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寡妇恩仇记 >

第94章

寡妇恩仇记-第94章

小说: 寡妇恩仇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文透过咖啡吧的落地窗审视了一下四周的环境,点头笑道:“就自然环境而言,你们U市还真是没的说。比省城高出了不只一个档次。难怪你这么有信心,敢搞出这么大的动作。”
    “剩下的就是工业农业服务业的问题了。面上,你至少得有几样拿得出手的。”
    叶天从公文包里拿出几份装订精美的彩色材料递到了文文的面前。
    一份是柴油机厂改制的。上面这样描绘道:S省著名商业集团三江实业集团顺利操刀U市柴油机厂资产重组项目,划出了新时期国企改革的新篇章。
    一份是关于U市中药总厂的。上面这样描绘道:U市中药总厂依托西南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凭借先进的中医药理论和二十多份经过数百年千锤百炼的珍贵处方笺,立志成为全华夏数一数二的中医药大厂。
    文文看后,不禁笑了笑:“这牛还真是往大里吹。”
    文文继续看起第三份材料来。
    山精野茶厂。寻山逢野叟,藤杖紫砂壶,人去茶香隐,前生似过无。
    文文接着看起下一份材料。
    环保木炭加工厂,立足于市场需要,立足于生态保护,新世纪的绿色产业……


    最后一份是有关“边贸集散中心”的材料。上面有着详细的可行性分析,精确的市场预估,以及对未来十年华夏与西部临国之间政治,外交,经济关系的预测。
    文文看后,久久没有做声。面前这个男人在她的印象中重新变得模糊起来,似近似远,琢磨不定。
    “看来,你早已胸有成竹。”文文这话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最后一份材料,在此时此刻似乎并不适合见报。”
    叶天保持着幽雅的笑容:“这是特地拿给你看的。这份材料不只不适合见报,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几人有资格看到。”
    叶天这话,文文听得很舒服。其实人与人的交往就是这样,舒服,永远是第一位的。
    “好的。你的想法我大致明白了。不过这个工程相当大,各地的平面媒体都需要上下好好打点打点。如果只是做单期的话,凭我的面子还能够办到,但要做多期追踪报道的话,那打点是少不了的。”
    “这个我自然明白。我让市委办给你开了一个帐户。”叶天递了个小本子给文文。
    文文有些哭笑不得:“你怎么比有些媒体记者还了解媒体啊。”
    叶天“嘿嘿”地笑了笑:“虽然宣传部对于禁止‘有偿新闻’三令五申。可实际情况大家都知道。”
    “这份材料我就不要了,其他几份我得带回去好好研究研究。”文文把最后一份材料还给了叶天。“你最好现在就安排我采访一下刘为国的家人。恩……最好能够再采访一下与刘为国生前共过事的柴油机厂的职工。然后嘛,再去灵堂转一圈,拍几张照片。”
    “好。我们先去吃饭。然后我带你去采访。”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就在U市市委办向保监会发出申诉材料的第二天,东南沿海以及西南三省的主流媒体上都相继刊登了文文的署名文章《保险,诚信与社会》。一时间打了保监会一个措手不及。
    保监会对U市市委市政府不顾组织原则,不安牌理出牌的行经十分不满。几位大老稍稍一商议,打算还以颜色。可就在这时,文文的后续报道相继出炉。诚信,和谐,社会,这本是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可自从进入新世纪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不只一次公开强调要把华夏建设成为一个诚信和谐社会。文文的后续报道完全卡住了这个尺寸,各地宣传部门一律为她大开绿灯,东南沿海与西南边陲相继展开了有关诚信和谐社会的讨论。
    保监会的几位大老都是历经了二三十年宦海沉浮的老成谋国之辈。这一现象立即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最令他们感到不安的是,中央的某位老领导也对现时期华夏保险业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
    叶天在市委办发出申诉材料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保监会上层各种可能出现的反应。他通过私下渠道,向中央书记处一位与老爷子私交甚笃的老领导,反映了刘为国的事例。老领导当年分管过全国劳动模范这块的具体事务,对于那些为了华夏的建设出过汗,流过血的老劳模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一听到刘为国的事例,老领导立刻让下属办公室给保监会发了一个函,要求保监会的相关领导一定要重视起这类新时期的新问题,对于刘为国同志的家人,一定要给予一个明确的说法。
    对于这份中央书记处发来的函件,保监会的几位大老表现出了他们极高的政治水平,能遮遮掩掩时就遮遮掩掩,不能遮遮掩掩时就找个替罪羔羊。刘为国投保的那个保险公司被保监会处以了300万元华夏币的罚款。
    对于U市市委市政府,保监会的大老们放弃了原先还以颜色的想法。从京城里微微一摸排,他们隐约得知了U市市委书记叶天的来历。
    ***************
    这段时日,叶子田的日子并不好过。在柴油机厂这个项目上的失利,导致了兄长对她的百般刁难。她下属的几个心腹经理,被兄长以种种理由和借口调离了原先的岗位。
    三江实业内部的人事格局,她越来越处于劣势地位。
    当然这其中的种种内幕也只有三江集团高层的某些人物才有资格知晓,外人是不得而知的。
    三江集团的幕后老板,叶子田同父异母的兄长,姓马名博涛,一个三十出头,还未娶妻的阴狠主儿。
    马博涛此时此刻并不在W市,也不在省城T市,而是偷偷去了京城。这次远赴京城是他父亲,S省省委马副书记的授意。
    自从何为像是坐了直升飞机一样高升以后,马副书记的心一直揣揣不安。虽然他马健马副书记在S省党内排名第三,还高于何为一个位次。
    可是人家何为中央有人啊,虽然马副书记在中央也有些关系,可总感觉心里不是非常塌实。另外还有一点,现任的S省省长丁大同与何为的关系颇为莫逆,在关键时刻丁大同的影响也不容低估。
    马健也没有其他什么想法,只想弄一任省长做做,因为年龄原因,他对省委书记的宝座已不抱幻想。如果按照顺序接班,他马健要成为S省的下一任省长还是很有可能的。可何为的升迁,对他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马博涛就是在此种情形下去的京城。马健给马博涛列了一个名单,要求马博涛务必要拜访“好”名单上的那几位重要人物。对于那几位重要人物的下一代,甚至是再下一代也要尽心巴结。
    马博涛在商海浮沉了这么多年,什么样的事物没有见到过,什么样的人物没有接触过,各种应对巴结技巧已经娴熟于胸。


    这不,才没多久,他已经和身旁这位李公子称兄道弟了。
    李向李公子是马健那张名单上那位姓李的首长的嫡孙,京城有名的一个公子哥。
    “怎么样,博涛兄,京城的花儿可比你那边陲小地开得更加艳丽多姿?”李向一边搂着身边的艳丽女郎调着情,一边轻佻地询问着马博涛。
    自从父亲在S省风生水起以后,马博涛对于所谓的风流阵仗,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他怡然自得地张嘴吃下身旁俏丽女郎拨完皮递送过来的水晶葡萄,还故做风流地吮吸了一下女郎的芊芊玉指,引得女郎花枝乱颤一阵娇笑。
    “还行。”马博涛回答道。不知他的意思是说京城佳丽的姿色还行呢,还是刚刚入嘴的那棵葡萄滋味还行。
    “噢……?”李公子不置可否地拖了一个长音。李公子身旁的艳丽女郎开口道:“边陲有边陲的风姿,与京城的大家温婉自然是迥然不同。”
    李公子亲了佳丽一口:“还是甜心说得好。异域情怀只能满足一时之兴起,而不能聊平生之慰藉。”
    马博涛没有立即做声,只见他眼珠一转,忽然计上心头。“李少说得自是有番道理。不过……”李向正打算洗耳恭听之时,马博涛却没有了下文。
    “博涛兄何必吞吞吐吐,学人家小女儿状。”李向打趣道。
    两位作陪的佳丽听了,自是一番娇笑。
    马博涛内心深处对于李向的附庸风雅十分不屑,不过面儿上却丝毫不能表现出来。他缓缓开口道:“西南边陲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或许在雍容华贵方面,西南佳丽比之京城名花确实要逊色几分。可若是要说这‘清,纯,淡,雅’四个字,就连江南春色也未必能比得过西南怀柔。”
    “好,好!听闻博涛兄如此一说,小弟到是有些许动心了。将来若有机会,自得好好观赏把玩一番那西南秀色。”
    李向身旁的那名艳丽女子顿时不依了:“你们男人一个个都是贪得无厌的主,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心头还使劲琢磨着外面那些花花绿绿的。”
    “怎么,宝贝吃醋了?来,亲一个,消消气。”李公子的魔手在艳丽女子身上一阵摸索,挑逗得女郎一阵娇喘。
    艳丽女郎自是不会真得生气,她如此做作,自是为了呆会儿的打赏能够更加丰厚一些。
    “若说美色。”马博涛还是卖着关子。
    “怎么说?”
    “呵呵。”马博涛微微一笑,旋又说道:“不是我黄婆卖瓜自卖自夸,我马博涛流连花丛约莫也有十来个年头了。还从没见过一位女子在姿色容貌上能胜过小妹一星半点儿。”
    “真的,还假的啊?”李向颇为怀疑,一双眼睛在马博涛身上一阵晃悠,明显是不怎么相信马博涛的言语。
    “等过些时日,小妹也要来一次京城,到时李少一见便知马某所言是否有虚。”对于叶子田的姿色,马博涛相当地有信心。
    这株花儿,也,是时候给她寻个去处了。马博涛心中暗道。与李向的一番交谈,他心中已经拿好了主意。
    “那感情好,小妹上京,我这个做兄长的,无论如何也得尽一尽地主之谊。”李向笑道。
    “到时,少不了有需要唠叨李少的地方。”马博涛也殷勤地陪着笑……
    **************
    经过各部委的紧张协调,党中央国务院对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于6007年9月12日正式开始实施。通过新华社,该消息传达到了世界各地。一时间,华夏再次成为了世界的焦点。
    世界各知名媒体纷纷派遣记者团赶赴华夏,以期获得第一手资料。
    外交部发言人冯先行,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宣称:“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事情,不可能通过一个‘五年计划’或者‘十年计划’一蹴而就,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来完成。西部大开发起点要高,势必离不开科学技术,更离不开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改革开放前20年,‘孔雀东南飞’现象很普遍,这不能不说是西部的一种遗憾。因此在未来50年的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创造吸引人才的环境,让本地人才不愿意离去,让外地人才愿意进来。要切实做好三个层面的人才吸引工作,一是党政机构,二是基础科研机构,三是教育教学部门。”(资料引用)
 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在U市学习研究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座谈会上,市委书记叶天做了如下讲话:“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