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悠闲在清朝 >

第79章

悠闲在清朝-第79章

小说: 悠闲在清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为官,总不能一辈子靠祖宗荫庇过日子吧,那岂不是太窝囊了。”

“姑姑才说一句,你就有这么多话来堵啊?”芷云失笑摇头,看着一脸坚决的少年,眼睛一眨,笑道,“也不是不行,这样吧,一会儿我给大哥大嫂去封信,你就暂时别回家了,跟着姑姑姑父住一阵,这段日子,姑父会看看你的本事,你要能过了你姑父这一关,那肯定给你安排一个你会很乐意的位置,至于你阿玛和额娘的问题,姑姑也会帮你解决,怎么样?”

“当真?”

岚珏看着自家姑姑笑眯眯地点头,眼睛一下子闪亮。

欧阳心里一乐,前几天才和芷云讨论过,岚珏年纪不小了,已经能出来谋事,因为这小子好武,又和很多武将的关系不错,可以说,京里数得着的几位实权将军,对他就跟对自家后辈一般,所以,欧阳本就准备先让他去西山新建的神机营。

当然,岚珏年纪还小,指望他能帮助欧阳不大现实,但是,培养起来作为弘昊的班底,就正合适了。

欧阳和芷云心里都清楚,将来真正能成为一名好皇上,坐好那个位置的,只有土生土长于这个朝代,经过这个时代的思想熏陶的人,经过这几年的考量,欧阳和芷云都觉得弘昊大概就是那个最好的选择,这孩子本人也有野心,有能力做那个位置。

这很好,本来要是弘昊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和想法,欧阳和芷云恐怕还会头疼。至于欧阳,你让他争夺一下皇位,这般斗智斗勇的事情,他还算有兴趣,但你要真让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坐那个位置,那他能受得了才怪。

再说,魔法才是他们的一切,其它的都是为了这唯一一个目的服务。

所以,欧阳已经准备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弘昊治理国家的能力了,毕竟,弘昊已经快到十岁,整个人也褪去了童稚,变得稳重成熟起来,在皇家,这样的年龄真真不能在被称为孩子,当年康熙可是八岁就登基为帝的。

不过,弘昊与自己不一样,弘昊的路,当然也不可能与他一样。自己魔法能力强大到逆天,这个世界上一切的阴谋诡计在他面前都起不了作用,这一切对于他,只是一场游戏,可对于弘昊,这大约就是未来的人生。

而且,弘昊这孩子就算是学习魔法,芷云和欧阳也只指望他借着这种力量,强身健体,延长寿命,并不打算让他过于依赖这样的力量,当然,也不可能空有这么奇妙本事,却偏偏一点儿不肯用。

像是一些护身警戒性质的魔法,探测恶意的魔法之类,芷云打算一点点地教导他,争取让他形成本能反应,可以不经过思考,第一时间察觉各种恶意,并且反击,光靠护身符,护身法阵等魔法道具之类的外物,万一有个疏忽,万一护身符失效,那岂不是很危险?还是自己学会并精通,才更保险。

当然,这不容易,学习魔法本来就是个很艰难的事情,尤其是像弘昊这样,不可能很专注的人,不过,芷云有很多的时间,可以慢慢教导,用不着太着急……至于现在嘛,还是要先兑现了欧阳给孩子们的承诺,他们要出去玩一阵子了。

此时已经过了四月,欧阳和芷云带着孩子们,乘坐着大得惊人的马车,平平稳稳地在郊野里前行,车窗是百叶窗,从里面能很清楚地看到外面的景致,而外面的人,却看不到车内的一丝一毫,圆圆小姑娘挪动着肉呼呼的身子,趴在窗户前,一脸的好奇。

车外皆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似乎绵绵春雨初过,外面的泥土翻新,花朵含苞绽放,霎时间,清新的芳香伴着清风吹入车内,引得孩子们精神大振。

芷云却是有些犯了春困的兆头,懒洋洋地靠在紫檀贴皮雕瑞兽花卉软榻上,一手支着额,半撑着身子,望着车顶天窗外,雨过天晴的清澈长空,听着凝聚的雨珠坠地的声响,打了呵欠,转了下身子,就看见欧阳手里捧着一叠资料,坐在小桌前,一边儿喝茶一边低笑道:“看来,那位皇帝陛下已经坐不住,是朝着忠顺王动手的时候了……”也对,最近几路逆贼已经被剿灭,那位皇帝陛下又是个有大志的,怎么会安心坐视野心勃勃的忠顺王爷安稳太久?嗯,他们要不要也有点儿动作,看看能从这里面掏些什么好处出来?

“可是……阿玛,我看这个皇帝对他的弟弟很宽容也很疼爱啊……”弘昊板着脸,皱着眉头,一本正经地将自己手里的资料翻来覆去地看着,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您看看,他弟弟在领地让别人私底下称自己为九千岁,还有服饰府邸之类的多有逾制的地方,甚至大肆搜刮江南的财富,结交文武大臣,名门世家,又收拢了那么一大堆门人,可那位皇帝最多就是好言相劝,每一次有大臣们上书弹劾,皇帝还会给那忠顺王一大堆的赏赐作为安抚,这……”

说着说着,弘昊自己也觉得不对劲儿了,声音渐低,蹙了眉头,仔细思索起来,但他毕竟年纪不大,又不是出身现代这样信息流通迅捷的社会,就是再聪明,这里面的道道,也不是他这样的孩子能摸清的,忍不住眨着一双闪亮的眼睛,抬头道,“阿玛?”

欧阳低头继续去翻阅那些文件,只随意地笑道:“弘昊,我记得你已经学过《左传》和《春秋》了,难道没仔细看过‘郑伯克段于鄢’?儿子,可不能死读书,只读不想啊。”

弘昊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啊,这个皇帝,他想学郑庄公?”

芷云闻言,拉过儿子胡噜了胡噜他的小脑袋,点点头:“咱们乐乐可是越来越聪明,没错,这位皇帝水凛,就是想学郑庄公,不过,郑庄公也不是那么好学的,他就算是个雄才大略的好皇帝,可最后学得成,学不成,那也得另说。”

这一回,弘昊是真懵了,他这么小的年纪,能想通这一点儿已经不易,欧阳和芷云对视一眼,推了孩子去和岚珏、弘昼他们玩,就算想要教导自家的宝贝成材,也用不着太着急。

芷云走过去,坐在欧阳身边,随手也拿了文件看了看,“水凛这一招用得不错,上皇还在,他待弟弟这么好,一来显示自己大度,善待兄弟,二来,也能仔细看看朝廷上下,什么人可信,什么人不可信,把那些魑魅魍魉找出来,三嘛,自然是为了将来能够师出有名……只是,不知道水凛到底有没有郑庄公的本事了。”

郑庄公可不是一般人,他能在那个最混乱的时代,小霸于天下,其智谋手段,显然高深莫测,水凛出生时,靖朝毕竟已经得天下百年,他是继任的君主,和那位通过各种手段,使得西周末年才立国的弱小郑国,在春秋初期便率先崛起的郑庄公,大约是不能比的。

把郑庄公的政治智慧和战略手段总结一下,三句话就能概括——遇事要忍,出手要狠,善后要稳,说来简单,又是放在千年后依然实用的,但做来并不大容易……

“没问题,水凛比不上郑庄公,那忠顺王,也差了叔段许多,既没有他那么大的领地,也没有他那么厉害的母亲帮衬,只要我们不插一手,哪怕出些纰漏,水凛大约也能轻轻松松地拿下。”

欧阳伸了伸腰,随意地把手里的文件扔到一边儿,搂着媳妇,拉开车帘,也开始欣赏起车外的美景来,对于这件事儿,由底下的人去负责就好,他只是把握一个大概的方向,并不想负责具体事务。

现在,他们的人中,有的已经打进了水凛的班底,有的则投靠了忠顺王,这两人之间的争斗,想来他们也可以影响一二分,这已经足够。

芷云点点头,勾了勾唇角,心里知道,康熙也好,欧阳也罢,大概不会让这场纷争结束得太早,那个水凛纵然最后可以取胜,大约也不会像他想象的那般容易。

第二卷闺阁少女第五十三章偶遇

第五十三章偶遇

春天到了,林黛玉倚在窗口,遥遥望着园子里的几束兰草,嘴角勾着,脸上隐约露出一丝笑意,纤纤玉指间拿着的带着清香的纸笺,随着微风作响,王嬷嬷坐在门前做着针线活,偶尔抬头,见自家姑娘气色不错,心里也不觉宽慰许多。

她们家姑娘身子弱,往年一入冬,便止不了咳嗽,这一回居然一整个冬天都没犯病,可让跟着伺候的奴才们长出了口气。

“嬷嬷,快到端阳了吧。”

林黛玉把手里的信笺收起来,搁进床头的百宝箱里,软木夹层中已经塞了厚厚的一叠同样的信纸,再增加的话,已经快要塞不进去了,可是,因为这信里的文字实在有趣且贴心的很,黛玉根本舍不得丢,只好叹了口气,想着过一阵子再找人打一个百宝箱。

现在这口玳瑁的箱子,是林如海去之前,亲手送给黛玉的,里面装的全是贾敏生前最爱的首饰,当然,这些首饰大部分都是贾敏嫁到林家之后,林如海给她置办的,至于未嫁时的那些,已经全作为贾敏的嫁妆,送回贾府去了。

“我的好姑娘,离端阳还有多半个月呢,您也别太着急了。”

这时起了风,王嬷嬷一边笑言,一边拿了件斗篷给自家姑娘披上,虽然已经入春,可风还是凉的,黛玉的身子刚好了些,王嬷嬷是万万不敢由着她折腾,“二奶奶,昭玉小姐,还有艾老爷、艾夫人都是守信的人,既然说了端阳之前必到京城,小姐就安心候着,一准儿晚不了。”

黛玉脸一红,眉宇间到底还是带出来几分高兴,按说,论起亲疏远近,贾府虽然只是她的外家,可老太太毕竟是亲外祖母,表姐妹们和她也算得上亲近,但是,与贾府的人交往,不知道怎么的,比较起来,她还是觉得和昭玉妹妹,和二婶儿,还有艾夫人处在一起,更自在些,也更痛快些。

不是说她觉得外祖母对她不好,事实上,老太太待她,当然远远比不上宝玉,可比起探春,迎春,惜春三个姐妹,甚至还是要亲厚一点儿的,可说到底,她林黛玉还是姓林,在贾府,永远只是个客人而不是主人……

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小丫头们黄莺般的嬉笑声,打断了黛玉的思绪,最近因为贾府的大姑娘元春,加封了贤德妃,府里上上下下都喜气洋洋,热闹得很,几乎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可黛玉身上还戴着孝,没到除服的时候,这种热闹场合,她是不大好去的……

“姑娘,牛乳已经煮好了。”紫鹃轻轻地走进屋,把一只白瓷小碗搁在黛玉的手边儿,黛玉只点点头,端起来喝了一口。

一开始喝牛乳的时候,黛玉确实觉得不大习惯,虽然用杏仁儿去过腥,可她还是总觉得有股子怪味儿,可艾夫人命清居的人日日送来,还千叮咛万嘱咐地交代她一定要喝,黛玉不好不给这位她极为敬重的长辈面子,只能硬着头皮用了,这用了一段儿日子,到慢慢喜欢起来,现在一日不喝,就觉得不对劲儿。

林黛玉林妹妹棋盘着几位长辈早日来京城,却不知道,贾府里王夫人因为老太太让她的两个玉儿凑一起的心思越来越明显,早早就一封长信送出去,催着自己的妹子带着儿子女儿早日来京城。

要说,薛家是紫薇舍人之后,现在领着内府帑银行商,曾经也是极富极贵的,但自从老爷去了之后,孤儿寡母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因为薛家并不是只他们这一房,其它的七房,每个人的眼珠子都盯着皇商这个名号呢,薛老爷在自然无碍,薛老爷一去,他们想不打皇商的主意都难。

而薛家唯一的儿子薛蟠,又不是个上进的,为人蠢笨,不会读书也罢,偏偏还是个不拿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