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异世之铁血枭雄 >

第173章

异世之铁血枭雄-第173章

小说: 异世之铁血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循此时却已浑身是血,但在李烨面前还是不肯失了礼数,带着所率军兵跪下道:“陛下,皇宫已为逆贼所围。不过贼人还未进来,臣知道太和殿中有秘道直通城外,臣等当护着陛下速速离开皇宫险地,以图后举。”

李烨闻听惨然一笑,却是答非所问道“他循,你告诉朕,朕做错了什么,让大宋数百年基业毁于朕的手中。朕是亡国之君吗,朕要是亡国之君,那你等又是什么,是亡国之臣吗。。。。。。。。对对,就是这样,不怪朕,不关朕的事情,都是你们,你们这些奸佞,不帮朕好好治理天下,都怪你们。。。。。。”说到这里,眼中疯狂之色渐深,神志已经有些不清不楚起来。

李循也是心中着急,燕军围在宫外,皇宫之内乱作了一团,要是有那个欺主的要绑了皇帝向燕军领功可就坏了,见李烨手舞足蹈,向身后几个打了个颜色,站起身就朝他烨走了过去,一把拉住李烨的衣袖,强拽着李烨就向殿外走。他烨一惊之下,恶狠狠的盯着李循,嘴中骂道“都是你们,都是你们这些奸佞坏了朕的江山。。。。”眼中凶光渐起。

李循是大宋皇家少有的英才,若不是生不逢时,很有可能成为一代英王,只看他在这等混乱的情况之下,没有自己逃走,而是来到这里,想要带着皇上一起走,进殿之时也是不慌不忙,自律极深的样子,就可知此人实不是一般纨绔子弟可比。

但他忘了一件事,李烨已经处在疯狂的边缘之上,他将自己一生的心血都放在了国事之上,但还是难挽大厦于将倾之际,当此之时,若是好言相劝,李烨未必不会清醒过来,但他这一动手,燕军攻城也十余日了,他烨睡觉之时也是手握宝剑,此时神志混乱之下,只觉得一腔怨恨无处发泄,恍惚之间,竟然有人不顾他帝王威严,强拉于他,大怒之下,手中宝剑一挥,在他循难以置信的目光之下,宝剑由李循右肋之下透入,左胸穿出,李循嘴唇翕动了几下,一句话也未说出,倒地而亡。

李烨这时已经完全疯狂,抽出染满鲜血的宝剑,鲜血立时喷了他一脸,配他脸上不停抽动的肌肉和一双狂乱的眼睛,着实有些骇人。

其他进入大殿的军士见场面突变,皇上竟然一剑刺死了自己的侄儿,回身狠狠的盯着他们,这些军士本就是被李循强拉而来,这时也不知谁发了一声喊,立时几十个人回身四散而逃,只留下李烨在殿中疯狂的大喊大叫。

不多时,皇上寝宫之中透出了些火光,也不知是李烨失手打落了烛台,还是成心放火,反正火势越来越大,浓烟滚滚,直冲天际。

大燕七年八月,燕军攻入大宋都城永安,九月,入大宋皇宫,大宋皇帝李烨自焚而死,此战虏大宋皇帝李烨子李仁之下宗室四百六十八人,其余皇后和皇后六人自缢而死,大宋左丞李黎服毒死,军务省中丞范续满门为韩起所杀,大宋朝官一千九百余人被俘,城破之时,官员战死,徇死者无数。。。。。。。

其下俘大宋禁军官兵一万余人宫女(图片残缺),韩起命人封存国库,宫室等重地,安定永安民心(图片残缺)了些趁火打劫之徒。永安略定之后,随即派人招降大宋京师东路禁军官兵,到得十月末。四万大宋禁军投降,韩起随即命他们原地驻守,索拿大宋皇室到永安,等待大燕皇帝旨意,永安东路平静如初,诸事抵定,大宋享国四百七十六年,到得大燕七年秋,宋为大燕所灭。

永安被破。大宋所辖州府大多皆降,但大宋立国日久,忠臣义士不在少数,这后期的战事反而比之先前激烈残酷了许多。一些城池险地的守将皆是战死以徇国难,不过永安被破,李烨身死之后,这些努力皆已是徒劳之举,面对大燕百战之师。虽是显得异常悲壮,但一句俗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大势力所趋,已经不是这些零散的力量可以改变的了。

大燕十一月秋末。

在大燕都城天安城外五十余里处,一队长长的队伍迤逦而来,队伍两侧是数千士兵策马而行,队伍之中有男有女。还有数十辆马车随行。

队伍前面数量处,十数人策马而立,见队伍来到,都是策马向队伍迎了过去。

立时在队伍之中冲出一队士卒,当先一个将领大声音喝问“什么人?大将军仪仗在此,闲杂人等冲犯车架,杀。”

几个骑士勒马停住身形,一人却是笑道“韩起在吗?叫他速来见我。”

领头的将领听有人是直呼大将军名号,心中一惊,韩起之名现在已是名闻天下,声威之威并不下于前朝开国名将,甚至犹有过之,但这里却是天安,大燕京师之地,能直呼韩起之各的,必定不是寻常人物。

定晴瞧去,当先一人策马走近,待得他瞧的清楚,大惊之下,立即滚鞍下马,匍匐在地道“恭迎皇上御驾,臣张雄冲犯皇上威严,罪该万死。”

其他士兵卒听了,哪里还不知道当前这人是谁,一个个都是跪伏在地,山呼万岁。

来人正是张弃,“行了,都起来吧,张雄,好些时日未见了,听闻你在战场上很是杀出了些威名,嗯,很好,派个人,叫韩起就地扎营,就说我要见他。”

不一时,队伍已经停了下来,士卒皆是下马准备开始扎营,队伍之中驰出数骑,当先一人离着老远就已经率人滚鞍下马跪倒在地,“臣韩起不知皇上在此,迎接来迟,还请皇上恕罪。”

这时张弃等人也已下马,张弃缓步走到韩起跟前,淡淡道“起来吧,你是有大功在身的,何罪之有,起来吧,我这一大早就在此等你们,也有些饿了,找个安静的地方,咱们边吃聊吧。”

韩起自从接到密诏,让他交卸军权独自押解大宋皇室返京时,这心就是一直拎着的,各种念头都在他的心中转了转,自古以来,功臣勋旧无辜被戳的不在少数,要么功高盖主,要么权大欺君,后里都是可想而知的了,皇上这是忌惮我权势太威,又领军在外不好控制吗。。。。。。。反正这一路行来,韩起心中丝毫没有得胜还朝的喜悦,心中所想,脑中所念,皆是自己到了天安结果如何。

这时见到皇上轻车简从,在这里等着自己,心中更是有些凛然外加疑惑,这却不象是拿他问罪的样子,不然只需一纸诏书,便可将他拿下问罪,根本不需自己亲来。

他在永安城破之际擅杀范续满门,实是已经犯了大燕军规,但城破之际,乱兵如潮,杀上些人其实按说到也没什么,但到得应景儿的时候就是一条罪状。

他在杀人的时候并没想太多,当年十余万大军灰飞烟灭,其中有一半都是北疆将士,其罪魁祸首就是这范续,不杀了这个人,韩起就觉得对不起当年屈死的数万同袍。

韩起也未想到有朝一日会到如此境地,当年他横穿沙漠,杀人杀得手都软了,回到大燕见到皇上的时候却是一句责备的话也未曾听到,也就是那次事后,韩起才领教了这位皇帝心肠之刚硬。

虽然这次皇帝好像不是成心到这里来问罪的,但看皇上的神色,也根本没有丝毫高兴的样子,这心下忐忑不余,脸上的神色也是变换不定。

第六卷江山如画第一百九十五章赏罚

走在营地之中,不时有来回走动的士卒跪倒行礼,对于这些大燕士卒来说,能见到传闻中战无不胜的皇帝陛下,那在以后的生涯之中是不可多得的荣耀,山呼万岁的时候,语气之狂热赤诚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内的。

营地之中还有数千被俘的大宋皇室以及他们的眷属太监宫女之流,这时听到万岁之声哪里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这些被虏人等本就在途中被折腾的没了脾气,见周围平日里凶神恶煞一般的兵士尽皆跪倒在地,也都不敢再站着,随着众人皆是拜了下去,场面倒也颇为壮观,只是他们此时心中想着什么,是在咒骂,还是祈祷,就没有人知道了。

大帐之中安静的很,只有两人身旁几上的香茶漫起的水汽一丝丝一缕缕的飘散在空中。

韩起见皇上若有所思的坐了上首,他不知道皇上的心思,自也不敢擅自开言,只是坐在那里想着自己的心思。

这时却听张弃开口道:“我命你将大宋皇室都带来,可都带到了吗?”

“回皇上话,大宋皇室四百六十二人全部带到,只是途中自尽了四人,还有两个在城破的时候受了重伤,还没起行就死了,其余还有些皇家的妃嫔,以及他们的亲信太监侍女也都带了来,一共一千六百七十七人……”

张弃扫了韩起一眼,微微一笑道:“我这次在你大胜之时将你召回,你心中定有些怨尤吧?”

韩起心中一凛,暗道,来了,不过心下却也是一安。皇上既然当面提起此事,看来以前却是想的有些左了,但当此之时,却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回道:“微臣不敢,臣能有今日全得陛下所赐,对陛下实是感恩戴德,怎敢有半点怨望的心思,陛下召臣回来,必定有臣自己不是的地方。臣万万不敢心怀怨恨的了。”

张弃摆了摆手,沉声道:“不必如此。此次召你回来是为了你好,就是我不说,这其间的关系想必你也明白,你替我立下大功。我自然会给你个结果,这世上的事情就是这般没道理,所以就得先委屈你了。”

韩起此时心中五味杂陈,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不过心中那股紧张劲却是松泛了下来。回头仔细琢磨,也是明白了皇上的一番苦心,历代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大多没有什么好结果,不单单是因为功高盖主所致,军权在握,声威无二,就算是之前将军再是忠心,此时未必没有别的想法。这是其一,再者木秀于林,万人瞩目,就算皇上没有杀你的意思,旁人呢?一个人上书你有反意,可能皇帝不会将你怎样,若是十个百个千个人都说你有反心,又该如何?

眼前皇上确实是出于一片回护之心,且将话讲到这个份上,已一国至尊,亲自跟自己解释,韩起想到这里,眼眶一酸,起身跪倒在地,声音哽咽道:“皇上的苦心微臣现在才明白,先前只是害怕皇上会杀了微臣,全未想到皇上对微臣的回护,实在是该死的很……”

张弃拿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漫声道:“这次攻宋说起来名声不错,战果也还可观,但着实算不得什么大阵仗,所以这赏赐也不会太重,在草原神女湖畔,有方圆百里的一个牧场,水草还算得上丰美,以前有一个部落驻足期间,不过草原战乱时已经被灭族了,后来黑鹰部落将那里改成了行宫,送了于我,我要来也没什么用,就当作此次伐宋地赏赐给你了,再赏给你一百个奴隶,四百匹战马,一千只羊,嗯,也能比得上草原上一个小部族的酋长了,不过,你杀了范续满门,屠了栾城,这些事情一定要下旨斥责地了,这二等将军军衔儿就要降上一级,罚奉一年,你看如何?”

韩起先是一喜,方圆百里的封底,这在大燕还没有一个人有这等的荣耀,就算是大宋当年极盛之时,最受宠的王爷也没有这等的待遇,心下不由大喜,随后听皇上的话竟是官职降了一级,虽是知道这次肯定得受罚,却没想到罚的是如此之重,大燕军中最重军功,低级军官只要有仗打,一般升迁极快,但军衔越高,则升迁越是艰难,至今大燕的将军军衔只授予了三人,由此可见一斑,而且军中都是实衔,多大的管制领多少兵马,皆有定制,这将军军衔每升一级皆有天壤之别,如今一下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