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道之步步高升 >

第834章

官道之步步高升-第834章

小说: 官道之步步高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庆平说:“卫生厅有几位领导,关系还不错,可以找找他们。”
伊海涛说:“没必要惊动卫生厅的领导,林书记打过招呼,不能让太多人知道南夫人的病情,最好直接找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打听起来方便。”

第1092章 危在旦夕

叶庆平在省委组织部工作多年,和省卫生厅的头头打过交道,但与省人民医院的医生还真不是太熟,因为南延平夫人不可能住一般的病房,所以,找一般的医生去打听,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这个时候,楚天舒忽然想起白云朵要是调进了省人民医院该多好,托她打听病人的情况应该不会太难,他多少有点后悔了,当时应该听向晚晴的话,暗中帮着使使劲,把黄亚维和白云朵都调进省人民医院,这会儿不就用得上了吗?
世上没有后悔药卖,楚天舒一筹莫展,只能看叶庆平的能耐了。
好在叶庆平转了几个弯子,还是找到了一位姓刘的护士长,她正好负责抢救室护理工作。
他拨通了刘护士长的电话,告知南夫人吴旭的名字,把意图一说,没多久刘护士长就回话了:“叶市长,你说的吴旭正在抢救室抢救,暂时没脱离危险,想去看望病人恐怕还不是时候。”
叶庆平问:“不看望病人,慰问慰问病人家属还是可以的吧?”
刘护士长说:“有这个必要吗?吴旭是你什么人?”
叶庆平说:“不是我什么人,是重要领导的家属。”
可见南延平确实对医院领导要求很严,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连刘护士长也不知道吴旭的真实身份。
刘护士长说:“怪不得,卫生厅厅长和医院院长都出了面,你们来吧,我给你,们带路。”
三人上街买了礼品,驱车赶到人民医院,刘护士长已等在了大门口。
叶庆平相互做过介绍,刘护士长跟伊海涛叶庆平两位握手,前头带路,七弯八拐,来到抢救室门外。
与门诊室和住院部不同,这里静悄悄的,人影子都没一个。
几位大气不敢出,尽量放轻脚步,仿佛地下埋着地雷似的,抢救室外的绿色椅子上空无一人,晃着死寂的幽光。
已经走过抢救室,刘护士长才立住脚跟,轻轻推开旁边的医生休息室,将三位让了进去。
南书记就在医生休息室里,面无表情,看不出是喜是悲,旁边守着好几个人,一个是省委办公厅的副主任,一个是南书记的秘书,一个是卫生厅的厅长,还有一个高瘦的先生,头发已花白,戴着眼镜,定是人民医院的方院长无疑。
要知道南书记是堂堂一方大员,夫人突然急病危在旦夕,需要住院抢救,要想什么人都不惊动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见屋里空气如此凝重,伊海涛略略迟疑,上前跟各位点点头,轻轻来到南书记身边,细声道:“听说吴姐急病住院,我们心里实在放不下来才赶过来的,祝愿她吉人天相,早早康复。”
南书记还记得安排接见他们的事,因此也就没说什么,只点点头,表示感谢。但楚天舒注意到,南书记刚看见他们的时候,脸色有瞬间的阴沉,想必是对伊海涛等人的贸然闯入是不满意的。
三人静静站立片刻,根本没有开口说别的事的余地,也不便久留,说请书记好好保重,就退了出去。
刘护士长等在门外,又送三位原路返回,来到医院门口,叶庆平谢过刘护士长,说:“刘护士长,麻烦你帮我们关心一下吴旭的病情,稳定下来之后,我们还会来的,到时再打电话请你帮忙。”
刘护士长说:“不客气。”目送三人上车离去。
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吴旭暂时脱离了危险,下了手术台,住进了重症观察室。
这是刘护士长打电话告诉叶庆平的,叶庆平问道:“吴旭到底是什么病?怎么这么吓人?”
刘护士长说:“我也说不太明白,听说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病的变种,我们医院临床经验不足,能不能让病人脱离危险,康复出院,都不太好说。”
叶庆平有几分惊讶,说:“人民医院是省内最好的医院,他们临床经验都不够,岂不是只能将病人转到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去?”
刘护士长说:“北京上海的大医院也未必拿得下来,只有欧美少数国家的医生接触过这种病例,有些临床经验。”
谢过刘护士长,叶庆平将吴旭的病情说给伊海涛和楚天舒听。
两位听了也直摇头,这么少见的病,怎么偏偏让吴旭给摊上了呢?
三人又是一阵唏嘘,这么说来,吴旭的病情要稳定下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夫人危在旦夕,命悬一线,南书记哪里会有时间来听汇报,叶庆平很是沮丧,说:“要不,先回去吧,以后再说。”
伊海涛说:“要回去,也不能全回去,还得留人在省里继续努力一下,尽量争取见到南书记。”
叶庆平说:“南夫人这种情况,还怎么争取?”
伊海涛低首沉吟道:“我也不知道怎么争取,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的。”
楚天舒也说:“浮云镇已经设立,班子已经就位,启动绿色生态农业迫在眉睫,现在检查组又来添乱,我担心耽误时间长了,恐怕局势都很难稳住。”
叶庆平也觉得有理,便说:“让小楚留下,我和伊书记先回去,当然我会与林书记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南书记的动态,为小楚提供有关信息。”
只好如此了,伊海涛点头同意。
两人走后,楚天舒愣了一会儿,心里发起毛来,就像身处茫茫野地的夜行者,身边有两个人同行还可以彼此依赖,互相壮胆,这下同行人走了,抛下自己一个人,孤身面对阴森森的路,能不感到心虚胆怯?
楚天舒一夜没睡好,老往卫生间跑,站在马桶旁,却根本没有尿意,半天憋不出一点儿内容,回到床上,仍然睡不着,他以为枕头太低,垫上另一只枕头,还是不管用,后来干脆坐起来,拿起手机去找向晚晴的号码,想跟她聊几句,又怕影响她休息,只得放弃。
好不容易挨到天亮,楚天舒走出卫生间,对着镜子一瞧,眼睛浮肿,两个眼袋像圆圆的灯泡,他用凉水搓了几把脸,搓得眼袋不那么夸张了,才到酒店二楼去吃自助早餐。
餐后回到房间里,楚天舒看了会儿新闻,又接到叶庆平打来的电话,说李医生又报告说,吴旭昨夜又出现危情,差点儿抢救不过来。院长已经向南书记说明夫人病情的特殊性,国内医院都没这方面的力量,建议送往欧美治疗。
南书记征求吴旭的意见,吴旭坚决不同意,说死也要死在国内,宁可给国内医院当试验品,也不到国外去做孤魂野鬼。
最后,叶庆平还说,刘护士长挨了方院长的严厉批评,以后恐怕不好再帮忙打探消息了。
挂了电话,楚天舒闷闷不乐,沮丧不已。
现在回过头来看,他们自作主张去医院看望是失策了,事与愿违,不仅没有找到开口说话的机会,还给南书记留下了一个投机分子的印象。
即便等到以后有机会再见到南书记,夫人吴旭恐怕也已经撒手而去,他想起这一段悲痛的经历,肯定会对伊海涛和楚天舒生出反感来,加上被检查组查出扶贫资金的使用有问题,再想谈什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怕是难上加难了。
唉,南书记的夫人吴旭危在旦夕,建设示范县的事也命悬一线了。
楚天舒长叹一口气,坐在沙发里无聊地来回翻着手机通讯录,翻过一个又一个的名字,脑子也随之一抽一抽的疼。
无意中,他看见了白云朵的名字,脑子里猛然跳出一个人来。
谁呀?白云朵的老公黄亚维,他刚刚从德国回来,又是心脑血管方面的专家,说不定吴旭不用出国也能把病治好,治好了吴旭的病,南书记一高兴,南岭的事不就好办了吗?
此念一起,楚天舒心头不禁砰砰跳了起来。
楚天舒赶忙拨通白云朵的手机,说:“哎,云朵,你家老黄在家吗?”
白云朵正在给白舒喂奶,突然接到楚天舒的电话,很有些诧异:“咦,你不在南岭县抓革命,怎么关心起我家老黄来了?”
楚天舒笑道:“云朵,他是你老公,我关心关心不行啊?”
“行,我和白舒呀,都希望你们能保持良好的关系。”白云朵倒是痛快,她问:“老楚,你找他有事吗?”
楚天舒实话实说:“是这样的,有位重要领导的夫人心脏病复发,住进了省人民医院,医院竭尽全力,勉强把病人抢救过来了,却没法完全控制病情让病人脱离危险,说是这种病很特殊,属于罕见的心脏病变种,国内医院没有临床经验,只有欧美的医生才治得了,老黄不是心脑血管病专家吗?又去德国做过访问学者,说不定见识过这种病例。”
白云朵挪揄道:“人家说你们这些当官的,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想不到你管天管地管空气还管不够,还管到重要领导的夫人头上去了。”
楚天舒说:“重要领导的夫人自然也重要,我不管还真不行。”说着,也不管白云朵爱不爱听,有没有空听,自顾自地把吴旭的病情说给白云朵听。

第1093章 左右打脸

白云朵是学医的,也在国外进修过,虽然专业不是心脑血管方面,但毕竟和黄亚维在一起一年了,对于这个病还有点印象,她说:“老黄在德国,好像还真研究和治疗过这种少见的心脏病,不然医科大也不会不惜代价从省人民医院手里把他挖了过去。”
真是太好了!楚天舒差点儿叫出声来,乐滋滋地说:“麻烦你给老黄打个电话可以不?我准备这就去找他。”
白云朵说:“你稍等,他在实验室里忙起来,我也不敢打扰他。”
楚天舒想了想,说:“要不这样,今晚上我做东,请你们一家三口吃饭。”
白云朵迟疑道:“嗯,亚维不太喜欢国内的饭局,还是上家里来吧,你好久没吃我做的饭菜了。”
楚天舒感觉有点别扭,就说:“以后有的是机会吃你做的饭菜,这次我有事要求助于老黄,必须好好请一请他。”
听楚天舒说得如此郑重其事,白云朵不再坚持,爽快地应允下来,说:“那就听你的吧,回头我和亚维联系。”
“嗯,好,我先去安排。”楚天舒自作主动把事定下来了,挂了电话,就在医科大学附近找了一家五星级酒店,订好包厢,通过短信把地址和房号发给了白云朵。
直到下午,白云朵才给楚天舒回了短信,约定下班后她开车去接黄亚维,然后直接去酒店。
离约定的时间还差半个小时,楚天舒就赶到了酒店,招呼服务员点菜要酒。
服务员刚出包厢,白云朵和黄亚维就走了进来,手里还抱着白舒。
楚天舒过去,看了看白舒,上前与黄亚维握手。
黄亚维在医科大附属医院干得很舒心,成天带着一群学生搞研究,忙的不亦乐乎,大概是获得了学生们太多的尊重,看上去比在机场的时候更有学者风度了。
楚天舒想想世界真奇妙,本来当初自己还想托关系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没想到这会儿反过来要借他的力为自己排忧解难。
寒暄之际,服务员开始上菜,山珍海味上了一桌子。
黄亚维摇头道:“老楚,大可不必,大可不必,才三个人,哪里吃得了好多?”
楚天舒说:“好不容易请动了黄教授,总得稍微客气点儿吧。”
黄亚维说:“不是稍微客气,是太过奢侈浪费了。”
楚天舒笑道:“政府提倡消费拉动发展,奢侈浪费也和你们归国效力一样,是爱国的一种表现,不然,国家经济怎么拉动得了?”
黄亚维反驳道:“人家欧洲人,吃饭很节俭,也不知道他们的经济是怎么拉动上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