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道之步步高升 >

第379章

官道之步步高升-第379章

小说: 官道之步步高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海涛笑了一下,说:“挑也是临时挑一挑,我是巴不得赶紧来了市长,把这副担子挑起来,免得这一大堆的麻烦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才好。”说到这,他故意看看郭鸿泽,看他会有什么反应。
郭鸿泽也笑了一下,说:“海涛,你就别谦虚了,这个市长你不当还有谁能当?我说句公道话,在青原还没有别的人对政府工作像你这么熟悉,换个旁的人来,我都替你觉得委屈。”
伊海涛心里一笑,暗道,恐怕你老兄嘴上说的不是心里话吧?我就不相信你对市长的位子会无动于衷?想着,嘴上却说:“熟悉不熟悉政府工作,这不是能不能当市长的理由。在青原,论资历,论能力,非你老兄莫属啊,干脆你就政府这边来掌舵吧,我好定下心来给你好好当副手。”
他们俩就像两个太极高手,表面上温让谦俭良,实际上却暗暗地发着内功。彼此都感受到了对方的气场,但是,谁也不愿意道破。道破了就没有了玄机,就不是真正的高手了。
在官场,修炼达不到一定层次,不是旗鼓相当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郭鸿泽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完才说:“海涛呀,现在资历、能力算什么?古董是越老越值钱,人是越老越不吃香了。我已经无所谓了,过了岁,想的就是过安稳日子,想着怎么保重身体,别的事都不想了。你就不一样了,又年轻,学历又高,有机会上还是上一个台阶为好。”
果然是高手。伊海涛明显地感觉到他发过来的力是柔中带韧。如果没有实际的官场经验,很容易被他的道理左右,让你放弃主动,任其自然,他却暗渡陈仓。
伊海涛呵呵一笑,说:“鸿泽,不愧是兄长,世事练达,洞若观火。是啊,人算不如神算,任其自然吧!无论是你老兄领导我也好,还是空降干部主政也罢,那都是以后的事,当前的首要任务,还是怎么把舆情控制好,别闹出别的乱子来。”
郭鸿泽正要说什么,外面有人敲了几下门。他说了一声进来,就进来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市信息化办公室的副主任赵永昌。
赵永昌是郭鸿泽的老部下。
郭鸿泽当县委书记时,赵永昌就是他的秘书,后来是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郭鸿泽到市里当了领导,就把赵永昌调到了市里,一直跟在身边。随着郭鸿泽的一步步高升,赵永昌也一步步从科长提升为市信息办的副主任。
官场中混了几十年,谁没有几个心腹呢。
郭鸿泽一直当的副职,安排正职领导可能没有话语权,但是,作为一名市委常委,为赵永昌之类的心腹找一个副职的位子还是轻轻松松的,干部提拔要上常委会,搞点礼尚往来的小动作是常有的事。
只是,郭鸿泽换届之后可能要到政协去,赵永昌也感觉前途渺茫了。
这年头,官场上踩脚后跟的人多得很,需要你的时候,恨不得叫你爷,等你把他提拔上来了,他的翅膀硬了,有能耐了,或者你对他用处不大了,马上翻脸不认人。
相对于这种有奶便是娘的人,赵永昌还算不错,他虽不是点滴之恩涌泉相报,却也能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对郭鸿泽还是言听计从的。
而伊海涛对赵永昌的看法就不同了。
在他眼里,赵永昌纯属势利眼,过去朱敏文当市长的时候,赵永昌天天围着朱敏文转,仗着郭鸿泽排名在伊海涛的前面,信息办又不归伊海涛管,所以,不把他这个常务副市长放在眼里。
可伊海涛一宣布召集政府工作,他就马上调整风向积极主动汇报工作,尤其是这一段时间,总在找借口来套近乎,像这样成天围着领导搞关系的人伊海涛真有点看不惯。
但是,没有办法,像这样的人你看不上不等于别人看不上,你觉得不怎么样,别的领导可能觉得很怎么样。官场中,什么样的干部都有,他看不惯赵永昌正如唐逸夫看不惯楚天舒,因为各自的关系和利益不同,看法不同也很正常。
赵永昌一看伊海涛也在这里,不觉一愣,随即马上堆出一脸的笑容,呵呵一笑说:“市长也在,那你们书记、市长谈吧,我过会儿再来。”说着就要退出。
郭鸿泽一招手,说:“永昌,你别走,我喊你来,也是海涛市长的意思,你们信息办不也是搞网络的吗?看有没有什么门路把网上的炒作压一压。”
市信息办挂在市府办底下,负责整个市直机关网络办公系统和政务网的管理,有几个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上一次仪表厂下岗职工堵马路被传到网上,就是信息办绕了好几个弯子找到了门路,才把事情平息下来的。
郭鸿泽把赵永昌找来,看这意思还真打算帮忙做点工作。
伊海涛就说:“是啊,永昌,来了就一起商量商量吧。”
赵永昌就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了半边屁股,眼睛在两位领导之间来回转,极力表现俯首听命的状态。
说到灭火的事,赵永昌吭哧吭哧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郭鸿泽生气了,把手一挥,说:“永昌,你就别吞吞吐吐的了,上次怎么办的,这次照着办不就完了。不就是要花钱吗,书记和市长都表态了,不惜一切代价,你有什么要求只管开口。”
赵永昌这才说,上次花了十万,这次影响更大,估计得要二十万。
这种事情要花钱,伊海涛当然知道,既然郭鸿泽这么好心好意地帮忙做工作,如果二十万能摆平,也花得不冤,所以,当即伊海涛当即就答应了,让赵永昌明天早上来办手续。
没想到,郭鸿泽想得比伊海涛还超前,又以宣传部要给新闻媒体打招呼,也需要花点封口费的理由,开口要了三十万。
网络上的舆情没按住之前,报刊电视更不能跟着添乱,这钱也得花。
从郭鸿泽的办公室出来,伊海涛就觉得有点郁闷,说起来人家是在给自己帮忙,可怎么就觉得自己像是一块送上门挨宰的唐僧肉,事情还没一点儿眉目,钱就花出去五十万,还没得到一个靠谱的说法。
等伊海涛的脚步声走远了,赵永昌才说:“老板,这事我还真没太大的路子,上次仪表厂闹事也是手下一个小伙子找了他同学的同学,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撤了两个网站的帖子,这回……”
郭鸿泽摆手制止了他,白了他一眼,说:“永昌,你脑子进水了吧?你天天跟我哭穷,说信息办一点活钱都没有,现在天下掉下来的二十万,你不花白不花呀。”
赵永昌这才嘘了一口气,咧着嘴说:“我明白了,谢谢老板。”
回到办公室,楚天舒还在等着,伊海涛把会议情况简单说了说。
去省里说明情况,这个经验伊海涛有,无非是多承认错误,多表态立即查处,该挨的骂挺过来就是了。
让公安局尽快破案也不难,按照监控录像抓几个流氓地痞易如反掌。
只是要让媒体和舆论接受公安机关侦查出来的“真相”实在是太难了,青原市本地的媒体好办,问题是省里的媒体,尤其是几家网络,就需要找人好好沟通一下,最好在伊海涛去向省委说明情况之前,将舆情控制住。
虽然郭鸿泽为宣传部和信息办要了不少的活动经费,但伊海涛想来想去还是不踏实,上次仪表厂闹事花了不少冤枉钱,这事伊海涛和楚天舒也知道,那时候楚天舒是国资委办公室的副主任,报账的时候都是他经办的。
看到伊海涛很为难,楚天舒只好主动请缨了。

第492章 最牛处长
其实,伊海涛凭直觉也清楚,郭鸿泽的人不会太下力气的,这事必须要有个扎扎实实的人去办才行,想来想去,只有楚天舒最合适。
运作媒体和舆论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大张旗鼓,必须严格保密,派出去的人有没有摆的平的能力还在其次,头一条得信得过才行。否则的话,事情没办好,又惹出一身的骚,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楚天舒得了指示,首先做的事就是向向晚晴求援。
这年头,要办点见不得人的事,没个熟门熟路的人真不行。
向晚晴一直从事新闻工作,去伊拉克做战地记者之前也在临江新闻界混过一段时间,相对楚天舒来说,熟悉程度肯定要高不少。
楚天舒给她打电话,起初向晚晴不乐意,说去干这种事太丢人,以后见了同行连头都抬不起来,后来架不住楚天舒的苦苦哀求,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不过,她提了一个条件,只负责打探消息,做点联络工作,坚决不出面求人。
楚天舒想了想,又喊上了卫世杰。
搞公关通路子,卫世杰驾轻就熟,而且,少不了要花钱,没个冤大头也不行。
三个人一台车,连夜就赶到了临江市,楚天舒找了个家不太起眼的宾馆要住下,向晚晴看了一下卫生状况,明显是不太满意,便提出了回家去住。
楚天舒不便多问,想着向晚晴曾经在临江工作过,有一套房子也很正常,他说:“晚晴,那我送你回去吧。”
卫世杰这小子嘴巴总是不老实,他笑着说:“老楚,还送什么送啊,干脆就别回来了。”
卫世杰这么一说,向晚晴眼里的那点兴奋劲立刻暗淡下来,她低声说:“算了,我打车走吧,你们早点休息,明天还要办事呢。”
楚天舒不好再坚持,就把向晚晴送到了宾馆门口,帮她打了车,约好了明天早上八点半在省委大院的门口碰面,目送着出租车开出去好远,才怅然若失的回到了房间。
一进门,卫世杰就扇了自己一个嘴巴子,说:“对不起,老楚,我这张烂嘴有时候我自己也管不住。”
楚天舒咧咧嘴,说:“老卫,洗洗睡吧,我没有那歪心思。”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左右,楚天舒和卫世杰准时赶到了省委大院的门口,但是没有看见向晚晴的身影,楚天舒给她打了一个电话,她说,她已经在里面了,让他们别再给她打电话,有什么情况她会主动联系的。
楚天舒把车停在了省委大院侧面的一条小路上,他也是头一回到省级机关来,好在舒一凡已经和省委宣传部的同志打过招呼,所以楚天舒办了登记手续,直接去了省委宣传部的网络宣传处,拜会据说是省里最牛的处长郎茂才。
在网络不发达年代,新闻媒体都是官办的,属于党的喉舌,遇到不适宜报道的事件,基本上新闻处给各家新闻单位打个招呼就万事大吉了。
但是网络兴旺发达了之后,信息传播渠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任何个体都有能力将想发布的消息传到网上并能迅速扩散,尤其是网上的愤青众多,对于涉及到官员和富人的负面消息非常热衷于传播,由此,控制的难度就大了许多。
现在各省市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逐年增多,上传到网上来的东西往往似是而非,很容易混淆民众的视听,芝麻大的小事也有可能在网络上炒作得铺天盖地,网络舆情控制就成了各级政府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省委宣传部的网络宣传处是新设的,外界传言处长郎茂才是个传奇人物。
他原先是省直机关的一名普通科员,从来没干过新闻宣传,前年东南省发生了一起**,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委宣传部花了不少的钱都没能把火灭了,郎茂才打了几个电话,居然摆平了所有的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连论坛和搜索引擎里的火都灭了。
凭借这一特长,郎茂才成了省委最牛的处长,全省各地遇到突发事件,经常是书记和省长的秘书直接打电话过来布置任务。
一般的处长没有单独的办公室,也只配置一般的台式机,但是,这位郎处长很牛,不仅有单独的办公室,还配置了最新最高档的电脑,而且还不止一台,反正楚天舒和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