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东莱太史慈 >

第43章

东莱太史慈-第43章

小说: 东莱太史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子将正以奇怪的眼神盯着张举,令后者如此凶狠的人亦不由心中发毛。此时闻听太史慈之名,两人截然不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太史慈的身上。

()免费电子书下载
  许子将更多的是一种讶异,虽然早闻太史慈之名,却一直无缘亲见,今日一见其神采风度,立时对这年轻人评价极高,甚至超过了曹操。
  张举眼中却是凶光闪闪,显是对太史慈不怀好意。自是令太史慈更生戒备,越发地肯定了自己先前的判断。
  众人客气一番,大厅中钟鼓声响起,原来孔义已自后堂而出,已站在大厅的门口恭迎许子将的大驾,孔义旁边站着一个方头大耳、锦衣华服的年轻人,双目灵活,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官场气息,想必此人就是那商业巨子糜竺。
  许子将孔义两人见过后,众人纷纷入厅,按宾主落座。
  ===============================================================
  今晚的宴会比昨晚还要盛大的多,亦是采用双席制。
  令太史慈感到惊奇的是,今晚的宴会节目比昨晚丰富得多,据孔义说这时糜竺花高薪买来的由来自各地艺人组成的歌舞表演团体。
  其中居然有太史慈久违的杂技表演,气氛热烈,场面火爆,尤其是那叠罗汉,即便是放在二十一世纪也是国际水准,蒙面飞刀惊险刺激,看得众人叹为观止,在场的女宾忘情的叫好,刘璇更是抚着胸口大叫刺激,看得王武那色鬼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最受大家欢迎的倒是那来自四川的说唱艺人,表情生动,动作夸张,形态滑稽,妙趣横生,看得大家捧腹大笑,直抹眼泪儿。
  太史慈更是目瞪口呆,哪想得到这时代中国居然已经有了说唱艺术,而且还相当的成熟,让他强烈的想起了后世的东北二人转中绝活儿“单出头”。
  看着那个子矮矮的四川说唱艺人边说唱边舞蹈,太史慈还以为自己在欣赏美国街舞呢!
  就在人们叹为观止时,音乐一变,颇有吹皱一池春水的味道。
  在众人的诧异中,自大厅门口两队各八人的美艳歌姬舞进堂来,她们手持团形青、粉两色羽扇,身穿轻纱,乍合倏分,轻盈熟练地组合出各种舞蹈群体动作,宛若江南水乡池塘里在风中摇摆不定的出水芙蓉。
  最惊心动魄处是青色轻纱下隐见淡红色的亵衣短挂,香肩胜雪,玉臂粉腿,摆曳生姿,更似脆嫩的莲藕,看得众男两眼放光,王武这色欲之徒更是口涎直流。
  太史慈乘机观察众人反应,任燠、管统等虽未像王武如此地失态,但亦是目瞪口呆。只有张举神色沉冷,可知此人心智冷狠,当是利益当前可舍弃任何事物的奸雄,不可小觑。
  倒是曹操和鲍信以及管宁等人是抱着欣赏的态度津津有味地看着。显示出了极高的艺术鉴赏水准。
  两队舞姬,在千变万化后,由分而合,站成一个大圆,宛如一个大大的荷叶,那头上的珍珠好似这荷叶上的露珠熠熠生辉。
  蓦地樱唇轻吐,发出曼妙无伦的歌声。
  太史慈半句也听不到她们在唱什么,大概应是江南某地的方言,太史慈虽是外行,但亦看出此中展现出的烟雨江南的柔美。正思量间,众舞姬忽地蝴蝶般飞散四方,一对双胞胎的绝色美女赫然出现在众女的正中处。
  众人都不知这对俏佳人何时来到,怎样躲在歌姬阵中,到糜竺带头鼓掌喝彩,才如梦初醒般附和起来。
  这对美女一般的打扮,身着鹅黄葱绿相间的绣花的罗裙,足登轻丝锦花嵌玉绣鞋,头上的钗簪以玳瑁镶嵌,双耳戴了明珠做的耳坠,粉颈挂上宝石缀成的珠链,混身光环流转,看得太史慈想起了高中时背诵的《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和汉乐府《陌上桑》中罗敷的打扮,当真是动人之极。
  这两女的容貌只与刘璇相当,但要找到这一般无二的姐妹花,实属不易,看着她们颤颤巍巍的傲人酥胸,纤细得仅盈一握的柔软腰肢,洁白光滑如锦绸丝锻的赛雪皮肤,宛若晓风残月中杨柳般的曼妙身材,在众女的陪衬之下众人只觉得两女显得无比的妖艳婀娜。
  此时两女已齐齐坐在地上,虽未有任何动作,但只坐姿已使人感到她们体态娴雅而不失活泼,轻巧无伦,让人无限想起渔家女子特有的娇柔。
  其他舞姬以她为中心错落有致地坐了下来,轻轻遥向她们而挥动羽扇,使人清楚知道她们才是歌舞团的核心和灵魂。
  两女像一点不知自己成了众人眼光的唯一目标,像轻解罗裙独坐兰舟,作出互泼池水欢乐嬉戏地样子才幽幽唱了起来。
  两女声音清越超拔,于高音处又各有不同,宛若两根金针穿银线泾渭分明的纠葛在一起,依依怜怜、牵牵绊绊。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这几句由于是后世人耳熟能详的句子,太史慈倒是勉强听明白了。
  至此,众女才开口和道:“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太史慈本是不懂音律之人,不过这首东汉的《江南可采莲》却是曾经学过的江南水乡的民歌,听历史老师说过这首民歌第一段为一人独唱部分,第二段是众人应和的部分。从歌词内容可以看出,整段音乐应当清新活泼,节奏明快,反映了采莲女子的悠闲快乐。
  不过今日这独唱部分居然是一对双胞胎以这时代罕见的二重唱方式展现出来,自是别具风味。

()免费TXT小说下载
  便是曹操这样的大行家也听得如痴如醉。
  此时两人的歌声虽是若断若续,似实还虚,但偏是异常清晰,咬字如山泉叮咚,教人听得一字不漏,众舞姬又把她围拢遮掩起来,羽扇颤震间,全体退出门外去,仿佛那一叶扁舟渐行渐远,摇摆开齐人高的接天莲叶向无穷碧绿处戏水而去。
  直到钟鼓再次奏响时,众人这才懂得鼓掌,就是那些嫉妒二女容貌的贵族女孩儿也不例外。
  孔义向糜竺赞叹道:“如此美妙的歌舞,真不知糜竺先生是怎么找来的?”
  糜竺呵呵笑道:“在下一介商人,自幼随家父走南闯北,颇见过些奇风异俗,这最后的歌舞乃是最近才根据南阳民间的采莲之曲改编,在当地亦是不多见,自是有些新鲜感,叫诸位大人见笑了。”
  王修接口道:“糜先生客气了,我在南阳亦见过此舞,却绝没有先生找来的这般精彩。”
  在一旁的孔融看样是和太史慈耗上了,仿佛不难为住太史慈便不善罢甘休似的,故意对太史慈道:“子义雅量非常,自能‘闻弦音而知雅意’,此舞志不在高山,亦不在流水,子义可否以昨晚七言歌以咏之?”
  众人精神大振,自是希望太史慈有一番新奇的言语,连陈琳等人亦不例外。至于后来之人只是听到昨日的传闻,未曾见太史慈风采,亦专心致志等待。
  太史慈暗骂孔融多事,表面唯有从容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众人霍然动容!
  诗歌的大行家曹操更是赞赏非常,刘璇美目中异彩涟涟,看得众人心生嫉妒。
  孔融却不打算放过太史慈,摇头道:“子义差矣,没听糜竺先生说这是新编的舞蹈,比如荷之初生,怎会像子义说得如此粗枝大叶。”
  太史慈差点想要过去把孔融掐死,无奈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心中暗暗希望今次能顺利过关,自己背诵关于荷花的诗歌实在是不多。
  众人轰然叫妙,孔融亦笑指着太史慈道:“太史子义,今天我便服你。”
  曹操朗声道:“好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转向许子将道:“子将先生,太史子义言简意赅,却一语双关,今日诸多贤才在此,子将先生必当了然于心,三日后的月旦评定会给人无限的惊喜。看看这蜻蜓落在哪朵才露尖尖角的小荷上?”
  不少人闻听此语,才发觉太史慈此诗中尚有如此意味,更不由惊讶于太史慈的才情,当然对曹操的才思敏捷也是赞叹不已。不少女孩包括刘璇都露出赞叹的眼神,显是对诗词歌赋颇有研究。
  太史慈说出这句诗时倒真是没想这么多,此时闻听曹操的分析,才知自己误打误着,令宴会的中心重新集中在了许子将身上,不由在心中叹道:这曹操才是真正的文学大家,可谓于无声处听惊雷。
  自己当真是拍马也赶不上。
  正暗自感慨,却不见糜竺看着他露出沉思的神色。
  许子将淡然一笑,不置可否。众人知他一贯如此,点评向来都是登在月旦评上,一向很少当面评论。向对曹操的评价已属例外。
  故若要给此老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必须在今晚尽显才华。
  不少年轻的文士已跃跃欲试。
  孔融却接过曹操的话头道:“孟德明知故问,今次月旦评榜首非太史子义莫属。诸公以为然否?”
  除有限的几人外,众人纷纷点头。
  袁谭自是满脸的不悦,毕竟被一个寒族子弟压了自己的风头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情。不过出身士族大家的袁谭毕竟还沉得住气。
  王修见主子脸色不好看,忙开言道:“太史将军妙想天开固然令人赞叹,但这月旦评的榜首当以德服人。袁谭公子四世三公,威望传于四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当真是灿若星辰,天下皆感其德,这榜首之位非袁谭公子莫属。”
  陈琳找到了袁谭这新主子,此时当然大拍马屁,当然亦喜可打击太史慈。
  任燠和管统当然更是落井下石的随声附和。
  袁谭登时脸色好看起来,颇有点得意洋洋。


  太史慈却有点啼笑皆非的感觉:许子将选不选自己又有什么关系?自己是来找可用之才的,要这些虚名干什么?
  这表情落在许子将的眼里倒让后者不由暗赞一声,管宁和邴原对望一眼都看出对方的赞许之意。既知太史慈不好虚名,也就不出言帮口。
  孔融被人抢白,也不生气,毕竟对方言之有理。而袁氏家族在朝廷中本来被认为是国之栋梁,闻言点头。
  众人这才想起应该拍袁谭的马屁,登时谀词如潮,大有黄河之水一发不可收拾之势。一想到《鹿鼎记》中星爷的经典台词,太史慈就忍不住想笑,心知自己脸上一定面容古怪。
  张举和王武却冷冷看着乱哄哄的场面,一言不发。一旁的曹操脸上带着淡淡的讥笑,看着这场闹剧。旁边的鲍信却在一个劲儿地喝酒。
  袁谭嘴上谦虚,但心中已经飘飘然 ,尤其是那些漂亮女孩对他双眼放光的样子,更让他不知身在何处。
  陈琳更是把这新主子夸的天上有地下无的,十分的才华倒发挥出了十二分,听得太史慈是目瞪口呆,以为自己在看《天龙八部》里的星宿派的出场又或者是《鹿鼎记》中口吐白沫的神龙教徒。
  太能吹牛了,看来鲁迅先生说得对:为了目的,有些文人不惮于胡说八道。
  陈琳甚至说出了“袁氏之德,感于天地;袁氏之兴,神明佑庇;袁氏之后,世所称奇”这类鬼话,简直就是在看滑稽剧。
  太史慈终于撑不住了,哈哈笑了起来。
  众皆愕然,陈琳找到了撑腰的人,胆气立壮,闻听太史慈的笑声,怫然作色道:“太史将军,你这是何意。”
  袁谭冷哼一声,开言道:“看来太史将军对许子将先生的月旦评另有一番独到的高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