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红楼]但为君故 >

第103章

[红楼]但为君故-第103章

小说: [红楼]但为君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戏文,就您还听得这么入神。家里不是养了一班小戏子吗,就喜欢成这样了,我可得拉着您,要不还不跑到戏台子上去了。”

    南安王太妃笑着将手中的一颗瓜子塞进她嘴里,“罢哟,听个戏还被你说,快拿吃的堵着嘴吧。我还就爱这出戏,你若是嘴瘾犯了,找被人去,别打扰我听戏。”

    东平王妃正拉着黛玉说话,怪她好久没去府上了,又说想她了,没有女儿在身边都没人陪她说话,惹得黛玉十分不好意思。一时见婆母同南安王太妃争辩起来,便知道缘故,忙拉着黛玉过去,“太妃怎么了,可是在抱怨媳妇儿抢了您的乖孙女。”

    东平王太妃一见黛玉来了,忙撇下南安王太妃,拉着黛玉坐到她身边,笑道,“可是呢,你们娘俩倒是高兴了,撇下我这个老婆子没趣。好孩子,你祖母狠心,小小年纪就让你干这干那的,我怎么记着都好久没来家里住了。今儿正好,一会儿就跟我一道家去,让那个狠心的老太婆自己忙去。”

    唐氏换了件衣裳,正从后头出来就听见这么一句话,忙道,“老姐姐,你又来抢我的乖孙女了。”

    黛玉笑着站起来将唐氏扶到座儿上,脆生生的道,“哪能啊,祖母,太妃说笑呢。”

    东平王太妃却不领这个情,横竖她是不怕唐氏的,“玉儿甭怕,我今儿还就是要把玉儿接走了,你还拦着不成。”

    唐氏笑道,“大正月里接了去,替你忙活不成。你也别忙着说我狠心,我早替你打算过了,待出了正月,开春的时候带玉儿上别院玩才是正经。”

    “那感情好,”东平王太妃笑道,“正月里还真没什么空闲,三月里别院正是风光最好的时候。嫂子,不然咱们一块儿去,横竖整日在家也没什么事做。”

    南安王太妃笑道,“急什么,真是个孩子心性,三月里的事儿往后自提不迟,这会儿巴巴的说了,谁知道到时候得不得空呢。不是说你们家二小子的婚期定在开春,怎么到现在还没个动静呢。”

    东平王妃笑道,“嗨,原本就定在二月里,只是慧明师太说春天不好,得秋天才合宜,因此巴巴的又改了日子。”

    南安王太妃点点头,“慧明师太精通天文演算,八卦风水,听她的没错。横竖也只差了小半年,倒是不用着急。倒是水家的小子,竟不知是何打算。”

    东平王妃看了远处的北静王妃一眼,压低声音道,“早先问过姐姐,说是横竖溶儿要守三年孝,就不着急定下。早些年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如今更加是高不成低不就。新年就是二十了,等到除了孝可就二十一了,京城里十六岁上下的小姐拢共也没几位,难呐。”

    众人点点头,不再言语。其实也不算什么事,北王家的家世地位摆在那儿,水溶长得俊性子也好,多少人家愿意高攀呢,只要北王家放低点要求,自然有的是媳妇儿的人选。

    黛玉早在她们说起什么婚期的时候就避开了,找了几位好姐妹说话。她今儿是主人家,不仅要招呼客人,还得注意是不是缺了什么,下人们伺候的如何,因此格外忙碌。才刚好容易歇了一会儿,又被东平王妃拉走了,都还没来得及跟姐妹们说话。

    探春眼尖,一见黛玉就跑过来拉住她,生怕她跑了,“林姐姐,可见着你了。这半天就看你转悠来转悠去的,真就忙成这样了?咱们可是许久不见了,快过来说说话。”

    黛玉边走边说,“可不就忙的跟什么似的,怠慢了各位小姐还请见谅。”

    陈飘絮和梅芳菲两个也走上来围住黛玉,“光嘴上说可没有诚意,很该自罚三杯才是。”

    黛玉连忙求饶,“两位好姐姐,可饶了我吧。前儿个着了凉,正咳嗽呢,可不敢喝酒,万一被祖母看见了又要挨说了。”

    探春不甘被冷落,连忙插话,“可是,林姐姐向来身子弱,三不五时就有个头疼脑热的。如今既着凉了,这酒可不能喝,就让妹妹替姐姐受罚便是了。”

    这话一出口,黛玉几人的脸色就变了。因为探春的看人下菜碟,这几位对她的印象越发不堪,关系也是不远不近的,却没料到她今儿能说出在这样的话来。水沁正窜到一边,听了这句话立马不高兴了,气呼呼的说道,“你这人怎么这样不知礼数,你是什么人就敢替玉姐姐受罚。还有,玉姐姐向来身子好好的,你红口白牙的咒人呢!”

    探春自悔失言,只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只能红着脸赔不是,“郡主说的是,妹妹一时失言,还请林姐姐见谅。”

    黛玉心中气恼,不过想着怕是自己几次称病没有去贾家才让探春有这样的印象,便不咸不淡的说道,“沁妹妹童言无忌,三妹妹不必介怀。”

    飘絮也在一旁缓和,“大约是玉妹妹太瘦弱了些,竟让探春妹妹这样想。看你还抱怨不,很该吃得胖一些,你祖母看了也欢喜,又不会让人家误会,岂不是一举两得。”

    黛玉脸上也带了些笑意,“姐姐又不是不知道,该补的都补了,燕窝粥、人参茶,还有各式汤品,轮番上,吃了多少也不见长肉。我可也想长点肉呢,不然可闹不过芳菲。”

    芳菲听了上来就挠她的痒痒,“好好的又带上我做什么,可得趁着现在好好治你。”

    黛玉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嘴上忙不迭地求饶。偏生水沁年纪小,见她笑成这样觉得好玩,也学着芳菲的样儿挠痒痒,直把黛玉闹得不行。飘絮见此忙上去拦下她们,又帮着黛玉把散下来的头发弄好。

    黛玉喘了一会儿才能说话,“还是飘絮姐姐好,芳菲,瞧你都把小沁儿带坏了。对了,怎么没见着娉婷姐姐和芷兰姐姐。”

    芳菲气呼呼的不理她,带着水沁到一边玩儿去了。飘絮笑着回她,“才刚被你两位婶子叫去了,仿佛是北静王妃要见她们。”

    十几岁的少女已经知道许多事情,听她这样说黛玉便明白了七八分,也就不再问了。



 第098章 求婚

    还没到元宵节;水溶就忍不住了,因为他母妃整日寻思着给他找媳妇儿的事儿急得都上火了。想来想去;他父王和母妃是一个意思,他的年纪也的确不小了,若不是太妃去了,恐怕也得不到这个时候。只是他心里一直存着一桩事儿;他母妃给张罗的几位小姐他是打从心底里没考虑过;思前想后这事儿还得去求皇上。

    在这些子侄中;君祁最欣赏的就是水溶,甚至还曾感叹过自己的几个儿子不如他,其中不乏林如海的原因。因此一听到水溶求见,君祁暂时放下了手头的事;听他到底有什么事竟然单独来求见。

    水溶鼓足了勇气好容易才进宫,才打算开口,一见里头不少宫女伺候着,又有些迟疑。本来嘛,婚姻大事一向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一个大小伙子大咧咧的说这事儿也不好,何况还牵扯到了林姑娘的闺誉。

    君祁鲜少见他这样吞吞吐吐的样子,立刻就明白了,给戴权使了个眼色,一屋子的人即刻就走了个干净。

    见此,水溶才开口,“多谢皇上体谅,臣此次求见皇上是有事相求。”

    君祁笑道,“知道你小子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会儿人都打发了,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水溶撩起袍子跪下,“臣恳请皇上赐婚。”

    君祁一愣,万万没想到这孩子竟是为了赐婚来的。这两年北静王妃忙着张罗水溶的婚事,就连最近在老太妃孝期里头也并不曾忘了这事儿,君祁还是有所耳闻的。甚至之前他也打算把水溶招为驸马,只是北静王毕竟是异姓王,一旦势大就不好掌控。现在的水钧能够让他信任,并不代表北王家世代都不会有贰心。按下这些心思,君祁说道,“哦?竟是为了这事吗。听说你母妃早就在替你相看了,难不成你自己已经有了看上的姑娘了?是哪一家的小姐,你说出来听听。”

    水溶听这话就知道皇上不一定能管这事儿,毕竟北王府不是普通人家,可不是随意什么人都能进门的。一想到先生如今的地位,水溶有些摸不准,只是都到了这一步了,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皇上英明,也并非是臣……只是……”这话说到一半又不好继续了,水溶也实在找不出什么可以让皇上信服的理由,难不成真把自己心里记着的事儿说出来?总归不大好。

    君祁看他这样犹豫,又想着北静王妃为了选儿媳妇的事几乎没把整个京城里头的大家闺秀都看上一遍,忽然灵光一闪,问道,“难不成你看上的是平民女子,你母妃不准?”

    水溶一咬牙,回道,“并不是这样,臣想让皇上给臣和,和林大人的千金赐婚!”

    这可是更加出乎君祁的意料了,他没听错的吧,还是说这个林大人并非是指林如海,要知道如海可就一个女儿,况且玉儿过来新年也才十二啊!因问道,“你说的林大人,是哪位林大人?”

    水溶涨红了脸,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没有再退缩的道理,“是林海林大人。”

    君祁高声道,“糊涂,如海就一个女儿,今年才十二岁,如何做得了你的……”这媳妇两个字君祁无论如何说不出口,他向来把如海的孩子也当做自己的一般。尤其是玉儿,也算是打小看着长大的,又喜欢她像极了她父亲的性子,因此内心十分喜爱。如今乍一听水溶竟是打玉儿的主意,便有些不喜。

    水溶却道,“臣知道,臣,臣愿意等林姑娘及笄之后,再行嫁娶之礼。”

    君祁让自己冷静下来,沉声问道,“朕问你,为何偏偏选上林姑娘?”

    水溶早就发红的脸更加烧起来,皇上的话问的太直白了些,他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因为当年的“无心之失”,对林姑娘失了礼数,因此一直在心里记着,就想着对林姑娘负责呢。因此换了个说法,小声道,“臣少时师从林大人,也曾听闻先生的千金自幼聪慧,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那年在京郊一见,更是惊为天人,因此,因此……”

    君祁一挥手,“行了,你不用说了,朕知道了。你这小子,还是一见钟情了?”君祁心里更加不舒服,水溶当年救玉儿的事儿他还记得,只是玉儿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水溶怎么就偏对她上了心呢?难不成这溶小子其实……就喜欢小孩儿?那他可得仔细想想,水溶别的地方挑不出什么错儿,可要真是有这个毛病,那绝对不能让玉儿进了火坑。

    水溶听了什么“一见钟情”不好意思,不再回话。若是他们年岁相当也不用劳烦皇上了,想必以林家的家世父王和母妃都十分欢喜的。只是他毕竟比林姑娘大了许多,不说母妃能不能让他等到二十好几才成亲,林家那里也是个大问题。可求皇上也有个问题,先生如今可是朝中第一红人,若是林家和北王家成了姻亲,再加上林家的姻亲、原本就和北王家关系密切的贾家,这里头的关系皇上不可能不考虑。水溶在赌,赌皇上对现在的北王府的信任,也是赌自己和林姑娘的缘分。他自然并不是非林姑娘不娶,当日所发生的一切除了早已被打发的几个侍卫,恐怕也就他和林姑娘记得,只是打小所学的孔孟之道还有父王的言传身教,都让水溶不能不去想这件事。说到底是他太莽撞,好心办了坏事,虽说是为了救人,却也对林姑娘无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