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圣儒 >

第18章

圣儒-第18章

小说: 圣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除了那一片磨大荷叶是实体,那些青莲、蝴蝶、蜻蜓、白鹤等等都是虚幻的影像;

碧湖数十米处空地有团白雾,看穿雾团,却是座小药园,其中种植着一簇谢影认识的人参、灵芝以及一些不知名的灵草等,大约数十棵,除了人参、灵芝,谢影大多不认识;

整个空间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周围,则是浓厚紫黑色云雾遮蔽,即便能粉粹虚空的力量,也别想撼动那些云雾分毫。

谢影再打量了下自身,真实的衣裳,真实的血肉!

“看来,这个空间,进入的并非只是灵识,而是整个肉躯都进入了!”

不过,虽然连肉躯都进入这个空间,但谢影却可通过一点强制停留在外面节点的灵识知悉外面的事,无法完全进入,那点灵识似乎是定位的坐标般,无法磨灭,这是青莲空间与真正的独立空间的最大差别。

“这个世界,还真的太令人遐想了!原本以为自己了解已经够多,谁知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知道得越多,越是感觉自己的渺小,越是有点惶恐!”

收回情绪,心中感慨,似乎有种玄妙的感觉,闭目略一寻思,一套名为《青莲真经》的功法和这个空间的部分信息自动浮现在脑际,而且在这个空间,谢影的低微灵识不但能完全覆盖,还能在此处空间随心移动,随意变幻空间,彷佛自己便是这个空间的创世主般。

宝物有灵,不外如是。

谢影没立刻消化脑中信息,而是想亲眼先看看空间事物,心中一动,原本凌空悬浮的神秘宫殿落下,化为一座占地三四百平方的真实宫殿

青玉铺地,红玉为瓦,龙蟠巨柱,兽啸屋檐。

宫殿中央,有具流光萦绕,毫光绽放的圣人之相屹立,依旧是儒家之祖孔子。与谢影房间之前孔子塑像不同的是,眼前圣人之像双眼若实,一手持书,一手指地,仰望苍穹。

只是看到的第一眼,浩瀚至尊、谦逊仁善、德厚宽容的浓厚儒雅气息扑面而来,比寄主房屋的圣人之相的冲击强烈十倍,而且谢影心中莫来由浮起两个字

“问天!”

连儒家之祖孔子,也要持书指地问天,也无法触及天道,何况是神魔鬼怪妖佛仙?

只是看到这尊圣人之像,谢影便清晰感受到识海中无尽星辰自己运转,比平时运转的速度快上两倍不只,甚至连居中的青莲也似乎凝实了许多,光彩了许多。

圣人之像前方,放置着个蒲团,圣人之像后方,一个牌匾高挂,上书三个字问莲殿!

只是一眼,谢影便沉迷其中,似乎化身为青莲般,从莲子,到萌发,到成长,到化莲,心中若有所悟

“问莲殿”三个字!

不只是字,蕴含的是当初写下这三个字的人的思想、感悟。显然是以无上法力虚空凝字,落板化实,方能拥有如此威势。

而牌匾下方,上百个金元宝、银块、晶块等犹如垃圾般随意堆积在墙角,保守估计,也有数万金,至于那些晶块,可能是矿石吧,否则便是地球世界小说中仙侠世界的灵石。

圣人之像两侧,各有厢房一间,左侧厢房,空荡荡的,除了一个案几放置中央,案上文房四宝齐全,墙角堆积着数百捆两指宽,巴掌长的空白符纸,大约有五万张;

右侧厢房,有三个架子,架子上全部就放置着寥寥两三个玉瓶,不过,在墙角,却是堆积着至少数百的玉瓶、玉盒,全是空的。中央放着个一米五高,两人合抱的三脚青铜鼎。

显然这丹房,原本有许多丹药,不过都被青莲贤者用光了,自己食用不大可能,应该是分发给他的家族了。而大鼎应该是用来所谓炼丹的丹炉。

老子无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孔子,追求的是礼、仁、善,追求的是宽容,追求的是本心。

万物为刍狗,百姓为刍狗。

那自己呢?何尝不是刍狗?

显然,青莲贤者确实是个真正的贤者,并未忘记生他养他的家族,可惜,人心难测!

亲眼观察过宫殿后,谢影便仔细消化起脑中信息。

这些信息是有关空间和青莲大法的信息,乃灵宝青莲地书本身便有的灵性,应该是这个空间刚被“创造”出来时便蕴含的,毕竟青莲空间的本体其实就是书籍《青莲真经》。

书,乃是记载儒家之道的无上载体。

儒家之道,以书为无上至宝。其中又分为人书、地书、天书三大宝书,对应灵器、灵宝、道器三大品级,分别蕴含着神通之力、天地法则、大道之机,可化为虚幻空间、真实空间、完整世界,珍贵至极。

世俗中记载文字的书籍,自然不在宝书之类。

人书,灵器,蕴含着神奇力量,不但承载着其主的精、神、气,而且本身由灵脉之母的天元灵心、打造储物空间的空冥石之母虚冥晶、万年石乳为主要原料,配合其他珍稀材料,糅合无上法力和手段,渗入自身独特思想塑造而成,极为珍贵。内有芥子空间,可以储物,而且神通各异。比如:擅长炼器者,能化为宝鼎,自蕴异火,极大增幅炼器成功率;擅长生命系,人书便有浓厚生命之力,可肉白骨,活死人;擅长战斗者,可化盔甲或武器等;擅长自然系,借助人书可掌控该系自然能力;擅长兽系者,人书能化为凶兽,擅长五行者,便有五行特性,擅长阴阳者,便有阴阳特性,具体又细分无数种,主要看物主的意向、功法或特性等。

地书,灵宝,蕴含着某一天地法则,其主要原料为早已绝迹的先天元心和更高级的虚冥精、万年石乳精,其余跟人书形成大同小异。只是地书属于真实空间,是个小世界,对手一被禁锢在内,便是真正的牢狱,只能破开地书而出。而人书只是个虚幻空间,只能精神上影响对手,宛若领域。同时,地书功能比较齐全,是个独立的灵气空间,能蕴含灵气,没人书那般单一,增幅的效果也比较强。

至于天书,只存于传说中,自古没任何存在拥有过,传说天书之中,自成一界,自演乾坤。那可不是地书那般只是有限的附属空间,而是个完整的小千世界,据说如今的世界,其实是在一本天书之中,可想而知。

宝书最重要、最珍贵之处,便是能聚集气运,凝聚尘元,沟通天地,窃取天地力量,摄取顺从自己的智慧生灵的尘元,投影在内部形成“虚幻世界”,使得物主能无视距离吸收尘元,无需一直待在自己管辖范围内进行修炼。

另一珍贵之处,便是宝书都是可成长型异宝,可以互相吞噬进行进阶,还会产生器灵。炼制成功后,会随着主人的成长而成长,随着主人的消亡而消亡,若非特意存留,其他人根本无法强制获得。

如今的地书,绝大多数是上古遗留下来。其余极个别,便是吞噬了数量难以想象的人书进阶而成,凤毛麟角。





第一卷修身第二十一章书海无垠





“《青莲真经》属于中品地书,算高级了吧?怎么没器灵?”

了解之后,谢影感悟一番,却没发现青莲空间有器灵存在的迹象,而那座宫殿,其实是青莲贤者放在空间内的法宝,并不属于《青莲真经》的一部分,那些灵草,则被青莲贤者设置的法阵圈在地面,毕竟地书虽然能困人,但是实力相差不是很大的话,毕竟不是自己修炼而成的空间,无法把对手摄入其中。不是万不得已,还没人会傻得把对手引入地书空间,太弱没必要,太强的话,困住杀不死也没用,而且对方一破开空间,宝书就报销了。

“真能随意变幻空间?宛若自己创造的空间吗?”

好奇之余,谢影心中一动,宫殿再次缩小悬浮到半空,药园也隐匿不见。而那些空地忽而变成无尽荒漠、忽而变成平坦草原、忽而变成谢家村、忽而变成晋安郡府

神奇万分,甚至谢影还能在空间内幻化出各种物品、各种生灵,以谢影的眼力,都看不出与真实存在的差别,只是维持幻化的空间,极为消耗法力。

最奇怪的是,不管空间如何变化,碧湖却一直存在,无法隐匿踪迹、无法变化大小、无法变幻形状,就像独立于空间之中,不受这个空间限制。而了解的信息中,碧湖能溶解世间万物,最基本的功能便是溶解蕴含灵气的宝物,使其蕴含的天地灵气散发到空间中,其余功效则暂时不知。

而这本《青莲真经》,也就是青莲地书,便是上古一个名为青莲真人的古修士所创,记载着青莲真人的修炼之法,分为九层,对应一到九品,再高,并无相关信息,练到最后,魂魄之强堪比先天灵宝九品莲台,甚至化为九品青莲,极为强大。

青莲贤者,也不过是意外获得,而后依旧引用“青莲”之名,可惜修士每个层次的进阶极为艰难,并非苦修所能达到,青莲贤者终究还是无法超越“灭度”层次。

既然是《青莲真经》,主修青莲,那在儒修者眼中,他的道就是青莲,他的天就是青莲,这就是问莲殿的由来,其实就是问天殿的意思。

圣人之道,分为四个境界,十二阶段,前面的开窍与聚灵两个阶段,各个流派倒是大同小异,差别不大,都是以吸收天地灵气为主。

第一阶段,开窍。

只有灵窍大开者,方能沟通天地,感应天地玄理,牵引天地灵气,从而引入体内,形成自身的法力。其实所谓第一阶段,只是个基础,表示你有资格入这个门罢了。但就是这么个基础,却是直接扼杀了这个世界百分八九十生灵的脚步,令其一生无望圣人之道。

第二阶段,聚灵。

如果说“开窍”只是个基础,代表不了什么,那“聚灵”就表示你入了这个门了,在这个阶段,便是修士(不一定是儒修,其他宗派也一样)要学会如何更好地沟通天地,感应玄理,引气入体。就是因为这个“聚灵”,造成了各个修士实力的强弱,和实力增长的快慢,因此才有了修炼万法。

第三阶段,出窍。

最简单的解释是:感觉到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自己的肉体,在自己的肉体之外活动。

当人们在死亡边缘挣扎时,会发生濒死经验,很多时灵魂出窍是频死经验的其中一部份。当濒死者昏迷时,他们会感觉到自己脱离了自己的肉体飘起,然后是见到自己的身体以及抢救自己的医务人员。很多时在他们回复知觉后,都能够清楚地描述当时的情形。但那个时候,濒死者其实已被断定失去知觉,甚至脑部活动停止,但他们就是能够准确地说出在他昏迷失去知觉期间所发生的事情。

这个阶段,谢影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一个从地球世界穿越而来的灵魂,实在很难想象,更不知如何做到。

按照青莲所解释,就是修炼,修炼,再修炼,什么时候量变引起质变,自然能灵魂出窍,谁也不知道要多久,要什么程度才会由量变到质变。

可能数年,可能一生也做不到。

当然,这个阶段最重要的还是感悟,资质绝佳者,即便没把自己的“道”凝聚得接近实质,只是显形,便能做到了。只是,法力不足保护魂魄时,让魂魄出现在体外,可能一阵风或一道光线就让你魂飞魄散了!

至于顿悟,那是佛门骗人的玩意,世上没白吃的午餐,除非你真能学到传说中佛门的“一梦千年”无上大法,呼吸间凝聚出无上法力,还有点希望。

反正当你的魂魄能出窍了,那就是到达第一境界后期的标志。

而达到“聚灵”阶段,最明显的作用,就是有了一定的道法,虽然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