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君临天下 >

第82章

君临天下-第82章

小说: 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战一起,战马的损耗必大,即便燕西马多,可这战事毕竟非一日可了结,若是调马过多,恐伤及燕西的军力,萧无畏自是不愿柳振雄太过为难的,再说了,一次性带千匹良马回京的话,轰动是轰动了,却未必是啥好事,反倒可能为自己招来祸端,这等蠢事萧无畏又岂肯去做。

“嗯,那就这么定好了,这马么,三舅给你留着,何时要只管开口便可。”柳振雄倒是没有萧无畏想得那么深,此时听萧无畏如此说法,也没反对,笑着点了下头,便算是应承了下来。

事情是办得顺利了,可萧无畏不但没能高兴起来,心里头反倒沉甸甸地难受着,倒不是他不想要马,而是觉得自己有些子对不起面前这位对自己帮助极大的三舅,这便沉吟了一下,岔开了话题道:“三舅,此番大战难免,不知三舅可有何打算么?”

“傻小子,三舅这儿没事,此战必胜!”柳振雄并非愚钝之辈,只瞄了萧无畏一眼,便已猜出了萧无畏问出这个问题的用心,心中虽颇为受用,可并不想萧无畏在此事上牵涉过深,这便笑骂了一声,算是含糊了过去。

柳振雄倒是一番好意,不过萧无畏却不领情,若是不能为柳振雄做些什么的话,萧无畏总觉得过意不去,这便皱着眉头想了想道:“三舅,甥儿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彼此相处了这么几个月下来,萧无畏的才干如何柳振雄心中有数,自是知晓萧无畏那玩世不恭的样子下头隐藏着经纬之才,尤其是王老夫子这些日子以来,可没少明里暗里称赞萧无畏的能耐,也没少暗示柳振雄遇事多与萧无畏商议,只不过一来么,柳振雄这些日子忙得够呛,实难抽出个时间与萧无畏详谈的,再者,柳振雄对朝廷那头的纷争心中有数,本心里也不想萧无畏在燕西的事情上卷入过深,而萧无畏前一段时间似乎也有着故意避开燕西军政事务的样子,柳振雄也就一直没能跟萧无畏就燕西的事务交换过意见,此时一听萧无畏主动要言事,柳振雄自是欢迎得很,这便笑着点了点头道:“说罢,三舅这儿没那么多讲究。”

“三舅,燕西之战不在战,而在稳,郑家不过小卒子耳,实是不堪一击,可背后的文章却大,若一味以战而战,燕西虽不惧,却恐入他人之彀也,不可不防,三舅以为如何?”萧无畏略一沉吟,还是将谜底轻点了出来,虽没明说燕西会入何人之彀,可柳振雄并非傻子,一听便已知晓萧无畏此言背后之含义,更清楚萧无畏此言绝对是出自真心,脸上的笑容便就此收了起来,面色一肃,默默了良久,这才长出了口气道:“此事三舅如何不知,只是事到如今,三舅已无旁的选择了,唉”

眼瞅着柳振雄愁眉不展的样子,萧无畏笑了起来道:“不然,甥儿有一策或能奏效。”

“哦?小畏可有何良策么?”柳振雄一听此言,双眼中精芒一闪,紧赶着便出言追问道。

萧无畏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三舅,您对当今之朝局如何看哉?”

“这个”柳振雄略一迟疑,可还是坦诚地开口道:“自顺平以来,天下纷分,几番大乱,今上倒是有收拾山河之野心,却无那份实力,嘿,某能看得清的事,想来也瞒不过其余各藩,今上若是不动还好,若是欲乱动,只怕将就此葬送了大胤皇朝近五百年之国运,怎么,小畏也有心要参与其中么?”

“三舅问得好,甥儿不求闻达于天下,但求百姓能安康,予愿足矣。”面对着柳振雄的迥然之目光,萧无畏虽没有直接承认其事,可也没有否认。

“嗯,小畏能时刻牵挂百姓,三舅信矣,只要三舅不死,将来小畏若有需要,只管开口。”柳振雄目视了萧无畏良久,这才正容给出了保证。

“多谢三舅厚爱,甥儿当铭记在心。”萧无畏并没有因柳振雄的表态而激动,只是笑着拱了拱手,客气了一句,便即转回到原先的话题上:“三舅,岂不闻解铃尚需系铃人么?燕西之乱出在郑家,解法自也当在郑家身上。”

“哦?此话怎讲?”柳振雄瞳孔一缩,目光闪烁地追问道。

“三舅,若是甥儿料得不差的话,王老先生那头必定已在郑家内部联络好了人,必将取郑忠耿以代之,那出面行事的想必便是王老先生之次子王长风罢,这一头大军一动,高昌必乱,乘乱而取高昌可也,甥儿说得可对?”萧无畏面色平静地分析道。

“不错,正是如此。”柳振雄见萧无畏一口便道破了己方的战略部署,丝毫不觉得奇怪,点了下头,直承其事。

萧无畏哈哈一笑道:“此不过中策也,若是三舅真依此行事,燕西虽能得一时之稳,终究难免战事漫长,了无结期矣。”

“嗯?”柳振雄愣了好一阵子,还是没能想出萧无畏所谓的解铃是怎个解法,皱着眉头苦思了良久之后,不得不一摊手道:“小畏,别跟三舅卖关子了,说罢,这个铃该如何解方好?”

“三舅,以我燕西十数万强兵虽不惧各方来袭,可战事迁延,最终苦的还是百姓,今郑家那头既有内应,事情自然就好办了,当一战而破乌骨教之主力以震慑各方,纵大仗不免,如此亦可确保燕西无碍矣,岂不闻半道而击乎?”一见柳振雄有些子急了,萧无畏自不敢再多耽搁,这便笑着提点了一句。

柳振雄本就极善军略,只一听萧无畏的提点,便已看透了其中的关键,豁然而起,猛地一拍桌子,叫了声好,兴奋地在书房里踱来踱去

第九十七章满载而归

永靖,黄河岸边的一座小军寨,顺平以前,本是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上一座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商队络绎不绝,算得上西北极繁华之所在,然则自顺平乱后,商路受阻,虽不时尚有些能取得朝廷批文之大商队来往,然则却早已没了当初之挥汗成雨之盛况,再加上永靖隔着黄河与燕西对峙,地属前线重地,民众大量内迁,原本繁华无比的永靖城就此衰败了下去,时至今日,已不过是一座不算太大的军事镇子罢了,驻军也就只有少得可怜的一千五百余人,可近来因着朝廷调集大量粮棉来此,不少的户部官吏以及大量的民夫便随之涌到了永靖城,再加上新增的五千守军,古城永靖再次焕发出了往日的一丝荣光,当然了,戒备的森严程度也远远高于往日,往常时不时还开放上一回的西门如今日夜紧闭,新任守将程万泉更是将自己的帅帐都设在了城门楼上,没有通关文碟,严禁任何人靠近城门半步。

西城门上下岗哨林立,巡哨往来不绝,一个个精神抖擞,杀气迷天,看那一派法度森严的样子,足可见程万泉对守御的重视了罢,其实不然,那些事儿全都是副将的手笔,至于程万泉这个主将么,也就是贪着城门楼凉爽,才会将自己的帅帐搬到了楼中,这厮每日里除了喝酒之外,就是骂娘,其他事儿一概不理。

程万泉心里头很郁闷,郁闷得想吐血,在陇州那个破地方当了七、八年的副将已经算是够倒霉的了,可也怨不得旁人,毕竟自家朝中无人,手头又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劳,勉强干着也就是了,这一回好不容易捞到了个剿灭“关中三寇”的大功劳,本以为再怎么着也该可以大大地晋升上一步,要不能凭借此功劳调回京师也成啊,却没想到盼来盼去,盼了几个月下来,好歹算是将兵部来人给盼来了,结果呢,官衔是升了一级,头顶上的“状武将军”的帽子换成了“忠武将军”,带的兵也就此多了一倍,可遗憾的是这回连陇州都没得呆了,直接被打发到了永靖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头上,这令程万泉情何以堪,除了将自己灌醉之外,程万泉实也不知道该找些啥乐子来释缓一下自个儿的郁闷之情,只可惜酒入愁肠愁更愁,生生令程万泉烦闷得想杀人,尤其是这一大早地,又发现酒坛子居然空了,程万泉大怒之下,举起空酒坛便要往地上掷去,可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名队面带惊惶之色地跑进了城门楼中,气息不匀地禀报道:“将军,河对面有动静!”

“嗯?”程万泉恼怒地一瞪眼,骂了一声道:“混帐,慌个甚,看清楚了再报!”

“将军,隔得太远,看不真切,可明显有骑兵在准备渡河。”那名队正被程万泉一骂,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紧赶着出言解释道。

“骑兵?”程万泉一听这两个字眼,宿酒立马就吓醒了,顾不得多问,随手将空坛子往边上一摔,没等“咣当”声响起,程万泉人已一溜烟冲到了城碟处,定睛一看,果然发现黄河对岸隐隐绰绰地有大批的人马在准备渡河,只是相隔得实在太远了些,压根儿就无法瞧个分明。

“吹号,全城戒严,备战!备战!”程万泉突地想起永靖城中尚存有一万余石的粮秣,心中狂振,也不管河对岸渡河的究竟是些啥人,紧赶着便下达了戒严令,此令一下,凄厉的号角声登时便响了起来,城中各处军营立马乱了起来,无数官兵穿甲持戈在军官们的统带下整队集结,蜂拥着向各城门飞奔而去,好一派兵荒马乱之状。

“程将军。”就在程万泉焦躁地打量着河对岸的当口,一声沉稳的话语在其身后响了起来,用不着回头,程万泉便知晓自己的副手林崇生到了,无言地点了下头,一抬手,指着河对岸道:“林副将,依尔看来,对岸那些兵马是何来路?”

年初的“关中三寇”一案中,萧无畏将很大一部分的战功给了程万泉,剩下的则全归了林崇生,原本托程万泉帮其谋一个陇县守备的职位,却不料表功奏章上去之后,林崇生居然意外地被破格提拔为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还成了程万泉的副将,二者一道被打发到了永靖城中,成了一对难兄难弟。昨夜恰逢林崇生轮值,守了整整一夜,才刚回营准备休息一下,就被号角声给惊动了,先前一上了城墙,便已注意到了黄河对岸的动静,这会儿听程万泉发问,迟疑了一下,还是轻摇了下头道:“不好说,应该不是燕西的兵马。”

“哦?”程万泉对林崇生的本事还是挺佩服的——这些日子以来,军中的事务实际上是林崇生在管着,否则的话,程万泉哪能有个借酒消愁的机会,这会儿听林崇生如此说法,程万泉倒也没有怀疑他的判断,只不过心中还是有些子放心不下,这便沉吟了一下道:“城中粮秣不少,小心无大碍,传令下去,全军戒备,以防不测。”

“是,末将遵命。”林崇生本就是生性谨慎之辈,自然不会反对程万泉的决定,恭敬地应答了一声,接连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指挥着已冲上了城墙的各部占据城头各要地,随时准备应变。

永靖城内兵荒马乱,可那支渡河的人马却是不紧不慢地一拨接一拨地渡着,直到所有的人马都过了河,这才整了整队,向着永靖城方向缓缓而来,待得此际,城上的官兵总算看清了来者并非燕西大队兵马,而是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然则这支商队居然拥有一支骑兵大队,这便使得城上官兵好奇心起之余,却也不敢完全松懈下来,依旧保持着高度的戒备之意。

“汰,城上的人听着,项王府三王子已到城下,尔等还不快开城门!”缓缓行来的商队见城门始终紧闭,其中立刻冲出一骑,飞马赶到了城下,对着城头高声呼喝了起来。

“宁队正?本将在此,小王爷真回来了?”城头上的程万泉早已认出了奔到了城下的那名骑兵军官正是萧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