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人妖孽缘 >

第5章

人妖孽缘-第5章

小说: 人妖孽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谋得了一份工作,虽然还没有修通虾渔村的公路,在乡亲们眼中,确也是手脚能通天的一流人物。



由于交通的不方便,每次方天回家,下了火车后,需要再转乘三个多小时的客车,还要大包小包的走十多里山路才能到家。所以说春节七天的法定假日是非常紧凑,从临海市回到家,在路上来回就要花掉四天,何况春节还要烦心火车票,到时候求爹爹告奶奶,还不见得买得到票。到那个时候才知道自己底子太浅,关系太少。尽管在方天所在的山村乡亲们心目中,他是有名的科举秀才。当年方天上的江城大学也是在全国排得上号的名牌大学。



方天是9月30日上午从临海市出发,到第二天天快抹黑才回到家,旅途车马劳顿,又走了十多里山路,脚上磨出了好几个水泡,差点没把方天累死。



好在家总是温馨的,无论贫穷贵贱,只要父母双亲健在,有家可归的游子总是幸福的。回家之前,方天给家里打过电话,家人也知道自己今天到家。



虾渔村虽然没能通上公路,电话线却在两年前架通了。不过据说,架电话线的过程中,牺牲了两名兵哥哥,另外还造成一名重伤。哎,都是虾渔村穷山恶水害的人啊。



方天临到家门口,心情一阵起伏,快两年没回来了阿,家还是那个家吗?爸爸妈妈鬓角的白发是不是更多了。



方天在屋前咳嗽了一声,方天的父母亲双双从屋中迎了出来。



“爸爸!”方天喊道。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佝偻着背,留着平头,脸型和方天依稀有几分相似,正是方天的爸爸方铁生,方铁生应了一声:“哎,天宝回来了!”,声音里边透着无尽的喜悦,似乎还有骄傲!迎上来接过方天的包裹。



“妈妈”,方天又叫了一声。



“天宝,才回来啊!”,语气里边似乎含着抱怨,不知道是在抱怨方天今天天快黑才回到家呢,还是在抱怨方天隔了快两年才回一次家。



不过从这个头发已呈灰白,皮肤黝黑的农家妇人喜笑颜开,满脸惊喜的表情看来,这种抱怨不会是真的;即使是真有一丝抱怨,也已经随着自己快两年没回家的宝贝儿子的一声妈妈而烟消云散。这五十多岁将近六十的妇人正是方天的妈妈秦素芬。



为方天接风洗尘的晚宴是三菜一汤:干白辣椒煮腊肉,辣椒粉煎鸡蛋,炒新鲜南瓜,丝瓜汤。



四个菜全部用农家菜碗装着,量多实在而丰盛。



方天陪方铁生喝了两碗家酿的米酒。



米酒是每年重阳前后,自家种的糯米,煮熟发酵封入坛中,兑一定水,过一定时日,便成酒香四溢,自喝自饮或招待客人的佳酿。是自给自足的虾渔村的一大特产,还常有外乡人跋山涉水、不辞劳苦来虾渔村收购米酒,据称米酒纯粮天然,原汁原味,做为礼品送给上级长官或其他重要人等,很受欢迎。只是限于虾渔村的交通条件,肩挑手提,米酒也只能是零星外卖,主要还是供自饮自喝。



秦素芬也喝了一碗方天在路上没有来得及喝而剩下的可乐,直说好喝;方天却说还是家酿的米酒有味道。可惜交通不便,又念书念成了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废人,不然捎带一桶、两桶的去临海市,思乡时节再慢慢品尝,肯定别有一番风味。



鸡蛋是满山乱跑,吃屋前屋后山林、田垄、菜园中各种虫子、草类、菌类、野果长大的母鸡下的。入口生香,这才是方天这个早年就开始求学、工作在异乡的游子梦魂牵系的鸡蛋味道,正宗得无与伦比,是那些生长在繁华都市中的人们很难品尝到的珍馐。



腊肉,是过春节的时候,杀一头自家养的两三百斤的猪,切成条状,用盐腌渍浸透,挂在灶上,下面煮饭炒菜烧水时生的柴火积日积月的熏着,时间越久,吃五谷杂粮少吃饲料的猪肉味道和柴火的味道就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为柴火腊肉。



全国各地怕也只有公路不通,交通不便的虾渔村这样地方还保留着做柴火腊肉的传统,顾名思义,柴火腊肉是以柴火打头的,如果不经常烧柴火,也就不会有这种别具一格的腊肉。试问,现在,日常生活中还在烧柴火的地方又还有几个?



方天夹了一块腊肉放入口中,一种柴火腊肉特有的香味从舌尖炸开,全身每个毛孔似乎都已经欣喜得张开,好像就这一块肉,就这一刻的香味,已经足够自己下两大碗白米饭。



方天陪方铁生喝着家酿的米酒,对饮甚欢。



陪秦素芬家长里短,谁家的娃娶媳妇了,谁家的媳妇生了个胖子崽;谁家的娃不争气,居然在做偷鸡摸狗之事,真是丢我们虾渔村的脸;还有春耕时节,谁家的耕牛居然被偷了,虾渔村人全村动员,牛也没有找回来,像这种春耕时节的偷牛贼理应千刀万剐、天打雷劈……母子相谈,其乐融融。



子欲养,亲还在,天下一大幸事。刹那间,方天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旅途的劳顿不翼而飞,工作事业上的压力、挫折和不顺心种种似也可忽略不计,因为自己已经达到幸福的彼岸,找到了生活的原点。



家人团聚,尽享天伦之乐。鉴于方天毕竟车马劳累,吃完饭后,方铁生和秦素芬也没有再过多嘘寒问暖,扯东讲西,而是让方天早点洗漱和上床休息。



一夜无话。



第四章 神仙洞府



“天宝,起来吃饭了。”,秦素芬喊吃饭的声音把方天从睡梦中惊醒,睁开惺忪的睡眼,透过木格的窗户,天已经大亮了。



这一觉,伴着屋脚下山涧溪流的潺潺声,田野山林中的蛙叫声,虫鸣声,方天睡得前所未有的香甜和踏实。



方天穿好衣服,下了楼,站在屋前的坪地上,对山的梯田中的水稻刚刚收割完,如果早一点回来,满目成熟稻穗的金黄色,更形壮观。



刚刚入秋,对面的山林还是满目的翠色,四季常青的松树、杉树、樟树以及各种方天叫不出学名的杂木,似乎正是生机勃发的季节。



方天伸了个懒腰,抬头望见那一方狭长的天空,是如此的蔚蓝,原来天空可以如此的干净,真是碧空如洗;山风一阵阵吹来,风中夹杂着刚收购完的稻草和稻谷的香味,还有山村泥土的芳香。



一时之间,方天只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虾鱼村1000来人分10来个院落散布在一条狭长的山谷中,这条山谷不知何年何月而成,长达10多公里。所有的院落都坐落在峡谷的一侧,依山而建,择半山腰而居。所有的房子都是就地取材,两层结构的木制瓦房。木制瓦房的建造过程大体如下:从山林中选高大、结实、耐久的树木,多为松木、柏木、杉木,做为房屋的主梁和主体架构,主体架构搭建起来后,屋顶盖上青瓦,再铺设木制的楼板,后用木板把房间装修好,一幢木瓦房就这样落成了。房屋的地基很少有自然形成的坪地,都是开山取石砌出来的屋场。外人对虾渔村的居住条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虾渔村的房子就是挂在墙上的鸡笼”,这个比喻倒也实事求是,没有多少夸张。



木制的瓦房由于受制于主梁的高度,房子都建得比较低矮,二层楼的房间高度一般在一米八九左右,像秦小凤这样身高一米九多的大个,在里边是撑不直腰的。



方天其实也曾经郁闷过这个问题:是因为人矮而修建了矮的房子呢?还是因为房子矮而限制了后代的成长和身高。



吃过早饭,毕竟已经两年没有回来,虽然现在这个季节,不需要像春节一样去八大姑七大姨处一一走访,但方天的外公外婆还健在,总是要去打个转的。好在方天外公外婆家也在虾渔村,就是秦家院,与方天家只有两三里路的样子,来回一趟也还容易。



也没有带什么礼物,因为这次一个人回来,一是匆忙,二是实在外边有什么好东西也很难带进虾渔村来。方天于是一切从简,给外公秦高义和外婆龚华梅两个老人家每人丢了两百块钱,喜得秦高义和龚华梅杀鸡撵鸭要好生招待这个方天这个将近两年没有回家的宝贝外甥。



好在已经工作三年的方天早已玲珑剔透,谙熟人情世故,推说在外边经常大鱼大肉,鸡鸭之类早已吃厌,回家就是就想吃吃家乡菜云云,其实方天是怕两位老人家太破费,鸡鸭之类多是要下蛋卖钱的,自己都很少吃,不然方天也很想吃呢,城市里的鸡鸭鱼肉怎么能和土生土长的鸡鸭鱼肉相比。



最后中午饭吃的就是腊肉,咸鸭蛋,酸豆角和腌青菜。



从秦家院回到家已经快下午三点了,本来秦高义和龚华梅是极力挽留方天留宿一晚,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方天隐隐觉得今天一定要回家,好像有些什么事情在等着他一样。



回到家,秦素芬正在炒花生,已经在为方天回临海市做准备了;方铁生正在杀鸡去毛,儿子难得回来,竟然把一只正在下蛋的老母鸡杀了。方天晚上有口福了。



见家中没有什么事情,自己也帮不上忙,方天就说:“爸,妈,我去神仙洞外边转转,好几年没去了!”



“没事去那种地方干什么?要是闲得慌,就给我生火。”正在炒花生的秦素芬连忙阻止。



“没事,我下去的时候会自己小心的,以前在家的时候不是也经常去嘛!”方天扭了扭有些发福的身体,说“妈,我身体不知道有多好呢,这几年我感冒药都没有吃过!”



“要去的话,皮鞋不要穿,换家里的布鞋,防滑,记得带上手电筒,不然里边黑灯瞎火,什么也看不到,就没什么意思了。”秦素芬又提醒道。



“妈,我知道了,我又不是第一次去。”方天对秦素芬的唠叨倒也没有不耐烦,他知道这是她在关心自己。在工作上边,又哪里会有人事无巨细的来提醒呢。



在母亲的心目中,儿女是永远长不大和需要操心的,天下父母心啊!



方天换了一双布鞋,带上手电筒,就朝神仙洞出发了。



先是沿着家背后的崎岖羊肠小道走上两里左右,赫然发现一处百来丈高、三十来丈宽的悬崖峭壁,刀斩斧齐。更令人叫绝的是,上边不长一物。



这悬崖来的好生突兀,就好像有人从山上用方便铲把原本完整的山整齐的铲掉,然后把铲掉的部分不知道丢到什么地方去了。



悬崖的两旁还是平常的山,上面长满了虾渔村一带常见的野草、灌木、杂树,只是因为中间突兀的缺了一块,现在整个看起来,惟妙惟肖就是一个巨人盘坐于此,两手尽力张开环抱。那悬崖是巨人挺直的上半身,两旁延伸出来的山就是他环抱的手臂。只是这个巨人努力要抱住的中间空空如也,两腿盘坐处就是一处青葱翠绿杂木丛生的山涧盆地。



悬崖的顶部横生出一些松树、柏树来,让瞧见的人暗暗担心它们的安全,也佩服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和屹立山崖的傲气。再上,就是蔚蓝的天空下,有老鹰在盘旋。鹰击长空,正应此时此景,方天也不由悠然神往。那些松树、柏树的盘根错节处正是老鹰的窝所在,那是人迹不能至的地方,正是安全险中求。



百丈悬崖的下部,竟然还有一个十丈方圆的黝黑山洞,从中发出咚咚的响声,正是山涧溪泉的流淌声。



巧夺天工的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