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综琼瑶]重生之四八续缘 >

第5章

[综琼瑶]重生之四八续缘-第5章

小说: [综琼瑶]重生之四八续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不是想等着四哥一起么,谁叫皇上您回来晚了的。”胤禩好心的给小明子解了围,算是刚才‘说书’的奖励吧。
  
  “传膳吧,就摆在这边。”胤禛总觉得胤禩现在和他表面上虽是毫无芥蒂的亲近着,但其实两人的距离倒像是比上辈子还不如呢。
  
  胤禩的用餐礼仪是相当优雅从容的,嗯,从容到基本上胤禛吃五口的速度,胤禩大概能放进嘴里一口,而且还在对方之前放下了筷子,接过小明子递来的帕子净了手,开始喝起茶来。
  
  “又吃这么少?”胤禛觉得像是回到了弘晖小时候不肯吃饭的那会儿。。。(四爷,您把八爷当儿子养了?虽然人家现在的身份确实是吧。。。)
  
  “习惯了。”胤禩淡淡的说了句,脾胃不调什么的,前世就有的,到最后的时候更是严重,而如今的永璋恐怕也没比他当初好多少,身子早让常年的卧病给拖累坏了。
  
  到嘴边的劝导的话一句也说不出口,胤禛只能在心里默默叹气。
  
  高无庸到门口和一个小太监说了几句话,又回来向胤禛回禀,说是傅恒大人到了。
  
  “四哥处理政事要紧,放心,弟弟不会自己跑了的。”胤禩见胤禛没有动,只好‘识趣’的劝上两句。
  
  这样的相处模式让胤禛觉得很难受却又说不出症结所在,只好嘱咐了一句‘记得吃药’就离开了。
  
  午后,原本晴朗的天忽然阴了下来,没多会儿就下起了雨,虽不算大,不过也给这个早春添了几分寒意。这个季节,屋里的地龙什么的自然早就不烧了,小明子怕胤禩着了凉,赶紧多拿了件袍子给他披上,又找了个好几个暖炉来让他抱着。
  
  胤禩对于自己被当成个大姑娘似的照顾着,也表示很郁闷,想当年爷还能上战场杀敌呢。小明子听着胤禩抱怨的话,适时的回应几声诸如‘爷您自然是威风八面’之类的话,不过下一句肯定就转成‘爷您这手脚暖和过来没有?要不奴才给你找两个炭盆送进来?’。弄得胤禩只有默默扶额的份儿。
  
  不过事实证明,小明子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胤禩对永璋的脆弱程度认识的还是不够深刻,白日里就是觉得憋闷趁着支使小明子去倒茶的工夫偷偷开窗子呼吸了一下新鲜空气,结果刚到傍晚就发起了低烧,而且咳嗽得厉害。
  
  胤禛一边给咳得气喘的人抚着胸口顺气,一边开始迁怒起了无辜的永璋,当然还有害得永璋身子差成这样的弘历。哼,弘历,你最好祈祷不要投胎回来,否则,朕一定让你尝尝后悔的滋味儿。
  
  胤禩喝了药,却发现胤禛还在自己床边坐着,手边放着一摞折子,看样子是打算在这儿批完了。虽然四哥你不介意这样写出来的字不好看,弟弟可还介意睡觉的时候有别人在旁边看着不自在呢,“四哥,你别在这儿坐着了,过了病气就不好了。”这个体虚什么的无所谓,但是风寒还是会传染的,所以,四哥您这万金之躯,还是别让弟弟当罪人了。
  
  “不碍事。”胤禛只是伸手试了试胤禩额头的温度,没有听劝。
  
  “四哥,我想睡觉了。”胤禩继续保持着风度,控制着想直接赶人的冲动。
  
  谁知胤禛根本不为所动,很是贴心的给他掖了掖被子,说道:“嗯,睡吧。”
  
  胤禩觉得自己果然是病的不清,怎么越来越想发脾气呢,“有小明子在这儿值夜就够了。”这回话总算说的够直接了吧。
  
  胤禛也没生气这人对他的好心不屑一顾,倒真叫人搬了自己的东西放回去,然后吩咐小明子好生照顾着就走了。
  
  胤禩头晕晕的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着,嗯,当初怎么决定的,哦,要平平淡淡的过一世,后来,四哥居然说了句莫名其妙的‘喜欢’,把自己的心给搅乱了。现在,还对自己这么好,胤禩揉揉发疼的太阳穴,倒是希望胤禛能像上辈子那样狠决一点儿,那么自己也好放得下,也不至于这么烦。算了,顺其自然吧,说不定,哪天醒来人家皇帝陛下就厌了呢,反正不抱希望总比再失望一次要好的吧。
  
  胤禛把比较重要的折子拣出来先处理了,然后又悄悄回了偏殿,胤禩已经昏昏沉沉的睡着了,只是咳嗽还没有止住,睡得不太踏实。胤禛让屋里的人都退了出去,脱了外衣,轻轻的上到胤禩的床上,从身后抱住他发凉的身子。许是靠着一个人工火炉的缘故,胤禩倒是慢慢不再咳了,一直紧皱着的眉头也松开了些。
  
  其实胤禩一向浅眠,所以当胤禛从身后抱住他的时候他就已经醒了。大概是他还咳嗽着,胤禛才没发现他的气息根本不像熟睡的人那样吧。本想马上起来再‘劝’这人回去的,毕竟胤禛在这里他真的睡不着。不过,许是因为胤禛在他颈侧的那一声轻叹,亦或是有些贪恋这怀抱的温暖吧,胤禩究竟还是没有出声,就静静的任他抱着。
  
  第二日一早,特意轻手轻脚下床离开的胤禛没有发现,原本应该在他怀中‘安睡’的人,在他走开后,睁开的眼睛里却是清明一片。
  




6

6、相处 。。。 
 
 
  在胤禛和胤禩离开三阿哥府邸之后,侍卫们就遵从胤禛的命令将府里的奴才都押下去一一审问,但是没想到那个管家会突然咬舌自尽,而其他人交代的结果都是听从了管家的安排,拿了他的好处,才会处处怠慢三阿哥。
  
  胤禛在听完汇报之后,又派人暗中详查这个管家的背景以及以往接触密切的人,不过,更奇怪的是,矛头竟然指向的是愉妃。
  
  愉妃,珂里叶特氏,虽然是在雍正年间就已经跟在弘历身边的人,却因为性子木讷,一直不得弘历的宠爱。以贵人的身份生下皇五子永琪之后,才得以晋为嫔。哪知道永琪却与她这个亲额娘关系生疏,反而同令妃魏氏亲如母子。两年前,愉妃病逝,永琪也是被弘历用为额娘守孝为由留在宫中没有建府。
  
  三年以前,愉妃还健在,从表面上来看,三阿哥永璋在大阿哥过世之后就占据了皇长子的位置,自然也是永琪将来的竞争对手,愉妃为儿子铲除障碍倒也是合情合理。不过,凭胤禛从弘历的记忆中对愉妃的印象分析,这件事恐怕不会是愉妃所做的。但是因为愉妃如今已经不在,线索又已经断了,就只能先暂时作罢了。
  
  习惯是一种可怕的东西,比如胤禩对于住进养心殿原本抱着一种别无他法所以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可是相处了几日之后,却发现竟然渐渐习惯了和胤禛的这种‘同居’生活。
  
  林太医现在每日都会来养心殿来给胤禩请脉,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永璋的身体已经亏损了六七年的时间,实在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调理好的,所以这药还得一天两回的坚持喝着,林太医也很尽责的嘱咐着让胤禩注意饮食,多休息,忌劳累,忌受凉等等。
  
  二月的天气对于某些个病患来说还是太冷了,所以胤禩每天的活动范围就被限制在了养心殿里。
  
  胤禩也跟胤禛提过自己一个阿哥住在养心殿里确实有些不合规矩,更何况永璋的年纪也不小了。按说胤禛向来是最讲规矩的人,这种事情若是在雍正朝肯定是怎么都不可能发生的。不过胤禛对此却解释为,弘历这小子压根就没把祖宗规矩什么的放在眼里,看看他怎么对皇后的就知道了,所以‘皇帝’心血来潮将‘皇子’养在身边,这种看似不正常的事情看在其他人眼里,反倒会觉得皇帝是正常的呢。胤禩听罢,也只好不再多说什么了。
  
  胤禛鉴于上次胤禩偷偷开窗透风乃至着凉事件的教训,每日下朝之后就把所有的奏折都让人搬到偏殿来,陪着胤禩一起用完了早膳,再盯着人喝了药,就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不过召见大臣的话,还是要在正殿那里,毕竟皇帝在一个阿哥住的地方处理政务还是不太合适的。
  
  虽然两边的距离不远,但是胤禛这么跑来跑去也挺麻烦的,至少胤禩看着都替他累得慌。胤禩也表示了自己会好好休息,毕竟身子是他自己的,他也不愿意总喝那苦药不是。不过胤禛就是怎么都不肯点头,无奈之下,胤禩只好说了个折中的办法,他白天就到正殿里去歇着,胤禛批折子,他就看看书,有大臣奏事,他就到到屏风后边回避一下。
  
  如此一来,倒也方便了不少。胤禛看胤禩的精神还不错,碰到犹豫的问题也会跟胤禩商讨一番。当年圣祖爷膝下培养出来的皇子,哪个也不是简单的角色,更何况是能跟雍正斗到最后的廉亲王呢。就连胤禛在登基后,还曾说过“允禩较诸弟颇有办事之材,朕甚爱惜之”;“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足见对他的评价之高了。
  
  胤禩最初也不愿多接触朝政,毕竟现在的皇帝又变成胤禛了,上辈子那么多年养成的习惯,他们都不是能够随意放下戒心相信别人的人。就算是自己如今并没有什么能够威胁到胤禛的地方,但心无芥蒂、坦诚相对这种感觉对他们而言也似乎太陌生了。
  
  不过,慢慢的,胤禩也不再纠结了,就像他自己刚刚醒来的时候想的那样。重活一世,好歹也要为江山百姓做些什么吧。既然他也承认胤禛是个好皇帝,那么正好用现在这个便利的身份帮胤禛分担一些,也算是为上辈子做的错事略作补偿吧。
  
  想通了之后,胤禩也不用再避忌什么。与胤禛商量了一下,两人从弘历的记忆中将如今朝上大致的情况给顺了一遍,不难看出其中的诸多弊端和隐患。不过这些问题大多还没有暴露出来,所以胤禛和胤禩回来的还算是及时。
  
  说到底,重整朝纲也是个大工程,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得一步一步的慢慢来。而且,胤禛刚上了弘历的身,在朝上也不能有太大的变化,免得惹人生疑。
  
  想想上辈子,一个胤禛自己,一个怡亲王胤祥,两人都可以算是累死在国事上的。当初他们那么努力想整顿吏治、肃清朝政,希望将来的皇帝继位的时候,不会再像自己在雍正初年时那么艰难。可没想到,他们的一番心血倒成了弘历挥霍的本钱。所以,胤禛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在继承人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
  
  经过一段日子的考察,胤禛对弘历的这些儿子们的情况也都大致有了了解。永璋现在是胤禩,自是不用多说了。四阿哥永珹为人太过谨小慎微,没有半分皇家气派,且资质也很一般,难当大任。五阿哥永琪就在宫中,不用旁人监视,胤禛自己也能看到,就冲他整日里带着个奴才在身边称兄道弟,还与那两个民间格格在一处厮混胡闹,就早已不在胤禛的考虑范围内了。六阿哥永瑢倒是个聪慧有灵性的,可惜一心热衷于诗词山水,对其他事情提不起半分兴趣来。至于八阿哥永璇,也不知是生性如此还是刻意为之,反正是在吃喝玩乐上堪称京中纨绔子弟们的楷模,这样的名声在外,也是与大位无缘了。
  
  说起自己这些不争气的皇孙来,胤禛也难免跟胤禩发上几句牢骚,这才过了几十年,爱新觉罗家的皇子怎么就比当初他们这群兄弟差了这么多呢。胤禩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