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无相天魔 >

第49章

无相天魔-第49章

小说: 无相天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子康背上一阵冷汗,睁目看时,却见情景又是大不相同,适才神魔之战仿佛被一阵风吹得无影无踪,只见山巅一个赤红瞳的甲士,手持赤血大刀,仰天狂笑。
    而在他背后,一群光华万丈的人物,正飘落凡间。
    “小心!”
    冯子康认得那是自己刚刚夺舍了鲁将军的模样,虽知这是过去之事,无可挽回,却还是高声大叫,提醒自家注意。
    可惜他无论如何高叫,自家都没有反应,直至那道士手中长剑,刺穿了他的胸膛,这才回过头来,满面痛楚与不解。
    冯子康目眦尽裂,愤而大叫。那穿胸之痛,宛然刺于自身。
    旋即见鲁将军躯体化为齑粉,不再存于世上,他目中流血,恨意炽烈!
    天魔夺舍,正道除魔,当然是天经地义的正理,就好像老虎吃羊,羊吃草儿一般。
    但是生而为羊,如何能不恨虎!
    难道要羊儿被虎吃了,还要为那猛虎大声叫好,喊声“吃得好!吃得对”才是?
    他不是那种蠢羊儿!
    他要复仇!
    他要纵横天下!
    终有一日,我不要再为人所屠宰的鱼肉,而是吃羊的老虎!
    “生而在世,不能自由,又有何趣味?便是万劫不复,我等也是如此!”
    适才那魔音灌脑,此时不经意地就在他脑中浮现出来。
    “正是!”
    魔道之心,就在自由二字。
    天地广阔,任我纵横,生杀大权,掌于我手。天命不足畏,神佛俱可散,只凭我一口气,直打到三十三天外,随心而行,无人可当!
    佛挡杀佛,神挡杀神!
    冯子康心旌动摇,浑身抖个不住,疯狂大笑,双目渐为血红。
    “我这便杀上白马寺,屠尽那些秃驴,看那什么元元贼秃可敢出来!他要出来,我也是一剑斩之!”
    他只觉得自己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无论是谁,在他面前都不堪一击。
    那几个化神期的秃驴牛鼻子,又算得了什么?
    他摇摇摆摆,目光望向远方,满是怨毒与仇恨。
    入魔之兆!
乱起南蛮 第四十一章 魔道之心(下)
    就在千钧一之际,那四具神魔忽然一收,从天灵钻入他体内,直往下沉。
    冯子康阒然一竦,脑中恢复了一丝清明。
    兵家的大道,忽然又在他脑中涌现!
    “胜一切不可胜之物,凭什么天地星辰,生死轮回,我只求一刀之下,乾坤倒转!”
    “天地广阔,任我纵横,生杀大权,掌于我手。”
    两种不同的道心,在他心中盘旋,竟是开始奇妙地融合起来。
    想要天地纵横,掌人生死,前提自然是要有足够的实力,只有再无不可败之物,就算是天命神仙,也是一刀撂倒,那才真正能做到自由。
    他的怒气渐渐平息,心中复仇的**也慢慢地压了下去。
    此时,他还不是那些人的对手。
    不过终有一日,他会将他的所有敌人都踩在脚下!
    魔道之心既明,只见丹田魔种忽然放出诡异的光亮,正是魔心定性之象,四尊魔神绕着魔种缓缓旋转,竟是在他体内扎下根来。
    “哈哈!”
    冯子康爽快大笑,这一次吸纳四卷残片入体,可是得了个大便宜。
    一是借魔神残卷创造的幻境,锤炼魔心,照见神魔之战,再回顾当日入世之时的痛楚,他终于坚定了魔之一字的真谛。
    并非杀伐即为魔,魔的欲念,起自本身的**。
    **越重,魔性就越重,顺着自己的**而行,不加节制,就是魔。
    所以人人都可以为魔,只要一念放纵,魔心即盛。
    爱是魔,恨也是魔,执着也是魔。
    人的七情六欲,都是魔的根源。
    元元大师和乾阳真人二位,他们要灭了天魔夺舍的躯壳,也许他们没有做错。但冯子康被他们杀死,心中愤恨,绝不能就此消弭,只有杀了他们报仇,才是魔本心所在。
    就像苗遇春、小高和梁思安诸人,他想杀,便杀了。
    没有丝毫犹豫,做事但凭自己本心。
    “畅快!”
    魔心通透,此后修魔一路顺畅,再不会有瓶颈所在。
    除此一点之外,那四具神魔入体,还更有好处。
    四象神魔阵法!
    如今这四具残片,围绕魔种旋转,冯子康随时可以调用,布成四象神魔阵法,这阵法玄奥莫测,威力无穷,更关键的,是它还可以不断升级,只要再获得其它残片补入其中,阵法威力会不断上升。
    每得到一对神魔,阵法威力可以翻上一倍。
    “若是得了上百片残片……这阵法岂不是有毁天灭地的神通?”
    要是当真有了百余片神魔残片,恃着这个阵法,他就有把握干掉化神期的高手!
    “哼,看来至强之路,也并非那么难走嘛!”
    冯子康淡淡一笑,这才感到浑身虚弱无力,想是刚才在神魔幻境之中消耗了太多的体力,他调息一阵,眼见那百毒仙子已经化为烟尘,再无半点痕迹,这才掉头下山。
    总算他还记得,到一线峡平台上把那两个童男童女带上。
    这两孩子浑身屎尿,面色苍白,看见他来了,脸上满是惊喜之色,却连叫都叫不出声。
    冯子康给他们喝了两口水,一问之下,原来他们早就醒来,等了三日,也不见有人来,他们俩被紧紧绑着,又吓又饿,每日里倒只盼着妖怪早点来把自己吃了,也好少受些苦楚。
    这时候看到竟是冯子康回来,惊喜交集,更是浑身都软了。
    冯子康哈哈大笑,召来心火将他们烧个干净,再弄了两丸寻常丹药给他们吃了,这才将这童男童女丢上云车,一路返回寒山峒。
    “冯大仙回来了!冯大仙回来了!”
    听说妖怪已除,冯子康还把两个童男童女带了回来,蛮人们欢天喜地,那两个孩子的家长更是喜极而泣,直把冯子康当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活菩萨啊!”
    “咱们可要供起冯大仙的长生牌位,日日供奉孝敬才是!”
    “他是我们峒的救命大恩公啊!”
    “我听说大仙中有侠,专门扶贫济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叫做仙侠!我们这位冯恩公一定是仙侠,不是那个什么秃头的菩萨!”
    “对对!仙侠!仙侠啊!”
    那群蛮人说到做到,果然在峒里供起了冯子康的长生牌位,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大恩公仙侠冯讳子康长生禄位”。
    此后香火流传千年,最后竟成了蛮人口中的天神,这个斩杀当日蛮人之龙兀都牙的冯子康,却是万万料想不到了。
    他此时只是苦笑,一不小心,大魔头又被人当成了大好人,实在是件让人无语的事情。
    此地既然事了,他就带着武小姐返回利州。
    武小姐也是为他的英勇行为而倾倒,一路上驾着云车,却不时回头与他说话,眼睛扑闪扑闪,难得地露出了崇拜之意。
    就算是父亲英勇无敌,也从来没有得到这个从小就心高气傲的女孩子的崇拜啊!
    “师叔,那白骨妖怪厉不厉害?你再说说怎么斩妖的嘛……”
    关于进山斩妖之事,冯子康是对蛮人随便胡扯了一通,说山里有白骨成精,他与之奋战三百回合,终于消灭,听得蛮人们大是激动,武小姐也是目眩神迷。
    一贯淡定从容的她,也是芳心可可,不由自已。
    冯子康眼睛半睁半闭,忙着体悟道法神通,哪有时间跟她罗嗦,只是随口哼哈两句,也就罢了,更是让少女心痒难搔,偏偏又不敢造次。
    不二日到了利州城,他们降下云车,落在都督府的门前。
    “武小姐,你家已经到了!”
    “哦……”
    恍然之间,武小姐竟有些失神,一想到就要分别,竟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师叔,进门喝杯茶吧,家父虽未回来,但家母一定会非常感激您的……”
    “不必了!”
    冯子康摇了摇头:“凡尘俗世,我没什么兴趣,就此告辞,日后大概并无再见之期,就代我向克敌和武都督说上一声吧!”
    仙凡之隔,犹胜天壤。
    他此后回龙虎山,要费心冲击筑基凝丹,至少也是几十年的功夫,光阴弹指一瞬,如白驹过隙,这些世俗之人,却又能再有几个活着?
    既然无缘,何必要见?
    冯子康潇洒挥手,驾起云车,飘然而去。
    武小姐恨恨地一跺脚,强忍着泪珠儿不掉下来,神色坚毅:“什么并无再见之期,我武媚偏不相信!”
    “终有一日,我要再见到你!”
魔劫初起 第四十二章 正道新星(上)
    “冯师兄回来了!”
    冯子康接近龙虎山的时候,低调地收回云车,将小狐狸收在九尾狐给的那个胭脂盒中,御起铁剑飞行,却不料被守山弟子遇上,对方一片欢腾,扯着他就往落日峰而去。
    “何事?”
    冯子康有点吃不住这阵仗,他什么时候这么受欢迎了?
    “冯师兄,你还不知道啊!现在你可是出了大名了!三教九流,好多前辈都特意到龙虎山来看你!你如今是最受瞩目的正道新星了!”
    “啊?”
    即便是以冯子康的从容淡定,也不由得有些惊愕。
    到底我干了什么事情?居然成了最受瞩目的正道新星?
    ※※※
    “这就是冯贤侄,好!好一个少年英雄!”
    一个身穿紫色长袍,头戴九龙冠的长须老者呵呵大笑,喜滋滋地看着镇静走入万军辟易堂的冯子康。
    今日的万军辟易堂上,除了主位端坐着龙虎山兵家宗主袁不焕之外,还有数位凝丹期的大高手在座,气势威压非同小可,这不过十五六的少年竟然施施然而入,一点都没有困窘惊慌之色,果然是年少一辈的英杰!
    “子康,”自己门人挣面子,掌门人袁不焕也是笑呵呵的,他轻轻挥袖,扶起正要磕头行礼的冯子康,笑道:“今日有多位宗门前辈在此,我先与你介绍。”
    他伸手一指刚才大笑的紫袍老人,“这是咸阳渭水法家的长老,鹿熙子前辈。”
    九流之中,如今兵家第一,但是法家门徒,遍布尘世,也是蒸蒸日上的格局,法家长老绝非等闲之辈。冯子康暗自心惊,行礼见过。
    “这是临淄墨家矩子墨武的师弟墨予毒。”
    墨家的人,都要弃去前姓,改而姓墨,以示坚定向道之意。冯子康抬眼看去,果然见他髡无须,上身裹一块麻布,腰间扎一条草绳,赤着双脚,打扮与墨离一般无二。
    “这是泰山农家的温灵素前辈……”
    这是在座四人中唯一的女性,她包了一块头巾,穿着蓝布印花的衣裳,倒像是个农妇一般,但却遮不住她如春风一般的温润气质,浅浅一笑,温和从容,让人心安定。
    “还有这位……”
    袁不焕站起身来,显然是对这位贵客最是重视,“来来来,子康过来见过,这是洛阳白马寺的主持悟了禅师,也是当今佛教宗师元元大师的衣钵传人!”
    “哦?”
    竟然是元元大师的弟子?
    冯子康一边行礼,一边偷眼瞧去,只见那和尚一袭白色僧袍,手中捏着一串乌檀木的念珠,面上满是皱纹,也不知道有多少岁了,一张苦瓜脸上,却在露出笑容。
    比之元元大师的风华,他是要差了不少,但安坐于室中,也有几分出尘高人的意思。
    “哈哈哈!冯贤侄,你这次南蛮之行,以区区引气四层的功夫,斩杀蛮王兀都牙,天下大势变幻,你可居功!若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