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谁与争锋 >

第210章

谁与争锋-第210章

小说: 谁与争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长老扫了他们一眼,拱一拱手,说着:“老夫不为其他,只求一个公道,诸位可有什么建议说法?”

苏远山眼珠子一转,说着:“古长老,依我之意,可上峰。”

古长老双手背负在身后,悠然道:“苏家主此言大善,那就走一遭吧,不知各位可愿陪同。”

诸人自没有意见,他们都想上峰亲眼瞧一瞧,终南剑门是否成为了鱼龙宗的附庸,又或者,梁丘峰是否不当掌门人,而投入到鱼龙宗的怀抱里去了。

此事至关重大,确定之后影响深远。

……

“萱儿,你不想回宗门?”

怀左府东郭处一座别院中,九秋慈爱地问薛依萱。

薛依萱回答:“九秋长老,我暂时想留下来,游历一番。”

九秋不以为然地说:“这怀左府还有甚地方值得你游历的?回去吧,你夺得俊秀比赛的魁首,宗门非常高兴,上下众人都在等你回去庆祝呢。”

武者历练,视本身境界实力而定,不同的修为,去的地方也会不同。与此同时,还得具备某些特定的针对性,这样,历练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效果。薛依萱天资卓越,年少成名,历练无数,在怀左府地面上,但凡有价值的地方,基本都踏了个遍。

所以九秋才觉得弟子要历练的想法,并不需要。

薛依萱嘴角微微一笑:“九秋长老,其实还有一个地方我蛮感兴趣的,觉得应该去看一看。”

“哪里?”

“峰。”

闻言九秋一怔。

近年峰的声名确有些蓬勃张扬的趋向——原本的不毛绝地,经过鲁大师的寻龙点穴,幡然成为一处洞天福地,本身就颇具备些传奇色彩。而少见的逃荒者组成的宗门,以及更罕见的年轻掌门人,同样增添许多热门话题。

不过对于高层面的强者而言,坊间议论的东西很难让他们真正放在心上。

“你是想再找梁丘峰?”

薛依萱毫不迟疑地点一点头,这样的事业无须隐瞒。

九秋“哦”了声,有些奇怪地问道:“难道梁丘峰的剑道,真值得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探询?”

在擂台上两人的对决,那场前所未有的纯剑法比试,玄之又玄,能窥伺个中真意的观者并不多。

其中包括九秋,她不是剑修,虽然仗着修为上的优势,能看出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但这个与剑道真意关系不大。

薛依萱道:“九秋长老,我觉得值。”

“好吧,既然你心意已决,便由着性子去做就是。如果梁丘峰真有你所观感的那么好,不妨和他提一提,可以引荐进宗门里来。天才多矣,但得不到培养的天才,往往都是泯然众人。”

薛依萱点点头:“有机会的话,我会试一试的。”

只是当心里掠过那张年轻清秀的面容,却明白过来:梁丘峰多半不会放弃峰的。

……

太阳高升至中天,灿烂的光辉照耀大地,照耀在峰上。一片片树林,欣欣向荣。树林中有勤奋练剑的剑门弟子,正在挥洒着汗水。

山峰四周,则是一垄垄庄稼,绿的黄的紫的,颜色缤纷,煞是美丽。

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奋发而安详。

突然间,有庄稼地的远远那一头,有负责巡逻的弟子看见道路上尘土飞扬,似乎有骑兵疾驰而来。

那弟子面色一紧——虽然有鲁大师坐镇,剑门的发展一向有条不紊,但长老早有吩咐下来,巡逻放哨的务必打醒十二分精神,密切注意外边情况,一旦发现异常,便要示警。

于是,下意识地,他就撞响了哨岗上的一口铜钟。

钟声激荡,传散开来,一直传到峰上。

巡逻弟子手握剑柄,睁大了眼睛观望,很快地,他就看到了当先一骑,不是别人,却是自家的掌门人。

掌门人回山了!

掌门人参加完俊秀比赛返回山门了!

消息风一般传出,那原先敲响的钟声,便变成了欢迎归来的礼炮。

不用多久,另一个轰动性的消息传出,掌门人不但参加了俊秀比赛,不但杀进了决赛圈,一路势如破竹,最后跻身前三甲。

如此荣耀,足以让整个岭南地域都为之惊叹。

第三百三十六章:剑锋所向

(雷暴天气,莫名又想起前年写聊斋的时候在雷击下光荣牺牲的笔记本……那是我赚取第一桶金的亲密伙伴啊!)

钟声响,满山弟子云集,齐聚神笔峰山顶广场。

梁丘峰当众宣布了诸多事宜,包括设立讲剑堂、建立剑库等一系列措施,同时任命萧寄海、伍孤梅、冷竹儿、周幽怀为新的长老,以及增添一位太上长老——太师叔。

终南剑门人丁并不旺,尤其缺乏中高层武者,原本的几位长老,也就是气道初段的修为,摆不上台面。可以说,整个剑门,基本都是靠鲁大师一个人支撑起来的。

如今梁丘峰载誉归来,还带回一批堪称中坚的力量,这让许多年轻弟子欣喜不已。

更高兴的自是原先的剑府元老弟子们,他们迎回太师叔萧寄海诸人,如同迎回自家的亲人般。

一项项指令发布,因为早就商讨完毕,现在只是诉诸于口,不用再讨论了。

这些指令,基本都是有利于剑门发展,以前曾酝酿,只局限于条件不具备才无法实施的东西。

可以说,眼下公布出去,整个剑门的框架总算是比较完整地架设起来了。

众多剑门弟子静静肃立,认真听着,眼眸闪过希冀的光芒。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当初梁丘峰从拍卖会上买来的少年奴隶,还有一部分,是后来招收的。总体来说,他们的武道天赋远算不上拔尖,仅仅具备而已——

不具备的,都在前面几批筛选中淘汰,转为生活技能者,种田去了。

天赋差强人意。加上宗门可供修炼的资源实在欠缺,所以众弟子的修为进度甚慢,大部分在劲道后阶段便遇到瓶颈,难以寸进了。

面对诸多困难,年轻的弟子们难免会感到焦虑,他们好不容易才踏上武道之路。自然不甘心就此裹足不前。

如今,听掌门人说宗门获得了大批资源,颁布了一系列完善的修炼条例,这让众人看到了“勤能补拙,更进一步”的希望。

有希望,就有动力。许多人心中当即开始摩拳擦掌,一等会议结束,便奋发起来,争取获得奖励的资格。

“禀告掌门人。有情况。”

突然间场外有人高声叫嚷道,随即气喘吁吁地跑进一名巡逻弟子。

“掌门人,山下来了大批武者,是从怀左府的,他们要硬闯上山……”

话音刚落,就听到一把漠然的声音,声音不高,却在众人耳边缭绕不散。如同铁石,让人莫名战栗:

“所有人都在这里了吗?”

目光齐刷刷转过去。就看见一行人衣装华丽地缓步上来,一位位,气息强大,毫不掩饰身上的气势,如同示威。

这些人是?

剑门弟子们满怀疑窦,不过他们却也机灵警醒。很快明白来者不善,纷纷退到边上去。

古长老的目光深邃而悠远,扫了一眼,晒然道:“临危不乱,虽然都是蝼蚁。但还不至于一无是处。”

这话似赞实贬,在他眼中,仿佛已将一大群人视为死人。

示警的钟声没有响,只怕那负责警戒的哨岗都被无声无息地拔掉了。亿古长老一行人的实力,做到这一点轻而易举。

梁丘峰双眸瞳孔一缩,他知道对方会找上门来,只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这么多人。

三大家族的家主、公孙丑、苏兴平、振远商行的两位老者……洋洋洒洒竟有十余人。

这些人汇合在一起,足以与一个中等宗门相抗衡。

这是一股具备压倒性的力量,仿佛整个怀左府的精锐都来到了神笔峰上。

虽然不少人并不认识,但对方激发出来的强大气息足以表明一切,剑门弟子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畏惧。

他们不知道对方为何而来,要干什么?若果大开杀戒的话,只怕在场的人无一幸免。

梁丘峰忽然踏前一步去,沉声道:“各位前来神笔峰,有何指教?”

古长老盯着他,似乎要看透了去,淡然说着:“老夫为讨公道而来。”

梁丘峰晒然:“我应该不认识你。”

“但你认识墨雄于,他是我赤阳宗的长老,被你杀了。”

“你说杀了就杀了?”

古长老好整以暇,一拍手掌,队伍后面走出三名面色有些苍白的武者,身上衣衫有些凌乱,还沾染着血迹:“这三个,你见过。”

梁丘峰回答:“见过,在路上,他们想杀我,结果运气不好,差点被我杀了。”

“哼,他们三个亲眼看见你击杀了墨雄于。”

梁丘峰呵呵一笑:“可我为什么要杀墨雄于呢?”

古长老摇摇头:“我不管这个,我管的是你杀了我赤阳宗的人,就得讨回个公道。”

梁丘峰叹息着:“原来你的公道就是这样,谁的拳头大,谁就有公道。”

古长老微微一笑:“这不仅仅是我的公道,还是天下人的公道。”

梁丘峰不置可否,看着三大家族振远商行的人:“你们跟着来,是要帮一个外人来讨公道的?”

苏远山阴测测一笑:“对于我们来说,来之荒洲的人,才是真正的外人。”

梁丘峰点点头:“我明白了。”

古长老目光忽然变得凌厉,喝道:“老夫本次上神笔峰,只求公道,不杀无辜,故而无辜的人,现在可以下山了,绝不会有人为难。”

这话灌注了真气,犹如平地一声雷,响在数十名剑门弟子心坎上。

人群有了骚动,,眼眸中的畏惧更加浓烈了几分——死亡是所有人都畏惧的事物,特别是青春年少时的死亡。

畏惧的情绪水波一般蔓延,终于有人开始移动脚步,低垂着头,脱离了人群,朝着山下走去。

开始的时候,步伐有些沉重迟缓,但当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步子明显变大变快,最后差不多是展开身形,狂奔。

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

“懦夫!”

“奶奶的,该死胆小鬼!”

骂声轰然响起,对于这样临阵逃遁的背叛深恶痛绝。

当奔下山的人数达到五个的时候,队伍的骚动突然平静下来,剑门弟子自发地互相靠拢,尽可能的贴近。

呛!

一声脆鸣,第一把剑亮出,紧接着是数十把,剑锋所向,对着古长老一行。

剑,绝非好剑,都是用普通的钢铁铸造而成的,工艺也不见精良,显得粗糙。锋芒迸发的亮光,也显得不够,幽幽的。

但是每一把剑,都被握得稳稳当当,不见丝毫颤抖。

弟子们亮剑后,然后便是长老们。

周幽怀心头豁然开朗,感到体内的热血想要燃烧,他终于明确自己为何会选择终南剑门了,不为依仗,不为资源,只为了寻求那一份内心早已磨灭的激情与热血。

而这,也是他的剑法始终存在瑕疵,难以更进一步的内在重要原因。

每个剑客,都有自己的剑道。对于剑道的理解领悟,绝非单纯修炼就能解决的,还必须让心境提升上去,契合起来,方能相得益彰。

于是,周幽怀也拔出了自己的金蛇软剑。

这一幕,落在古长老诸人的眼中,微微惊起一片诧然之色:他们都知道,终南剑门的建立才短短时日,许多建设都贫乏得很,弟子们的福利待遇,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按照正常情况说来,如斯条件下,宗门的凝聚力向心力应该很差才对,为何眼下绝大部分的剑门人员却能如此齐心合力,剑锋指向?

要知道,除了少数的十来个人是从剑府跟随而来的元老之外,其他大部分弟子,都是新近加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