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包子修炼守则 >

第13章

包子修炼守则-第13章

小说: 包子修炼守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瑞怡只管点头,心里却不知在想什么。

因白瑞怡从小就有主意,白徐氏有时还得听她意见,所以见她不愿说话,白徐氏也不敢多说,生怕多说多错,再惹女儿真的怪上了徐明清,那便不好了。

到了第二天,白瑞怡早早起来妆扮一新,白徐氏惑道:“你做什么去?”

白瑞怡叹了一声,“母亲可还记得,我儿时结识过一位随父亲游历江南的顾姑娘?”

白徐氏点头道:“是右相大人的孙女?”

“就是她。”白瑞怡道:“这些年我们通过几次信,此次回京,我还见过她一次,也算有些交情,听说那莫如意对月皎一往情深,若月皎愿意帮忙,父亲必会无恙。”

白徐氏大喜,“如此你便快去,可要备些厚礼?”

白瑞怡摆摆手,“我们是手帕之交,厚礼相赠反而落了下乘。”

白徐氏连连应声,又恨声道:“若此事可成,只管让她替你父亲说项,你大伯却是不必管他,我倒要看看那夏芷娟还有什么能耐!”

白瑞怡没有言语,对着镜子照了照,觉得没什么问题后便站起身来,“母亲便等我的消息吧。”

白瑞怡带着丫头金晓乘着客栈替她们找来的马车,一路直往东市右相国府。大雍右相顾承法是两代老臣,极受嘉明帝信任,而顾月皎便是顾承法的孙女。说起这位顾月皎,白瑞怡虽与其相识已久,可至今思及,仍觉得十分励志。

顾月皎的母亲是顾家的三房媳妇,可却因为生性软弱而被几个妯娌任意拿捏,丈夫也不喜其懦,又只有顾月皎这一个女儿,是而在家中地位不高,顾月皎也是被无视遗忘,以致有一年顾承法办寿,竟然想不起来顾月皎叫什么名字。或许是这件事刺激了顾月皎,一场大病过后,顾月皎性情大变,七八岁的年纪,便与堂兄弟一同进出于学堂,在别的姐妹为刺绣针法努力用功的时候,她已能与堂兄弟们广聊时策,并做出正确判断了。

因为这个,顾月皎迅速在顾承法面前露了脸,而人人都以为顾月皎立志做一个才女的时候,顾月皎又以一幅双面绣证明自己绝非疏于女红,因顾月皎之功,顾月皎的母亲也终于能在妯娌间抬起头来,她又说服母亲自族内过继一子,虽然那时她也只是个稚龄女童,却坚持亲自挑选师傅悉心教导义弟,如今她这义弟在顾氏小辈中也是文采佼佼,极受瞩目了。

最为难得的,是这位顾姑娘为人低调谦逊,虽各方面都极为出色,却不愿声名外扬,待人更是进退有度,由此更得顾老相国的看重与喜爱。

以一己之力,不仅福及自身,还能惠及家人,这一点让白瑞怡佩服之时又稍有些嫉妒,若自己也处于她的境况,能否做到像她一样呢?白瑞怡常常会这么想,但又没有机会,因为母亲白徐氏强势,父亲又过多倚仗岳家,所以对母亲向来是小心恭敬的。

马车缓缓减速最终停下,打断了白瑞怡的思绪。白瑞怡下了车,入眼便见两扇极阔的厚重朱门,黄铜的门环擦得闪亮照人,府前一对威严石狮相对而立,正中匾额上“浩然之气”四字苍浑有力,落印者正是当今圣上。

如此门楣,根本无须其他多余的点缀,这便是重臣世家的威势么?白瑞怡望着匾上四字,久久不能回神。

======

【感谢锦衣夜行蒙面墨镜人的打赏~~~动力十足啊哈哈~~~让推荐和收藏继续猛烈地摧残偶吧!!】

第十八章月皎

那边金晓已将名柬递了进去,白瑞怡看着无需华贵装饰威严自成的顾府大门,再看自己只一人一仆,心里忽地有些自卑。她上次与顾月皎见面是约在京中一处以假石见长的园子里,那时顾月皎也不过带了两个丫头,穿戴马车俱是普通之物,她还觉得自己与顾月皎差距不远,如今看来,却是她太过抬举自己了,说起来她父亲不过是一个五品官员,还放在外地,如何与京内一品重臣相较?

想到这里,白瑞怡不禁有些后悔今日冒昧登门,可再后悔名柬都已递了进去……正想着,顾府中门沉响一声,左右大开。

白瑞怡吓了一跳,她本不相信这大开的中门是为迎接自己,再看自府内驶出的宽大马车,不由自嘲一笑,带着金晓朝旁边退了退。

那马车由仆役搭好的车路自石阶上慢慢驶下,行经白瑞怡面前,她才见那马车楠木为壁、八宝华盖甚为华贵,车壁雕花漏刻,映出车内垂坠的青色碧纱,又有阵阵暖香飘出,配合着车辆四角坠挂的青色铜铃声声清脆,如此派头,虽未窥得全貌,已让白瑞怡钦羡不已。

正当目送那马车渐渐远去之时,顾府内有下人跑出,“这位便是白姑娘么?六姑娘请您进去。”

顾月皎在家里堂姐妹中行六,白瑞怡知她在家,心里便先松了三分,惦念着父亲的事,再不想其他,随着那下人快步而入。

那下人领着白瑞怡到了二院门外,便有一个利落的婆子接引白瑞怡继续前进,到了一处名为“紫月阁”的地方,停下脚步。

紫月阁内便又有丫头出来引白瑞怡进院,白瑞怡记得这丫头就是上次顾月皎带在身边的,名为醉冬。

醉冬请白瑞怡进堂屋坐了,才道:“姑娘知道白姑娘过来很是高兴呢,不过她每日定时要去给老太爷与老夫人请安,过会便回,白姑娘稍坐吧。”说着命小丫头奉上香茶,自己侍立一旁。

白瑞怡点点头,她进来便觉得这里布置得十分简约雅致,有心好好看看,可又怕醉冬笑话,便没有起身,安静地坐在那里,那碗茶也没有贸然去动,怕的是大门大户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规矩,她再失了礼。

白瑞怡在堂屋里一坐便是近半个时辰,多少有些心浮气躁,可见醉冬站在一旁似乎连神情都没变过,相较起来,金晓暗中舒腰挺背的动作便明显了些,让白瑞怡心中更是有些不是滋味。

又等了一会,院子里传来几句唤声,醉冬最先笑开,“看来是姑娘回来了。”

她说着便朝外迎,走到门口时,一个身着嫩黄色夏衫的高挑姑娘便进了屋,那姑娘见了白瑞怡立时告罪,“祖父这几日身子不好,我多陪了一会,叫妹妹多待了。”

白瑞怡连忙道:“我不请自来才是冒失,姐姐不怪罪就好。”

顾月皎拉着她的手往屋里走,“怎么会,这几日我还说起妹妹,不巧妹妹今天就来了。”

顾月皎生得并不是美若天仙,可她眉目间另含一种睿智色彩,落落大方,不仅稳重,还十分迷人。

看着顾月皎,想着顾家的威势做派,白瑞怡不知怎么,原打算见了面便开门见山的话全说不出来,随着顾月皎坐下后,低着头,半晌不语。

顾月皎也不急着问她,反而说起一些上次与她分别的趣事,说完又略略一顿,“你刚刚在府外没发生什么事吧?”

白瑞怡微愣一下,顾月皎道:“昨日我堂兄与林家的小国舅爷在府内喝酒,那小国舅爷便宿在府中,今早才离开。我想着你之前曾婉拒林家的婚事,不想你再惹上什么麻烦。”

顾月皎说的是皇后娘娘指婚不成的事,当初白瑞怡参加选秀,皇后有意将其指给自己的幼弟林府小国舅爷,因这位小国舅爷是林家唯一的男丁,自小被溺爱过度,人品极差,又嚣张跋扈,白瑞怡不愿嫁这样的人,所以才不惜透露出白瑞宁的过往自贬身价,打消了皇后的意图。

“那竟是林府的车驾么……”白瑞怡喃喃低语,想着自己当时的向往钦羡,脑中极乱,顾月皎连唤她两声她都没有听到。

顾月皎误会了白瑞怡的沉默,良久轻叹一声,“我不是故意不提你家的事,只是这件事我在中间实在难以周旋,妹妹可知道?我已禀明祖父退了莫如意的提亲,如此情况下,又岂能再帮妹妹说项?”

白瑞怡怔了怔,心中又是乱成一团。之前顾月皎处处回避白家的事,她岂会不明白?只是出事的是自己父亲,就算硬着头皮也要厚颜开口了,可不想没等她开口,顾月皎便把全部去路都锁死了。

顾月皎退了莫如意的亲事,莫如意恼怒还来不及,哪会再给顾月皎的面子?再退一步说,如果顾月皎愿意替白家说项,那么退婚一事便显得不那么有底气,但凡涉及自己的利益,自当以自己为先,白瑞怡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

“如此说来,我的确是冒失了。”白瑞怡不是心思地站起身来,连道别都忘了说便走出中堂,可站在院中又觉茫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顾月皎追出来,“莫如意此人性格乖张,不能以常理判断,昨日我在街头拦下他对你堂姐用刑已惹恼了他,若再行说项,说不定他会以此事相胁不许我退婚,我也十分两难。”

对顾月皎追出来解释白瑞怡还是十分受用的,只是她没想到昨天还发生过这样的事,转念想到莫如意连对待一介女流都不肯手下留情,再想到昨日在白府外见到大伯父被酷刑折磨得不成人样,心中便越发绝望。

顾月皎看她的样子也有些不忍,想了想,俯到她耳边轻轻低语几句。

白瑞怡面现讶色,顾月皎退后一步道:“我只是给你个意见,如果妹妹不愿,权当我没有说过,否则传出去,我便不要做人了。”

白瑞怡沉思半刻,缓缓摇头道:“姐姐是在给我指一条明路,为了父亲,我又有何不能舍弃?只是……”

顾月皎拦下她,“妹妹别急着下定论,回去与伯母好好商量才是正理,说到底这件事我帮不上什么忙,只是有这个想法而己。”

白瑞怡点点头,神情间已带了些安稳,回身朝顾月皎施了一礼,“如此瑞怡就先告辞了。”

白瑞怡回到客栈时,白徐氏也刚刚由外回来,失魂落魄地,见了白瑞宁便落下泪来。

“平日里一口一个堂姑姑叫得亲热,如今咱们家出事,那太子妃竟连面也不给见上一回,还打发人送出这些东西,实在欺人太甚!”

白瑞怡看着桌上胡乱堆着一些用上好的大红底撒金花硬纸包起来的礼品,正与父母以往每回去过太子府带回的回礼相同,看来太子妃是铁了心不搅这趟浑水了。

“母亲切莫难过。”白瑞怡轻拍着白徐氏的后背细声安慰,“太子妃刚生产不久,原就是不宜见客的,咱们家的事她未必知晓。”

“是么?”白徐氏猛然抓住白瑞怡,“真是这样?”

白瑞怡点点头,看着向来注重保养的母亲这几天像是骤然老了十岁一般,心中不忍,低声道:“母亲放心,我已有办法救出父亲。”说着便将顾月皎与她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白徐氏听罢面有迟疑,“这……”

白瑞怡却是心意已决,“为救出父亲,我委屈一些又算什么?”

白徐氏连连摇头,可又想不出其他的办法,往日里被自己视为绝对依靠的兄长对她甩手不理,平时以为私交甚好的太子妃竟连见也不见,她一介女流,还能有什么办法?

白瑞怡定了主意与白徐氏共商对策不表,白府老宅之中,夏芷娟倒得了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

白瑞珍未来的夫家安府来信,说愿等白府之危度过后再行婚事,喜的是安府没有临危思迁不认这门亲事,忧的是白松石一日未归,便没人敢说白府真的会安危度过此次危机,安家此举却是在打安全牌。

夏芷娟找来白瑞珍仔细询问:“你给我个准话,如果你觉得安家没有诚意,我便趁这机会,帮你退了这门亲事。”

白瑞珍今年只有十六,虽与白瑞静一般模样,但更瘦弱些,也显得有些弱不禁风。

“请大娘允我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