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小裁缝 >

第1章

小裁缝-第1章

小说: 小裁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裁缝
  作者:晓十一

  第一章

  春末,室外槐树的枝头开满细白的小花,贴着脏兮兮的墙壁,白色的铃铛们一串串的,摇摇晃晃,沁人的香气随着树梢的摆动一阵阵地飘进屋里,不大的空间里溢满了让人愉悦的气息。
  从槐树树梢点着的玻璃窗户望进去,首先落入眼帘的是张宽大的木桌,桌上盖着厚实的白色帆布,零碎的各色布料乱糟糟地堆放在一块。桌边有台蝴蝶牌缝纫机,黑色的机身擦得油亮油亮的,有个小巧的收音机在缝纫机边上,正放着张国荣的【沉默是金】。木桌旁地上的角落则摆着台低矮的铁皮电扇,现在气温还不高,电扇就那样安安静静地站着,绿色的铁脑袋上盖了块蓝色的方布。
  室内原本该是一片温和平稳的气氛。
  可现在有个穿着白衬衫的青年,正满头大汗地站在木桌前鼓捣着什么,他的衬衫袖子高高挽起,桌上原本铺的白色帆布被他揭起一半,几本厚实的杂志落成两个方阵,中间驾着个倒置的电熨斗。
  “滋拉——”
  伴随着刺耳的一声,屋里满溢的槐花香气里掺进了另一种香气,桌边的青年手忙脚乱了一会,木头筷子在他右手里挥舞着,伴随着左手里的一把汤勺。
  电熨斗上糊成一团的鸡蛋被翻了几个身,有一些从熨斗边缘落下掉在桌面上,很快被青年用筷子夹住塞进嘴里。
  “烫!好烫!”他张嘴吸气,嚷嚷着,然后慌里慌张地跳到墙边拔了电熨斗的插头。
  这不过是个普通的裁缝铺子,十六平米的房间里摆着一张工作桌、一部缝纫机还有一张木板床,床上方挂着几件衣服,三件成衣,三件半成品,那都是给学校里的老师们做的。
  熨斗上炒出来的鸡蛋味道并不算好,青年还是津津有味地吃完了,正想收拾东西,外面响起敲门声——
  “小刘啊,是我。”
  青年赶紧放下筷子和勺子,趿拉着拖鞋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个笑吟吟的老者,青年露出个笑脸来,正想喊出声,有个男孩子从旁边走出,站到老人身边。
  高高大大的男孩子,从没见过。
  青年愣了愣,还是边让开门边跟老人问了好。
  进到屋里,老人四下环顾了会周围的环境,在青年搬过来的屋里唯一一张椅子上坐下,拉过跟他进门的那个男孩子,对站在面前的青年说道:“小刘啊,这个是小顾。”
  被老人唤作小刘的青年这才又抬头看过去。
  面前的闲闲站着的男孩子,看起来大概十八九岁,生得很漂亮,有着不太符合这个城市气候的白净皮肤,黑亮的眼睛让他显得很有精神。
  青年对他友好地一笑。
  “我叫顾浴洋。”男孩子扯扯嘴角,那表情看起来似乎是回了一个笑容。
  青年马上又咧嘴笑了,对于别人表示出的友善他总是觉得特别高兴,点点头,他说道:“我叫刘理。”
  这就是刘理和顾浴洋的第一次见面。
  那是刘理去X城的第二年,正好是一九八八年,“八”一直是个很吉利的数字,“八”和“八”叠在一起就让人觉得无比富足。
  这一年从元月起刘理就在祈祷着自己裁缝铺子的生意能快点好起来,好早些还上问杨教授借的一千块钱。
  杨教授便是带着顾浴洋到刘理铺子里的那位老者,他跟刘理认识三年,顾浴洋则算他的远亲,只不过顾浴洋从小在美国长大,今年刚刚回国,杨教授一直都没见过他。
  既然带了个陌生人过来,杨教授便势必要好好给刘理介绍一番顾浴洋的背景。据说,顾浴洋在国外呆的时间太长,回国后连家乡话都不会说,他对老家的风土文化一点都提不起兴趣,当然也没有按照长辈们的期望进入家中企业去做事。起初,顾浴洋一直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现在他觉得家里无聊,便吵着要回美国,惹怒了他的爷爷。
  老人家年轻的时候留过洋,在国外的年月间接助长了他的爱国情怀,战争时期老人家也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所以相当看不惯自己孙子这副游手好闲的做派。
  顾浴洋的爷爷和杨教授有些亲戚关系,又是老同学,两个老人家平常一直走得很近,这次顾浴洋的爷爷便把孙子托给杨教授,希望孙子在专研中国古代史的杨教授家里得到一些熏陶。
  可顾浴洋在国外受的教育太过于自由,而且他对历史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大概算是向往并热爱中国文化的留学子弟中的异类,他懒散,不够好学,得过且过,除了那漂亮的脸孔外——按杨教授话里的意思来理解——顾浴洋再没有别的有点。
  刘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理解错了,他现在脑袋有些放空,杨教授一下子给他灌输关于另一个陌生人的太多讯息,让他的思维跟不上节拍,而且他还惦记着要快点收拾工作桌上的熨斗和筷子。
  这时顾浴洋从旁边插了句:“我喜欢历史,我知道唐朝,比起牛排我也更喜欢吃红烧肉,我只是不喜欢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读历史课本,那样很枯燥,中文看得我头疼。”
  刘理又张着嘴巴呆呆地看向顾浴洋,斜靠在缝纫机旁的男孩感受到他的视线,便对他挤挤眼睛,又耸了耸肩。
  刘理对着这样洋派的俏皮有些不适应,他低头抓抓耳朵,抬头傻笑。
  “所以我来带你体验生活。”杨教授看向顾浴洋,表情有些严肃,大概他不太满意顾浴洋的说辞,一向和善的脸孔难得没了笑意,他义正言辞地纠正道:“你不要看过一些唐朝的仕女图就觉得自己知道唐朝。”
  “这还不算吗?!我还知道唐伯虎!”顾浴洋喊道,又看向刘理,笑着说:“唐朝的女性很性感。”
  他看起来对刘理的印象不算糟糕,挺喜欢跟刘理打趣,不过这屋里除了刘理外只有个会逼别人看繁体竖排诗集的老头在,人在做出什么选择时总是下意识会偏向比较无害的那个。
  大凡研究搞得有点程度的,都有轻微的学术洁癖,听到顾浴洋的说辞,杨教授越发不满,横过去一眼,道:“你知道个锤子。”
  不等顾浴洋又要发表什么言论,杨教授重新看向刘理:“我和赵老师白天基本都不在家,小顾在我家里没人看着,白天一直在外面玩,我也是最近刚知道的,他去我家快半个月,史记才读了个目录。我觉得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便跟他爷爷商量着想让他出来体验普通人家的生活,想来想去,他的亲戚家里不能呆,大人肯定都会宠着他,我认识的朋友里也只有你这叫人放心,白天能有人看着。小顾比你小三岁,你两也应该能处得来。”
  赵老师是杨教授的妻子,在医学院当教授,也在医院里给人看病,而杨教授是X城另一个大学的教授。
  刘理又被这一大段话绕过两圈,呆了几秒,才慢慢回过神来。
  原来杨教授是想让自己当保姆。
  “你平常就自己干活,小顾会来你这里读书,你不用理他,只要看着他就行。还有小顾回来这么久,一直觉得无聊,主要就是他觉得街上找不到好玩的,你要是有空,就带他出去逛逛,爬爬城墙。”杨教授接着说道,伸手进口袋里往外掏出一个信封:“这是小顾的爷爷给你的生活费。”
  虽然还没有消化完全杨教授的话,刘理却还是听清楚了“生活费”三个字,立马像被人从后头踹了一脚般弹起,伸手去挡:“不用!不用生活费!”
  “又不是我给你的,客气什么。”杨教授说道,往刘理手里塞着信封:“拿着吧,你在这边一个人不容易,又要麻烦你做这种事,你不收人家心里也不舒服。”
  刘理满头大汗,推搡着那个不薄的信封,他口才不算好,说不出大道理来,也不太会跟别人客气,但什么能拿什么不能拿的道理还是知道的,这些钱要是收了他必然过不安心,而且要是真的当起“保姆”,他也没法跟顾浴洋好好相处。
  可直到杨教授离开,刘理也没能拗过去,那个信封还是被扔到了桌上,就在那个倒置的电熨斗旁。
  杨教授下午还要上课,他又叮嘱了顾浴洋几句话,很快离开了。
  留下个傻眼的刘理和一个四下打量屋里摆设的顾浴洋。
  刘理张了张嘴,实际上他还没答应要当顾浴洋的保姆呢,他有些沮丧,因为他觉得自己完全没办法胜任这个任务,而且他向来不太会和知识分子相处,杨教授已经是他所有朋友里最有学问的一个了,至于顾浴洋这样半洋半中的知识分子,听起来就更难相处了不是吗。
  “这是什么?”顾浴洋看来却好像完全不在意自己被家人随意地丢给了一个裁缝这件事,他好奇地看着刘理工作桌上可怜的熨斗,上下打量了会,伸手去触碰熨斗的把手。
  “是熨斗。”刘理说,心里有点可怜顾浴洋这个孩子,居然长这么大都没见过熨斗。
  “我知道是熨斗。”顾浴洋说,回头不满地瞟了刘理一眼:“为什么它是倒着的。”
  “我刚才拿它来炒鸡蛋吃。”刘理回答,想起筷子和勺子还没洗,桌子也还没擦,便找了抹布出来,走到桌边,想把架着熨斗的杂志搬开。
  “它能炒鸡蛋吗?!”顾浴洋吃惊地说道,瞪大了眼睛,“这么小,我是说,它根本放不下鸡蛋吧,鸡蛋不会流到桌上么?!而且这太脏了吧!”
  没过过人民生活的人果然不懂人民的智慧,刘理伸手去抹桌子:“我都擦干净的,怎么脏了,再说慢点倒鸡蛋它就不会到处流了,只要把熨斗放平稳点就行。”
  顾浴洋一脸稀罕地看着刘理慢腾腾抹完了桌子,又像科学家观察细胞分裂一般一眼不眨地看着刘理擦熨斗,过了半天,嘴里挤出一句话:“那中国人……我是说别人,都像你一样做么?”
  “不是,我的锅坏了,找不到补的地方,又没钱买新的,这两天只能这样。”刘理回答,把几本杂志叠起,小心放到桌子下面。
  回头见顾浴洋还死死盯着自己,刘理问道:“你想吃鸡蛋吗?”
  顾浴洋自然是拼命地摇头。
  刘理撸撸鼻子,一笑。
  因着对顾浴洋还不坏的第一印象,刘理理所当然地以为顾浴洋只是有些懒的一个男孩子,不过,他又很快发现顾浴洋的另一个缺点。
  坐在刘理床上继续大量着屋里各个角落的顾浴洋,终于发现了刘理挂在天花板上的几件成衣,他站起来仰着头看了会,直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好难看。”他说。
  刘理全然没做会被别人批评的心理准备。
  其实他就是跟嘴巴快的人处不来。
  “你做的么?”顾浴洋指指那些衣服,扭头望向刘理。
  “恩……做,做给学校里的老师的……”刘理老实地回答道,虽然他的“作品”们刚被钉上难看的标签,但总不好撒谎不是么。
  “现在居然还流行这样的款式么。”顾浴洋伸出胳膊去够那些衣服,他的个子很高,刚好能摸到衣服的下摆:“料子倒是不错。”他补充。
  刘理好歹也是个靠手艺吃饭的人,而且他向来对自己的细致很有信心,实际上他浑身上下能拿出来显摆的也就这份手艺了,他有些不服气地说:“这是很新的款式了,世界时装之苑上的款式,很多女老师都喜欢这款的。”
  “那是什么杂志?”顾浴洋说道,露出个类似不屑的表情:“你不看VOGUE么?”
  “…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