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圣儒 >

第38章

圣儒-第38章

小说: 圣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六道修行之法并不多,即便是有,也大多是些低级功法和修行界的常识、须知常识等等。

其中有阵法、炼丹、炼器、基础法术(包括道术、儒术、鬼术等等)等等,比《黄泉鬼道》还详细,不过谢影最有兴趣的,便是两本书《奇物志异》和《异兽录》!





第一卷修身第五十一章儒修之法





通过《奇物志异》和《异兽录》,让谢影对进山数日的见闻和青莲空间内的一些灵草有了清晰的认识。

袁野禅倒也没欺瞒谢影,双头鬼蟒确实是异兽,虽然只能算低级异兽,但好歹也是异兽。而击杀双头鬼蟒所得雪玉白花也终于清楚,名为

聚阴雪玉花:枝叶如雪,枝干如玉,五百年含苞,五百年开花,五百年化果,前后一千五百年成熟。全身是宝,具有延长寿命,聚神回魂,怯除百毒的功效。更重要的是,这是珍惜灵丹“凝魂丹”和“聚神丹”的主要原料之一,能极大提升凝聚魂魄和凝固阴神的效果。

而天猿小林所说的那块“八音琉璃竹”,从介绍来看,确实是符合,但是从记载来看,很难让人相信,因为八音琉璃竹乃混沌初开,秉承天道而出的先天灵物,是天道衍生出专门克制五大种族的神木之一,上古时期便已失传,唯有古籍记载,更别说如今时期了。不只能自演天音,破除虚幻,驱除心魔,淬炼心境,还能迷人心智,无视任何防御,直接攻击目标本源,可谓逆天灵物。

这个碎片确实具有介绍所说的部分特征,绽放五彩毫光,自主发出悦耳声音。至于是否宫、商、角、徵、羽五音,以谢影的音乐水平,就不清楚了。

求学不知年。

不知过了多久,对这个世界修行界懵懵懂懂的谢影一口气看完了书库里面的上百本修士书籍。

虽然其中没什么高深功法,却是如今谢影最需要的东西,也让谢影对所谓的儒修、道修、佛修、魔修、鬼修、妖修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修行之人,重在资质与福缘,其实两者虽然因为天地至公,先天而定,却也可以通过各种功法或方式来改变,那只是对初入圣道的修行者的衡量。但真正决定修行之路的两大因素,却是法力与感悟。法力就不用说了,功法不同、际遇不同、资质不同,无法解释。

至于感悟,不管是佛门的佛法、道宗的道心、儒教的儒念、魔门的释放等,其实都是种提升感悟的方法,只是方法和宗旨不同,比如佛修信仰,道修自我,儒修真我,妖修自然,鬼修业力,魔修戾气等,每个修士的心性、际遇、环境、人生等各不相同,说不上孰强孰弱,这也是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整体来说,儒修还是略胜一筹,毕竟大千世界,还是凡夫俗子最多。

公认的,天下间还是以道、儒、佛三教最强,而后还分有魔、妖、鬼、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次之修行之路。不过太古殷朝之后,道教元气大伤,儒教应运而生,迅速取代了道教执掌天下。

其实道教的真正称呼是“玄门”,道教始祖老子有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而道,不属于任何流派,八荒六合,天地乾坤间万生万物,都由“道”而生,循“道”而为,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只是开天辟地,人族衍生,历史记载开始,长时间由老子所执宗派、思想、道统执掌天下,便以万物之始的“道”自称,而后元气大伤,其他流派宗教纷纷冒头,方才有了如此多的流派、道统等。其中魔门主修魔种、道宗主修金丹、儒家主修丹心、佛家主修舍利子、鬼道主修阴神、妖族主修妖丹(这句可不是废话,很重要),后来者又总结三大流派为:

儒重民、道重己、佛重缘。

至于如今最为尊崇的儒家,总结为八个字概括:入世修行,言出法随。这个“法”,不只是指法术,而是指你所发之言,天地响应,那就算达到儒修之路最高境界了。

而过程,便是儒家最高信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词,对应着四大境界,以这些儒修书籍所说,便体现在得失之争、家族之争、国家之争、道统之争。也就是所谓的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平天下而后立道统。

一步一步来,步步为营,什么样的能力做什么样的事。你若是认为你能越级挑战,修身之境者打算执行治国之境的事,可能对手一个喷嚏就要了你的命,还修什么身?治什么国?

最后,儒家主要修心,修丹心,修铁血丹心。所谓心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便是此理。

这上百本修行书籍只是给修行者指引一个方向,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各自的感悟,这便是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圣人之道,浩瀚无垠,神秘玄妙,只能靠个人感悟,并非书籍所能记载,并非言语所能传授。

其他流派如何,人力有时而穷,谢影自认无法全部研究透彻,只要知晓便可,着重还在于研究儒修之法。

何为丹心?何为铁血丹心?何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什么样的能力做什么样的事,什么境界的人接触什么境界的世界。

沉思良久,谢影若有所悟。

如今摆在自己面前的路,自己要修行的一道坎,便是:心正而后修身。

《不死印卷》的创始人便是个最好的例子,以武入道,古有流传,以不死魔君的逆天武学天赋,若是迷途知返,没在向他关闭的圣人之道蹉跎半辈子,那走上圣人之道却是大有可能。而若非不死魔君迷途知返,那不死魔君到死也就是个碌碌无为的失败者,连《不死印卷》都没有。

儒学思想教导世人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为人处事,令人内圣外王,行方智圆。却非教导世人要太过执着而成为固执,其中“度”的把握,如果把握好了,便成功一半了。

大道三千,这条路走不通,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道路,莫要一根筋地认死理。

这一章可能罗嗦了点,但极为重要,相信大家也看得出来,这章是白岚情节之后的又一次大转变,也算主角更深入了解这个世界。





第一卷修身第五十二章开坛传授





大概明了自己所要走的方向和道路后,谢影继续看下去,以他如今的实力境界,能学的法术也就那么几种初级五行法术。

金系的“气刃斩”,木系的“治疗术”,火系的“火球术”、水系“水雾术”、土系“土刺术”,熟悉初级五行法术后引申的风系的“风刃术”、冰系“冰锥术”、雷系的“雷击术”等。这些初级法术易学难精,而且身在书库,也不是试验的地方,记熟并在心中演练数遍后,谢影便继续演习别的策略。

身为散修,背后没有宗派支持,一切都要靠自己,炼丹和炼器对其他修士来说可有可无,对谢影来说却是必须掌握,而且身为资质不佳者,丹药的作用更为突出,只是炼丹和炼器都需要特殊火焰和原料,谢影如今两样都不具备,只能记在心里。

阵法,根据易经玄理之变化而来,主要就是沟通天地,只要与天地达到某种配合就能产生巨大的威能。借天地之势达到困、幻、杀、防的作用,修行界的阵法一般以灵石或灵宝组成的一定的序列来维持,玄妙奇幻至极。只是阵法易学难精。简单的阵法好学,即便是有点修为的修士都能摆出几个简单的阵法,很少人能够摆出惊心动魄、震撼天地的阵法。而且阵法的修习很费时间,非大毅力、大智慧者不可精也,除了些必须大法力者才能运转的高级阵法,大多数阵法反倒对布阵者实力高低没什么定性要求。当然阵法修习还是必须依靠阵法,没有阵法只凭自己领悟揣摩难度极大。

“自己一直在为谢家村的武装力量过低而担忧,这阵法不就是最佳的防护线吗?至少也可以抵御野兽和武者的冲击啊!而且自己要突破,靠的是感悟,而非苦修所能达到,正好可以用以多多了解阵法奇妙之处。”

原本谢影就对传说中的阵法颇具兴趣,只是求学无门,如今看到这些阵法的玄妙之处,顿时精神一振,仔细揣摩起来。

阵法一道,由易到难,从简到繁,由不得半点烦躁与急进,如今比较初级的阵法有几个:隐身阵、敛息阵、聚灵阵、匿灵阵、警示阵。

或许是谢影身为穿越者,本身就对数理化比较精通,而且对玄门义理象数也比较有研究。修行之法,谢影感悟不深,对于阵法之道,却是能迅速理解透彻。

差不多一个时辰左右,谢影便把几个初级阵法的运行轨迹,布阵方位、原理等明了于心

“先试试效果如何再继续研究!”

感觉自己大概把握到这几个初级阵法精髓后,效果就要看实践了。谢影走到书库门口,翻手间,一块下品灵晶入手,按照脑中的方位放置,而后计算了下距离,又拿出块下品灵晶布置到第二个方位

全部放置好后,谢影又退后观察了下,感觉没什么误差了,手臂一挥,法力灌入灵晶中,激活阵法。

那些下品灵晶缓缓隐匿消失,紧随着一道淡不可见的透明光罩隐现,笼罩下品灵晶覆盖范围。谢影闭眼感受,感觉不到任何灵气波动,灵识一扫,也发觉不到异样,却是只能用肉眼仔细观察方能发现,确实奇妙。

当然,也有可能是谢影实力不足,境界不够的缘故,具体如何,就要实践才清楚了。

反正这些初级阵法消耗灵晶的数量也不多,谢影也没撤去阵法,便再次返回修行书籍处,继续研究所知的各种功法。

不知过了多久,谢影正浏览各册书籍,研究阵法之道时,忽然心中一动,却是自己先前布下的“警示阵”传来警示。

“大小王,大王让您去用餐,而后开始教授小妖们儒学之道!”

果不其然,大约数十息后,天猿小林的身影便出现在谢影视线中,恭敬说道。

“已经是下午了吗?”谢影点了点头问道,书库中有数十颗巨大夜明珠照明,倒是分不清白天黑夜,没想到一天一夜这么快就过去了。

“是的,大小王。大小王不愧为先生,对书籍投入到时间都忘记了!”天猿小林恭维了声,只是手段似乎不高明。

谢影微笑站起,“那我们走吧!”

天猿小林领着谢影走到书库门口走道,谢影特意注意了天猿小林,却没发现天猿小林有任何异样,心中不由对“警示阵”的效果有了一定的认识。

“儒家乃如今天下最有影响的学派,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其他任何典籍学派无法比拟。崇奉圣祖孔子之言论学说。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为人处世,不可不察,即使修身养性,也是强大自身、强大势力的必修之道。”

迅速吃过午饭后,谢影倒没接受袁野禅的休息提议,而是直接让袁野禅召集群妖,开始教授。顿时让袁野禅又是敬重一分,就算谢影万般不好,至少他言行合一,做到了信之一字。

以谢影的想法,受人所托,忠人之事乃必备美德,自己既然答应,就该认真去执行,拖泥带水和稀泥绝对是品行恶劣之人所行之事。何况自己已经提前拿到满意的报酬了!

“上古春秋时代,原初儒学应运而生,迅速传遍天下,执掌乾坤。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乃儒家之道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