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杀破千军 >

第69章

杀破千军-第69章

小说: 杀破千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小的黎劲松,奉五世子之命到百市集前来找李……李将军,两位军头大哥可是……可是甲队的兄弟?”黎劲松这才回过了神来。这“军事重地”是什么,他搞不清楚,只知道是很重要的地方。



“你就是黎劲松?”



“是的,小的正是黎劲松。对了……”黎劲松赶紧掏出了公文,“这是节治府的公文函件,还请两位军头大哥帮忙通报一声。”



带头的那名士兵根本就没有去通报,直接打开了公文,迅速看了起来。



黎劲松又是一惊,对面两人看样子都是士兵,有士兵会识字?



“不错,他就是黎劲松。”另外一名士兵低声说了一句。



他们还真是会识字!黎劲松更是惊讶了,他开始还以为两名士兵在装模作样呢。



“黎先生受惊了,我们就是甲队士兵,李将军让我们在此迎候黎先生。”带头那名士兵的态度立即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黎先生请跟我们来吧。”



黎劲松吞了口唾沫,心里万分疑惑,这士兵的态度怎么说变就变。



“黎先生,开始多有得罪之处,还望先生多多担待。我们也是执行任务,所以……”



“军头大哥言重了,军务为重,军务为重。”



“黎先生远道而来,恐怕还没有吃晚饭吧?”



“这个……”黎劲松擦了下额头上冒出的冷汗,他这辈子就没有见过这么客气,这么有礼貌,这么懂规矩的士兵!



“我们今天晚上吃的是红烧肉,只是不知有没有剩下点。不过,先生不必担心,李将军今天还数次问到先生的事情呢,等下肯定会好好款待先生,说不定还会让先生喝上几杯,解解寒气。”



“这个……”黎劲松更加汗颜。他这个小小的节治府文员什么都算不上,哪有将军会对他如此客气?



“等下,还请先生不要提及开始的事情,不然我兄弟二人恐怕要被将军斥责了。”



“这个……”黎劲松感到呼吸有点紧张,觉得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方向,这是来到军队里了吗?



“先生请吧,将军就在前面。”



停下脚步时,黎劲松才发现已经到了营地门口,可他到放眼一看,除了有两个蹲在大车旁忙碌着的“木匠”之外,哪有身穿铠甲,威风凛凛的将军?



“那边背对着的就是李将军。”士兵朝蹲在大车旁的一人指了一下,“还是我带先生过去吧。”



“他就是李将军!?”



走近时,黎劲松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这个满脸尘土,满头大汗,穿着一套普通衣服,全身上下没有一件武器的人就是少营甲队典军尉李洪涛?幸亏黎劲松没有笑出来,因为此人正是李洪涛。



“黎先生一路辛苦了,还没有吃晚饭吧?”



“这个,小的路上吃了点干粮,将军不必客气。”黎劲松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无法用常理来解释。



“这怎么行,大冷天的,先生又赶了一天路。”李洪涛将那名士兵叫了过来,“去吩咐章建秋,赶紧炒几个小菜,温两壶米酒,送到主帐来。”



“是!”士兵立即跑开了。



“先生请稍等。”李洪涛又转身对那个还在马车旁忙碌着的木匠吩咐了一翻,这才带着黎劲松进了主帐。



不多时,小菜米酒都送了上来,两荤两素,黎劲松不再怀疑士兵说的是假话了,这样的伙食,比他家里开的好十倍。



“李某早已吃过晚饭,先生请自便,不必客气。”



“李将军,这怎么好意思呢。”黎劲松直吞唾沫,他也确实饿坏了,“那小的也就不客气了。”



见到李洪涛在一旁等着,黎劲松也不敢怠慢,三两下就填饱了肚子。



“先生是专门负责搭桥修路的吧?”李洪涛一边说着,一边给黎劲松倒上了一杯米酒。



“李将军太客气了,小的自来便行,不用劳烦将军。”黎劲松赶紧接过了酒壶。“小的正是负责搭桥修路的,五世子派小的到百市集来,不知将军是要搭桥,还是要修路?”



“有两个工程。”李洪涛也没有多罗嗦,“一是百市集这边的农田灌溉系统。李某已经安排人清理过一次,可是很多地方已经彻底毁坏,需要重新修建。”



黎劲松点了点头,这也是他的本质工作。



“另外李某要请先生修一条路。”李洪涛拿来了地图,在上面点了一下,“从百市集到虎口关的路。”



黎劲松暗暗一惊,他没看地图,说道:“李将军说的可否是从百市集经广集镇、弘杨镇、惠聪镇,最后到北虎口关的这条路?”



李洪涛微微点了点头。“正是。”



“可是,这条路已经有了,还要修……”



“加宽,还要平整路面。”李洪涛稍微思索了一下,“至少要修五米宽,以保证两辆马车能够并行通过。路面必须要平整,以保证马车能够快速行进。”



“这个……”黎劲松立即就皱起了眉毛,过了一阵,才问道,“小的斗胆问一句,将军可以动用多少人力,投入多少银两,准备花多少时间来修这条路呢?”



“最多一百人,费用暂时还没有估算,时间越短越好。”



“这……”黎劲松立即露出了一种不可能的神色。“将军可否知道,就算投入五百人,有足够的银两购买修路器具,按照将军的要求修好这条长一百多里道路,也至少需要十年。”



“十年!?”这次轮到李洪涛吃惊了。



“这还是乐观估计,要保证路面质量,夏冬两季最热与最冷的时候不能动工,不然路面容易龟裂。其次,要达到将军的要求,路基得用碎石,最好还是山里的碎石,需足够时间晾晒,以保证彻底干燥,最后筑紧路基,再铺设一层碎石,还需要时间充分干燥,最后用沙石混合铺设路面。这几道工序下来,恐怕……”黎劲松摇了摇头,“十年也不见得足够啊。”



听完黎劲松这个道路桥梁“专家”的分析,李洪涛彻底的郁闷了,他那个宏伟计划也就此泡汤。



****



吃早饭前,李洪涛让几个木匠回集镇继续修缮房舍。



与黎劲松谈过之后,李洪涛不得不放弃制造“步兵战车”的想法。



当朱孝信提出可以帮李洪涛解决甲队进驻虎口关的麻烦时,李洪涛首先想到的就是建设一条可以供步兵快速运动的道路。



当时,组建骑兵是相当不现实的。



一是李洪涛没有这个权力。虎啸军的所有骑兵都是特别编制,大部分都是中营亲军骑兵,只有左营获得特权,建立了一支两百人规模的骑兵队。其他各营都没有权利设置骑兵。



二是李洪涛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一匹三岁战马至少要五十两白银,这还没有算上购买战马时可能出现的损耗。一匹战马一年所需的草料至少价值五两白银,如果要使战马保持足够的体力,那还得购买大量的蚕豆,这就要花更多的钱。一名骑兵的装备总价格超过了一百两白银,如果算上战马所需要的马甲的话,总共需要一百五十两白银。也就是说,不考虑持续投入,一名骑兵需要至少两百两白银。



三是李洪涛没有合适的骑兵人选。甲队就只有水辛逸一个人掌握了全套马术,还是哨子的马术,也就是轻骑兵的马术,不是适合重骑兵的马术。培养一名骑兵,怎么也得花上三到五年的时间。如果从头做起,李洪涛就得等上三到五年。



无法组建骑兵,要提高甲队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在前线与后方的机动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强步兵的机动性。



通过严格的体能训练,甲队官兵的行军能力已经达到了步兵的极限,可仍然没有达到李洪涛的要求。



在此情况下,李洪涛想到的就是四轮马车。利用四轮马车载着步兵行进,到达战场后步兵再下车作战,这就是李洪涛想到的“步兵战车”。



虽然苍王朝用的主要是两轮马车,牛车也只有一对轮子,但是制造四轮马车并不难,那几个木匠也保证能够造出来。难的是,四轮马车需要更好的道路,特别是在高速前进的时候,对道路的要求比牛车高多了。



也正是如此,李洪涛才想到了修路。暂时他能够想到的就是修一条从百市集到虎口关,供四轮马车通行的“优质”道路。



只要这条路修好,今后甲队的步兵可以在一个上午的时间内从百市集赶到虎口关,到达的时候,步兵仍然有充沛的体力,下车后就能投入战斗。



在李洪涛看来,这绝对是重要的,不管是向前线增兵,补充物资,还是将伤员送回后方,都能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怀着这个想法,李洪涛找朱孝信要了一个懂得搭桥修路的“工程师”。结果,黎劲松的一番话,让他的希望彻底泡汤了。



十年,十多万两白银,上千民力的投入,这些都是李洪涛现在所没有的,或者等不及的。



“小李哥,吃点东西吧。”



李洪涛回过了头来,看着张玉璇手里的那两个馒头,他一点胃口都没有。



“我知道你心情不好,可这身体是自己的,饿坏了……”



“玉璇,我不饿。”李洪涛有点不太耐烦。



张玉璇在李洪涛旁边蹲了下来。“我去给你熬点粥,炒两个小菜,换换口味?”



李洪涛暗叹了一下,接过了馒头。“玉璇,小李哥不是心情不好,只是有点烦。”



“那我不打扰你了……”



“玉璇。”李洪涛拉住了张玉璇,“你要没有别的事,陪我一会吧。”



张玉璇靠近了一点,她看得出来,李洪涛这两天心情起伏很大。



李洪涛确实很烦。



在建立甲队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太多太多的麻烦,这让他感到,建立一支部队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现在还仅仅只是一支一百多人的部队,今后要发展壮大,不知道还要遇到多少想像不到的麻烦。



想来想去,李洪涛认识到,真正让他感到苦恼的不是麻烦太多,而是所有的麻烦都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能够帮他分担烦恼的人并不多。



可是李洪涛也同样清楚,真正能够帮他分担烦恼的人是没有的,在苍王朝没有第二个人有他那么多的见识,有他那样的知识体系。要培养出得力的助手,就得将知识传授给他们。可眼前,太多的事情需要李洪涛去做。军队的训练、营地的建设、军械的制造、晚上的军事知识培训、与高氏兄弟讨论改进冶金与制械的工艺,根本就抽不出时间来培养新的助手。



“不行,不能这么拖着!”李洪涛拍了下大腿。



张玉璇被吓了一跳,差点没有坐到地上。



“玉璇,吓着你了,真是不好意思。”李洪涛嘿嘿的笑了起来。



“小李哥,你想到办法了?”张玉璇也不知道李洪涛为什么烦恼,但是她知道李洪涛露出这样的表情时,肯定是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要做长远打算,一定要做长远打算。”李洪涛摸了摸下巴,“这事得赶紧安排,蒋晟与邓颐斐在哪?”



“他们好像都在吃早饭吧。”



“那我去找他们。”李洪涛说着就站了起来。



张玉璇也赶紧站了起来,看李洪涛的样子,肯定是想到了好办法。



未等李洪涛去找到蒋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