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我的阿玛是康熙 >

第263章

我的阿玛是康熙-第263章

小说: 我的阿玛是康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话天瑞只敢在心里想,不敢跟康熙说的,她的小命还想要呢,自然是要顾忌的吗。
  第三二二章兄弟同心
  还是闺女好啊!
  老康心里忍不住感慨万千,生那么多儿子有什么用,长大了还不都一个个的合起伙来气他,要早知道这样,不如少生几个,或者换成女儿呢。
  女儿多好啊,又贴心又孝顺,还能替他排忧解难。
  不由的,康熙想到了远在蒙古的六公主,六公主这几年可是不得了啊,不但把巴林部给捏在手心里,而且还联络了好几个大的部落,诱之以利,示之以威,让那几个部落的王爷乖乖听话,很是给他分了忧啊。
  想想六公主,再看看眼前的天瑞,康熙都恨不得出去捏死那几个混帐东西。
  康熙这人性子也很奇怪,他越是亲近的人,他越是对你忽冷忽热,也许是身为帝王养成的习惯吧,就像对天瑞,他是真把天瑞当女儿疼,当知已倾诉的,所以,一有了苦闷的事情,就想到天瑞,就会找她唠叨,一有了高兴的事情,也记着天瑞,很是大方的赏赐,表现出他的疼宠之情来。
  而最倒霉的,康熙要是怀疑,或者愤怒的时候,也会先想到天瑞,会对她疑神疑鬼,会朝她发火,会想要打击她。
  其实,这都是因为天瑞贴心,康熙才会这么做的,当然,在事情过后,他也会后悔,会想要补偿天瑞,所以说,君心难测,帝王的性子就是这样的,天瑞心里也明白,有的时候,康熙打骂,那也是疼爱的一种表现。
  想到外边跪着的众位兄弟,再听康熙的大骂,天瑞也知道康熙虽然生气,可并没有真的想要治他们的罪,也是大松了一口气。
  等康熙骂的告一段落,天瑞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真是太不像话了,他们怎么能这样,皇阿玛一代圣君能有什么错,他们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吗?皇阿玛只罚他们跪着,简直就是罚的太轻了,要是我,大耳刮子早就上了,不对,这也太轻了,直接板子伺侯,打不死算他们命大。”
  天瑞一副气到极点的样子,又是拍桌子,又是跺脚的,狠狠痛骂了一顿。
  她一骂,康熙奇迹般的消气了,话说,天瑞把他要说的话全说了出来,他就感觉很痛快,大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啊,拉着天瑞那简直就要老泪纵横了。
  天瑞一边骂着,一边偷偷观察康熙,见康熙消气了,这才叹了口气,又坐了下来,抹了一把泪道:“皇阿玛,女儿也知道皇阿玛心里难受,真是恨不得狠揍他们一通,替皇阿玛出出气,可是,他们就是再不好,那也是女儿的兄弟,是皇阿玛的儿子,女儿只想到一句话,当初孔子告曾子,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想必皇阿玛也知道这句话。”
  见康熙点头,天瑞接着道:“现如今虽是初春,可天气还有寒意,女儿刚才进来的时候,看到保成几个衣着单薄,又跪在冰冷的石面上,实在忧心啊!”
  康熙一听这话,立马炸毛:“丫头,朕只当你是个好的,原来,你绕来绕去还是要替他们求情啊,即如此,你出去罢。”
  天瑞不理会康熙,也不生气,重重的跪在康熙面前,拉了他的衣襟,流泪道:“皇阿玛,女儿不是替他们几个求情,只是担心皇阿玛,当初舜侍其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就是不让其父落下不慈的名声,今天皇阿玛生气责罚保成几个,本来就是该当的,按理说女儿是不该求情的,可是,这样的天气,他们又跪了那么长时间,再责罚下去,要真是有个什么好歹的,心疼的还是皇阿玛,他们几个都是莽撞的性子,自是不会想到这些的,女儿却不能不为皇阿玛考虑,不能让皇阿玛担忧的同时,还要有损名声……”
  天瑞一点点的把话说完,见康熙面色缓了下来,这才嗑头道:“女儿斗胆,请皇阿玛饶过他们几个,允许官员借钱的事情,女儿自会去说服保成。”
  见天瑞把话说到这种地步,康熙也是担忧那一溜的儿子们,自然顺着台阶下了,犹豫了一会儿,这才点头:“也罢了,他们不孝,朕却不能不慈,这为人君父的难啊,天瑞丫头,你出去宣旨吧,让他们都散了。”
  等康熙把场面话说完,天瑞谢了恩,站起来快步走出乾清宫,下了丹陛,走到保成几个面前大声道:“皇阿玛有旨,你们都散了吧!”
  “这……”保成几个有点呆了,康熙就这么饶了他们了?
  “姐姐!”保成看着天瑞发问:“皇阿玛可是收回成命了?”
  这话一出口,可算是把天瑞给气着了,真想要抬脚踢这小子一顿,怎么就这么死脑筋呢。
  又见那一圈的兄弟都看着她,天瑞压低了声音小声道:“先起来再说,你们只管向皇阿玛认错,这件事情我替你们想主意。”
  说着话,天瑞一揉额头,一副头疼万分的样子:“真不知道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孽,碰上你们这么一群小祖宗,一个个的就知道闯祸,我却要跟在后面替你们收拾烂摊子。”
  天瑞伸手一点小十的额头:“尤其是你这小子,别的本事没有,净知道惹事。”
  说的小十一吐舌头,朝天瑞扮个鬼脸站在一旁只笑不语。
  嘱咐完了这几位,天瑞带着他们进殿,又朝他们狠拿眼色,见保成几个有点不情愿的跪在地上向康熙嗑头认了错,天瑞才大松一口气,总算是把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给缓和下来了,奶奶的,这都是什么事啊,下次再有这种事情,她是说什么都不管了。
  等到认完错,天瑞一伙出了乾清宫,保成和小四几个都追了过来,一个个围着天瑞询问,可是有什么好办法?
  天瑞气的狠狠瞪了这群家伙一眼,眼光扫过,凌厉非常,吓的一群人顿时不敢作声。
  天瑞今天一番唱念作打,使出十八般武艺,才算把这件事情给平了过去,实在是心里还窝着火,见这些人不但不知道感念,还直追问她有什么好办法,很是气苦,气的小性子发作,抬脚一个个踢过去,从保清到小十四,一个都没放过,每个人挨了一脚。
  “都说你们是聪明的,这么多人也不好好用用脑子,净知道横冲直撞,我今只告诉你们一句话,要真是想法子,就到小九办的钱庄里去打听打听,问问那些掌柜的,这借贷的手续要怎么走。”天瑞掰着手说完,就再也不理会这群家伙,踩着重重的步子直接出了宫。
  她一走,剩下那一到十四全都有些傻了,这,这是怎么一回事啊?国家大事怎么和钱庄扯上关系了?
  虽然搞不明白,不过,天瑞说的话一向都是有道理的,保成几个还是决定要去钱庄里边看看,或许里头有什么秘密也不一定,再或者,天瑞在钱庄里放了东西来告诉他们答案呢。
  这几个人凑一块一商量,派了小四、小八、小十还有十三几个一起出宫,去钱庄里面取经。
  小四是一脸的凝重之色,小八倒还是满脸笑容,不慌不忙的摇着扇子,小十大大咧咧道:“着的什么急,咱们这么多兄弟,兄弟同心,同归会想出好办法,把这事情搅黄的。”
  小十三气的跺脚:“十哥就知道说这话,要真有好办法,你怎么想不出来。”
  直气的小十在后面追杀十三。
  还是小四稳当一点,过去分开了这两个人,一手拎着一个出了宫门。
  剩下保清几个看这四位出了宫,便也各自分开,回家继续琢磨天瑞说的到底啥法子?
  话说,小四几个出了宫,找到一家离的最近的钱庄,直接让人把掌柜的叫了出来,然后由掌柜的引路到了后堂,小四把来意一说,那掌柜的满脸的精彩啊,心说这借贷手续有什么好看的,值当的几位爷这么郑重的过来询问。
  不过,掌柜的也是伶俐人,也没多问,就直接叫了办手续的伙计来,那个伙计倒也能言善辩,口齿伶俐的把借贷所要经过的手续给说完,然后又很有眼色的告退出去。
  小四几个听了之后陷入沉思,过了好一会儿,就在掌柜的实在撑不住,被四个人之间那散发出来的阴沉的气氛要吓坏的时候,四个人才醒过神来。
  小四嘴角轻翘,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而小八扇子也合上了,直拿扇子敲着手心,笑容真诚了很多。
  小十则是已经对着掌柜的摆出来的糕点大吃起来,小十三托着下巴一副笑眯眯的样子。
  小四见三个弟弟的表情,就知道这三个人也想到了法子,就笑道:“既然都有了法子,咱们就赶紧回去吧,二哥怕也等急了,咱们得先给二哥捎个信。”
  说着话,小四带着三个弟弟就走,小十走在最后,一边走,还一边又抓了两块糕点呢,说实在话,小十是饿惨了,从中午到现在,一口东西都没吃呢,猛见到食物,也不管好吃难吃,不要命的往嘴里塞啊。
  小四回头,看到小十这没出息的样子,真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小八在小十前边,嘴里小声念叨着:“吃货……”
  第三二三章坐镇户部
  “原来如此啊!”
  保成听到小四几个传来的信,一副喜不自禁的样子,在屋子里转了几圈之后,直拿手敲自己的头:“怪不得姐姐会气成那样,怪不得骂我们笨呢,如此简单的事情我们都想不透,真是……”
  有些事情其实并不是很复杂,只中间隔着一层窗户纸,要真是点透了,那就觉得简单到不行,可在点不透的时候,你会一点头脑都摸不清楚。
  保成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只几个字就让他豁然开朗,心情一下子也好了起来。
  坐下来又思量了一会儿,保成狠狠一拍桌子:“就这么办了。”
  拿定了主意,保成很快就写了折子,直接去了乾清宫。
  当保成把他立马就要坐镇户部,让官员去户部借钱的折子递上去之后,康熙看了一会儿,又看看保成,虽然很疑惑于保成这么快就脑子开窍了,可儿子听话他也高兴,就没有多想,夸奖了保成一回,就让他下去了。
  保成出了乾清宫,一脸的笑容,瞧起来倒是志得意满。
  紧接着,保成把兄弟们叫到一起,大伙商量着,由保成带头,然后大家一起分派任务,各自忙一摊事情,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好。
  保成和小四还有小十负责坐镇户部,小六小七小八三个人负责探访整理那些要借钱的官员的资料,而保清坐镇兵部,一有什么事情也好派兵照应,小三小五几个负责接下来的要债工作。
  等把所有的人分派完毕,保成又勉励了大家一回,就各自散去。
  天瑞出了宫之后,还不是很放心,也一直派人关注,当得知小四几个确实去了钱庄,又得了信,他们从钱庄出来的时候都带着笑容,天瑞知道这几个孩子想透了其中的关键,倒是真放了心,就专心看起好戏来。
  这日,一大早就从宫里传来信,让京城的官员若是生活困难的话,都可以去户部借银子用。
  消息一传开,整个京城都沸腾了,不光是那些官员们,就是宗室王爷心里都琢磨上了,既然皇上都已经下了旨,着太子办理,想必这事情是真真的了,既然这样,银子不借白不借,你不借别人还借呢,当然都要赶紧去瞧瞧,怎么着也得借个千儿八百两的吧。
  这些人心里都捏了主意,在家里也都写了条子,专等着去借钱呢。
  保成等人准备好了之后,他从一大早就带着小四和小十坐镇户部,为什么要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