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一品夫人成长记 >

第50章

一品夫人成长记-第50章

小说: 一品夫人成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碧虽不认识是何缎子,但见颜色周正,花样精细,细细地摸上去,是那么的舒服,定是好东西。想来能跟那尊白玉观音一起拿出手地缎子,价值一定不菲。



一见周景源进门,周碧霞急切地走道哥哥身边。问道:“哥哥,那是什么人,怎么送这么贵重地礼?”



周景源根本就不看东西,甩了妹妹,径直走到母亲跟前道:“娘,孩儿有话要回禀。”也不等周老太太答应,上前便搀着她往后面走。



“哥哥,你还没同我说呢!”周碧霞赶上前。拦住周景源。怎么一到京城,哥哥同母亲都变了,在家地时候哪有对自己这般轻视。



周景源搀着母亲,沉下脸皮。厉声道:“碧霞,回你屋去!姑娘家没姑娘地样,冒冒失失的。让人看了笑话!”



周碧霞哪有被嫁人这么严厉的说过,而且是一天四次,还是莫名其妙的被骂,她内心万分委屈,被哥哥训斥了不敢辩驳一句,“哇”地一声哭将出来。可是没有人安慰她,周碧霞眼泪汪汪的看着漠不关心自己的母亲与哥哥,掩面跑了出去。



周老太太在屋中坐定。喝了口儿子递上的茶。忧虑道:“你妹子年纪还小,莫怪她!”



“她都多大了。还小?娘!这是京城,不是县城。郑大人今日已经答应为妹妹做媒,定非一般人家,妹妹还是这般小儿心态,叫儿子怎么放心!”周景源地发作只是一点点,很快便被忧虑带过去了。



周老太太点点头,叹了口气,自己的女儿是自己惯了出来,直心直肺,若真是日后嫁了人,还真是头疼。周老太太并未在女儿的身上多方心思,她满心盘算地都是儿子要同自己说的事,额首道:“你要同为娘说些什么?”



周景源上前一步,撩起下摆,跪在周老太太跟前,磕了头道:“儿子要娶方才来的那位大人的侄女。还望娘亲成全!”



周老太太惊得将杯中茶水溢出些许,她定了定神,将杯子放回桌上,拿了帕子揩净手掌,有些担忧的道:“你就不怕御史奏你停妻再娶?”



“不过是定亲,未说什么,就说是妾又有何妨?当日言及娶她,不过是看在她长姐是尚书大人府上之人,且不说那主家年前已罢官;就说出身,儿子如今是进士,怎的也会娶别家小姐。”



“我儿所虑甚是!”周老太太对儿子地眼光还是满意的,想着当年儿子一中举回来,便要自己去白家提亲,自己就有些腻歪。平头百姓还敢嫁给自家儿子?儿子数次要求迎亲,那家还百般阻拦。前年那家四丫头私奔,自己就想给儿子把亲自退了,儿子还死活不愿。还以为儿子是死脑筋,没想到后招在这。



儿子原本同杨相交甚深,她就有些不满,成日还说些什么忠敬诚直之类的话,她就有些不快。周老太太也读过些书,也知道那些清官是何种境况。不过儿子心志在那,自己也不好多说什么。如今看来儿子早就开窍,心中顿时满足异常。



周景源一想起母亲还把馒头带进京,就有些心烦,妹妹也真是太大嘴,张口就露了底,这事现在看来还真是棘手:“儿子曾寄书信与娘,怎么还将她带入京来?”



“你又没说他事,为娘想着你走前嘱咐好生照顾她,还以为你要娶她,便带入京来。”周老太太听儿子言中之意,像是不愿意让那个臭丫头来,心中顿时万分后悔。“唯今之计,还是要打理好那丫头的事。”



周老太太冷哼一声,抬手整整自己地领口,悠然道:“她一人上京,小姑娘家,就是做妾又有何地说理?”



“母亲说的是,只是……”周景源揣度着,将郑承恩临走之时所留之话完整告知母亲。



周老太太听了,冷笑一声:“好大的口气!我儿就不可纳妾?”



周景源见母亲如此,忙劝慰道:“母亲此言差矣。郑大人乃当今皇贵妃伯父。皇贵妃深受圣宠,儿子今后仕途还指望郑家,切不可得罪于她。”



“却是如此!你可是让你帮你解决后地那个丫头?”



如今,如何都不能让御史知道自己停妻再娶,可人已经到了京城,还住到自己的府上,自己当如何处置。周景源有些忧心,郑家放了话在那,是死是活已经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了了。



周老太太端过茶,嘱咐儿子道:“好些时日没为娘揉肩,为娘揉揉可使得?”



听母亲这么说,周景源明白,娘心中已有了计较。他只是嘱咐道:“还请娘莫要闹出命案!”



正文 第五十八章 初入京城(三)



厨房门口,厨娘搬了个小凳坐在门边,一脸的愁云。老太太跟小姐来了后,自己变着法的换花样,只是老太太跟小姐的口味重了些,自己怎么弄都说淡了。可有些菜要是弄咸了,那还能吃出什么味来。京城的菜色,因为都城北迁,形成南北两大特色,南方其中以苏淮名菜为主,那得菜本身就有些淡,还近乎于甜。



厨娘也是听了上面的话,说小姐想尝尝京城的佳肴,自己思虑着这淮扬菜也算的上是京城一绝,再说老太太年岁也大了些,走了那么些天的路,身子也烦,自己也就做了些清淡的吃食送上去。结果动都没动,直接打法了回来。还是一个小姑娘来了帮她把菜色弄好,她尝了尝,咸,哪能进得了口。若是这样,她这个厨娘还真是伺候不了那几位。



厨娘烦闷的不知如何是好,心中有些抱怨这些一跃龙门的新贵子弟,才做了官就知道摆官威,成日折腾她们这些下人。



“许嫂,今天做什么?老太太说想吃烩面。”



许嫂看见是周老太太跟前的三丫慢悠悠地晃了过来,忙站起身,还想赔笑着说几句,一听什么烩面,两眼一翻,茫然的问道:“烩面?姑娘,我可没听过那是什么?”



三丫和善地道:“是咱们老家的面食,老太太最爱吃了。”



“那你可会?说与我。我就做来。”许嫂一听是老家地东西,心中就一咯噔,那种东西怎是自己会做的。还是少不得要巴结这些从老家跟来的大丫鬟。



三丫谦谨地半福了身子。拘束地道:“我是老太太打外面买来地,不知道这些。”瞧着许嫂失望的样子,三丫有些不忍,挪到许嫂的跟前,附耳道,“你就请那日帮你弄菜的那位便是。”



“她?”那丫头是不错,只是自己压根就不知道她叫什么,上哪去找。许嫂踌躇着。“好姑娘,我连老太太带来的人还未认全,上哪去请她。你将她请来,许嫂是记得你的好。”



许嫂见三丫丝毫没有去请的架势,口中的语气更加软和,神情恳请地道:“好姑娘,你快说,这眼见就要到晌午了,这没东西,我哪交的了差事?”



“许嫂。她一会就过来,你同她说。千万别说是我说的,老太太知道要打死我的!”三丫急急忙忙地丢了句话,就跑了。弄得许嫂一阵糊涂,这什么跟什么,这说了,还出人命?许嫂摇摇脑袋,不去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还是想着那丫头快点来,帮自己把事摆平。



在许嫂的等待中。终于把馒头等来了,许嫂异常兴喜的迎了上去,拉着馒头就往厨房走。进了厨房,许嫂便将围裙系道腰上。急切的嘱咐着:“老太太要吃烩面,快些着!”



馒头心里盘算开了,娘以前教导过,烩面靠的是面同汤。光是熬这个汤就要一天的功夫,哪是这小会功夫就能做好地。



许嫂早就开始和面,眼见馒头还站在那不帮忙,口无遮拦的道:“你还拿起小姐的款了?跟老太太来的就了不得了?坏了老太太的饭,我看你怎么交差!”



“大娘。烩面要熬汤的。这么点时候来不及的,明日再做便是。”馒头小心翼翼地解释着。她瞧得出来厨娘的脸色不好。



许嫂摔了面团,啐了馒头一口:“明日做?老太太今日便要吃,你也是伺候的人,这都不知道?你要什么汤?”



“要牛骨熬出的汤才香,若是这个时候能去买。晚上约莫着还能吃上。”



许嫂本来心中就有些不舒服,这又闹个自己不会做地烩面,现在把人找来了,还说要什么汤,还要牛骨。她瞧馒头穿得普通,想着也就是个丫头,发作着:“吃个面还这么多的讲究。上好的菜式不要,净拣些上不得台面的乡下东西。就是穿了龙袍,我瞧也不过是个花子!”



许嫂骂了一阵子,心里地气也出了,人也就舒服一些,叹了口气挥着手让出案台:“我知道了,随便弄点应付这顿再说!”都说新贵老爷家不能做事,自己还乐滋滋地跑了来,果然这还没做几天,就这么心烦。



“过会同我一起去集市,看还要些什么,把老太太日常爱吃的都弄些。”许嫂想了想也只能这样,还算是有人知道,要不她今天就想打包走人算了。



馒头赶紧应下,回屋收拾下,又到厨房候着许嫂。



“拿着伞,这天不好。”



馒头抬头看看天,好像也没什么:“大娘,这天还算好,不用了吧!”



许嫂根本就没多说什么,只是吩咐馒头带伞,自己就赶着出去。|| 首 … 发.||



京城果然是大地方,街市上到处都是买卖人,馒头好奇地看着街上的一切,什么都觉得稀奇。许嫂领着四处张望的馒头,内心涌出莫名其妙的自傲感,她仰起头,大步往前迈,时不时的指点一二。



馒头其实并不清楚什么样的食材是最好的,在县城有些就是农家挑来,要不就是只此一家,根本就没地方让你选。京城就不一样,伙计热络地介绍着,还能挑选自己满意地东西。馒头实在是很喜欢京城的感觉,所有地人都乐呵呵的,感觉是那么的舒服。想着自己以后要在这生活,突然觉得全身都有中在冬季里泡澡般的舒适感。



不过京城的天气让馒头有些不能适应,晌午的时候还是大好的天,怎么出来买个东西的功夫,天就变了。瞬间就扬起小雨。馒头有些佩服地望着许嫂,多亏了许嫂早先说了要带伞,要不然这些干货就要毁了。



馒头紧紧地抱住干货。撑起油伞。路上的行人并未因为突如其来的雨打乱了自己地步伐,带了伞的撑起伞继续在街上行走,只是步履间加快了些速度;没带伞的要不抢到两边屋檐下等待雨水结束。



快步中,馒头瞟过,一名女子弓着身子从自己身边赶了上来。手中还护着些锦盒,没有一丝想在屋檐下躲雨的态势。经过一群撑伞路人身边时,没有一人愿意与那女子共享一把伞,为她遮挡雨滴。



看着她在雨中狼狈的样子。馒头有些不忍,快跑了几步,追了上去,将油伞高举过那名女子的头顶,想为她遮挡下。只是那名女子的步伐飞快,馒头有些跟不上,显得有些絮乱。



奔走的女子似乎觉得头顶有些阴暗,抬起头往上方瞧了眼,脚下却不停,却见头顶有把油伞。再将目光转向为自己撑伞之人。



馒头也将女子打量了一番。这是个二十出头地女子,涂着脂粉而显得白皙的有些平庸的脸,让人觉得只是平庸。馒头客气的对她笑笑。



女子感激地对她笑笑:“你真是好人!”



头次被人夸是好人,馒头有些受宠若惊,摇着头道:“哪有!”



女子不在意得笑了笑,瞧了眼馒头怀中的东西,温和的道:“你也是出来买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