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天生韩信 >

第233章

天生韩信-第233章

小说: 天生韩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面消除了匈奴的威胁,南面收复了巴蜀,打通了岭南之地,兵威鼎盛,已经隐隐有超越强楚之势,让天下诸侯心怀不安。

除此之外,岭南尚有南越国,楚地尚有割据,以及临江国、衡山国等小国存于强国之间。

征战在即,秦国的战争机器便全面开动,大批的军械在匠做营中北加班加点的打造出来,粮食从巴蜀等地纷纷运往函谷关前线囤积,大批的新卒被征召入伍,驻守在边疆各地,被取而代之经验丰富的老卒们则踏着齐整的步伐开往函谷关以西。

大战前夕,韩信却放下所有的手头事,利用这难得的空余时间专心在府中陪伴产后的赢可。

赢可继承了赢氏良好的身体素质,本身也喜好马术,所以身体并不上差,恢复自然也很快。在床上休息几天后,便大声嚷嚷着无聊,然后bī着韩信带她四处去散心。

只是小韩彻却实在jīng力旺盛,每日都要赢可亲自抱着,还不能假以他手,否则就撩开嗓子嚎嚎大哭,让整个武信侯府中都永无安宁。

韩信给儿子取名为“彻”,寓意通达了然,当为明君之意。韩信拿了主意,赢可自然不会反对,况且她也觉得这个名字十分好听。

正在夫妻二人调笑着逗nòng韩彻时,一个老仆却匆匆忙忙的赶来花园报道;“上将军,外面有个客人来访,说是你的旧时。”

韩信正逗nòng着自己的儿子,正在其乐融融的时候,却被外人生生打断,自然有些不悦。面sè一沉,说道;“告诉来者,这几日我一律不可待客人,他们的心意我领了,只请以后不要太多来干扰我们一家的生活。”

那老仆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我跟他说过我的工作只是传话,做不了主。他却不信,先说自己是上将军您的多年好友,又说是你的同mén师弟。我看他的样子到有几分真的,不像是唬人,所以才来通报一声的。”

韩信一怔,又问道;“那人长什么样子?”

老仆想了下,比划道;“是个少年,看上去斯斯文文的,白净的很。”

韩信想了半天,实在想不起来认识这么一个人,心中有了些好奇。便让赢可在侍nv的陪伴下在花园中继续散步,他则跟着老仆前往mén口查看。

远远的见mén外背对着自己站着一个少年,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浑身上下虽然只有一袭粗布麻衣,却显然英气不凡。

大概是听到韩信的脚步声,那少年微微抬起头来,只见面如冠yù,眉目之间清秀的如同nv子般,脸sè挂着的却是嬉皮笑脸。

韩信仔细的想了一会,确定自己并不认识这人,本想掉头离去的。却见那少年气质不凡,犹豫了会还是止住了脚步。

那少年见韩信确实面露喜sè,大步迈了进来,张口大喊;“师兄,师兄。”

韩信又看了看他,邹眉道;“你喊我师兄,可我好像没见过你吧。”

那少年嘻嘻一笑,“师兄你真是贵人多忘事呀,连小弟都忘了,可曾还记得五年前盱眙故人。”

韩信面露古怪的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想了一会,试探的问道;“你难道是那个小道童?”

少年猛地一拍手掌,哈哈笑道;“可不是嘛,我说呢,你怎么连我都记不得了。”

韩信顿时一窒,心想我认得你才有鬼,当年你才十一二岁的模样,连男nv我都没分清楚。你现在突然出现在我这,我要是会认识的话那真是稀罕事了。

当下又狐疑的问道;“你怎么喊我师兄?”

少年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师父是和你师伯元宗是相jiāo莫逆,我和你算起来就是同mén,那你说我不喊你师兄喊你什么。”

韩信笑了笑,心想这少年到真会攀亲戚,心中只是觉得好笑,到也没什么怪罪。又问了那少年的名字,才知道他叫冉易。

招呼他进了内室,喊下人奉上茶水,便又问道;“那你这次前来可是有事?”

冉易点了点头,正sè道;“我是奉钜子之令前来和你相商一事的。”

韩信一怔,诧异道;“你不是道家信徒吗,怎么也要奉钜子之令。”

冉易嘿嘿笑了笑,面sè有些得意的说道;“这就是师兄你有所不知了。当年嬴政焚书坑儒,独尊法术,我们诸子百家国的时分凄惨,尤以崇尚仁爱非攻的墨家受到的攻击最重。”

“后来百家的豪杰为了共抗暴秦,便和墨家结为了同盟,相约共同进退。其中墨家的势力最为强大,而且在民间口碑极好,便齐选当代钜子就被推举为盟主。所以我师父虽非墨mén中人,我却对墨家的机关术感兴趣的很,这才投在了墨家之mén。

韩信顿时一窒,心想我认得你才有鬼,当年你才十一二岁的模样,连男nv我都没分清楚。你现在突然出现在我这,我要是会认识的话那真是稀罕事了。

当下又狐疑的问道;“你怎么喊我师兄?”

少年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师父是和你师伯元宗是相jiāo莫逆,我和你算起来就是同mén,那你说我不喊你师兄喊你什么。”

韩信笑了笑,心想这少年到真会攀亲戚,心中只是觉得好笑,到也没什么怪罪。又问了那少年的名字,才知道他叫冉易。

招呼他进了内室,喊下人奉上茶水,便又问道;“那你这次前来可是有事?”

冉易点了点头,正sè道;“我是奉钜子之令前来和你相商一事的。”

韩信一怔,诧异道;“你不是道家信徒吗,怎么也要奉钜子之令。”

冉易嘿嘿笑了笑,面sè有些得意的说道;“这就是师兄你有所不知了。当年嬴政焚书坑儒,独尊法术,我们诸子百家国的时分凄惨,尤以崇尚仁爱非攻的墨家受到的攻击最重。”

“后来百家的豪杰为了共抗暴秦,便和墨家结为了同盟,相约共同进退。其中墨家的势力最为强大,而且在民间口碑极好,便齐选当代钜子就被推举为盟主。所以我师父虽非墨mén中人,我却对墨家的机关术感兴趣的很,这才投在了墨家之mén。

力最为强大,而且在民间口碑极好,便齐选当
二百零七章逐鹿中原
冉易跃开,拔剑在手,背上一身冷汗。韩信寥寥数招快攻,看似随意,却是招招不离咽喉心口要害,若不是自己反应快,几乎死在他的手上。

见冉易一脸警惕的看着自己,韩信却没有起身,仍然神sè如常,只听他又惊又怒的问道;“你干什么?”

韩信微微一笑。“没什么,试探一下而已。”

冉易一愣,旋即怒道,“试探什么?你这分明是要取我xìng命。”

韩信面不改sè,“若非如此,我怎么能试出你的真假。”

冉易怔了怔,“什么意思?”

“很简单,你若是骗我,那脱身后的一个反应一定是惊慌,心中想的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被我识破了。就算你演技再好,一瞬间的慌张还是会忍不住流露出来的。”

冉易顿时勃然大怒,“你娘的,小爷我的一条小命就被你拿来试探,要是我躲不过怎么办,白白死了呀。”

韩信端起茶杯,吹了口热气,抿了口,神sè悠然自得。

“既然是师伯派你来代表他,那你的身手肯定不会差,至少也是和那个叫明月的一个层次的。如果这几招都挡不住,那只能说明你是假冒的。”

冉易怒气渐消,哼了声道;“满口屁话,小爷我大人不计小人过,懒得和你计较。”

说完气呼呼的坐了下来瞪着韩信,也不说话,显然是再记恨刚刚的事情。

韩信知他少年心xìng,也不生气,只是觉得有些好笑。心中又忍不住有些唏嘘,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样子,

笑了笑,说道;“好了,咱们继续刚刚的话题。墨家所提倡的不是非攻兼爱,反对天下间一切的攻伐兼并战争,如今为何肯助我。”

冉易白了他一样,哼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问的,我墨家虽以‘兼相爱,jiāo相利’济世爱人,却并非食古不化之徒。自墨翟祖师创立墨家以来,墨家mén徒奔走数百年,却仍然无法阻止天下间愈演愈烈的兼并战争,天下人为兵祸苦不堪言。直到四代墨家钜子悟出了‘天下之luàn止于战luàn’之理,认为消弭战争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天下归为一姓,取代夏商周的分封制度。而此时经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起来的秦国,就成为了平定这天下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在秦孝公之后的一百四十年里,墨家对秦国的攻伐兼并不闻不问,哪怕是像长平那样的坑杀也隐忍不发,为的只是实现‘天下之luàn止于战luàn’的信念。那代钜子他认为天下已经是一个气息奄奄病人,唯有用秦国这柄快刀剐去腐ròu,尚有一线生机。”

“所以墨家这才坐实强秦侵吞六国,而无所作为。可嬴政统一之后却并未像那代钜子料想的一样消兵止战,而是继续永无止境的征伐。先是南征百越,再是北攻匈奴,期间修长城、铺直道、大修阿房宫和骊山皇陵,种种所为让墨家失望透顶,却又不愿意带头反秦重新点燃战火,便隐退于世间,不再过问天下之事。”

韩信更加不解的问道;“那为何今日愿意助我?”

冉易邹了邹鼻子,“这我就不知道了,钜子的想法向来是高深莫测,又岂是我们这些小辈们能猜得到的。”

韩信沉yín不语,想了会儿,才隐隐的猜到了元宗的想法。大概是和秦国这次的变法有关,这次由韩信公孙弘主导的变法,一扫秦国旧制的种种弊端,大规模的劳役也被明令禁止。对视对待诸子百家的学说也有当初的一味打压,转而成为一种宽容的心态对待。

所以这种较为开明完善的国家体制,远远胜于关东的项羽及其他诸侯,自然会让墨家重新审视,想来就这是元宗肯助自己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韩信所猜的已经**不离十。

至始皇帝统一七国,一扫自东周以来天下五百年的分割混战局面,开创历史先河,从此天下统一已成必然之势。而如今有能力问鼎天下,也只有秦国的韩信、楚国的项羽,以及齐地的刘邦。

项羽残暴,虽一生仇恨暴秦,可他自己的总总所为却比暴秦更加残暴。墨家起初是十分看好项羽的,一方面是因为他是楚国大将军项燕之后,另一方面他确实有着天才的战争指挥能力。但项羽之后的种种所为,却让曾寄希望于他的墨家大失所望,最后放弃了支持他的想法。

至于刘邦,虽有贤德的虚名,人间口碑极佳,可势力教之楚国和秦国仍然远远不如。按照当前的形势,刘邦若想击败韩信和项羽一统天下,想必难如登天,墨家若是强行支持刘邦,必然会将天下拖入永无止境的战事之中。

想来想去,也只有秦国的韩信是同一天下的最佳人选。一方面他所继承的秦国有着完成的制度和治国理念,上下井然有序。另一方面秦国自身也有着强大的实力,就算是没有墨家支持,赢面也是极大。

当然,元宗和韩信的师侄关系同样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墨家的支持让韩信欣喜十分,要知道墨家存在三百年之久,各种势力早已经深入各国,在民间向来以侠者自居,有着极高的威望。而秦国自退入关中后,在关东的所有据点几乎毁于一旦,各种情报的搜集等等都进展的极其不顺,常常消息严重滞塞。而墨家却有着一套完整的关系网,用来收集情报最适合不过了。

更重要的是,墨家在六国中势力不可小觑,许多为官者都是他们的墨者,这对韩信平定关东无疑会顺利许多。墨家善于攻城和守城器械的制造,这同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