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道之步步高升 >

第428章

官道之步步高升-第428章

小说: 官道之步步高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其中有位来自乐腾市的小报记者,他是邝世雄的亲戚,得知妹妹被邝世雄骗过来了,他一怒之下追到了鳌头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本来发誓要揭开传销内幕的小报记者,进来没两天,就成功被洗脑,成为了最积极的参与者。
记者的特长就是喜欢刨根问底,这却是融入传销行业最快捷的方式,两天不到他就觉得金鳌集团提供的发财机会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反过头来又做通了妹妹的思想工作,把妹妹发展成了他的下线,并一次xj齐了兄妹俩的加盟费。
按照程序,上线仪式上,每一个即将上线的员工都得唱一首有励志意义的歌,唱得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大家感受到上线者的决心和激情。
记者选了一首《爱拼才会赢》,大家正和他一起唱得激情澎湃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郭亮跑到门口轻声问:“什么人?”
门外的**声说:“警察。”
大家立刻安静下来。
刘玉洁赶紧示意大家镇定,不用慌。
郭亮过去打开门,两个身穿制服的警察拿着文件夹走了进来,看见大家都坐着不动,其中一位年轻的就说:“我们是来查暂住证的,把你们的身份证和暂住证拿出来登记一下。”
大家见虚惊一场,便很自觉地给予配合。
看到记者的妹妹无动于衷,警察问她:“你的呢?”
刘玉洁赶紧掩饰说:“哦,刚过来的,还没办呢。”
正在登记警察头也不抬地说:“那现在办吧,交五块钱工本费。”
这时,另外一个年长的警察拿出相机准备帮记者妹妹照相。
郭亮见状,赶紧上前给警察递烟,那个记者则冲过去为他们点火。
警察一点儿也没客气,很自然地享受着他们殷勤的服务。
其中一个问欧阳鹏程:“欧阳老总,人家别的公司都在忙着进货出货,你们金鳌公司则天天都在上课,有钱赚吗?”
“当然了。我们公司的销售方式和他们不同,我们是直销,他们是代销,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公司天天有人加盟,加强培训才能执行好公司的销售战略,才能赚更多的钱。否则,上交政府的税收和各种管理费怎么能逐年递增呢。”欧阳鹏程的话未说完,刘玉洁朝他使了个眼色,他赶紧闭上了嘴。
这是刘玉洁比欧阳鹏程的高明之处,跟基层的警察宣传公司能赚大钱是不明智的,引起了他们的羡慕嫉妒恨,结果多半是狮子大张嘴。
刘玉洁谦恭地笑着说:“赚钱只是一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争取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为地方经济发展多做贡献。当然,这少不了还需要警察同志为我们保驾护航。”
“应该的,应该的。”警察说了几句注意治安稳定和防火防盗之类的话,登记完收了工本费就离开了。
欧阳鹏程将他们送到了门外,鬼鬼祟祟地往他们的口袋里塞了一些东西。
这一切,宁馨都看在了眼里,心里又多了几分担忧。
原本以为假如救人不成,事情闹大了,只要惊动了当地的警察还可以有获救的机会。如此看来,他们不说是狼狈为奸,至少是沆瀣一气,就像昨天在火车站候车室一样,会把问题交给金鳌集团自己去解决。
一伙人继续完成上线仪式。
依次唱歌结束了之后,郭亮又带着大家学习了金鳌集团的规章制度,里面对员工的行为有着严格细致的规定,对员工晋升作出了明确的指标要求,当然,晋升之后的待遇和收入也有十分详细具体的条文。
仪式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欧阳鹏程最后发表了讲话:“各位,恭喜你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名光荣的金鳌集团正式员工了,希望你们通过各自的努力,早日成为公司的栋梁之才。”
掌声,热烈的掌声。
三点半左右上线仪式结束了。
因为男女分开住公寓,记者兄妹俩互相鞠躬握手,互道注意身体,依依惜别,情真意切。
这是行业的规矩,当下线与行业结缘后,为避免产生自私,上下线必须分开,即便是性别相同也不住在一栋公寓里,这也是保证人人都有交叉感染的机会。
妹妹听说以后和哥哥见面的机会不多了,她的情绪相当的低落,身边的人见此,都主动前去安慰,可是,莫阿姨等人只是说些劝慰的话,不仅没起到效果,反而让哥哥更觉得不舍了。
刘玉洁为了考察宁馨,故意碰了碰她,说:“妹妹,你不去和他们谈谈?”说完,朝记者兄妹努了努嘴。
“谈什么?”宁馨不解地问。
“你不会连这都不会吧?你得让哥哥放心,他妹妹在女员工公寓会得到照顾。”刘玉洁提示道。
宁馨笑了笑,走过去,看着妹妹,没有安慰,而是问道:“怎么啦,生活不习惯吗?”
妹妹一愣,随口就回答:“不是。”
记者哥哥忙说:“没别的,他就是舍不得离开我。”
宁馨笑道:“不对吧,未必你结婚了,妹妹还和你住一起吗?”
记者哥哥说:“那肯定不会的,她也要嫁人嘛。”
妹妹不高兴了,叫了一声“哥”,示意他住嘴。
宁馨制止道:“不对哦,以后你要叫你哥经理了,不要坏了公司的规矩哟。”
妹妹望了哥哥一眼,重新叫了一声:“经理。”
记者哥哥第一次被妹妹喊作经理,有点不适应,很不自在地呵呵笑着。
宁馨对妹妹说:“你哥很快会晋升部门经理的,你不要舍不得。他做出来了,会把你带起来的,你也就可以早点做上去,分红发财住经理楼,兄妹双双把家还。”
大家听后齐声喝彩,宁馨虽然清楚这是在配合自己说话的效果。
果然,妹妹听到理想和愿望不久就有可能实现,眼睛忽闪着,似有所悟,兴奋不已,脸上的沮丧和伤感一扫而光。
在一旁细心观察的刘玉洁不由得暗暗点头,对自己看人的眼光钦佩不已。
莫阿姨等人只能自叹不如!
宁馨陪着妹妹送她哥哥出门的时候,刘玉洁接到了一个电话,是疤王王长发打过来的,告诉她表哥的后事处理完了,让她作为表哥未过门的老婆去送表哥的家属一程。
这一招够绝够狠够毒!
刘玉洁以未过门媳妇的身份与表哥的家属有过接触,信誓旦旦地表示永远也忘不了表哥,爸爸妈妈舅舅叔叔的喊得比亲媳妇还亲,立马获得了表哥家属的一片好感和赞誉,便留下了各自的联系方式。
如果一来,因为表哥的死亡而断了的线又接了起来,就可以继续从表哥的家乡拉人来入伙。
刘玉洁临出门,把欧阳鹏程、郭亮、莫阿姨等几个骨干成员喊到一边,郑重其事地说:“发哥让我去处理昨夜里的事故,你们在家要多加小心,再不能松懈大意闹出昨天那样的事情来了。”
莫阿姨一脸抱怨地嘀咕了几句。
刘玉洁和他们交代完,又特意把宁馨叫到了一边,叮嘱她好好听莫阿姨的话,配合她一起做好女员工公寓的工作,再就是催促她想办法,抓紧时间把欠着的2000块钱筹集到位,有什么想法随时可以提出来。
宁馨和刘玉洁谈话的时候,故意朝莫阿姨看。
莫阿姨刚才在刘玉洁面前告了宁馨一状,这会儿见宁馨盯着自己看,她心里不由自主地有些心虚,一时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冲着她们两人傻笑。
刘玉洁下意识地朝莫阿姨点了点头,又借着握手的机会,把宁馨手里的手机抓过去看了一眼,才放心地说走了。
宁馨大声地说:“谢谢刘姐关心,我会尽力而为的。”
郭亮、欧阳鹏程等去送刘玉洁。
宁馨故意走到莫阿姨身边,低声笑道:“莫阿姨,你这样不好吧,幸亏刘姐器重我,要不,我不要被你害死了。”
莫阿姨忙辩解说:“宁小姐,我……我没有,没有说什么。”
宁馨猛地把脸一板,恶狠狠地说:“你要再想害我,我有办法对付你的。”
莫阿姨吓得浑身肌肉一哆嗦,心里陡然又气馁了几分。
越是长相凶狠的女人,其实内心越是脆弱,色厉内荏说的就是她们这一类人!
回到女员工公寓,记者的妹妹提出要和宁馨住一个寝室,被莫阿姨凶巴巴地拒绝了,她说,公司有规定,新来的不能住一起。
但是,她又怕记者的妹妹跟宁馨说,便过来和宁馨打个招呼,说记者妹妹已经安排好了。
宁馨当着众人,笑着说:“莫阿姨,公寓归你管,你说了就算。”
莫阿姨见宁馨当众维护了她的权威,受宠若惊,心里美滋滋的。
宁馨突然说:“哦,对了,刚才刘姐交代了,让我劝劝那个绝食的小丫头,莫阿姨,她跟你说过了吧?”

第556章 谁好谁坏
莫阿姨先是一愣,马上脸上又堆满了笑,说:“好,太好了,我正为此事犯难呢,你来得正好,帮我好好劝劝她。”
这么大的事,当着大家莫阿姨不敢说不知道,要不,这女员工公寓负责人的脸面往哪里搁?
不过,她还是不放心,立即转头对马大姐说:“小马,你陪着宁小姐去。”
宁馨去水房洗了一把脸,借着上卫生间的机会,又把卡换回来了。
虽然马大姐依旧中规中矩地随影随行,但早已没了最开始的警惕性,她还巴望着利用和宁馨一个寝室的机会搞好关系,谁都看得出来,这丫头有能力有胆识,日后至少会当上培训老师,混得好的话,替代刘玉洁也是有可能的,犯不上得罪她。
再出来,就看见女员工们在莫阿姨的带领下,围坐在大厅里,有的在打牌,有的在唱歌,有的在倒水,有的在闲扯。
莫阿姨的目的很简单,天天上课挺紧张的,这会儿组织大家放松一下,只要不乱跑乱窜就成。
可是,有两位三十多岁的女人本来聊得好好的,突然起了争执,面红耳赤地争论一个难题:这年头,什么人最坏?
宁馨心想,这都是一群什么人啊,自己天天在变着法地骗人,却还在自欺欺人地讨论人的好坏。
两位女人越说越激动,手指头互相指着对方,吵吵嚷嚷地争执不休,其他人便停下了各自的乐子,先是劝,劝着劝着就分成了两派,一时间大厅里口沫横飞,乱成了一锅粥。
莫阿姨控制不住局势,看见宁馨从卫生间里出来,忙跑过来,强扯着她到了大厅,让她给大家讲解讲解。这个莫阿姨,人粗心不粗,她把难题交给宁馨,嘴巴里恭维宁馨有学问,实则心里非常想看宁馨的笑话。
宁馨走过去问明了缘由。
原来,戴眼镜的妇女入道之前是一个小城市里的公务员,另一名妇女则是一个镇上的小学教师。
小学老师说,公务员最坏了,成天欺压百姓,不给红包就不给办事。
小公务员说,老师最坏了,天天不好好上课,光想着课外时间开补习班,从孩子身上捞外快。
她们各自都有事实作支撑,谁也说服不了谁。
其中一个小商贩支持小学老师,说,还是公务员最坏,天天来掀别人家的摊子,其实就是为了收管理费好发奖金。
马上有个小市民反唇相讥,说,你们小商贩也不是什么好人,回回短斤缺两的,还搞注水鸡和注水肉。
这时有个菜农出来劝,算了,算了,你们都别争了,还是你们城里人最坏了,还是我们种地的最实在。
她这一句话打击了一大片,立即遭到了反驳:你种菜的好个屁,菜上都是农药,你们自己都不吃,专门卖给我们城里人,害我们得这个病那个病,赚不到几个钱,还都交给医院了。
记者的妹妹附和说:是啊,是啊,医生最他妈的坏,人都要死了,不交钱就连命都不救。
一个做过几天赤脚医生的妇女不同意,她说,记者才最烂了,抓住我们医院出了点小事故,一开口就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