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东莱太史慈 >

第492章

东莱太史慈-第492章

小说: 东莱太史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慈点了点头道:“这个我知道,那个于吉是个人物。”
  心中却在想着这个于吉到底是只有骗人的把戏呢,还是的确有点真才实学,毕竟这时代地道家学派和后世的那些江湖骗子有很大的不同。
  只要想一想张角,就可知道于吉的厉害了。桓范却叹了口气道:“何止这个于吉,我看曹操手底下的能人真是不少。就连他的那个卞夫人,都厉害得出奇。”
  太史慈完全赞同,别说卞夫人了,就是丁斐的那个姐姐丁夫人,同样不是等闲之辈。
  她大概是这时代唯一不把曹操当回事情的人吧,不仅当面叫骂,而且还回娘家,逼着曹操和她离婚。不过曹操拿这个丁夫人没有办法,谁让曹操好色,害死了典韦和曹昂呢?
  当然这是在历史上。现在这事情不会发生了,张绣现在在自己这面,而且曹操也没有看见邹氏,就连张济都还活着。
  想到这里,太史慈突然有了一个主意:既然曹操派了尹氏来。想要让自己后院起火,那自己何不有样学样,利用一下这位丁夫人,令曹操为难一下呢?不过这事情还要好好筹划一番。
  随后众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话题集中在了怎样挑动起日后宫中众女争斗的事情,看看夜过三更,便都散了。
  第二天早朝时候,不出太史慈等人所料。王子服、汉献帝都对丁斐的死讳莫如深,不加评论,虽然有人在早会上提起这件事情,但是都被压了下去。
  毕竟丁斐当街调戏邹氏的事情实在是好说不好听。汉献帝只表示关于渭南的人选他要重新考虑。
  这个结果当然皆大欢喜,只不过不少人都觉得莫名其妙,不明白平日里天天争吵的太史慈与王子服双方今天为何出奇的默契。
  话题被迅速转移。
  不出太史慈与管宁的预料,话题转移到了汉献帝纳妃上来了。先是王子服站了出来,对汉献帝沉声道:“圣上正当盛年,如日中天,然后宫空虚,非人主之相,故望圣上早立后宫,令天下黎民、朝中百官开颜。”
  此语一出,众人无不纷纷出班随声附和。
  太史慈冷眼旁观,只见王子服一党得意洋洋地看着太史慈。
  太史慈当然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在这件事情上,自己根本无法反对,因为汉献帝已经到了婚配的年龄,而且皇帝娶妻乃是国之重典,不可偏废。
  可是问题的关键是太史慈既没有姐妹,又没有女儿,手底下的人也是没有什么出色的女子可以进宫。这件事情太史慈只能干瞪眼。
  不过他们却不知道,太史慈和管宁正在为这件事情庆幸,生怕他们想起甄宓来。只不过二人的目的不同,太史慈是怕令张夫人失望,而管宁则以为甄宓必须嫁给太史慈。

()
  若是有人一定要提出甄宓的话,那太史慈唯一的办法就是挑明自己和张夫人的关系了,如此一来,打死汉献帝,也不会把甄宓弄进宫中去。
  待各位臣子和各地使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的时候,汉献帝才看向一直不说话地太史慈和管宁二人,含笑道:“司空大人和司徒大人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太史慈心中好笑,站出班来,低头沉声道:“圣上,臣以为各位大臣言之有理。”然后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令大殿上以为太史慈会出言反对的大臣们心中一暖,才道:“圣上的年纪本来就应当婚配了,现在圣上勤政,每天有大量的公务处理,回到宫中,若是没有一个为圣上嘘寒问暖的人,是在是寂寞呢。”
  太史慈这么有人情味的语言令大殿上众人无不为之莞尔,发出微笑。王子服等人却有点诧异,不过他们也知道太史慈聪明过人,对于不能改变的事情太史慈从不会勉强,说出这等语言来,也是正常的。
  管宁也站了出来,微笑道:“臣下完全同意大司空之言,但是问题是圣上到底看中了咱们长安的哪家的女儿,也好令我等有个努力的目标啊。”
  太史慈也嘻嘻笑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主上可要慎重。”汉献帝也被太史慈说得有点不好意思起来,笑道:“司空大人可有什么建议?”
  此语一出,王子服等人登时色变,这不是等于给太史慈机会吗?
  太史慈却苦笑道:“臣下出来长安,对长安的千金们实在是陌生的很。若是要臣下勉强建议,那绝对是盲婚哑嫁。”
  众人哄笑。王子服等人这才放下心来,一想也是,这事情太史慈道是真没有什么发言权。
  戏志才、廖立等外地诸侯的使者却在心中佩服太史慈如沐春风的手段。
  这个太史慈果然厉害,不争一时之气,也不会斤斤计较,一切从大局出发,实在比王子服等人出色的多。就像眼前,不明真相的人,谁能看出太史慈和汉献帝不和?
  如此一来,人们只会说太史慈往日在朝廷上的争辩不是出于私心,而是据理力争。
  太史慈和管宁却不管别人怎么看,他们已经准备好看好戏了。


 第三部 一统 第五卷 第十章 怂恿
  不出太史慈和管宁所料,要争着把汉献帝变成女婿的人不在少数。
  马腾没好意思提出自己的女儿来,不过张松和秦宓两人却口灿莲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马腾的女儿着实夸奖了一番。
  杨松虽然不明所以,但是也跟着歌功颂德。
  不管怎么说,杨松是汉中的使者,现在汉中、益州、西凉是盟友,杨松没道理不帮忙的。按照秦宓的说法,认为汉献帝纳马腾的女儿为妃子是个好兆头,毕竟在东汉的历史上,作为外戚,马氏家族是唯一没有专权、一心辅佐汉室的世家大族。说到这一点,即便是邓太后背后的邓氏家族也无法与之媲美。
  更何况,多年以来,马腾镇守西凉,绝无怨言,每一次皇帝有难时,马腾都是第一个相应。从这个角度来看,马滕的女儿的确是做皇后的最佳人选。
  但是这个提议遭到了王子服一党的极力反对,他们一口气提出了三个人选,当然是历史上的董皇后、伏皇后和那个冒牌货来燕儿了。
  若是换作以前,太史慈和管宁一定会感到诧异,但是现在却不会。在这长安,每个朝中的大臣都渴望着权力,而权力的本质并不是能给人带来多少金钱和物质上的享受,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控制别人,看别人匍匐在自己脚下,掌握着别人的生死,这种快乐绝对不是平民百姓所能理解的。
  现在对于王子服等人来说。若是想在长安掌权,那么有两件事情要做:第一是击败驱逐太史慈;第二是把自己变成汉献帝唯一可以倚重地人。若是要对付太史慈,单凭他们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他们才会代表汉献帝去联结诸侯。
  但是这诸侯是有选择的。
  经过慎重地考虑。他们才决定选择曹操,而推选曹操的女儿进皇宫,就是为了讨好曹操。
  原因很简单:曹操远在江东,即便是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也是鞭长莫及。所以到时候,长安和江东就可以形成远交近攻的局面,曹操可以利用自己的假女儿获得天子之命征讨四方,而王子服等人则可以利用曹操地实力震慑那些有意进驻长安的诸侯,绝对的双赢的局面。
  可是马腾就不同,西凉、汉中、益州都离长安很近。若是马腾的女儿成为了皇后,那岂非等于这三家诸侯可以随时随地进入长安吗?好不容易驱走了太史慈这只过江猛增龙,又迎来了三只下山猛虎,那岂非是得不偿失?到那个时候,王子服等人还有什么资格领袖长安?
  张松和泰宓当然也看出了马腾的女儿当皇后地好处,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据理力争起来。
  看着他们在哪里争得面红耳赤,太史慈和管宁寻万一眼,看出对方的担忧,王子服等人这会是孤注一掷把赌注都押在了曹操身上。那即是说曹操有十足的把握把自己超出长安去。事情明摆着,若是没有把握,王子服他们是不会轻易地得罪马腾他们的。
  和马腾他们刚来长安时的亲热态度相比,王子服等人简直就像是换了一副嘴脸。变化之快,简直令在一旁冷眼旁观的太史慈无所适从。

()好看的txt电子书
  看来昨天晚上戏志才和王子服等人的谈判很成功。否则王子服等人不会这么热情主动的把来燕儿推到面前来。和太史慈与管宁一样,荆州来的代表廖立和蒯越出奇的沉默,只是含笑的看着眼前这场辩论。
  不过太史慈的心中却颇觉不安,现在曹操的阴谋自己已经知道了一些,可是孙策的阴谋自己却全然不知,孙策和周瑜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历史上的孙策和周瑜都是喜欢用奇计和险计取胜的人,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两人最后也都死在了冒险上。可是现在荆州的代表廖立和蒯越没有半点举措。反倒令太史慈有点无所适从。
  保持沉默地还有在朝中倾向于太史慈一方的大臣们。
  他们现在不明白太史慈和管宁为何对这件事毫不争辩,这和平时的两人完全不同。
  也许是因为太史慈手底下没有合适的女子嫁给汉献帝吧?有的人甚至还猜测道了太史慈的本心:坐山观虎斗。不过没有想那么远,还以为太史慈是在欣赏这些人在吵架呢。
  辩论已经逐渐的上升为吵架,双方各逞辞辩,互不相让。张松和秦宓也不是傻子,他们自然看出来王子服这一手是在提防自己,若是任其发展,长安还是没有自己的份儿。
  故此分外针对王子服关于来燕儿进宫的提议。张松牙尖嘴利;但是说话却绝对不经大脑思考;故此脱口而出道:“曹孟德何许人也?”宦官之后;腌攒遗丑;不足道也;我大汉之乱其实在是常侍;此等小人之女;岂能为后?”
  此语一出;立时气环了曹洪;一张脸煞白;眼中露出森寒的光芒;直视张松;恨不得用眼睛杀死对方。
  若不是在朝堂之上;此时张松已经身首异处了。张松身后的帅哥杨怀却互不相让地瞪着曹洪,脸上露出冷笑,显然未把对方放在眼里。
  太史慈心中暗叹,帅就能当饭吃吗?若是振动器手来,杨怀这种绣花枕头绝对不是曹洪的对手。对志才也十分生气,不过此人才智过人,自然知道如何反击,当下站了出来呵呵一笑道:“张松先生说得有趣。若是如此斤斤计较的话。马腾将军的千金也不能入宫啊,莫要忘记,马腾将军身上本身有一半的羌人血统,我大汉地天子怎么可以纳一个血统不纯的人为妃子呢?张松先生才华横溢。不会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吧?”
  张松立时为之语塞,可以说马腾女儿身上唯一的弱点便是血统,现在被戏志才提出来,当然令张松无话可说。马腾的眼中却是杀机大盛。当下冷然道:“戏志才先生何出此言?我马腾虽然有羌人血统,但一腔忠心为国地热血却可鉴日月……”
  曹洪在一旁冷哼道:“话都让你们说了,难道天底下的道理都站到了你们那边了?若是马腾将军有羌人血统都没有问题,那我兄长曹操身为后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秦宓却是嗤之以鼻道:“曹孟德小时与袁绍兄弟横行长安,做下荒唐事无数。这种人教导出来的女儿何来德仪?”戏志才却好整以暇道:“西凉地处蛮夷,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地出产的女子哪有我大汉的风范?”
  太史慈看着戏志才口若悬河、辩才无碍,心中叫绝,戏志才把自己想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