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三花聚顶 >

第46章

三花聚顶-第46章

小说: 三花聚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娃娃,你你你想干啥?想拆我房么?”



药王大怒,手指着李长安,气得说不出话来。



“这个,这个,老先生失误失误,我这就给你修好。”



好在院内泥沙较多,李长安神功盖世,只一会儿,就将他处的泥沙运了过来,将这个大洞填了上去。



“算了,老人家我宽宏大度,不跟你计较。小娃娃,看来你修炼的还不错嘛,不但一拳将我这大院打出一个大洞,就连丹炉爆破,也没将你炸伤,真让我也佩服起来。”



药王本意就是为了指点李长安结丹与破丹之术,但却没想到,李长安的肉身如此坚固,连炉鼎爆炸,都没伤得他半分。



在他的见识里,天下间,也只有一种奇功,方能修炼出如此强劲的肉身。



药王孙思邈,一说活了一百多岁,又一说活了两百多岁,到底活了多少岁,恐怕只有他知道。



老而不死,不是妖就是仙。



加之行走天下,见识广闻。在他的记忆里,连袁天罡所在之“星斗道派”中的“周天星斗炼体大法”都不可能修炼出李长安现在的肉身境界。



而除了周天星斗炼体大法之外,药王暗思,就只有传说中的那门煅炼五脏之术了。



这门功法,叫作“五元朝气。”



五元,说的是人之五脏,也就是,心,肝,脾,肺,肾。



一旦炼心,炼肝,炼脾,炼肺,炼肾大成,就可以修得五脏之气,最后五气朝元,位例人仙。



这已不是世俗命功法门,而是介乎与世俗及修真之间。



但这只是传说,千年传到现在,亦没听过哪个炼到了“五气朝元”的境界。



听说洞神观的张道陵得到此法,但只修炼到“炼脾”一境,后面炼肝,炼心一术,却不知是炼不成,还是并没有后面的功法?



这才是与修真一界并驾其驱的修炼法门。若不是这门功法不知所踪,又或是修炼极其困难。恐怕,在人间一界,又创出了一个修炼世界。



药王心如明镜,只是猜测,并没有问及李长安。



“多谢孙老先生。”



药王为了指点李长安,不惜将一座丹炉及丹房炸毁,这份恩情,李长安莫敢忘矣。



“谢什么谢呀,老人家我还差点担心将你炸成重伤呢?”



药王想后,又是一幅老玩童的样子。见李长安又谢,不耐烦起来,“小娃娃,你这人太不好玩了。总是谢来谢去,这几天你在我药王府,甚觉得你烦。走走走,老人家我不想再见到你了唉,现在小娃娃,怎么这样呀,哪像以前的我们”



药王笑骂了李长安几句,忙将童子叫了过来,“送客。”



“多谢老先生,改天晚辈再来拜访。”



药王为老不尊,李长安这些天也算明白了。见孙老先生赶他走人,李长安并不恼怒。客气的像药王鞠了个躬,就要离去。



“临走之前,还废什么话。快走,快走。下次不要再来了,一点也不好玩的小娃娃,老先生我不喜欢。不过呢,下次若是多带几个药方于我,那老先生我就不跟你计较了”



药王见李长安大是客气,又对他罗嗦了一堆。李长安见此,只好离开了药王府。



“师父,您老真是越活越年轻了。”



旁边的童子偷嘴笑道。



“哼,小屁孩,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还不快去修炼,想挨板子了不成。”



那位童子见药王板着脸,向孙思邈伸了伸舌头,回去修炼去了。



======



PS:可能会有读者不太喜欢世俗中的情节,大家可直接跳到第二卷阅读。



朱雀门



朱雀门指挥史本来就空缺,之前由“左相云”一直兼带管着。这次李长安以一人之力,牵住了三位蒙面人,立下了大功。郭子仪有意培养李长安,就将朱雀门指挥史的重任交于给他。



右统领一职品阶不高,只有从五品,但权力甚大。若遇紧急之事,可先斩后奏。李长安至上任为朱雀门指挥史已有一个多月,各项守卫措施安排的错落有致。



“启禀大人,郭将军有令招见。”



台下的这个护卫,正是枪王关胜。



在李长安调往到朱雀门时,就将以前一些熟悉的同僚招往过来。而左相云左统令在李承乾谋反一事之中,立了大功,不久就要加封官爵。李长安说出的所招之人,左相云乐得卖给李长安一个人情。



“好,你们继续防守朱雀门,不得有误。”



郭子仪突然有事召见李长安。李长安不知所谓何事,但上司召见,不得不去。



郭府,书房。



“将军,下官李长安进见。”



郭府是坐落在长安城,城东。本来以李长安的品阶,已然达到了在长安城置宅的资格。但李长安了身一人,无牵无挂。就放弃了置宅一途,每日住于御林军中,倒也自在。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书房中的郭子仪,伸出右手,两指一挥,二指剑气破空落于墙壁之上,随后又是刷刷几指,却是在墙壁之中写起了字来。



随着郭子仪两指的不停甩动,墙壁之上,赫然显出了这一句词。而郭子仪的头发,也在写下这句词的时候,达到了怒发冲冠的地步。长发一震,就将头上的帽子冲了上去。



怒发冲冠的凌厉煞气,就是踏入“北斗境”的李长安,也不敢小巧。



想不到,郭将军居然能将肉体的修炼,修至头发上。这种修为,比之李长安高得多了。至少李长安现在,还正在煅炼五脏。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这一首词,正是赫赫有名的“太玄经”,为我朝堂堂诗仙李太白写的。郭子仪不知是沉静其中,还是这首词太过有意境。竟然“仰天长啸”起来。



这一啸声,并不如皇城那时的惊天动地,浩瀚无边。就连房屋之内的各种设施也没有感受到。但李长安却连连变色,似乎这道啸声,是专门征对李长安而发的。



啸声如涛似吼,将李长安的精血,震动的疯狂乱窜。就连体内的内丹,也在这声长啸声中跳动不已。脑海中嗡嗡作响,好像李长安就在一个封闭的炼丹炉中。



功力不深者若是听到这一啸声,立马七窍流血而止。对于一般“内丹境”高手,在这啸声当中,也只能控制心神,不让其夺去了神智。但李长安却不是一般的内丹境高手,郭子仪一啸当中。李长安瞬间就进入到了“意境”之中。任是书房内无边的狂啸,却也震动不了李长安半分。



“好一个入静功夫。”



郭子仪大赞,长啸声停了下来。但是词还没写完,于是右手再度凌空。



“刷,刷,刷”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泥屑随着字迹的突显,瞬间掉落,只一会儿的功夫,墙壁之上就削刻上了一首太玄经。



李长安不知道郭子仪怎么写这首词,但却保持平静,没有多问。



写完这首词,郭子仪停了下来:“嗯,长安,你来了,坐。”然后郭子仪又从书桌之中,拿出了一道奏折。“看看这份奏折,长安,你观这人如何?”



李长安接过这道奏折,上书:“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



奏折之中,借用孙子兵法一道开口。大意是告诉当今皇上,我这里情势比较恶劣,并不是想回就回得了的。你也不要催我,可能回的时候,我自然就回长安了。



落款之名,是为莘正元。莘正元,临川郡王是也。



李长安进入皇城,多多少少了解了些事情。上次李承乾一事,听说莘正元就参与其中。只是当今圣上,却一直没有拿他。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大将不听君王之意,而是古代将军带打仗,战场之中,形势瞬间即变,若是刻意死板的听着君王的命令,则这仗岂早要输。所以很多时候,经常会出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形。



“此人之字,刀锋苍劲有力,所写之意,也合情合理,可能也有借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之言,故意推辞。而且,我观这封奏折之“字”意,是大有问题”



李长安并没有把话说下去,而是观察着郭子仪的脸色。



“说下去。”



见郭子仪并没什么动静,李长安接着说道,“此人之字,一笔一划,苍劲有力,但却傲气峥峥。我怕是此人有意想反,但却出师无名,应该是时机未到之因”



纵然你拥兵百万,可当今圣上,还算个贤君。百姓安居乐道,天下大吉之景。若出师无名,那就是谋反之罪,必招天下人的反对。



“不错,上次承乾一事,莘正元就曾参与其中。若不然,承乾也不敢犯上做乱。”



这次朝中发出令函,也就是确定一下,这“莘正元”到底真是“真敢反”还是“假敢反”。



莘正元,临川郡王,在临川一地,拥兵几十万。而且,不只是临川,周边如襄阳,岳城,大理等郡,皆在莘正元的控制之中。



“我大楚国,正值盛世,若任郡王坐大,迟早发生祸害。”



李长安隐隐知道这一点,但却没想到,莘正元控制的地盘如此之大。若要给他一个机会,说不定他就可以推翻李楚江山,改朝换代。



“唉”



郭子仪叹了一口气,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郭子仪有很大的责任。当年他带兵扫清“安平”等部,即知自己功高盖主,于是放下兵权,以得保身。却没想到,大权一落,就落到了莘正元手里。而且,这个莘正元,还是郭子仪一手培养出来的。



难道当今圣上是想讨伐莘正元么,但看现在的样子,李承乾犯上一事,莘正元都平安无事。想必,天下太平之即,当今圣上亦不想发动兵马。再说,大楚国虽然贵为天朝上邦,但却不是强大的令人发指。若内乱一起,指不定,吐蕃,天竹,大食等国,立即就乘虚而入。



李长安心中念叨,不知当今皇上之意。



但随后又醒悟过来,自己来俗世之中,只是为了历炼,进而突破“灵肉合一”之境,被世俗政权一事牵拌,也太划不来。索性不再多言,皇帝爱想咱想,与李长安没多大关系。



“这要是开战,苦的仍是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数政权的更替,最后苦的,也都是黎明百姓。郭子仪没有把话说完,李长安就已明白何意。



“这本是人间正理,哪有天下大同的理想国度?”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说的是,天地没有什么仁或不仁,对待万事万物,都是让其自生自灭,从不过问。随着家园的破碎,加之修道多年,对人世间的情感,李长安却是看淡了许多。



天下苍生之事,与李长安是没多大干系的。



“为何如此一说?”



“将军却是明白的。”



郭子仪当然明白这是天下至理,只是人活于俗世之中,就脱离不了这个世界。纵是自己明白,也难于放下。



还是了无牵挂的好,就如眼前的李长安。郭子仪不免生出羡慕之意,虽然一人孤苦,但心志份外坚定。以这样的心志,迟早踏入“人仙”境界。但看看自己,凡尘俗世已撤底的占据了他的心口。若要忘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