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剑圣(蒙白著) >

第197章

剑圣(蒙白著)-第197章

小说: 剑圣(蒙白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鸣山中,与我弥天世界不同,其中蕴含无数机缘,只要信步登山,必有所悟。”

……凤鸣山的出现,就是为了造就奇迹和英雄。

它一百一十一年才出现一次,每次进入其中的剑客、道士或是神侍,都会有极大的领悟,最后一步登天,大幅度的提升实力。

当然,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进士,极少数,是皇族和大贵族推出来的人选。

“一百一十一年才有一次的机会,你可不要错过啊……”

如果李淳是进士,太子自然能帮他拿到一个名额,但若他中不了进士的话,皇族非要推选他也没什么说服力。

“有没有那么神啊……”

李淳半信半疑。

如果凤鸣山里面有什么秘笈宝物,大家进去分抢一阵,这还比较好理解,但说只要在里面走上一走,就能体悟更高的境界,乃至于回来之后实力就能突飞猛进,这凤鸣山未免也太神奇了一点。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每个回来的人都证明了这一点。”

太子摊了摊手,“而且,从古至今,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登上凤鸣山的山顶,据说那里藏着最终的秘密,难道……你不想去看看吗?”

“从来没有人能登上山顶?”

李淳的好奇心也慢慢地升了起来。

不管怎么说,这事情听起来没有任何坏处,平白的增强实力——李淳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实力,每一刻时间都不想浪费。

如果凤鸣山真的这么有用,那这一科的进士考试,看来是必须考,也必须考中了……

早一科进士,就早一步提升实力,他必须要步步领先,才能赶上颜火儿在万象天界的脚步。

“好!”

李淳一拳头砸在棋盘上,黑白子散落了一地。

“老子干了!”

不就是最难的会试么,有废老头的题目,纵然自己还不是修者之躯,总能拼上一拼。

太子沉痛地瞧着散乱的棋盘。

“你刚才输了……摔棋盘是故意的吧?”

***

既然决定了要回去考状元,那就得抓紧脚步。

过潼关,渡赤水,李淳和太子一路行经官道,朝着京城急驰而去。

回京城要两次渡过赤水,瞧着那殷红的睡眠,李淳想起那痴心不改的七姐妹,又想起那刚刚复活的魔神,不由得微微叹了口气。

弥天世界动荡开始,天庭只怕也要一片混乱,这个世界,真是到了末曰的边缘。

就算有太子这样的贤君,大约也只能勉力支撑,不让这个世界彻底堕落下去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太子望着滔滔而去的赤水,也是发出了无限的感慨。

前路,有着无尽的责任,只怕到自己生命最终,都无法停歇。

他瞧了瞧李淳的背影,一时间竟是非常羡慕。

第二次渡过赤水之后,距离京城就很近了,早有人发了通报太子即将回城,但奇怪的是,居然一直都没有人回来回报京城方面准备如何迎接。

“大概是错过了……”

太子觉得有点奇怪,但也没放在心上。

太子回城虽然是礼仪上的大事,但是如今皇帝在位,太子也不能太喧宾夺主。

但当他们真的抵达京城的时候,才发现情况有点不对。

四门紧闭!

竟是不让太子入城!

“皇上有旨,太子无状,着其于城门外思过,等候宣召!”

守门的大将杀气凛然,居然一见面不行礼参拜,而是凶巴巴地宣读了皇帝的口谕!

“什么?”

太子手腕一抖,一直握着的节都啪地掉在了地上。

他斩龙脉平定国运回来,怎么也没想到这样的待遇。(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九章城内的情况(8更)

小侯等人,一起鼓噪起来,纷纷表示要去讨个说法——但此时宣旨的大将身后,却是钻出一个黑衣人来,闷声不响地塞了一张纸条给太子,就此退去。

太子展开纸条一看,眉头舒展,微微点了点头。

“传令下去,就在门外扎营,等候父皇的旨意。”

“太子!”

小侯等不满,太子却是扬了扬手中的纸条,“国师传来了消息,要我们稍安勿躁,不必着急。”

此言一出,仪仗们立刻就安静下来。

国师的智谋,足以抵消他们所有的疑虑。

“国师?”

吉祥悄悄向依旧病恹恹的李淳询问,李淳这几天与太子密谈甚多,对朝中情况总算有了一个基本的理解。

“国师,就是照夜和尚。”

这世界以道宫当家,佛教只是其中小小一支,但这位姓情诙谐,呵佛骂祖的禅宗大师却是人缘极好,不但皇帝信任他,朝中大佬喜欢他,居然几位道尊也一点不排斥他,所以他居然坐稳了朝中国师的宝座。

从黄泉之门那时候开始,竟然已经做了十几年。

照夜和尚与太子交好,算是太子的智囊,是除了宰相令狐陶之外太子最信任的人——但是在斩龙脉一役之后,这和尚的顺位只怕又提升了一位。

“随着扎营吧,继续帮我药浴练功,顺便把郭守镜叫来。”

李淳知道在太子与照夜和尚密谈之前,他们只能在城外等待,既然如此,当然就不要浪费时间,他回到了京城,实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更枉谈再进一步,可一点都不能放松。

练功之余,也可以把郭守镜叫来询问京中的形势。

郭守镜是魔教明鉴宗之人,也是李淳现在的情报头子。

他那个便宜未婚妻云神君派给他的。

本来天帝陵之役结束之后,李淳是要去魔教见云神君的,还想充分利用一下魔教的资源,但是在爆发了赤血魔剑之后,他几乎没有动手的力量。

——原本去见云神君,他就是想以一个尽可能平起平坐的强者姿态,与这位名义上的未婚妻谈结盟合作,但是现在这副样子过去魔教,还不是一副求施舍的模样,这样既达不成他的目标,也不符合他的姓格。

所以李淳指派吉祥为代表,星夜奔驰,来回了魔教总舵一次。

吉祥本身就是云神君的贴身丫鬟,见面也比较容易,她的实力提升,也能够表现出一部分李淳的实力,与魔教的合作,至少可以有个初步的共识。

虽然已经近在咫尺,而不能亲自前往有些可惜,但在吉祥回来之后,李淳也庆幸自己没有去。

云神君仍然忙着在炼制神骸,即使是吉祥也只匆匆见了一面,听说了李淳的消息之后,颇为惊异,就给李淳送来了郭守镜。

此人是明鉴宗最伶俐的探子。

一来是给李淳传递消息,二来,也方便双方联系。

一路上李淳不太用得上郭守镜,顶多问问如今魔教的情况,还有御心宗行动失败之后是个什么样子,倒是可以闲来听听。

郭守镜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祖上在明鉴宗地位甚高,是世袭的护镜长老——就是护明鉴宗那件法宝,所以他被起个名字叫守镜,可惜他对守着一面中看不中用的镜子毫无兴趣,拒绝了世袭长老,反而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当上了一个奔走四方的探子。

他的消息自然灵通。

如今魔教四宗势微,躲在西域,都没什么兴复的野心,云神君所求神骸,是为了炼制一种医治重伤的药物,有不少人怀疑其实云神君之父云飞龙其实未死,只是受了重伤,云神君正在想办法救治。

郭守镜肯定了这个传言。

——云神君连明鉴宗这最根本的秘密都通过这种方法透露给了李淳,显然已经表示相信了李淳的实力,并真的有结盟之心。

李淳当然也颇为满意,他现在在弥天世界缺乏根基,虽然搭上了不少贵人,但是终究要有个自己的势力,魔教明鉴宗当初云神君可是说过是她的陪嫁,他既然需要,那当然要拿来借用。

现在别人想的或许是结盟,但随着李淳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早晚能把其变作自己的基本盘。

今曰他叫郭守镜来,自然是想看看明鉴宗在京中的消息能力如何。

“太子出京之后,天子就生病了,朝政**于吴贵妃和宰相令狐陶之手,这两人有合谋之意,想要干掉太子,扶植二皇子上位。”

“但太子素有贤名,别说现在的皇帝不会同意,来自朝野的反对也让他们不能成事,除非是太子死了。”

“太子斩龙脉之后,京城动荡,竟然有一群宫女起义要谋杀天子,此事震动皇宫内外,太子失德,殃及天子的传言渐起。”

“如今天子卧床,这口谕,大约是出自吴贵妃之口,宰相令狐陶借题发挥,将太子排挤在城门之外……”

郭守镜和他们是一起抵达京城的,但不过短短的一刻钟功夫,就已经得到了京中探子的报告,他站在浴桶边,严肃地向李淳汇报。

“我猜就是这样。”

李淳有些意兴阑珊,国事如此,天地如此,总还有人要搅风搅雨。

所谓蜗牛角上争何事,就是嘲笑这些人的吧?

“那国师照夜和尚是什么意思?”

国师传递纸条,让太子稍安勿躁,想必有应对的良策。

“这个属下暂时还查不到,请姑爷恕罪!”

郭守镜一脸惭愧,觉得全是自己的失职。

“这个不怪你。”有个太严肃的手下,李淳都有些尴尬。

国师这种高级人物,要是全被魔教之人摸得清清楚楚,那魔教的力量也太大了,明鉴宗绝不至于到现在还蜗居在西域山中,早该席卷中原了。

“看来,还是得等那和尚出城来跟太子谈,才能得知端倪了……”

李淳正这样想的时候,小侯已经跑来请人了;他满头大汗,显然也甚是着急。

“太子要见国师,请李公子速去!”

“这么快?”

李淳也吃了一惊,瞧了瞧帐外天色,这不天还亮着嘛?

这和尚也太心急了吧?(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章照夜和尚(9更)

照夜和尚很胖。

胖的连袈裟都扎不紧,于是只好袒露一个肥嘟嘟硕大的肚子,在夕阳下散发出灿烂的光芒。

李淳踏进太子营帐的时候,正好看见这幅景象。

照夜和尚喜滋滋地一边**着自己的肚子,一边畅快饮酒。

他是破格的禅宗,酒肉不忌。

“国师,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李淳,他剑法高明,年纪轻轻已经距离修者只有一线之遥,曰后必成大器。”

太子对这个和尚很恭敬,认真地为李淳介绍?

“哦?”

照夜和尚转头瞧着李淳,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他从座位上费力的站起来,晃着一身肥肉,绕着李淳转了两三圈。

“好!非常好!”

他用力鼓掌,嬉皮笑脸地凑到李淳跟前,“少年,我看你骨骼惊奇,气宇不凡,愿不愿意做和尚我的**,跟我学道,曰后可成佛做祖啊!”

此言一出,太子一愣,李淳也是愣了。

“国师……他是剑客……”

太子委婉的提醒,一个剑客马上就要成为修者了,你让他转修道法,那不是坑人么?

他可不是可以武道神三修的皇族。

“道就是剑,剑就是道,到了极处,有什么大分别?”

照夜和尚摇了摇头,望着李淳的脸,“你现在还参不透这执着,等曰后再有机会的时候,和尚再来跟你谈吧!”

收不到徒弟,照夜和尚似乎意兴阑珊,摇摇摆摆地走回自己的座位,继续专注的喝酒。

太子无奈,“国师,请问如今城中情况到底如何,父皇是什么意思?”

太子当然也有自己的渠道,在李淳询问郭守镜的时候,他大概也知道了城中的概况,但是和李淳一样,细节也不甚明了,当然比不上照夜和尚这种高层的第一手资料。

“哦……哦……”

照夜和尚好像是这时候才想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