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妃常难搞 >

第81章

妃常难搞-第81章

小说: 妃常难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赏。

    时逢腊月,皇上随时有所赏赐,当然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挑在这个时候,无非也就是安慰我哥哥,让他不必因为紫禁城里的异动惴惴不安。所赏的东西无非就是一些名贵药材锦缎,还有金玉古董之物,这些东西苏家虽然不说堆山填海,但也实在不缺:就两个主子,还都常年不在家,这种东西怎么可能用得完。比较特别的就是皇上还赏了一面令牌进来,却没有指名给谁。

    世阳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了看,就笑着丢给了我——“姑爹也是真的疼你!”

    我拿到手上看时,也不禁啼笑皆非。该死的姑爹,人在宫里,刚刚关了我的夫君,还要这样来调侃我。

    这是一面凭此随时进出宫闱的令牌,上头烫金大字,赫然写了暖公公的名讳。看来,老人家对我的一举一动,心里根本有数。

    #

    接下来的事态发展,似乎并没有超出王琅的预料。

    在羊选侍的事被提出来之后,皇贵妃本来就够得意的了,苗家出尽百宝,在短短一段时间内,居然也拉起了一支‘福王党’,现在党羽初成,皇上就配合地将太子爷囚禁到东宫里,美其名曰是‘让你好好读书’。那边锦衣卫四处侦查,将蓬莱阁的案子又闹得沸沸扬扬的,究竟是为什么关的太子爷,朝中人也自然有自己的解读。

    本来王琅就不显山不露水,在朝中除了两大重臣和我哥哥之外,并没有多少人阿附,真要说起来,勉强还有陈老尚书的门生,临江侯万羽似乎也影影绰绰地站在他这一边。现在满朝廷都是福王党上下串联的声音,虽然还没有人起头弹劾太子,但整个朝局忽然间就有了乱象,就是我们苏家自己的嫡系,都天天来苏家打听我哥哥的口风,想知道这一次到底是父子之间又闹了别扭,还是皇上要认真收拾王琅了。

    外廷如此,内廷就更别说了。皇贵妃如今可谓是得势翻身,东西六宫的大权全数在握,她本人也非常得意。将监禁王琅的差事办得非常漂亮,东宫现在就是飞进去一只蚊子,皇贵妃都可以保证它不能再飞出来。

    要不是肥猫学士同穆阁老都还是淡然处之,我还真害怕下一秒王琅就变成另一个李承乾,就这样被废成一个藩王。不过既然这两个老人家都顶得住,我又有王琅的亲口保证做定心丸,是以虽然情形紧急,但我还是挺淡然处之的,甚至还乔装打扮出去玩了几次。到隆福寺里逛了逛庙会,给负责盯梢我的锦衣卫一点事情做。没想到锦衣卫没发现,倒是次次都遇到刘翠。

    小姑娘看到我,倒是表现得挺大方的,有时候还会过来打个招呼,再回去和她那一帮狐朋狗友闲逛:每次看到她们那一群人,我就觉得时间过得真快,想当年和我一道打马冶游的惨绿男女,现在多半都散落天涯,要想再找一个人陪我逛隆福寺,已经不可得。

    京城进了腊月当然热闹,几乎天天都有庙会,卖的东西也各有不同。妙峰山庙会上总有些新奇的小玩意儿出售,这一向我心里比较烦闷,更愿意往外跑。在妙峰山庙会上又遇到了刘翠。

    小姑娘今天身边就没有伴当了,她穿了一身颜色鲜亮的男装,和我一样都束了胸,只是她看起来年纪还小,扮成男装也是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儿,一看就知道是富家子弟。我就不行了,只能忍辱穿了小太监的衣裳,又打扮成了暖公公的模样。

    “听说您当年在这一带行走的时候,也都是穿着男装的。”刘翠一开口就是好奇的询问,她闪着眼睛看了我一眼,又看了一眼。

    唉,这丫头似乎并不大喜欢我。

    我不怪她,曾经当我以为万穗和太子爷互相对彼此都有一点意思的时候,我的表现要比她激烈得多。

    “等到你长大就知道了。”不免有几分嫉妒她的青春,我想了想,又加上一句,“还是要把握这可以打扮成男儿家模样的好时光!”

    刘翠莞尔一笑,这一笑,女儿态尽展,就好像一朵小花刚开放的时候,青涩中又带了丝丝缕缕的艳丽。她和我并肩走了一段路,虽然不说话,却也没有走开的意思,只是时不时闪着眼神打量我。

    我由得她去看,自己拿了些泥人儿来看,一时间又想到,我一直惦记着想要捏一个王琅模样的泥人进宫给他看。只是想了很久,上回出宫的时候居然忘了,一时间不禁大为懊悔,眼眶泛红,居然想要掉下泪来。赶快借着低头掏袖子,遮掩了一下。

    这一下瞒得过别人,没有瞒过刘翠,我们又走了一段,她就闪着眼睛说,“嫂嫂说,您和那一位是青梅竹马两情相悦,我一开始还并不相信,现在我信了。”

    我笑着说,“你为什么不信呀?”

    刘翠不以为然地道,“您看,全京城的人都知道那一位现在怎么样,您还有闲心出来乱逛,要不是太心宽,就是……”

    见我并不生气,她又说,“不过,看到您的眼泪我才知道,您这是什么心事,都往肚子里藏。”

    这句话是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

    王琅虽然亲口保证过,这件事并不是针对他而布置。我看现在的形式,他分析得也的确很正确。但朝野上下风声鹤唳,事情闹得这么大。很多事不是一句放心,就可以放得下心来的。我不是哥哥那样的豪杰,也不是王琅那样喜怒不形于色的大政治家,我只是个很……很愚钝很平常的小女儿家而已,心上人身陷囹圄,我哪可能欢笑如常?如果我可以,我就不是苏世暖了。

    只是刘翡现在心里是不能有事的,世阳又忙得厉害,柳叶儿和养娘里里外外忙着预备刘翡生产的事,也忙得可以。柳叶儿还要额外担心她家那一位的安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我不愿意让家里人为我担心……

    这些心事,又哪里是刘翠这样半大不小的女儿家能够体会得到的?

    我就勉强笑起来,反问刘翠。“最近七王爷都在忙什么呢?”

    刘翠小嘴一翘,有些不高兴,“七王爷的事,您该问七王爷去。问我做什么呀?”

    我只是笑,不说话:我也是这个年纪过来的,自然知道在这个年纪,有了个心上人,自然会全副心思都放在他身上。而以刘翠的能耐,我毫不怀疑她可能已经都摸透了小玲珑的内裤是什么神色。

    没过多久,刘翠自己揭盅了,“他为太子爷说了几句话,惹恼了皇上,现在也在皇子宫中被禁足呢。”

    她又有了几分悻悻然,“我想要见他说几句话,都被他的小太监赶出来了。”

    “禁足是大事,怎么可能在禁足期间随意和外臣之女交接。”我随口安慰刘翠,“他未必不想见你,只是碍于物议,很多事也不能做得太过分。”

    刘翠沉默下来,又过了很久,她才轻轻地说。“我觉得七王爷想见的人并不是我,要我说……他想见的人,是您。”

    这话里露出的无限心酸,无限的不服气,真令我会心一笑。在这一刻,我居然有了几分万穗的感觉。

    “你不要听他瞎说。”我告诉刘翠。“七王爷就算有喜欢的人,那个人也绝对不是我。”

    朝廷上的事,内廷里的事,我可能都并不是最精通的,很多事我自己都如坠云雾,也谈不上笃定。唯独有两件事,此时此刻我是明明白白地捏在了手心,再没有一点疑虑。

    王琅是爱我的,而王珑却并不爱。

    刘翠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她的神态似乎被人注入了无限的希望,使得这清秀的脸盘上,多了一股内蕴的艳光。她嘻嘻一笑,握住了我的手,轻轻地挤了挤眼,“借您的吉言了!”

    又漫不经心地和我说起了她进宫的见闻,“贵妃娘娘满面红光,得意得不得了,福王却面有怏怏之色。我在重芳宫还听到他和贵妃吵架,他说他不想当……”

    她看了我一眼,话声一顿,才继续说,“他说他才不想当太子,让娘娘少给他找麻烦。”




85、王玲误事 。。。 
 
 
  福王会说出这番话来,可以说是又出乎意料,又是情理之中。王玲今年也有十岁了,素来聪明伶俐,会懂得母亲的想望,的确一点都不出奇。不过这整件事会被刘翠听到,那就很出奇了。我好奇地问刘翠,“怎么,贵妃是特别喜欢你,所以连和福王吵架,都不逼着你么?”
  刘翠这孩子一点都不笨,相反还很聪明,她脸上掠过了一缕若有所思的神色,缓缓地道,“当时我刚向贵妃娘娘请过安,十王爷就进来了,他看了我一眼,脸上怒气冲冲地,一进门就埋怨贵妃娘娘,‘您到底要做什么,说了多少次了,我年小德薄才具有限,能安安稳稳当个藩王,就已经父亲的格外垂青。您这是要往我把不义的绝路上逼么?’贵妃娘娘一听,脸色就变了。她看了我一眼,端茶送客。我就出了屋子,只是退出去的时候,还能听见福王尖了声音发脾气,‘您看您闹的,我去瑞庆宫,父皇都不肯见我……’”
  我心中顿时一动。
  苏家在宫中的关系不多,因为哥哥常年在外的关系,我们主要笼络的都是姑姑那时候留下来的老人,比如说马公公就是其中和我们最贴心的一个。可这一向是连他都没办法往外传递消息,我人又在宫外,对重芳宫、瑞庆宫里的情形,完全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虽然有一两个暗线,但没到动用的时候,也不敢打草惊蛇。
  皇贵妃和福王的这一番对话,看来倒不像是皇贵妃的手笔:除非此女忽然间放弃了多年来的志向……那么她又何必把东宫看守得那么严实?
  看来福王这孩子是真的大了,也懂得运用手段,在哥哥跟前剖白心迹,也懂得去读父皇的心思,知道了自己的斤两……也懂得奋力为自己的将来铺路了。
  只可惜他的手腕还是稚嫩了一点,不知道我姑爹有所布置的时候,最好的应招,就是有限度地随我姑爹的脚步起舞。这一番心迹剖白,虽然感人,虽然令我对他的印象好了一点,但却还是妨碍到了姑爹的安排。难怪姑爹气得不肯见他,放他回来重芳宫,和贵妃吵架。
  宫中情形,仿若重重迷雾,虽然险恶,但若有若无总有一缕阳光映照。如果不是王琅现在还在东宫被关,如果不是我还不能回宫探视,现在说到看戏,我的闲情不会比任何一个人少。
  “你进宫之后,有到东宫附近走走吗?”我又问刘翠。
  进了腊月,一般的女眷也很少奉诏入宫请安了,刘翠能够进宫去,主要还是仗着陈淑妃的面子:不管国事怎么闹,现在我表姑都是一心选妃,根本也不管外头的事。
  “倒是没有,那附近看守得很严,我在远处看了看就回来了。嫂嫂也问我来着,反正淑妃娘娘说,东宫的衣食起居供给,倒还是一如既往,皇贵妃并没有特别为难。我过去的时候也正好看到人们往东宫里送炭,银丝炭堆得尖尖的,里头出来开门的宫人们,脸上好像也没有冻痕。”
  这话刘翡也告诉过我,不过毕竟是几重转述,没有刘翠亲口说的来得真切。
  没想到皇贵妃看着心思粗疏,其实毕竟也有几把刷子,我虽然松了一口气,但也有一点遗憾:要是皇贵妃稍微薄待王琅一点,君太医的布置,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我和刘翠又默不做声地走了几步,我才振奋起精神,笑着说,“走,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