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综琼瑶_红楼]历史要拐弯by绯色矢车菊 >

第2章

[综琼瑶_红楼]历史要拐弯by绯色矢车菊-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珏很乖巧的给每个人都问了好,任凭这群女人把他搂住捏捏抱抱。
  乾隆年轻的时候还是很勤政的,问了永珏两句,没坐多久就回养心殿批奏折去了。
  吴扎库氏的眼睛几乎黏在了永珏身上,看到儿子尖尖的下巴就一阵心疼,抱着他好一通摩挲,问这问那。
  说着说着,她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取出一个红绳系住的蜜蜡平安扣塞到小儿子手里,温柔的说:“好孩子,这个给你,这是五婶在潭柘寺求大师开光的平安扣,拿去玩儿吧。”
  吴扎库氏可不敢说什么要保护好自己注意安全之类纯属惹麻烦的话。
  安静的窝在她怀里,永珏并没有立刻接过平安扣,而是抬头看了看太后和皇后,见他们点头允许,这才喜滋滋的接过,甜甜的冲吴扎库氏一笑:“谢谢五婶。”
  吴扎库氏见他如此谨小慎微的样子,又忍不住想哭了。
  裕太妃眼睛尖,赶紧插话打趣她:“看你的样子,可别叫永珏把这掉眼泪的毛病学去了。”
  吴扎库氏解释道:“媳妇失礼了,只是瞧永珏下巴尖的硌手,一时忍不住就……” 
  太后和皇后当然知道她的想法,可把永珏养在宫里是她们的儿子丈夫决定的,谁也无权反对。
  这次的事儿,哪个阿哥都好好的,偏偏永珏得了白喉,还因为下人不经心受苦颇多,这天下最尊贵的婆媳俩不免有些愧对裕妃婆媳,赏了不少好东西给永珏。
  还是皇后不够上心吧,不然明明住在一起,和敬怎么没事?
  太后思索了一会儿,开口道:“耿妹妹,如今永珏四岁了(虚岁),聪明又懂事,按着规矩,咱们爱新觉罗家的阿哥六岁就该去尚书房了,我看不如让他跟着去念书,练练骑射,把身子养的结实些,你看如何?”
  “永珏才四岁,早了些吧?”裕太妃心疼孙子,她不指望这孩子有多出色,只要平平安安长大,出宫建府娶妻生子就好了,反正有和亲王府在,谁也欺负不了他。
  太后不紧不慢的说:“永璜永璋兄弟俩都在阿哥所,前几日我听嘉妃说准备叫永珹也去,才跟你说说这事儿,阿哥们在一起多处处,培养兄弟感情也是好的,说不定有了伙伴一起玩闹,永珏就好多了,瞧这小身板,到底是瘦了些,早该把起子不经心的下人撵到辛者库去。”
  说罢,她轻轻瞟了富察皇后一眼。
  皇后脸上一臊,说不出话来。
  的确,她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抓紧手中权利,和高氏斗法,关心丈夫女儿了,余下的时间还要和心腹们商量如何给诸位嫔妃避孕,哪有空照看永珏?
  再说,她也不怎么想瞧见和永琏有三分像的永珏,总会想到那个已经九岁却不幸病逝的儿子。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裕太妃哪能不同意?只希望小孙子别太出色,着了别人的道才好。
  吴扎库氏见永珏一脸懵懂,便笑着逗他:“永珏知道去尚书房要做什么吗?”
  小家伙拨弄挂在手腕上的平安扣,偏着脑袋想了想,脆生生的回答:“找兄弟,一起玩儿。”
  众人捂嘴直乐。
  吴扎库氏没有看见他低头时眼中闪过的狡黠,直到出了宫还在忧心忡忡,娘家侄儿没一个有做伴读资格的,小小年纪都是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幸好尚书房里还有永璧永瑸在,能照看弟弟。
  没过两天,永珏就带着自己的行李住进了阿哥所,和四阿哥永珹做了邻居。
  这时,皇帝的圣旨也到了,赐给他一些笔墨纸砚,和两个伴读。
  也许是有补偿他的心理,这两个伴读出身相当厉害,一个是清初名臣米思翰之后,皇后四哥傅文的嫡长子富察明瑞,傅恒的侄子,富察一族少族长,一个是开国五大臣其一额亦都之后,汉军镶黄旗副都统阿里衮的嫡长子钮祜禄丰升额,康熙孝昭仁皇后侄孙,还是崇庆太后的远亲,两人可谓是背景深厚,在众多伴读里也算是高人一等了。
  永珏没什么想法,只觉得有人陪他念书陪他玩儿就好,倒是成了他身边大宫女的哈姬兰暗地里纠结了好久,一会儿担心这两个伴读出身太好看不起永珏,一会儿又在琢磨乾隆有没有捧杀的意思,一晚上都在烙煎饼。
  第二天,永珏一见她就乐不可支,笑歪了嘴。
  这到底是谁害的啊?
  给他整理好衣服,哈姬兰没好气的说:“小阿哥,今天是您第一次去尚书房,早些出发吧,当心迟到。”
  趁着宫女们去端早膳,永珏低声问道:“哈姬兰姐姐,你为什么跟前几天不一样了?”一点都不亲切,还叫您?听着好别扭……小家伙嘟着嘴。
  哈姬兰解释道:“咱俩关系好,旁人可不能知道,要不然就会说我以下犯上,小阿哥不希望看到我被惩罚吧?”
  永珏飞快的摇摇头,她又加了一句:“那有旁人在的时候你可不要叫我姐姐。”
  “好吧。”永珏艰难的点点头,细长的小眉毛紧紧皱起来。
  用过早膳,永珏在引路太监的带领下,穿过漆黑的夜色,往尚书房走去。
  远远的就看到两个小身影等在尚书房门口,永珏脸上不由露出几分喜色,加快了脚步。
  “奴才富察明瑞见过、永珏阿哥。”一个穿着宝蓝色小马褂约莫六七岁的男孩利索的行礼。
  “奴才钮祜禄丰升额见过永珏阿哥。”另一个穿着石青色马褂的男孩也跟着行礼,看上去比他稍大些。
  “两位快请起,不必多礼。”永珏此时还是个有点小聪明的孩子,赶紧上前扶两人起来,“你们比我年纪大,叫我永珏就好,以后课业上不懂的东西还要请教你们呢。”
  三人互相寒暄一番,便各自分开,皇子和伴读并不在一起念书,只有骑射课才会一起学习。
  丰升额不易察觉的递给明瑞一个感激的眼神。
  富察明瑞微笑着点点头,一派少年老成的成熟样子。
  丰升额为什么要感谢明瑞?
  问题还是出在永珏身上,他虽是和亲王之子,却抱养于宫中,偏偏乾隆不知是忘了还是有意,既没有把他录入玉牒,也没有算进排行里,宫中一向是小阿哥小阿哥的叫,到了两位伴读这儿,就尴尬的不知所措了,幸好明瑞有几分急智,把这事儿圆了过去。
  尚书房里其他三位皇子已经到了,还有几位宗室子弟,其中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看永珏的目光最火热。
  那是和亲王长子永璧,他从父母那儿听说了小弟的事,正打算好好照看他呢!
  永珏随便找了个靠后的座位,随行的哈哈珠子摆好纸笔,退了出去。
  汉文师傅是一个留着山羊胡五十多岁的老翰林,一身书卷气质,端的是大家风范。
  “小阿哥可曾学过哪些书本?”老人问道。
  “不曾学过。”永珏乖巧的回答。
  老人拿出一本《三字经》翻到第一页,慢吞吞的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先学《三字经》,微臣念一句,阿哥念一句,以后每天早上都要复习前日学过的内容,所谓读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默一百二十遍。”
  “我知道了,师傅。”永珏还是那一副软萌软萌的样子,虽然他下巴已经掉了。
  大概是想到了家里调皮的小孙子,老人严肃的表情松动了,拿起书一字一字的念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看清穿的都知道,清朝皇子太辛苦,凌晨三点学习到晚上七点,一年只有三天假,不仅要精通满蒙汉三种文字,以及儒家典籍,清朝历代帝王圣训,比如《资政要览》《圣祖庭训格言》,还有弓马骑射,兵法谋略,结果好苗子都出在康熙一朝了╮(╯_╰)╭
  ps:尚书房的问题,乾隆朝就叫这个,上书房是道光时改的
  

  ☆、皇后殁

  
  迷迷糊糊翻了个身,觉得自己一身是汗,黏得难受,眼睛却像被什么糊住了似的,怎么用力都睁不开,嗓子里火辣辣的干疼,永珏不舒服的哼了起来。
  没多久便有一股温热的水流进喉咙,缓解了他的不适。
  有人在拿润湿的帕子给他擦脸,眼皮一阵轻松,他慢慢的睁开眼睛,正对上一双布满血丝难掩憔悴的眸子。
  “哈姬兰姐姐?我…我这是……”声音沙哑的像是变声期提前来了。
  哈姬兰手中的帕子吧嗒掉了,她猛地扑过去,哽咽着抽泣:“你这不省心的天魔星,生生要吓死我不成?”
  到底是怎么回事?永珏皱紧眉头思索……
  依稀记得他前些日子不小心从马上掉下来,又不肯安心养病,在御花园里玩耍,吹了凉风……
  “我可是起了热症?”永珏问道。
  哈姬兰关切的表情突然变得狰狞,她恨恨的说:“我的小阿哥,您到底是有多碍别人的眼啊,四岁白喉,五岁水痘,七岁天花,十岁伤寒,我特么、我真恨不得把那些牛鬼蛇神统统揪出来抽了筋扒了皮打折尾椎骨涂了蜂蜜扔到西山喂熊去!”
  可恨啊,她掏心掏肺护着的孩子,竟然频频糟了后宫女人的毒手!
  连一个毫无威胁的养子都要再三下手,那群女人在后宫里是性。饥。渴憋出神经病了么?哈姬兰怒火难平的想着。
  永珏眨眨眼,摊手耸肩,自嘲的笑道:“还连累的明瑞和丰升额跟我一起倒霉。”
  哈姬兰把人扶起来,垫好靠枕,给他喂着粥,安慰道:“放心吧,富察少爷已经熬过来了,钮祜禄少爷听说情况在好转,想必过几日就能陪你念书了。”
  永珏轻轻松了口气,万一两位身价不低的伴读出了什么岔子,他一个透明阿哥可怎么开罪的起两大后族?
  哈姬兰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没有吭声,吩咐几个小宫女给太后及和亲王府传消息,备水让永珏沐浴。
  一个小宫女急匆匆跑来附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哈姬兰脸色立刻变了,走进屋子,挥挥手让服侍永珏的宫人下去,低声说道:“小阿哥,皇后娘娘在随皇上东巡路上病重,龙舟正加速返程,”她犹豫了一下,凑到永珏耳边低语,“娘娘情况不大好,估计是不成了……”
  永珏猛地抬起头,瞪大了眼睛望着对方:“出宫时还好好的?”
  哈姬兰暗地里不屑的撇嘴,就乾隆那花心风流种子四处滥情的德行,富察皇后就算再怎么大度宽容母仪天下,也会气出个好歹来,更何况她的贤惠本是装出来的?
  永珏沉思了一会儿,吩咐她:“等这消息在宫里传播开的时候,你去备上几件素净的衣服,几位兄弟和我要静心为皇额娘抄佛经祈福,聊表心意。”
  大清以孝道治天下,无论内里如何,表面上必须做出足够孝顺的样子才行,尤其他有个皇后侄子的伴读。
  哈姬兰赞同的点点头,下去照办了。
  希望这次的废皇子事件不要牵连到永珏啊……她想着。
  龙舟紧赶慢赶,却终是力有不逮,才走到德州,富察皇后就不行了,也许是因为连殇二子一女,唯一幸存的和敬远嫁蒙古,没了生的希望,也许是自己病倒在床,却眼睁睁看着丈夫接连宠幸汉女,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窗外再美的景色也只能让她愈发感到悲恸孤苦。
  在三月十一,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富察氏终于挺不住了,奄奄一息,等乾隆抛下温香软玉带着满身脂粉香匆匆赶回来的时候,年仅36的富察皇后已经撒手人寰。
  乾隆既愧疚又伤心,他对富察氏是付出了真感情的,不禁悲从中来,痛哭流涕。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