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书香门第 >

第32章

书香门第-第32章

小说: 书香门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仁达也快走几步上前行礼,又转头跟妻子李氏介绍:“这就是大嫂。”李氏自然也猜到了,赶着福身行礼问好,又叫孩子们来见过伯母。严仁宽放下怀里的严谊,后面乳母也抱来了严仁达夫妻的小女儿严明嫤,丰姐儿就探了头过来看。



严仁达看见她就笑了:“丰姐儿怎么这么胖了?来,三叔抱抱,啊哟,这么重啊!”又指着李氏让她叫三婶。旁边的严仁宽笑着催道:“好了,先进去拜见父亲母亲吧!”



于是一行人才又往正屋行去,进了堂屋,严仁达携李氏和一双儿女先拜见了严景安夫妇。刘氏非常高兴,先叫了严谊兄妹到身边,又问严仁达一路可还顺利。严仁达一一答了,边上几个男孩子这才上前给严仁达夫妇行礼。



那边刘氏已经在跟严谊说话:“谊哥儿还认得祖母么?”严谊今年才四岁,已经有两年没见过刘氏了,因此一直眨巴着眼睛看刘氏,觉得有些亲切,但又觉陌生,于是就只羞涩的笑了笑没答话。旁边坐在刘氏腿上的明嫤则张着手要找李氏,李氏一直立在范氏身旁,只笑看着并没动弹。



范氏就开口说:“娘,时候不早了,媳妇去摆饭吧?”



“好好好,瞧我,欢喜的糊涂了,孩子们想来都饿了。”刘氏连声答应,让范氏去摆饭。



李氏就说:“媳妇也去帮忙。”范氏拉住她:“不用,你们远道回来,正该好好歇歇,你先坐。”长嫂去摆饭了,她这做弟妹的哪有安坐的道理,李氏不肯,执意跟范氏一道去了。



那边严明嫤一看母亲走了,立时扁了扁嘴哭了两声。丰姐儿早就一直在观察这个妹妹,这时见她要哭,眼明手快的从盘子里拿了块点心,送到妹妹手里:“妹妹不哭,吃糕糕。”刘氏也抱着严明嫤晃了晃:“明嫤乖,不哭啊。”



明嫤本来就有些饿了,这时手里拿到香甜的点心,自然就往嘴里送,一时就忘了哭了。丰姐儿一看奏效,十分高兴,又拿了一块递给严谊:“三弟也吃糕糕。”



严谊已经有些懂事了,他不敢立时伸手去接,先转头看他父亲,严仁达正和严景安说话,一时却没注意到他。刘氏就接过丰姐儿手里的点心说:“要吃饭了,还是先别吃这个。”又夸奖丰姐儿:“真是个好姐姐。”



丰姐儿得到夸奖,心里美滋滋的,还和刘氏说:“妹妹生的真好看。”跟刘氏一块哄明嫤说话。



不一时李氏回返,说饭摆好了,请大家移步吃饭。大伙就起身往东次间去吃饭,吃完了饭时候也不早了,就散了各自回去午睡。午睡起来,丰姐儿还没再见到弟弟妹妹,就跟着祖父和哥哥们又去上课了,惹得她半下午都惦记着回家去和弟弟妹妹玩。



李氏小两口刚回来,自然有许多东西要收拾,她就先把两个孩子送到了刘氏那里:“劳烦娘先帮我看着他们两个,不然这两个只会一直捣乱。”刘氏自然高高兴兴的应了。



严仁达午睡起来,自去了外院书房和严仁宽说话。李氏就带着丫鬟们把自己带回来的东西一一归拢了,把自己带的、二伯二嫂捎的以及自己娘家带给公婆的礼物一一分了出来。先让人把自己给大伯大嫂及侄子侄女们的东西送到了东小院,然后自己带着其他东西的清单去见刘氏。



正屋东次间里,刘氏正和范氏商量晚上要吃什么,看见李氏进来就问:“收拾好了?”



李氏笑着点头,先伸手抱起看见她进来就要她抱的明嫤,然后答:“都收拾好了,娘,这是我爹娘给您和爹带的土产,这些是二嫂孝敬您二老的,剩下这个是我和三爷带回来的。”将手中单子拿给刘氏看。



刘氏摇头:“你们回来就好,还带着这么多东西干嘛?一路行来都是累赘。”接过来扫了几眼就递给了旁边的阿佩,然后又问:“亲家老太太身子骨还硬朗吧?你爹娘都好?”问起李氏娘家来。



“都好,祖母今年身子比往年还好,一冬都没生病。”李氏抱着明嫤坐在边上,说起家常来。



刘氏问完了亲家,自然要问严仁正一家:“你二嫂他们可好?你侄女们还听话吧?谕哥儿有谊哥儿高了么?”



“二嫂也好,侄女们都越发出息了,明姗越长越像娘了,谕哥儿比谊哥儿稍矮一寸,不过可比谊哥儿壮实多了。”



刘氏看了看严谊说:“谊哥儿是有些单薄,倒跟诚哥儿似的。”李氏也看着儿子笑:“他就是不爱吃饭。”



范氏一直在旁笑着听,见终于说到吃上,开口问:“弟妹爱吃什么?我叫厨房去做,谊哥儿呢,想吃什么,也告诉伯母。”



严谊在旁边听得似懂非懂的,这时见伯母问他话,他还有些怕生,只拿眼去看母亲。李氏就笑答:“他不挑食,嫂子平日做什么吃,只管做什么好了。”最后还是刘氏说了几样平日严仁达和李氏爱吃的,范氏叫人照着去做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夜雨疏风骤,更兼电闪雷鸣



于是乎,作者现在是没睡醒晕乎乎的状态中……



听说全国开启烧烤模式,似乎只有我们这里是清蒸模式呢,继续晕乎中+_+(我到底在说什么啊o(╯□╰)o



43秉性



丰姐儿很快跟新回来的弟弟妹妹熟悉起来,因为明嫤还小,倒是刘氏看着的时候多,反而是严谊直接变成了丰姐儿的尾巴。除了丰姐儿去上课,严谊几乎时时刻刻要跟在丰姐儿后面。他性子腼腆,严谦等也不爱带着他玩,他就整天四姐前四姐后的跟着丰姐儿。



从前一直都是丰姐儿最小,她也爱调皮耍赖的,忽然间回来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她变成了姐姐,似乎就陡然间懂事起来。有了好吃的,也记得分给弟弟妹妹吃,溜去后院玩也带着严谊,当然她乐意带着严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严谊听她的话。



家里那几个哥哥,和严谦一起玩,从来都是严谦教她就不用说了;遇上严诚,兄妹俩总得闹点小别扭;至于黄悫倒是总让着她,可也是绝不肯陪她去玩挖蚯蚓捉蝴蝶这么幼稚的东西的!还是小三弟好啊,让他干什么都在后面老老实实跟着,丰姐儿心里非常衷心的觉得这个三弟是真好。



李氏每每看到和丰姐儿玩的一身泥土回来的严谊总是很无语,她私下跟严仁达抱怨过几句,谁料严仁达说:“这样才好呢!先前在京里头,你学着二嫂一味娇养着他,都快把他养成个姑娘了。他是男孩子,又是长子,怎么能总是关在屋子里养着?你没看爹爹教导孩子们,从来都不是只关在屋里读书的,养成个文弱书生有什么好?”



李氏哑口无言,静了半晌才埋怨丈夫:“你既然不赞同,早先在京里时怎么不说?”



“那时候我整日闭门读书,家里又没有旁人能带着他,就想着等我考完这一科再说,左右他还小呢。现在回来倒是正好了,又有谦哥儿几个在,丰姐儿也肯带他玩,正是两全其美。”



说到丰姐儿,李氏还是忍不住说:“丰姐儿整日这样疯玩法,大嫂也都不管一管,长大了可怎么好?”



严仁达转头看了一眼妻子:“丰姐儿现在有什么不好么?”看妻子一脸不好言说的表情又恍然,“你是怕把她性子纵的野了?你这可就是杞人忧天了,大姐小时候比丰姐儿可疯多了,你现在再看她,可有什么地方不如旁人么?”



李氏一听这话也深觉后悔,丰姐儿是养在婆婆屋子里的,自己这样说,可不是成了暗讽婆婆了?她赶忙说道:“三爷说得对,是我在京里见惯了那些规行矩步的小姐们,冷不丁一见到天真烂漫的丰姐儿,倒有些不惯了,其实谁小时候不是这样过来的?”



这话可真是违心了,他们李家一向是最讲规矩,小姐们从小都教养的极严格,从上学起就不许大笑大叫了,也是因此,她见了丰姐儿才百般不适应。



严仁达听了也只一笑,最后说了一句:“咱们如今回了老家,你也不用像在京时那样,时刻绷紧着,怕让人看了笑话什么的,只放宽心过日子吧!时候长了你就知道,在老家过日子可比在京时舒服多了。”



此时的李氏为了不扫丈夫的兴,面上自然是高高兴兴的应了,可心里却难免还是觉得不惯,十分想念京城和娘家人。却料不到若干年后,当她要和丈夫举家离开平江时,心里竟是那样的不舍,恨不得一辈子就在这平江住下去。



严仁达一回来,严景安又比先前忙了一些,因为乡试秋天就要考了,他要多花点精力在严仁达身上。再加上李泽也有意让李俊繁下场去考童生试,严景安只能把所有课后活动停了,让几个小孩子自由活动。



而严仁宽看严谦整日一副没什么心事的模样,再看看和他同龄的李俊繁那么用功,不由得很担心,干脆也把他抓了来,让他一起用功,今年也去考童试。也不是非要他考中,只是让他先去感受一下,想督促他更用功而已。



严景安看着严谦坐在椅子上动来动去,似乎有什么东西咬着他一样,不由得失笑,私下里跟严仁宽说:“要是能把诚哥儿那份上进分给谦哥儿一点就好了,这两个孩子,一个似乎还没开窍,一个却也勤奋太过了些!”



“他也不是不开窍,就是把心思用到了旁的上面。”严仁宽叹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孩子就把一门心思放在了农事上。他在您那块菜地旁边种的稻谷,每日去看不说,还仔细记下每日的变化。觉着长得不好了,还到处翻书去找解决之道,实在找不着就去问府里的下人,若是下人也不懂,他还要托人去问佃户。”



严景安闻言挑眉:“有这事,你怎么早没跟我说?”严谦在他菜地旁边开了一块地插了水稻,还是他准许的,可他却当真是不知道这个长孙在这事上这么上心。



“我本以为他只是一时兴起,也没太在意,还是他母亲给他收拾屋子发现了他记的札记才知道的。”



严景安听完想了一想,然后笑了:“这是好事,你也别责备他。小小年纪就知道务实,总比那些只会空谈的孩子好。只是读书之事也不可放松,我明日再跟毛瞻广谈谈,你且把心思放在备考上吧。”



第二日毛行远听了严景安的话,先是什么也没说,直接站起来冲着严景安拱了拱手,把严景安弄得一愣:“你这是?”



“恭喜恭喜,守一,你们严家子弟英才辈出,光耀门楣、兴旺繁盛之时已是指日可待。”毛行远一本正经的对着严景安恭贺。



严景安十分无奈:“你这是做什么?他如今是一时兴起,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抛诸脑后了,孩子还小,不定性呢,你这恭喜可也太早了。”



毛行远笑眯眯的坐下:“你说这话,可见是不知道谦哥儿那孩子的秉性了。他最是一个好奇心旺盛的,什么新鲜有趣的,总是第一个去研究,等他弄明白了也就丢开手不管了。你当他读书慢,真是脑子不如旁人么?他只是领悟得快,一明白了自然就丢开了,没耐心背,又怎么能背得过原文?



可说到农事,据我所知他对这事的兴趣可不是只有一两年了,到现在居然能坚持不懈的身体力行,还写了札记,可见是真的上心的。将来有朝一日他入了仕途,能这样踏实肯干、专心农事,何愁不能升迁?还不该恭喜你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