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红楼]但为君故 >

第89章

[红楼]但为君故-第89章

小说: [红楼]但为君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来就听说了这事儿,急忙往后头来请安,见了祖母的样子也是唬了一跳。

    姐弟两惶惶不安的等了许久,才有人报进来御医来了。黛玉忙扶着丫头的手躲在碧纱橱后,伺候唐氏的几个丫头也避开了,只留了几个未留头的小丫头,并四个嬷嬷。

    今日来的御医却不是常请的那位,花白的胡子显然上了年纪,但也不敢托大,一路低着头进去。

    安静的房里只有衣料摩擦的轻微声响,胡子花白的老御医闭着眼外头把了许久,睁开眼又让换了个手,大约一盏茶后才松开,起身往外走。家里没有别人,林珩人又小,正好今日林仹在家,便请了他过来一起招呼。二人一见御医出来,忙迎上去,问道,“老先生,家祖母的身体可有什么要紧的。”

    老御医道,“不妨事,老太君有了年纪,夜里着了凉,心里又存着事儿,越发觉得不舒服起来。”

    林珩放了心,便道,“还请老先生往外书房去开药方。”

    老御医连声道好,跟着林珩走到外书房。吃过茶写了方子,老御医又说,“这药要按时吃,切忌遗漏,那就没有效果了。不过心病还须心药医,要让老太君保持心情愉悦,不要有什么事都憋在心里。”

    林珩看了药方,说,“先生果然高明,晚辈都记下了。”

    老御医见无事,便告辞而去。林仹将人送至门口才回转。这边林珩又把药方和脉案交与黛玉仔细看了,他这位姐姐可真是无所不晓,连医书也喜欢看,不仅是喜欢,更是精通,因此才要同她商量。姐弟两个看了对症,就吩咐人去抓药,赶紧煎上。

    一时胡氏到了,仔细看了看唐氏的情形,心里也有些担心。因打发了家下人往家里去把铺盖和妆奁拿来,说是要在林家住上几天。黛玉巴不得此刻有位长辈在家,也能帮着出出主意,喜得道谢不止,在胡氏怀里哭了一回才罢。当日她母亲去世之前也几乎是这样起不来床,她可真怕祖母也就这样去了。

    且不说唐氏吃了药如何,千里之外的林如海,一路加急堪堪赶到福建境内,却是因水土不服也病倒了。好在也不急在这一两天,便换做马车缓了下来,一边治病一边赶路。半躺在马车里的林如海不禁苦笑,来前不说君祁,他也怕这其中还有什么阴谋,因此处处小心生怕中了暗算。哪里知道还没等别人来暗算,自己这不争气的身子就先倒下,来南边也不是一两回了,竟然还闹一个水土不服。不过这事儿林如海可没打算让君祁知道,想着没两天也就好了没得叫他担心。只是病中的林如海忘了,他身边有多少君祁的眼线,这样的事又如何瞒的了他。不过二人相隔千里,就是知道了也不过白担心,的确是没什么用。

    捶了胸口两下,林如海只觉得心口发闷,却也没有其他的症状,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的病症之一。要不怎么说母子连心,此刻唐氏也正是胸闷气短,头昏乏力的时候。想着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林如海还是觉得愧对了母亲和一双儿女,只想着把幕后之人揪出来,顺带帮君祁处理了出云国之事,却忘了自己一离家,家里没有个靠得住的男人,平日无事还要,若是有个大事小情的,珩儿也不顶用呀。好在还有两位表兄帮扶,也让他少了些忧虑。

    只是这水土不服三五天也不见好,每日吃的药好像白倒了一样,一点效果都没有。林如海心急了,他现在可是“主帅”,这样病怏怏的到了前头跟人和谈,气势上就差了一大截,哪里还能谈得好。又因为担心京城里的局势,到底在呈奏折的时候捎带了一封家书,不好让官差送到家里,只能让君祁转交。

    又是两日过去,眼看着泉州城就在眼前,林如海一咬牙,让大夫下了一剂猛药,不管对身体是不是有害,先把这些恼人的症状压下去才行。也不知是那药真的起了效果,还是病得差不多了,林如海终于在到达泉州城的前一天恢复了生气,做好了准备。



 第086章 点火

    清冷的城门口;一队人马护着中间宽敞的大马车,气势浩荡的进城去。才进到门口;就有一个身穿铠甲的参将上前来;也不行礼;大咧咧地对着马车大声道;“敢问可是京城来的钦差林大人;”

    马车旁的侍卫都是君祁特意挑选的御前护卫中的亲信,都是出身大家,见他区区一个参将就敢如此无礼;即刻骂道;“大胆,你是何人,竟敢在钦差面前放肆。”

    那参将毫不在意;笑道,“卑职乃是福建水师麾下参将,白长硕,奉将军之命来迎接钦差大人。”

    林如海在马车里听了,暗道是这人不知深浅还是这位大将军要给他一个下马威,但若没记错,此次带兵的乃是定南大将军常峰,与林家没什么交情也并未交恶,看来是对此次朝廷下令诏安让这位常大将军心怀不满了。

    “来人,传我的话,让白参将带路,直接到衙门去。”

    故意压低的声音低沉浑厚,从马车里传出来,不用侍卫转告,白长硕也听得一清二楚。白长硕也是靠着军功起家,腥风血雨里闯过来,靠着一身硬骨才爬到了如今参将的位子,满脑子的打打杀杀,哪里懂这些门道。刚才会这样,一来他原就是个不拘小节的糙汉子,二来却是常峰吩咐的。如今见这位钦差的反应,也不知如何应对,只好抓抓头发打发了一个小兵先去衙门报信,自己走在前头带路,心里想着这些文官就是麻烦,人都到了连面都不露,京官就是脾气大。

    林如海捏着那块,或者说半块玉佩,心里还在思量一会儿见了这位常大将军之后要如何应对,不管跟出云国怎么谈,总不能乱了自家的阵脚,必须要先安定军心才行。当然,照刚才的情形看来,今日或许是见不到常峰了。

    林如海所料不差,到了衙门果然不见常峰在外等候,一问之下才知道常峰昨日带人去检查海防,要过两天才能回来。林如海心想,常峰不愧为皇上亲口御封的常疯子,不让他打仗就这样摆脸色,也亏得总在外征战,这才能稳坐大将军的宝座。相比之下,自家的大表哥唐晏可以算得上是足智多谋了,当然并非是指用兵之道上。

    白长硕一脸疑惑,明明大将军早起才吩咐他去迎接钦差,怎么这会儿又说巡查海防去了呢。不过他也至于傻乎乎的说出来,一脸歉疚的回了林如海,就主动招呼起这位钦差大臣,好在衙门里早就打扫出了钦差下榻的房间,还不至于失礼至此。

    林如海也不生气,却未失了钦差的身份,不顾官衙里的一众将士,吩咐随行的侍卫布防下去,更当着众人的面说,“本官一路风尘,正好趁着沈将军不在好好休整一番,待沈将军回来了,即刻来报。本官可以等,心系战场的皇上可等不了,前线拼命的战士们更加等不了。你们也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别打量出了京城就没人管了,本官虽然是个文官,对行伍中的事也并非是一窍不通,不然皇上也不会派我来做这个钦差。这趟差事办好了,回去自然有你们的好处,若办砸了,咱们谁也逃不了干系!”

    这话白长硕听得不甚明白,可身为常峰军师,一早就隐在众人之间的吴凯可是听出了里头的意思,见钦差大人笑着回房歇息了,立刻就派了两个小兵快马去寻常峰。因此第二日林如海还未用午膳,就听说常将军一路快马加鞭,从前线赶回来了。

    林如海笑着说了一句,“常将军消息倒是灵通,这一夜赶路,辛苦了。”前儿个派人来传信说是昨儿就能到,结果到了没见到人;如今也没派人去叫,才过了一夜又回来了,消息灵通之说,实在是讽刺至极。不过自然没有人会自讨没趣说出来,毕竟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常峰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没什么效果的下马威觉得没脸,在林如海面前也不摆谱了,对这位钦差甚是恭敬。毕竟是一品大员,又是皇上的亲信,圣旨里也明说了一切事宜由钦差做主,可便宜行事。这样的旨意无异于尚方宝剑,便是要换了他这个大将军也不是不行。当然,能做到这份上的人,想必也不会做出这样没脑子的事情。只是他常峰一心报效国家,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这么窝囊的让这些书生去和谈。他们打了这么久都没什么结果,让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大人去,除了和亲、赔款,难道还能有其他法子不成,简直扯淡!

    林如海并未立即同常峰见面,而是让人传话,让常峰用过午膳后在后花园的凉亭等他。常峰忖度着大约是钦差昨日被下了面子,咽不下这口气,因此才要报复他。只是为了前线苦苦支撑了一年的战士们,他少不得忍气吞声,待打听明白了钦差的意思再行事。

    只是常峰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饶是再好的脾气和耐心,也要被消磨光了,何况是常峰这样一个一身戾气,说一不二的将军。别说是他,一旁跟着的几个副将也早就眼毛火光,若不是他死命拦着,早就找上门去了。

    正当常峰最后一丝耐心也要耗尽时,林如海一身常服,拿着把折扇缓缓而来。这样的天气不冷不热,这把扇子自然不是用来扇风的。

    还未走进凉亭,林如海就笑道,“常将军一路辛苦了,从海防线到这里少说也要两日的脚程,将军居然这么快就回来了。只是本官不过奉命而来,哪里比得上战事要紧,将军既然是去巡查海防,不该这样轻易回来才对。若是有不明就里的人传出去,还以为情况有变,到时候惹得军心大乱可就是本官的罪过了。”

    常峰脸上一僵,“林大人言重了,海防并没有什么问题,本将军只是见大人迟迟不来,担心出云国又突袭,因此才去前头看看,也好放心。”

    林如海仍是一脸微笑,“本官的马,自然比不上将军那匹身经百战的良驹。不过本官特意将将军请到这里来是有要事相商,不知道这几位是……”

    常峰明白林如海的意思,却是丝毫不让,“大人放心,这几位都是下官出生入死的好兄弟,绝对信得过。”

    “常将军这样说,本官就放心了。毕竟事涉机密,若是让有心人听去了,总归不好。”

    林如海这话一出,其中一位暴脾气的副将就要冲上前理论,这摆明了是不相信他们,好在另外一位副将眼疾手快把人拦了下来。常峰胸口憋了气,也是不好受,奈何眼前的人不是轻易能动的。即便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话,他也得为大局着想。

    林如海像是没见到他们一个个火冒三丈的样子,继续说道,“想必将军也知道,此次皇上派我前来,是为了与出云国和谈。皇上的意思,这仗打得够久的了,不是不想赢,只是这样耗下去对咱们也没什么好处。既然出云国主动要求和谈,咱们就顺势而为,又全了面子,又免了百姓饱受战火之苦,岂不两全其美。”

    常峰却道,“大人,末将也知道这仗拖得久了,只是如今既然出云国肯和谈,必然是坚持不了多久。前几次交战,也是胜多败少,咱们何不趁此机会一举拿下。那出云国也曾和我朝议和,至多不过十年太平,过后还不是照样来沿海一带烧杀掳掠。斩草才能除根呀!”

    林如海道,“若是能斩草除根自然是最好,不然皇上也不会特意让人组建这福建水师。只是常将军也知道这打仗所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