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道之步步高升 >

第593章

官道之步步高升-第593章

小说: 官道之步步高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向晚晴是父母双亡的烈士遗孤,老领导见了无不心存怜惜,无形中又为林国栋增加了几分同情分,在比较微妙的均势下,这也许就是让胜负天平向林国栋倾斜的重要砝码。
正聊得情意绵绵,隔壁大套房里响起了伊海涛的踱步声。
楚天舒这才想起来,伊海涛还在隔壁大套间里等着自己呢,便没好意思再聊下去,只说:“晚晴,回来之前给我打个电话,我去机场接你。”
“不用了,你有这份心就行了。”善解人意的向晚晴说:“你家伊老师刚当上书记,肯定忙得不亦乐乎,你还是安心工作吧。到了临江,舅舅会安排的。好了,不说了,舅舅喊我呢,拜拜。”说完,在电话那头啵了一口。
“拜拜。”楚天舒也很响亮地啵了一口,挂了电话一抬头,却看见伊海涛微笑着站在连通两个房间的侧门边,不由得脸上发烧,不好意思地笑了。
伊海涛笑道:“呵呵,小楚,我可什么都没听见啊。我就是过来看看,你这电话粥煲熟了没有?”
“熟了,熟了。”楚天舒将手机装进了口袋,跟随伊海涛又回到了大套房。
伊海涛给楚天舒递过来一杯茶水。
楚天舒晚餐喝了不少酒,又打了一通电话,确实感觉口干舌燥了,他接过杯子来,仰脖喝了几大口,才发觉失礼了,忙说:“真不好意思,麻烦老师给我端茶。”
“你给我端了一年的茶了,我给你端一回,也是应该的嘛。”伊海涛说完,坐了下来,指了指面前的沙发,示意楚天舒也坐下。
楚天舒重新坐到伊海涛对面的沙发上,问道:“老师,今晚上您挺清闲的嘛。”
“那还不得感谢你。”伊海涛拍了拍右手边茶几上摆放着的文件袋,说:“今晚上你给我准备的材料比前几天少多了,你以为我看不出来啊。”
被伊海涛说破了,楚天舒笑着解释道:“嘿嘿,我以为……我不在,没人给您打下手,这就够您忙乎一晚上的了。”
“哼哼,你以为我离了你这根小拐杖就走不了路啦?”伊海涛假装不满地说:“我告诉你,搞材料这一块,小苏一点儿也不比你差。”
“是呀,是呀。”楚天舒一拍脑袋,说:“我忘了,您今天多了个帮手呢。要说小苏给领导做个秘书,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不错,确实不错。”伊海涛满意地敲了敲茶几,又说:“可惜是个女同志,带在身边不太方便。”
楚天舒灵机一动,说:“把她配给女领导,不就正合适了吗?”
伊海涛看着楚天舒,问道:“你什么意思?”
楚天舒笑而不语。
伊海涛说:“有话你就说,别婆婆妈妈的。”
“呵呵,”楚天舒未曾开口先笑了,他说:“沈市长退居二线了,您没发现,市领导班子里缺一位女代表吗?”
伊海涛哈哈大笑起来,说:“我明白了,你是在帮你的老上司做说客,没错吧。”
楚天舒说:“什么也瞒不过您。不过,我这可不是出于私心,是出于公心啊。现在正处用人之际,简主任既熟悉青原市国有企业的现状,又有省直机关的工作经历,这样的人才不用起来岂不是lang费。老师您也看得出来,要想在青原干一番事业,唐逸夫那种人是靠不住的。”
这正是伊海涛的心头隐忧,他沉吟道:“我尽力争取吧。”
楚天舒说:“老师要去争取,一定争取得来。”
伊海涛说:“这可不像你说的这么简单啊。副市长是省管干部,提拔谁得省委说了算,我又不是省委书记。”
伊海涛已答应争取,话就不用再多说了。
楚天舒起身要走,被伊海涛喊住了:“站住。你这家伙,说客做完了,抬屁股就走哇。”
楚天舒说:“老师,您连续忙了好多天了,早点休息吧。”
“坐下。”伊海涛手一指沙发,严肃地说:“你以为我给您倒的茶是白喝的。”
楚天舒咧嘴笑笑,坐了下来,问道:“您还有事啊?”
伊海涛抬了抬眼皮,不紧不慢地说:“小楚啊,怪不得有人议论你什么都好,就是见了美女就有点魂不守舍。以前我还不信,今天我是真信了。”
楚天舒苦笑道:“老师,您这都听谁说的呀。”
“这还用别人说吗?我今晚上是亲眼所见嘛。”伊海涛故作不悦地说:“你看看你,接了向记者的一个电话,是不是就把我们要谈的正事忘到九霄云外了。”
“对不起,对不起。”楚天舒端过刚才喝过两口的茶水,又喝了两口,说:“老师,我们刚才说到哪了?”
伊海涛只瞪了他一眼,说:“说到要联合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推动青原又好又快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继续说,你有些什么样的考虑?”
说到正事,楚天舒严肃认真了起来,他说:“老师,我只是谈谈个人的想法啊,不一定能说到点子上,您……”
伊海涛抬手制止了他:“又来了,跟你说过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要在婆婆妈妈的了。”
“是。”楚天舒放下茶杯,说:“老师,事是人干出来的,老师想干大事,手下没几员得力的干将不行啊。”
伊海涛说:“你不是得力干将?”
楚天舒说:“我充其量就是个小卒子,算不上得力干将。”
“谁说你是小卒子?”伊海涛说:“在我心里你就是得力干将,还需要什么得力干将?”
楚天舒说:“好,我就勉强算一个吧。可我只能给您拎拎包,打打杂,发挥的作用有限啊。”
伊海涛问:“那你推荐的简若明算不算一个?”
“算!”楚天舒心里有谱了,伊海涛已经动了启用简若明的心思,暗暗替她高兴,嘴上却说:“青原这么大,一个简若明还远远不够呀。”
“干吗?”伊海涛上下打量了楚天舒一番,问道:“小楚,今天都哪些人请你喝酒了,他们是不是都托你在我面前帮他们跑官要官啊?”
楚天舒一阵汗颜。既然伊海涛看出来了,也就不再隐瞒,便把今晚上靳洛冰等人在就餐前后的言行都一一告诉了伊海涛。
伊海涛皱起了眉头,端起手边的太空杯喝了口水,沉思不语。
楚天舒又伸手去拿茶杯,见已空空如也,忙拎起水壶,给伊海涛的茶杯续上水,顺手把自己的杯子也加满了。
伊海涛沉思片刻,喝了口热茶,抱着茶杯,语气沉重地问道:“小楚,这事你怎么看?”
楚天舒心里清楚,每每到伊海涛询问自己意见时,伊海涛在原则和大方向上已经想清楚了,问楚天舒的目的,一方面是想在具体细节上听听楚天舒的意见,另一方面也是对楚天舒的一种考察和磨砺。
伊海涛的这种工作方式,对楚天舒日后的成长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相当于逼迫着楚天舒必须要养成一个习惯:站在伊海涛的高度来思考问题,以前是常务副市长,现在是市委书记,楚天舒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老师,干事总需要人,谁当领导都愿意用自己了解和信得过的人。可是,如果光用自己的人,排挤了其他不太熟悉和了解的人,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工作也难以开展。尤其是当前,老师您不可能把原有的班底全换光,先别说您手头上没这么多的可用之人,就是有,也未必现实,更难以如愿。因为……您刚上任不久,还没有完全掌控局势。”
说到这里,楚天舒停了下来,看着伊海涛。
伊海涛面色凝重,点着头,鼓励楚天舒继续说下去。
楚天舒说:“所以我以为,目前的首要工作,不是急于安排好自己的人,而是要想方设法把各方面的力量聚集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进而将青原市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楚天舒说得头头是道,但从伊海涛的表情来看,对此他似乎并不满意。

第770章 不计得失
“这有点像你给我写的讲话稿嘛。”伊海涛眉头稍稍舒展了些,说:“小楚,不要有顾虑,放开了说,说具体点。”
楚天舒喝了口茶,扳着手指头,说:“据我观察,青原政坛多年纷争不断,派系林立,细分起来主要有这么几方面的力量,最强的是朱敏文的老班底,第二是唐逸夫的班底,第三是郭鸿泽的班底,第四才是您和郞书记这样的外来户和一些置身事外的专业技术干部。”
这个局面由来已久,官场中人几乎都看得出来。
伊海涛催促道:“说,你是什么想法?”
楚天舒没再犹豫,直截了当地说:“把郭的人马接收过来,稳住朱的班底,与郎书记达成共识,分化唐的派系,然后再来强化您的实力,进而一举控制大局。”
一语正中了伊海涛的下怀。
楚天舒的这个想法与伊海涛的思路不谋而合。
可是要把思路变成现实,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把郭鸿泽安置好,接收郭的人马应该问题不是太大。不过,郭鸿泽在青原政坛的地位一直不算太高,自然实力最弱,在势均力敌时影响不小,但要谈控制大局还远远不够。
朱敏文班底的人多数集中在党群口,也大多在关键和重要的岗位上,与唐逸夫派系的人犬牙交错,要想稳住朱敏文的班底,需要尽快拿出朱派人员看得见信得过实实在在的举措,让他们见识到伊海涛愿意接纳他们的胸襟和气魄。
郎茂才看似是与伊海涛一起调整的人员,外人看来应该会和伊海涛保持高度一致。可事实并非如此,郎茂才是何天影那条线上的人,对伊海涛表面上很支持,但内心里还是存有顾忌。
今晚上伊海涛与之交谈,总体感觉是相互缺乏足够的信任,谈话只浮在了面上,刚谈了不到十分钟,郭鸿泽突然来访,谈话就草草结束了,并没有收到实效。要想与郎茂才达成共识,还得在相互信任上下不小的功夫。
分化唐的派系,必须建立在前面几个难题解决好的基础之上。
因此,伊海涛非常赞同把强化自身实力放在最后来做,而不是急于扶植靳洛冰等一大帮人上位,因为这样的话,本来就人人自危的朱派人马感到失望,会迅速倒像唐逸夫,所谓控制大局立即成为了一句空话。
想到不难,做起来才难,而要做得收到预想的效果,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管好人,用好人,构建好政令畅通运转自如的组织体系,本身就是官场领导者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而在当前的困境之下,就更需要超强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领导艺术。
谈到具体的实施步骤上,伊海涛和楚天舒一时都感觉十分的为难,甚至可以说有点一筹莫展。他们都在苦苦思考着一个问题,破解这个难局,哪里才是最好的着手点和突破口呢?
突然,楚天舒想起了被晾在家里的林登山,他试探着说:“老师,能不能把林登山用起来?”
正抱着茶杯的伊海涛眼前一亮,手里的茶杯晃动了一下,但表情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他浅浅地喝了口茶,像不认识楚天舒似的,睁大眼睛看他半天,问道:“你是不是想让林登山来当你的替身啊?”
领导盯着你看的时候,脑袋里一定正飞速转圈,在琢磨你话里的意思。伊海涛思维敏捷,又与楚天舒相处日久,自然明白他这个建议的用意所在。
林登山可谓是朱敏文身边最亲近的人,属于嫡系中的嫡系,而且在省里“执法大检查”期间还代表朱敏文对伊海涛进行过“逼宫”,如果伊海涛能不计前嫌把他用起来,用好了,肯定能在朱系人员中引起极大的震动,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由于林登山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市府办和市委办当秘书,抛开个人感情的因素来评价,他这个秘书当得十分称职,能力和水平应该没有问题。所以,伊海涛很自然就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