她头一次见到真正地官家太太往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迎来送往……讲究地太多。难怪董明珠当初会为这个头疼。



她没有准备像样的礼物给总督大人夫人,被她好一顿奚落。点戏的时候也不知道奉承别人,又遭旁人白眼。当她说那点心是自己做的时候,满屋子里地官太太们都笑开了。



那天以后。她迫使自己改掉许多曾今她认为不打紧地习惯。买了丫鬟;家里所有人的衣裳尽量让外面的人做……



她生怕自己再次成为别人的笑柄。



小妹子的那些遭遇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除了节日里,他还能吃到她做的菜;穿上他为自己亲手缝制的衣裳。刚在一起时的生活似乎不存在过。他怀念那段日子,家中只有他们两人,甜甜蜜蜜。如今丫鬟、仆人,他甚至想抱她,也只能在晚间偷偷摸摸地进行。



深深地叹了口起,李松只希望他的孩子不要被拘束地太死了:“只要不太拘她们就好。”



馒头哀求地望着李松,她也不愿意拘束了自己的孩子。她喜欢听见她们成天快乐的笑声,可是她们现在是在京城。



“大哥……咱们不要在京城待好不好?”



在接到调职的时候。她已经求过他一次。她希望在京城不要待太多的日子。哪怕是去穷山恶水的地方,只要不是让她感到害怕的京城都可以。



知道她不喜欢京城。可自己从军十几年。在杀场上性命以搏是为了心中的那块谜团。终于,他终于来到了京城,堂堂正正地来到了京城,可以接近心中的谜题。他怎么可能轻易离开。



李松紧紧地抱住馒头,保证地道:“最多三年,三年后我一定带你们离开这里。”那时候。他也不会再做官,回到家乡,平平淡淡地过着自己想要地平静生活。没有打打杀杀、血雨腥风;也没有官场上的勾心斗角。



他地过于激动,她明显地感觉出来。那天,当他告诉自己要调职京城的时候,他并没有因为离开可以建功立业的军营而感到懊恼。反而是一种几近。得偿心愿的痛快。那天,他喝得很醉很醉,从未见过李松流泪的她,头次看到他哭得那么厉害。



不知道他为何哭得那么厉害。她知道,长久支撑大哥内心中的一条支柱,正在晃动。让他这么揪心地秘密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来京城呢?



她地心也酸酸的,用力地回抱着他:“好,我们回延绥好不好?”她喜欢延绥。喜欢那里朴实地民风,淳淳地味道。



“嗯。”门外传来的清咳声,打断了夫妻两人的畅想。馒头想推开李松。不想他还是紧紧地抱着自己。



她轻轻地推了推他,压低了声音:“大哥。”



他依然没有松开的架势,只是略微提声道:“什么事?”



李松身边的小厮保全轻声道:“神击营百户萧如进求见大人。”



馒头就算是才来京城,却也知道神击营是皇帝三大御林军之一,所有武装据说都是威力无边的火器。一个身居要职的武官怎么会求见大哥。



与李松分来两个月,她的确是不大清楚。李松如今已经是锦衣卫从三品同知。虽说是个四品,满朝地文武大员中只是个小官,可是却是皇帝最为倚重的锦衣卫从三品同知,这已经就是直达天听。全身红的紫地“大官”。每日请来请见的官员比比皆是,深怕自己一个不周道,惹到这位李大人,丢了性命。



这位肖百户李松并不想见,尤其是他跟馒头在一起的时候,他非常不愿意在这个来之不易地清静被人打扰。可是这位肖百户的背景,不容他直接拒绝。



他沉吟片刻,冲着外间道:“请他到花厅等候。”歉意地瞧了瞧馒头,“你先休息吧!回头尝尝京城厨子做的菜。”



长途旅行。又挺着身子的馒头,早就有些疲倦。



李松帮着馒头重新躺好,为她盖好被子,亲吻着她的鬓角,蹑手蹑脚地离去。



萧如进忐忑不安地在花厅里等候着李松的到来。他早就得到了消息,李松的太太同两个女儿今日到京城。他地家人也瞧见李太太的蓝呢朱轮车从大门进去,所以他赶着带着媳妇同礼物来请见。



中了武进士,娶了郑家姑爷的妹子,他的仕途应该是一片光明。可是十几年了。他一直外放。去年才调到神击营做了一个七品小官。如今,他盯上了这位刚从大同调到锦衣卫的李大人。



据他的内幕。这位李大人没有任何背景,战功显著,是皇帝钦点调入京城的武官。因此,他认为与他搞好关系,才是自己日后的出头。



可是这位李大人油盐不进,他有些犯难,这该如何是好。直到听说他太太要来,他才松了口气,扯拽着自己的太太一同来请见。



萧如进太太地兄长是郑贵妃的妹夫,对丈夫不求着自己的兄长,反而带着自己来见个没有根基的武官,很是有些不满。



她抱怨地打理着自己领口上的金盘口,整了整自己的袖口,不是味地道:“有这么多东西求旁人,还不如让我带了去求哥哥。你只管说你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