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综琼瑶_红楼]历史要拐弯by绯色矢车菊 >

第7章

[综琼瑶_红楼]历史要拐弯by绯色矢车菊-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话一出,他忽然觉得周围好安静,只有对面这个醉酒的少年,不知哪里鼓出的勇气,明瑞仰起头,轻轻贴上去,闭上眼,柔软的触感稍纵即逝。
  “唔?”永珏迷茫的望着他。
  “富察家送了礼,可我还没有。”明瑞温柔的笑着,掏出一个檀木盒子塞进对方怀里。
  陪嫁的小丫鬟无意中路过附近,叫了一声:“姑爷?”
  明瑞自然的扶着他,平静的说:“贝子爷醉了,我是他的伴读,送他回来的时候不慎迷路,多绕了两圈,耽误你家姑娘的良辰,真是对不住了。”
  小丫鬟涨红了脸:“公子太客气了,奴婢这就送姑爷回去。”
  “有劳。”富察明瑞点点头,转身走了。
  小丫鬟刚准备用力,却发现肩上一轻,抬头看时才发现自家姑爷直直的站在那儿。
  “姑爷?”她喏喏的。
  “爷已经清醒了,带路吧。”永珏打量着四周,率先走了,脚步迈的四平八稳,哪儿还有刚才醉鬼一般站都站不住的萎靡样子?
  路上,永珏打开那盒子,里面躺着一块透雕羊脂白玉牌,拿起来把玩一二,又对着光转动,倾斜稍许后,手心里便映出了一副精致的图案,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静谧。
  “蝶恋花……”
  永珏沉默了一会儿,把玉牌放回盒子里,递给旁边不知何时出现的小顺子,吩咐道:“拿去爷的书房,上了锁,找个隐蔽的地方搁着。”
  说罢,他向那灯火通明的婚房大步流星的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咳咳,就是这样╮(╯_╰)╭
  为偷亲还不自知的明瑞小受点个蜡~O(∩_∩)O~

  ☆、出征前夕

  
  林若茵醒来的时候旁边已经没有人了,稍微动了动,立刻痛呼一声,只觉得浑身都不是自己的了,酸麻胀痛,双腿一点都没有力气。
  “落雪,扶我一把。”她叫道。
  一个穿着粉色衣服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蹭蹭蹭跑过来,见到林若茵,顿时脸涨得通红。
  林若茵一愣,低头看看自己,锁骨上,胸口,肩膀上到处都是吻痕,羞赧的咬牙,暗骂某人真是个不知轻重的莽夫,弄成这样今天要怎么去请安敬茶?
  “贝子爷呢?”她问道。
  “回主子的话,”小丫鬟笑嘻嘻的道,“贝子爷一大早起来就练武去了,还吩咐奴婢们不要吵醒您呢!”
  “你这丫头愈发大胆的,敢拿我开涮?”林若茵横她一眼。
  舒舒服服的泡了个澡,换上一身浅蓝色绣彩蝶穿花图案的旗装,襟前别着个五彩葫芦坠,梳着两把头,一支喜鹊登梅珠钗,两只金镶碧玺耳挖簪,一簇纱制宫花,还别出心裁的在发间点了一只珐琅蝴蝶,振翅欲飞,栩栩如生,好似要爬上那朵花似的,耳朵上戴了一对嵌着半月形琥珀的环形带穗银耳环,套上一对绞丝嵌珍珠白玉镯,就大功告成了。
  另一个穿水绿色衣服的丫鬟调整了一下珠钗的位置,赞道:“主子就像那话本里天香国色的美人,难怪贝子爷喜欢的不得了。”
  “飞霜~”林若茵扫她一眼。
  “奴婢知道,出了这屋子绝不乱说。”丫鬟乖巧的点头。
  不一会儿,早膳已经摆好,永珏也练武回来,穿着一身黑色镶金边的常服,比昨晚倒是多了三分铁血男儿的强硬。
  “起来了?”永珏挑眉,“那就用膳吧。”
  桌上摆了两碗蔬菜粥,两盅冬瓜排骨汤,一碟奶皮饼,一碟豆面饽饽,一盘蒜泥茄子,一盘凉拌蔬菜,还有几碟开胃的酱菜,并不如林若茵在自家府里的丰盛。
  用过早膳,登上马车,两人进宫给长辈请安。
  先到慈宁宫,太后皇帝皇后,高位妃子,皇子们和福晋,皇四女博西勒,养在皇后身边的兰公主,太后身边的晴格格等等,都打量着这位出身汉军旗却上来就是侧福晋的女子。
  见她落落大方,端庄稳重,太后才放了心。
  永珏一撩袍子:“永珏给皇玛嬷请安,给皇阿玛请安,给皇额娘请安,给诸位母妃请安,三哥四哥安好,五弟六弟八弟十一弟十二弟安好,大嫂三嫂安好,四妹妹安好。”
  见了位于这大清帝国顶峰的人物,林若茵也不胆怯,一一见礼。
  “是个好孩子,长得真标志。”太后赞道,给了红包和赏赐。
  皇后也给了,只是脸色不太好,永珏可是知道,这大过年的她又忠言逆耳,挨了乾隆的训斥。
  纯贵妃和嘉贵妃挂着一张典型的宫妃笑脸,唯独令妃,给了大笔赏赐不说,还拉着她嘘寒问暖,做足了母妃的样子,看的乾隆连连点头。
  林若茵却注意到太后脸色一般,估计是不喜欢令妃。
  出了宫门,坐上马车,永珏拉过林若茵,让她靠着自己,嘱咐她道:“以后按日子进宫请安就是,对长辈恭敬些,不过别太亲近了,尤其注意令妃,除了女人,别的赏赐她们给你就收着,无所谓,平时说话要注意。”
  “妾身明白,”林若茵点点头,掀起帘子一瞧,问道,“我们不回府?”
  永珏解释:“先去五叔府上坐坐。”
  林若茵了然,这是该见正经长辈了。
  此时,和亲王府里,所有人都被吴扎库氏指挥的团团转,一会儿地板没擦净,一会儿灯笼挂歪了,大冬天的叫下人们忙出一身汗。
  永璧翘着二郎腿:“额娘,您可歇歇吧,再折腾两圈,儿子昨天那一斤肉就白吃了。”
  吴扎库氏一巴掌糊了上去,喝道:“臭小子,永珏等会儿就来了,还不快去门口等着!”
  永璧垮下肩膀,垂头丧气的出去了。
  永珏扶着林若茵下马车,冲没骨头一般倚在石狮子上的永璧挥挥手,问道:“永璧哥,怎么在外面等着?”
  “你说为什么?”永璧走过来,瞪他一眼。
  “哟,弟妹,今儿比昨天还漂亮啊。”永璧又开始学他阿玛不着调的样子。
  林若茵脸皮一抽,干脆没吭声。
  “别理他,等会儿跟嫂子告状就行了。”永珏拉着林若茵走进府里。
  “太妃娘娘,五叔五婶,新年好,我来讨红包了。”永珏大马金刀的走进来。
  吴扎库氏激动地直接站了起来,小跑过去一把抱住他:“怎么迟了?叫婶子好等。”
  永珏还没说话就被弘昼拨到一边去,陀螺似的转了两圈,晕乎乎的坐下了。
  没有敬茶,也没有请安,好像就是亲戚上门做客,所有人热热闹闹的吃了顿饭,气氛好极了。
  饭后,永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永瑸福晋瓜尔佳氏,永瑍福晋佟佳氏热情的拉着新出炉的弟妹去偏厅说话喝茶,再轰走几个小的,留下太妃,和亲王夫妻和永珏。
  永璧永瑸还是自己苦求了半天才没被赶走。
  “永珏,婚事怎么赶得这么急?”裕太妃先开口了,皇室嫁娶一般都要准备一年左右,就是侧福晋也得三五个月,从来没有一个多月就成亲的。
  永珏扫了眼周围,没有别人的钉子,这才开口:“大概是怕我无后。”
  “什么意思?什么无后?我儿是个有福气的,不许乱说。”迷信的裕太妃赶紧拜了拜菩萨。
  弘昼沉思了一会儿,突然脸色大变:“你要随军出征?”
  永瑸不解:“阿玛,就算出征也没必要……”
  弘昼没有回答,只是沉着脸盯着儿子。
  永珏突然跪下,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头,压低声音说:“孩儿不孝,要出征了,若是以后再无相见之日,还请玛嬷阿玛额娘各位兄弟好生保重,多多照看若茵。”
  吴扎库氏扑过去,抱着儿子,摸着他的脸,泪如雨下:“我的永珏,你怎么狠心就这么丢下额娘,你叫额娘怎么活啊……”
  “是儿子不好,儿子叫额娘伤心了!”永珏一遍一遍的重复,声音在颤抖。
  弘昼眼眶立刻红了,走过去揽住妻儿,默然不语。
  裕太妃闭着眼睛拨念珠,两行清泪潸然而下。
  “大哥?”永瑸还是没反应过来。
  永璧哽咽着解释:“皇上怎么放心叫三弟接触军务,拉拢将士?他一向防三弟防的紧啊。这次三弟定是自请出征,为了安皇上的心,只怕他要隐瞒身份当个普通的小兵了。”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永瑸说不下去了。
  是啊,为什么呢?
  还不是为了这一家子,唯一和皇帝年岁相近的兄弟岂是好当的?
  永珏生在龙抬头之日辰时,还熬过了皇室子弟闻风丧胆的天花,恐怕早就成了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处之而后快。
  要么学阿玛那般不管政事抹黑自己,要么就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
  回去的路上,林若茵望着永珏泛着微红的眼眶,突然说话了:“爷,如果您信得过妾身,有事请尽管吩咐,妾身一定尽力而为。”
  永珏笑了笑:“不用我吩咐,你知道该怎么做。”
  林若茵突然一把揪住他的衣襟,恶狠狠的说:“那你便准备一走了之?什么都不告诉我,将来还得给你守寡?”
  永珏嘴角一抽:“爷什么时候说要死在外面了?”
  “一脸要交代后事的表情,你骗得了谁?”林若茵哼了一声。
  永珏哭笑不得。
  林若茵脸一偏,赌气道:“还有,你那两个侍妾要是有了,你不回来我就叫她们自己养着,反正我不管。”
  “放心吧,我会回来的。”永珏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
  正月十六早上,天还没有亮,永珏已是一身普通士兵打扮坐在书房里沉思。
  他突然起身,摸了摸那放在暗格里的檀木盒子,出门了。
  正厅里,林若茵等着那儿,见永珏走过来,温柔的给他整了整衣领,抿起嘴,什么都没说。
  永珏叮嘱她:“府里交给你了,有什么拿不准的事儿就问哈姬兰。”
  “千万小心。”林若茵又重复了一遍。
  永珏勾起嘴角,刮了她鼻子一下:“乖乖等爷回来。”
  林若茵重重的点点头。
  哈姬兰抱臂看着两人黏糊,冷不丁来了一句:“有我呢,爷您就放心的去吧。”
  永珏一个踉跄,突然觉得这话有点不对劲儿。
作者有话要说:  我去,明明设定了林姑姑是饱读诗书的江南闺秀,怎么就写出一股傲娇范儿?
  ps:当然不对劲,哈姬兰那话怎么看都是要拉拉的前奏好嘛!凸
  对了,林姑姑戴的耳环,不知道能不能出来啊
  'img'http://h。hiphotos。bdimg。/album/s%3D740%3Bq%3D90/sign=6ad6e41e0df41bd5de53eaf061e1f0f6/500fd9f9d72a605932e5e22f2b34349b033bba09。jpg'/img'
  

  ☆、马粪上的帐篷

  
  经过十多天讨论和沙盘推演,乾隆下旨,命大将班第为帅,定边左副将军阿睦尔撒纳、定边右副将军萨喇勒各率参赞大臣,分别由北路、西路进征准噶尔,兆惠协理北路军务,并总理粮饷。
  不知有意无意,富察明瑞分到了西路军,而永珏则在北路军。
  环顾周围,都是普通旗人,还有满口粗话的兵痞子,永珏不禁苦笑,等这次出征回来,他就真成了不通文墨举止粗鄙的莽夫了。
  “兄弟,看你像是新来的,叫啥呀?家是哪儿的?”一个大头兵勾住永珏的脖子,问道。
  永珏露出一脸实诚的憨笑:“我叫吴扎库英贤,老家是盛京的,来京城投靠亲戚,听说要打仗了,招兵呢,我爹那是做梦都想参军,可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