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食色满园 >

第25章

食色满园-第25章

小说: 食色满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奇‘书‘网'2012…1…1114:53:10字数:2326

宝珠一路小跑跟着她爹来到村儿西头,在她的印象中,魏大夫住的地方已经算是村子的边缘地带了。而眼前,孤零零地矗立着一间破败的小院子,这就是宝珠的新家。

与其说是一间院子,倒不如说是几间简陋的茅草屋,外头歪歪扭扭围上了一圈篱笆,院子里只有一口水井,一台年代久远,坑坑洼洼的石磨。

宝珠咧着嘴儿东瞧瞧西看看,这就是自己的新家,虽然简陋到连茅厕跟猪圈鸡舍都没有,可想到以后要离开陈家过日子,心头就无比轻松起来。

陈铁贵在院里转了一圈,卷起袖筒就开始忙活起来,枯井的水要重新抽,院子里还要再修整一番。盖上茅厕,栏好鸡舍,就这些杂七杂八的事,一时半会儿的也忙活不完。

这间小院儿原本是村儿里一户人家的老屋,几十年没有人居住打理过了,也是村子最偏僻荒凉的地方,周围稀稀落落居住的多半是缺儿少女的困难人家,比起陈家可差远了,好赖陈家在村里还算得上正中心偏东的位置。从新家要走到陈刘氏家,少不了要花上一刻钟时间。

房子年代太久,许多地方缺了口,早已经不能遮风避雨,最北边儿那间屋已经倒了半边儿墙。加上院子地方又小,离村儿里又远,因此王氏两口子也只花了四贯钱儿就买来了房契。

出了小院,隔上百米才隐隐约约看的见人家。唯一让宝珠高兴的是,小院儿离河边儿倒很近,方便了陈铁贵一家五口人收拾打理。

过了一会儿,王氏领着两个儿子提着桶从河边儿回来了。

见宝珠眼巴巴站在外头瞧着,小模样又白净又可爱,十分招人疼爱,王氏心一疼,放下水桶抱起闺女儿,“娘的乖娃儿,等你爹收拾好了咱新家,就不是现在这模样啦。”

宝珠毫不犹豫地咧着小嘴儿说:“新屋好!”

王氏笑着放下宝珠,对陈铁贵说:“我合计着今儿先整出一间屋,把咱东西搬过来,好赖先住进来再说,你娘成日骂骂咧咧的,哪能有啥心思给咱挑日子?”

陈铁贵点头说是,又说南边屋顺眼些,先凑合收拾着住下,等茅厕盖上了再把北边三间房平了盖新房。

王氏带着几个小的收拾南边儿屋,陈铁贵在院子里忙活,到了正午,牛大富跟李双喜赶着牛板车来了。

李双喜绕着小院转了一圈,叹了口气,“慢慢收拾打理吧,好赖现在是自个儿过日子了喽。”

王氏笑着说是,往外头一看,见板车上摆了几件家具,其中一张小方桌还是李双喜家炕上摆的那张。王氏心头一热,一时也不知道该说啥好,李双喜笑笑,“那几样你先凑合用着,慢慢再往全里弄,挑来挑去也没个啥称心的,随便儿捡了几样拿来了,可别嫌旧啊。”

王氏眼儿一热,撇过头去,“我收着,等铁贵儿闲下来弄些木头做了新的给你送去。”

牛大富脱了上衣跟着陈铁贵一块盖茅厕去了,李双喜也跟着王氏几个收拾起新屋,里里外外地忙活了大半日,将几样家什抬进来,房子这才算有了些样子。

王氏烧了壶水跟李双喜坐着歇了不大会儿,李双喜就从怀里掏出一吊钱儿,王氏脸儿一沉,“你快把钱儿收回去,让你男人见了还得了,哪有这样厚待旁人的?”

“去去去!我家大富是那不通情理的?”李双喜咧一眼儿王氏,“咱原也是一个村儿的,又是从小一块玩儿到大的,这里头的情分还用我再给他说?”

王氏忍不住掏出帕子抹起了泪儿,想起陈刘氏先前如何对待自己的,再想想双喜两口子的雪中送炭,忍不住就诉说起来,“一块儿生活了十来年的婆婆,到头来还不如相厚的姐妹善待我,我跟铁贵出来时,连一张案板都没舍得给,一口咬定我攒了十几贯子钱儿,到现在还埋怨着我跟铁贵两个,我这心头,说不出的难受。”

李双喜想想,可不是,她是最清楚的,就说前头摆摊子赚的钱儿,王氏也只得了四贯,忙活完还不停腿儿,跑东跑西地给小娃儿们扯布买东西做衣裳,哪来的十贯!叫了十来年的娘,到头来却不愿意相信儿子媳妇,事情做的这样绝,一点儿都不顾念着往日的情分。

李双喜心里来气归来气,可这会儿也只有挑好听的劝说王氏。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王氏心头好受多了,买了院子,余钱只有两贯来,现下正是最需要钱的时候,可又觉着难为情,算上这一回,又欠下双喜的人情。一时间又感叹起婆婆的冷漠自私。

李双喜见王氏那样,撇着嘴儿说:“就属你最爱想东想西的,这会子婆婆妈妈啥劲儿?眼看着入秋了,先弄起房子再说,你不嫌冷,几个娃儿也跟着你受冻?钱儿你就赶紧收下吧!”

王氏应了一声,收下了钱儿,一时感慨万分:“说起我这脾气也不好,这些年还从没想过有这么一天,到头来也只得了你一个尽力帮忙的,闹分家这事儿一传出去,村儿里那些女人们不定还要咋说我呢。”

李双喜笑笑,忽然一抬下巴,压低声儿说:“你一说,我倒想起,今儿晌午见你们家那翠喜上你娘家去了。”

王氏自嘲地笑笑,“不定就是听了分家的风声,回去找闲话儿说呐。”

李双喜咧一眼儿王氏,“那也不一定,前头她家收麦那事,你们家老二连去都没去,就你家铁贵跟铁山实心眼儿,这人情咋说她也欠下了。”

还没等王氏回上话儿,院子外头就传来一阵吆喝,“大嫂!大嫂诶!”

王氏一听,那声音可不就是陈翠喜的么,赶紧抹擦一把脸,往院子外头去了。

王氏一出门,忍不住望着院子外头的板车呆了呆,陈翠喜笑,“今儿早回屋,才听娘说大嫂跟大哥分了家,这不,我又赶着回屋取了些东西给大嫂送来。”

又扯着嗓子吆喝着积德,“你慢些跑,你宝珠妹妹爱干净,别招惹,上别处去玩儿去!”

王氏又打量了几眼板车上两大包鼓鼓囊囊的袋子,问:“三妹子这是啥话儿,来我这还拿啥东西,袋子里头装的啥?”

陈翠喜“嗨!”了一声儿,“前头我找咱家人帮忙收麦,大哥啥话没说给我帮了好些天忙,我寻思着大嫂如今分了家,就娘那脾气,肯定落不下啥好,这点粮食够大嫂家吃上几个月的,算是还上了我哥那人情!”

王氏一时有些语塞,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问:“积德爹有消息了没有?”

陈翠喜“呸”了一声,语气却透着些得意,“可叫我美美操心了一阵子,谁成想跟着雇主到南边儿跑货去了,耽搁了几个月,那愣头,也不知道传个信儿来,要不是赚了些钱儿回来的,看我还和他过不过!”

第四十六章新房竣工

'奇‘书‘网'2012…1…1217:38:19字数:2021

王氏那头跟着翠喜在南边聊着话儿,宝珠也没闲着,撒开小腿儿就往她爹跟前儿跑,陈铁贵手里正和着泥,一抬头嘱咐宝珠,“别往爹跟前儿凑,跟你哥到外头玩儿去。”

宝珠扯着他爹裤腿儿不放手,陈铁贵无奈地停了手里的活计,“爹正忙着,一会儿起了新茅厕再带着我娃儿骑大马。”

宝珠撇了撇小嘴儿,不屑地说:“不玩大马!”又指着北边一间独立的屋头说:“灶房!”

算起来,现在自己也有快一岁半龄,因此宝珠也渐渐尝试一句话儿多说几个词儿,倒比去年说话利索多了。

陈铁贵嘿嘿一笑,“我娃儿还知道那是灶房?等你娘招呼完了客人就收拾,成不成?”

宝珠点了点头,一板一眼地说:“案板,高!”

陈铁贵皱起眉头想了半天,不知道闺女儿是个啥意思,也就当成闺女儿学话儿说,没往别处想,

润生在旁边听见了,对他爹说:“妹妹是嫌案板太高,叫爹做低点儿。”

陈铁贵哈哈一笑,又忙活起手里的活计,“你妹子还小,知道个啥?那案板能是玩儿的东西?快领着你妹妹到外头玩儿去,爹这儿脏着呐!”

宝珠见他爹丝毫不将她的要求放在心上,小嘴儿一撅,跑到院子外头去了,她原是这样想的,对于一个厨师来说,案板就是工作台,如果她爹能把案板搭矮一些,等明后年自己再长高些了,就能踩着小凳子够上了,可她爹不同意,她只得另想法子。

积德手里拿着一根小棍儿,在院子外头疯跑,见宝珠出来了,一阵风似地跑到宝珠跟前儿,挥舞着手里的细木棍儿,不停朝宝珠做着鬼脸儿。

宝珠不爱搭理这个调皮捣蛋的堂哥,小脑袋一偏,自顾自往河边儿走,积德见了,又巴巴地跟在宝珠后头,见宝珠不睬他,拿着小棍儿直往宝珠背上戳。

宝珠叹口气,停了步子,指着小河对积德说:“河里,大鱼!”

积德眼睛一亮,“走,哥带你捉鱼去!”

宝珠摇头,“爹不让!”

积德一撇嘴儿,“切,胆儿真小!不去拉倒,我自个儿去,捉了大鱼不给你!”

这会儿河里水浅着呢,宝珠并不担心,见捣蛋哥哥一蹦一跳地往河边去了,这才一转身又往回走。

下午的时候,魏大夫领着魏思沛来了,魏大夫原也还不知道这事儿,也就是今早上才听赵家婆娘学了几句,一听说陈铁贵一家子搬到西边儿来了,离自家还挺近,急忙就提溜着一只大公鸡赶了来,王氏一瞧,还是自个儿年上给送过去的那只,魏大夫舍不得吃,专门搭了个小鸡棚子养了起来,这会儿已经长的又肥又壮,王氏推阻着不愿收下,魏大夫也不跟王氏争,一卷袖子就要帮着铁贵跟大富两个活泥。

陈铁贵一看魏郎中那模样,忙起身阻了,笑着摇头:“你一个念过书的大夫,哪会干这个,且在旁说会子话儿,一会娃儿她娘把鸡杀了,跟娃儿留下来吃晚饭!”

魏思沛在他爹旁边儿乖乖站着,俩眼睛时不时朝南边儿张望几眼,王氏见了,笑笑,“思沛到屋里头玩儿去,你润生哥在里头呢!”又转身对魏大夫说:“也别让娃儿成日一个人在屋里头呆着,这下搬到这头儿来,离的那么近点儿,以后就常走动,让思沛常常过来玩儿,我们家润生跟宝珠都听话着呢,润泽入学去了,我和他爹要干活,留下三个小娃儿在一块还能做个伴儿!”

魏大夫见思沛进了南边屋,这才笑着说:“哪个不让他出门儿了?就是他自个儿爱在屋头呆着,这孩子打小脾气就怪,我看跟你们家润生倒能玩到一块去,前些天儿跟村里几个娃娃在一块只玩了一小会儿,就沮丧着脸儿回来了,说是别个小娃儿讥笑他脸上那道疤。”

王氏叹了一口气,“小娃知道个啥,也就是稀奇罢了。不过话说回来,那疤能有啥法子去掉不,我瞅着你们家思沛小模样挺攒劲,要是能去了那疤,以后看他们谁还能说啥?”

陈铁贵好奇,“小小年纪的娃儿,那疤是咋得来的也没听你说起过,我看着倒像是刀疤。”

魏大夫眼睛闪了闪,语气有些闷闷的,“给孩子配了药,每天晚上都擦着,那疤落的有些深,要全好恐怕是不行了,就看过些年能淡些不。”

王氏两口子知道其中必然有什么不愿提起的,便也识趣地没再追问下去。

切菜用的案板是临时搭的一块小木头板。王氏之所以早早决定搬进来,就是看中了那灶台能使,年代虽然久了些,保存的却算完好,一家人最要紧的吃住若能解决,王氏巴不得早些离开陈家院子。

也是经过王氏重新的拾掇整理,小灶房才有了点样子,润泽下了学就帮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