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资源帝国 >

第232章

资源帝国-第232章

小说: 资源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般人面前超前一些无所谓,但在南巡首长这样的伟人面前超前,那可就是大问题。要是引起了南巡首长的兴趣,盘根问底,那就完蛋了。



“军工企业,很好啊。正是因为首长您的高瞻远瞩,才让我们国家的军工企业,有了涅磐重生的可能。如果我们国家现在依旧大搞军工,那直接就会拖累全盘,就算我们想要搞经济,也不会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毕竟,我们国家的底子本就薄弱。两方面一起发展,我们的发展速度就会变得很慢。而现在的国际形势相对稳定,如果我们还要大力发展军工,那就不符合潮流了,还不如先把经济搞起来,那样再拉动军工企业,成效会更加显著。”刘东捡着南巡首长比较爱听的话说到。



但南巡首长是什么人?一生当中,艰难困苦,荣华富贵,都享受过,哪里会被刘东这一点点马屁给拍到?刘东这话,虽然符合实际,但仅仅发展一个方面,也是会付出代价的。这点南巡首长明白,而他要说的问题,也是关于这方面的事情。



“是啊,只发展经济,有他好的一面。没有军工这个吞金兽,经济方面的投入,就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的问题。但是,没有军工,就没有国防,一个国家的国防要是出了问题,那我就会成为国家的罪人。”南巡首长略带担忧的说到。



虽然刘东不知道南巡首长这担忧到底是真是假,但从后世实践表明,南巡首长提出的二十年内无大战的说法,的确是非常可靠的。虽然国外老美总是打这里,打那里,但是和华夏直接冲突的情况,别说二十年,就是三十年也没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南巡首长那高瞻远瞩的目光。



但是,这话刘东也不能说,虽然他自己明白后世的发展历程,但知道是一回事儿,要说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于是,刘东安慰的说到:“现代社会,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爆发全球性的军事冲突了,在有核威慑的前提下,随便是哪个国家,想要挑起世界性的军事冲突,都不是那么容易。美国和苏联,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两个国家,可谓是针尖对麦芒,但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他们不也一直在避免走火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核武器既是利器,也是保卫和平的依仗。只要我们国家保持现在的地位,国防就不会出现问题。”



“希望吧!我只希望,在我有生之年,不会因为我决定的原因,而让我们国家出现水深火热的局面。不说这个问题,你刚才说军工,只说了有利的一面,但是害处,你却没有说出来。我说的国防是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却是现在政府比较头疼的问题。我的要求,就是关于这个事情。”南巡首长说到。



听到南巡首长把话都说到这份上,刘东大概已经明白了南巡首长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削减军工建设,说大了对国防建设有很大的影响,但要说小了,对某一类人来说,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而这一类人,就是那些军工企业当中的工人。别人不了解这群人有多庞大,刘东这个出生于机工部的人,却知道,这个人群的数字,比起外人想象当中的,还要高上很多。



削减军工,对这群人有着最为直观的影响。而南巡首长所谓的头疼,大概也就是这个方面。因为只有人,才会让南巡首长头疼,如果仅仅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在南巡首长的眼中,都不会是多大的问题。



别看现在国内对于外资觉得很宝贵,就以为现在的国家,还是如十年前那样穷。实际上,虽然现在国家依旧没有摆脱贫困的环境,但要单纯的论到经济实力,比起之前,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要不然,深圳速度怎么来?要没有大笔的资金投入,再快速能快速到哪里去?



第二百八十二章首长是好人啊!



所以,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在南巡首长这个层面上的人,都不会认为是问题。也就只有人员的问题,才会成为南巡首长考虑的问题。



如果不了解当年国防军工建设的人,可能对于南巡首长关心这个问题感觉莫名其妙。但对于刘东这个多少了解内幕的人来说,才知道这个问题,绝对是大问题。



当年主席提出的,早打大打打核战的理论,然后基于当时国际形势极度不稳定,又提出了三线建设,直到八零年,这个项目才叫停。而且,当年的环境和后世的北棒差不多,都是实行先军后政。



那么多年的发展,直接就造就了一大批的军工项目落成建设。而八十年代以后,又要改革开放,优先于经济建设,两方的出发点虽然都是忠诚于国家,但实行的计划,却是南辕北辙。之前大力发展的军工,因此而受到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军工项目可以直接叫停,可那些为军工发展奉献一生的人却停不了,到点退休的人还好一些,而那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好安排,但处于这个中间点的人,就不是那么容易打发了。



三四十岁的人生,正处于劳动丰富阶段,他们既没有退休的年龄,也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可以转行。在这不上不下的位置上,厂子却没有了,这些人的生活,有多艰难,就可想而知。



而这些人,也并不是钱就能解决的。他们有工作能力,并且经验丰富,是最好的工人,但是,现在国内却没有给予他们发展的平台。而要国家一直养着这些人,也不可能。正是因为多种原因,就连南巡首长也认为,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虽然在八三年的时候,就已经让国务院,成立了三线办公室,一个是要解决现在那些军工企业过于分散的问题,而另外一个就是要解决这么一大批成熟劳动工人工作的问题。但这几年,重心发展在经济建设当中的国家,要解决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显得非常无力。要是这个人数少,那还可以安排,但是这个人数,远远的超过了国家能够承受的范围。



大厂还好一些,可以转产,像后世那些名牌电视机,长虹,熊猫这些,都是由军工转产的。但是三线建设当中,更多的却是那些分散的,零散的小厂。



这样的厂子,要说技术力量,没有多少。就算有技术力量的,人员也没有多少,分散开来,拧成一股绳,基本上就不可能。这样的情况下,也难怪南巡首长都会感觉棘手。



虽然目前来说,刘东仅仅是猜测,南巡首长的目的在于那些三线军工人员工作的问题。但是,刘东对于这个猜测,却是坚定不移,也就只有这样揪心的问题,才会让南巡首长皱眉头。



果然,当南巡首长说完之前那些话后,又说到:“那些为国家,为人民,奋斗了半生的三线军工人员。这几年过得很苦,国家没能力照顾他们,这是我们的责任。而我现在,就要为那些人,谋求一条新的路子,而这个方面,就需要你来帮忙了。要说起来,他们都还算是你的叔叔阿姨,你现在有钱了,也不能忘了他们的艰辛。”



听到南巡首长果然是说起了这些可敬的人,刘东也真诚的说到:“首长,您就说吧,我需要怎么做?只要我能做得到,在不影响公司运营的情况下,我都能做到。无论是出资建设发展基金,还是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我都可以。我们公司计划书上面,新启动的那些项目,只要他们能做的,我都会尽量招收他们。毕竟,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优势。年富力强,经验丰富。这样的好工人,我就算在外面也招不到,现在送到我的面前,我又怎么会推到外面去?”



刘东这话,非常真诚。因为在苏联挖墙脚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这批人。因为他挖墙角回来的那些人,都是高级人才,要他们去做工厂的一线工人,姑且不论他们做不做得好,那个人力成本,就算是刘东也负担不起。



那些挖回来的苏联人,最适合他们的岗位就是工程师,老师,研究员,项目启动组等等高端的岗位。而第一线,却只适合那些经验丰富的工人。



在没和南巡首长谈之前,刘东对于计划启动,最头疼的方面就是人员不足,不是高端的人,而是战斗在一线岗位的那些人才,八级工他羡慕不来,六级工他是有多少就能要多少。就算是经验丰富的普通工人,他也是缺得利害。



之前环亚特钢建设的时候,他就吃够了这样的苦头,他还正琢磨着,怎么拐来一批能够启动计划的产业工人。却没想到,还没等他开口,南巡首长就主动提出来,送给他一批,这样好的事情,要是他不答应,才是真的傻了。



刘东接纳这一批来自三线军工产业的工人,对于自己公司那些工厂建设,有着巨大的好处。只要硬件建设好以后,他就不会为软件方面的问题而苦恼,不论是以后产业升级,还是扩大现有产业,有了足够的产业工人,他刘东就能创造出新的奇迹。



这个年月,还没有几个人,能有刘东这么好的条件。那些三线军工出来的工人,是不是好工人?这点毋庸置疑。但为什么南巡首长又会为这些好工人的出路犯愁呢?那是因为现在的国家,基础太过薄弱,就算是有人,也没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让这些人来做。



而那些国企呢,现在虽然过得滋润,也在招收员工,但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底蕴,有着自己的人才培育系统,所以这些来自三线军工的人员,他们根本就看不上。就算是勉强塞进去一些人,但因为这些人员总量巨大的问题,想要只依靠国企就消化掉这些人员,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那些私人企业,或者说是乡镇企业,现在他们的事业都还是处于起步的阶段,招收这些熟练的产业工人,并不符合他们的实际利益。因为这些企业,能生产出的东西,技术含量就算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多弄几遍,也能弄好。



农民都能弄好的东西,那要这些比农民价格更高的工人来干嘛?所以,这些优秀的工人,除非自己把自己的价格降到农民工的水准,要不然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来做。



而等过了这些年,那些私人企业升级以后,再想要招收这些优秀的工人,就更加不可能了。因为现在还年富力强的工人,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是接近退休的阶段,哪里还有精力来做工作?所以,在前世,这些优秀的工人,命运都不太好。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那些私人企业,还有国企抗拒接手这些军工产业工人主要原因,那就是,这些年富力强的工人,在这个年纪段,大多数都已经结婚生子,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



如果仅仅只有一个人,这样的工人很好办,直接可以扔进集体宿舍,十多个人住一个房间,都没有问题。但是有了家庭就不一样,有老婆(老公),还有孩子,再叫别人住集体宿舍,先不说你自己那一关过不过得了,单单别人能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都是一个问题。



这么多的麻烦事儿放在一起,才是这些工人不能够被其他工厂接受的根本原因。不是他们的能力不行,而是要解决这么一个人,就得解决一家人,招收这样的工人十个,就得解决十个家庭的问题。



而房子问题,无论是在什么时代,都是一个大问题。这也就导致了大批的工人就算有能力,也找不到工作,就算是找到工作,不能给他们解决住房等等问题,也不会让他们安心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