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一品夫人成长记 >

第16章

一品夫人成长记-第16章

小说: 一品夫人成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媒婆捋了捋自己的散发,娇笑一声,想显示自己无限地妩媚,只是她现在这种落魄样,实在是难以跟妩媚挂上边:“嫂子,你这就不对了,咱们大明律可是明明白白的说男子十六,女子十四便可成亲,女方十七父母不嫁者,乡老配之!”她还掏出本书,往手指上吐了些自己口水,翻开书。



“你翻什么书,老娘我又不认识字!”白老娘一把夺过书,扔在地上。



那媒婆仍旧就好脾气地笑道:“好嫂子,我话还没说完呢!这女子要二十以上还未嫁,父母兄弟戍边三年!您跟本书过不去做什么,正正经经地把女儿嫁了才是真的!”



白老娘赌着气往那书上踩了几脚:“什么嫁女儿,老娘就是戍边也不嫁!你看看你那样!”



一旁看热闹的街坊道:“怕是你家姑娘有毛病吧!才一个媒官被你从家轰出来!”



“就是!我也看见了!听说你家三姑娘的活计可没说的那么好啊!”



“媒官上门了!那必是好亲事,你成天不是说你家三姑娘是奶奶的命,怎么又不乐意了?不是你就三姑娘有毛病吧!”



白老娘听他们越说越不上道,拿起门闩朝他们乱打一阵,吓得那些看热闹的人,四面逃散,“你才有毛病呢!我家姑娘天生的当太太的命!岂是普通人家能要的起的!”



“就是!”那媒婆站在白老娘身后附和着。



白老娘一听有人附和自己,也没看是什么人,就叨唠着:“不是我夸口,我白家的闺女顶好的,满县城打听打听,谁敢同我家姑娘比肩!”



“那是!”媒婆又附和着,白老娘见是那个媒婆,本有些不快,可见她赞同自己的闺女是好姑娘,也就没那么多的讲究。



媒婆挨着白老娘,指着白霜道:“这个大些的就是三姑娘吗?长得可真俊,别说我看了这么多家的闺女,就数你家的顶好!”说着在白老娘的耳朵边悄声道,“不是我说,知府大人家的小姐还没你家姑娘长的体面!”



白老娘听了这话更是高兴,这知府大人家的小姐是要嫁什么人的?那是要嫁大官人家的少爷的,搞不好以后就是什么官家太太,这媒婆说自家闺女比那知府大人家的小姐体面,她更是高兴。她老早就从自家大闺女那知道,大户人家讲究的是气度,而不是什么俊。有些人俊的有气度,有些人就俊的俗气。



白老娘连忙请媒婆进门,连声道:“对不住了,大妹子!我才气恼那媒官小瞧我们!说什么平常人家还讲究什么?这是她来,要是一般的媒人还不知道拉过什么缺胳膊少腿的怪物呢!”说着让馒头打来洗脸水让她净面。



媒婆一面净面一面道:“我最瞧不得那些媒官,不就仗着自己出入官宦人家就目中无人!她们这些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红的,着实干了不少缺德事!我同你说,前回有个媒官上一个人家说亲,说是什么大人的儿子看上了她家的闺女。那婆子也高兴,她守寡多年就指着这个闺女养老送终的,听到官家少爷看上她闺女哪有不愿意的。结果这才过门,女婿就死了!人家也不过是要她冲洗。这婚事最讲门当户对的,哪能一下找个根基相差那么多的呢?”



这话说到白老娘的心里去了,她也是同那婆子一样指着几个女儿过几天舒心的日子,这要是把女儿送过去就守寡,那还说些什么呢!“那你是……”想到这,白老娘迟疑了。



媒婆笑着拍了下自己的脑门:“瞧我!我姓万,前提刑按察使司的佥事老爷跟前的王师爷让我来提亲!这是更贴,您先过个目!”说着从袖筒中抽出大红更贴,双手递了上去。



白老娘虽是因为媒婆为自家闺女说了两句好话才待见她,可这人终究是个媒婆,白老娘还真是有些不愿听到“提亲”两个字。不过一听是前提邢按察使司的佥事跟前的王师爷,忙不迭迭地接过来,笑道:“我家大闺女跟我说过,我可等了好多天,还以为王师爷看不上我们家的姑娘呢!”



万媒婆夸张的笑道:“您这是哪里话?我可是听过您家三姑娘的大名!王师爷过些年就要外放做官,寻了好多人家,都上不了台面。您家姑娘就不一样,大姑娘在佥事老爷家可是数一数二的人,虽说以后要接少奶奶,可这婆婆指的屋里人,岂是少奶奶说动就动的!不看僧面看佛面。就说这以后,有了小少爷在跟前,就又不一样,是说谁动就能动的?”



万媒婆说一句,白老娘就应一句,拍着巴掌道:“还是你们见过大世面的人说的明白!”



万媒婆也不过是常在些大户人家走动,见的多些,大户人家多的是姨娘,虽说有些过的不好,可是有靠山姨娘就是当家奶奶也不敢轻易动的。她毫不谦虚的道:“这也是要姑娘有本事,要是平常的人,就是把她推到那当口,也是不成事的人!你家三姑娘若是寻常的人,就是有这么个机会,也成不了!”



白老娘被夸地合不拢嘴,口上连称是。招手让白霜进来。



白霜在外面是听见万媒婆同白老娘的谈话,原想着母亲见她是个媒婆会将她赶出去,可这万媒婆的一张嘴也太厉害了,几句话就把自家老娘搞定,这又说是自家大姐说的那个师爷,她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法子来。



听到自家老娘叫自己过去,她是心不甘情不愿,一步三挪地走了进来。



万媒婆见她进来,欢喜地跑上前,拉着白霜细细打量,摸了摸白霜的手,摸了摸白霜的面皮,还摸了摸白霜的手腕,比了比长度,比那媒官还要细致。



因白霜不像其他些姑娘家被人这么打量变脸红,害羞,反而迎向自己的目光,与自己直视。这姑娘的气度还真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她不禁点点头,这样子才能够得上王师爷这种要当官的人。



白老娘见万媒婆满意白霜,忙招呼万媒婆炕上坐,又殷勤地为她重新换了热茶,道:“早就听我家大闺女说王师爷眼界高,我也乐意这门亲事。这姑娘大了,上门提亲的人也就多,才我才推了个媒官,说是什么举人老爷家的公子,你说这年纪轻轻的后生,说穿了,还是不让人放心!”



万媒婆回想自己被白老梁泼了一身的水,还有那些话,立即领会,这白家的三姑娘还真是个好姑娘,上门提亲的自然是不少,她真担心白老娘会借此抬高什么,拿个翘,那自个回去还真是不好说。



现在白老娘又满口答应,她忙道:“正是,这秀才再是才高八斗,也要熬上个好些年。我听说贵县有个秀才姓杨的,那是个神童,十四岁就中了秀才,可命中无官,到现在连个举人也没考上,这到中进士再放了实缺,还要熬多少年!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日后熬了出来,人也老了,这姑爷要是娶个姨娘什么的,还能不答应?不若这老夫少妻,最是疼人!”



白老娘听万媒婆说起本县那个姓杨的秀才,八卦的心也起来了,脱了鞋,盘膝坐在炕上,还拿出瓜子招待万媒婆,让她也脱了鞋上炕来,“那杨秀才就是中了举有谁愿意把姑娘嫁给他,从小死了父母,若不是考中了秀才哪有他活的?就是现在也不过是隔三岔五的断顿,你说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他?”



万媒婆依言脱鞋上炕,嗑着瓜子道:“哪个愿意让自家闺女嫁个穷小子?要我说这要不是有点家底,还是千万不要读书的好!”



正文 第二十章 船到桥头(六)



白霜因听到她们说杨颋穷啊什么的,心中就有些不快,回嘴道:“读书人讲的是清高,说什么黄白之物!你们莫要污秽了旁人!”



万媒婆一听白霜这话,心道,还真是个小户人家的女孩,就是这气度比别家的好,可毕竟这见识还是浅了些。她将手中的瓜子丢回了盘子中,拍拍手上的渣滓,说教着:“哎呦,我的大姑娘,你这是不知道世道的艰难。你们姑娘家又不用为着生计跑东跑西的,自然是不知道。你看看我,这么大的年纪还要东家跑,西家窜的说亲,这要是有外省的亲事,我这把老骨头还要颠东颠西地,你当我挣几个媒钱张张口就来的?”



白老娘听万媒婆说自个老,心中暗道:“你还知道自个老,这脂粉擦的比她二闺女嫁人时候擦的还厚!”可想着万媒婆能在王师爷跟前多说几句好话,忙奉承说不老。对着万媒婆数落着白霜,不停地倒苦:“谁说不是?我这个丫头就这个德行!我同她大姐同她说了多少回,讲了多少理,这都说过的!可这丫头就是不听,说什么人穷志不穷的话怼我。她怎么就不明白我们这些做娘亲的心思呢?”



听了白老娘的苦水,万媒婆很是同情的点点头,她用一副孩子你不懂的口气劝解着:“三姑娘,按说我是外人,这话轮不到我说,可我也是做娘的人,这做娘的心思还是知道的!你嫁了个贫寒人家,自己不好过,就连娘家指望你的人呢?”说着开始向白老娘絮叨起自己闺女的事。



“我家那闺女长的没你那么好,可也算是个不错的丫头。自小同我走街串巷的,按说这男人也见了不少,挑人也有个高低的。我也没打算她嫁什么公子哥,一般人家就行。可那丫头偏偏看上了乡下一个卖柴的!我想着,这要是家中有几亩地,农闲的时候打些柴来卖,也不错,这后生也殷勤些。可没想到是家里连地都没有,只得靠打柴维生。你说这一担柴能卖多少钱,还不够她平日买个脂粉钱的。我就同她说,丫头,你娘虽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可也能让你温饱不愁,你也是用惯好东西的人。这要是嫁给他那样的人,你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你还穿什么棉布衣裳,过年时我还能扯身绸子衣裳给你穿,能有个干净衣裳换就不错了;你还涂什么胭脂水粉,到时候说不定你那脸都没空洗,整天累的倒在穿上就睡。还成天说这个我不吃,那个不好吃的,有的吃就不错了!可你猜她怎么说的?我愿意,我就是跟他一起吃糠咽菜也是香的!”



万媒婆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气有些不顺,口也干了,灌下一口水,朝白老娘诉苦道:“我当时那想死的心都有了!我男人死的早,就这么一儿两女的,我年纪也大了,不把姑娘安排好,日后儿子又怎么办?我死后这儿子又靠谁呢?”



万媒婆的话很是征得白老娘的统一,白老娘同感地点头。她这么为女儿,这就是为儿子着想。这儿子虽说是老大。可他自小宝贝惯了,懒得做事,只知道吃喝睡。趁当家的跟自己还能动,不多挣些钱,他到时候怎么活。就是因为他好吃懒做,都二十了,说了多少人家,哪有姑娘愿意嫁给他。这要是姑娘都能嫁个好人家,到时候周济下儿子,也就能过的去,自己死后也能享受春秋两祭也就心满意足,对得起白家的列祖列宗了。



白老娘接口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可是我们做娘亲的心思,她们就是不懂,只晓得成天气我!好姐姐,这后来呢!”白老娘吐了两片瓜子壳,催着万媒婆继续说。现在万媒婆的地位已经成了白来娘的好姐妹了。



“我当时也同她说了许多,她就是不听,还闹着要私奔!”万媒婆好像不怕丑,连女儿要私奔的事都敢说。



白老娘听在耳朵里,也颇为震撼,私奔?这丫头还真是胆大,还好不是自家的闺女,还是她的闺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