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双锁惊清(清穿) >

第88章

双锁惊清(清穿)-第88章

小说: 双锁惊清(清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子开场便是凄惨的离别意,骤雨后的早晨,空气清新,柳色青绿,两位就要各奔东西的友人举杯互赠留别言,一饮而尽仰天叹,劝君珍重顾己身,休要烦恼笑挂心。调子蓦地一转,切切声变浓,抑郁中不失激扬。一叠再叹,复叠叹声更沉。夕阳黄昏际,冷风中传来乌鸦嘶叫声,友人挥泪告别。



曲子在渐慢渐弱的音氛中趋于平静,康熙缓缓朗诵,“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话刚落音,掌声经久不息。方才的气氛有些沉闷,掌声停歇,大家的兴致不减反增。这边你一句,那边我一言。逸儿突然嚎啕大哭,若荣向康熙请罪,雅馨柔声哄逸儿,杜野亲王/奇/和王妃行蒙古/书/礼致歉。康熙说了句“无妨无妨”,抚须大笑。



也许是听了一首悲伤的曲子,逸儿越哭越凶,颇有不把眼泪流干不罢休的架势。好在雅馨的慈母功夫很到家,又亲又搂的哄了一会,逸儿的哭声渐渐停止,最后躺在若荣的怀里睡着。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我羡慕之余,心想,我和胤禛什么时候才能拥有温馨的生活?虽然注定不能天天如此,可只要能有厮守的机会,也倒足够。



本是打定主意由着康熙赐婚,但听过胤禛说的那句话后,感情战胜理智,使了一招缓兵之计。面对康熙铁青的脸,尽管很忐忑,可还是壮着胆子求康熙给三个月试着和阿格相处的时间。康熙开始是怒斥加大骂、外加摔东西,不忠不孝、冥顽不灵是轻,连要将我削出曹家宗族的话都说了出来。



我见康熙很恼怒,暗叹“我命休矣”,却没想到康熙又同意了。



宴会结束,我随驾回烟波致爽殿。此殿位于正殿澹泊敬诚殿后,是康熙的新寝宫。正殿东西两侧有小跨院,后宫嫔妃歇息于此。



康熙拿出几份从京里快马加鞭送来的奏折,越看眉头越紧。我心想,该不会又有什么状况吧?



康熙把奏折摔在地上,朝李全道:“叫胤礽来见朕。”李全“嗻”了一声,快步离开。我和几位宫女候在一边,再次犹如惊弓之鸟,不敢乱动半分。



康熙在去年严惩了太子党,打击了胤礽的势力,疑心病越来越重,成天都在担心胤礽会不会干逼宫的事。除此以外,还要防备“万众一心齐称赞”的胤禩。这样一来,脾气一日比一日暴躁,精神也越来越不振。我每次当值时都是千分小心,万分紧张,唯恐惹怒处在火炭上行走的真龙天子。



胤礽匆匆赶来,神色惶恐。康熙呼喝我们退下,我前脚出殿门,隐约听到“户部尚书”“伊尔赛”“托合齐”“贪污”“行事有异心”“大逆不道”之类的话。



如果不出现奇迹,胤礽的气数快到尽头,婉仪回保定省亲的梦跟着破灭。不但如此,以后的美好生活全都成了镜中花。



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



按照一般的逻辑推断,胤礽倒台,康熙下一个惩治的应是胤禩。胤禩夺嫡无望后,似乎又是胤禛和胤祯两位同母亲兄弟争夺帝位。算算看,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十年。天,真是难得熬。



————————————————————



康熙一大早下旨,将湖滩河朔事例额外多索银两案的主犯户部尚书沈天生、刑部尚书齐世武、户部员外郎伊尔赛、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判以绞刑,秋后处决。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康熙命人将齐世武以铁钉钉其五体于壁。



康熙一向以“仁”治天下,这次下手这么重,究其原因,一来因为康熙觉得几位贪污的大臣都是太子党的人,想以儆效尤。二来因为康熙的心已被一大群能干的儿子磨得少了几分仁慈,多了几分狠辣。



一个声音打断我的思路,“悠苒,你在想什么?叫你好几声了。”我回头,见胤祯站在一棵柳树下,面有愠色,忙道了个福。胤祯走向我,“上个月皇阿玛为什么罚你?是不是……”



胤祯没有说下去,脸色恢复自若,声音却很愤怒。我一愣,“十四爷不要问这件事,奴才不会说的。”胤祯重重叹气,指着莺啭乔木敞亭,“去听听百鸟争鸣的声音。”我点了点头,随胤祯踏上曲折的水水廊。



莺啭乔木敞亭四周被湖水包围,只有一处廊连接湖岸。亭北是片树林,林内鸟声阵阵,犹如天籁。



我坐在亭内石凳上,胤祯负手看湖面。过了半刻钟,走到我身边,“你不告诉我也不打紧,只要你认为对,那就坚持,不过要适可而止,不能让拿自己的身子开玩笑。”我轻声道:“奴才有分寸的。”



胤祯道:“有的人对你笑,但心未必是好的,深宫里的每个人都不能轻易相信。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一颗没有防备的心。”我有些迷糊,想进一步询问,胤禩沿水廊朝亭子快步走来。



我起身向胤禩请安,胤禩笑着摆了摆手。胤祯淡淡的道:“我要和八哥商量一些事。”胤禩轻拍一下胤祯肩膀,“我也有事要跟你谈,咱们边策马边谈。”胤祯向我微笑,“改日再来找你。”转而脸一沉,和胤禩离开亭子。



我目送他们远去,心里琢磨,难道胤祯是叫我不要轻易相信胤禩?这种想法一冒出又马上否定。胤祯是胤禩忠实的支持者,况且他在我面前表过态,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会站在胤禩那边,既然如此,怎会叫我防备胤禩?再说我跟胤禩提及夺嫡的事向来都很隐晦,只用“唱戏”这类词一语带过,应该不会存在防备不防备的问题。



那么,胤祯到底叫我防备谁?笑?深宫?可怕的敌人?



我看了眼在敞亭顶端跳来跳去的杜鹃,想起了雪珍,默念一遍她写的信,再次发现不对劲,但想来想去又想不出哪里不对劲。



————————————————————



热河行宫的湖区有座抱厦,抱厦前的数亩池内种了上万株金莲。此时正逢金莲盛开,康熙扶着皇太后,带着诸位嫔妃,登上抱厦品茗观莲。



太后笑望金莲,和康熙低声交谈。康熙不时点头,说些贴心话。德妃,宜妃等几位妃子窃窃私语,或是捂着手绢娇笑,或是指着某株莲花细声细语。



今年的塞外之行同四年前一样,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康熙本是眉开眼笑,乐语开怀,但看完李全呈上的六百里加急后,脸蓦地一变,立即向太后跪安。



颐和书房内,康熙正在召见杜野亲王和罗卜藏衮布。这次应该是大事,不然康熙不会在一个时辰内连召好几位朝中大臣和外藩王公。



气氛很压抑,尽管有残阳照着,但仍觉着有种“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恐怖感。



我心想,到底会是什么事?没有听说发生天灾人祸,也没有听说贪污受贿。难道又是胤礽干出什么若怒龙颜的事?



夕阳西下时,康熙终于得闲。我侍奉康熙用膳,康熙吃吃喝喝,“时日不多,事情考虑得怎么样?朕可没有那么好的耐性看你这样拖着。”



我心一凛,还有一月才到期限,现在就急着追问答案?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躬身道:“回皇上,奴才,奴才……”康熙放下筷子,慢条斯理的道:“当你痛苦时,你要想,痛苦总归是短暂的。当你快乐时,你要想,快乐也许是持久的。痛苦和快乐怎么把握,关键在于你如何抉择。如果选的错,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如果选得对,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很聪慧,应该知道如何衡量。”



我一面仔细听,一面唯唯诺诺应。康熙点了点头,拿起筷子用膳,并没有继续问。我暂松口气,伺候康熙用完膳,和尔嘉离开颐和书房。



出门走了不远,我道:“有两种生活,一种是和爱人相守的幸福生活,但这种生活目前还是个梦,梦成真之前不但有可能丢掉性命,还需花时日去等。另一种是和自在相守的孤寂生活,这种生活很真实,真实得触手可及,虽然性命无忧,但却要忍受一辈子相思之苦。如果是你,你会选哪种?”



尔嘉闪动几下桃花眼,“如果是尔嘉,那就选自在的那个,可惜尔嘉不能选。姑姑不是向往自在的生活吗?如果有机会,何不好好把握?”我笑道:“其实姑姑知道自己要选哪种生活,只是这种生活……”顿了顿,“不说了,回去吧。”



第五章



康熙五十一年秋



月亮映在湖面,星星落在水底,夜风吹来,波纹一荡一荡,就若一个有界宇宙。我和来热河给康熙请安的胤祥划一叶扁舟,隔着小桌,相对而坐。俩人在家宴上偶有见面,可两年未深谈,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开口。



沉默良久,胤祥笑道:“怎么跟我见外起来了?这可不像你。”我嗫嚅道:“因为……因为那个……那个……三年前,你的箭……”胤祥轻叹口气,“晚膳后,十五弟来找我,说你和四哥自前年回京后,形同陌路,让我有机会劝劝。我去找四哥,问了很久,四哥才道出原委。”喝了杯酒,“四哥和你把那支箭的事想得繁杂了。”



我有些吃惊,不能完全明白胤祥的意思。胤祥单手支在桌面上,“皇阿玛锁押我的那些日子,我仔细回忆,仔细推敲,已经猜出那晚被射中肩头的是谁,只不过不是特别肯定。”我不可置信,“你怎么猜到的?”



胤祥拿起一块糕点递给我,我摇了摇头,胤祥自顾自吃,“我和十四是亲兄弟,他的背影我岂会不认得?只不过当时太混乱,我没来得及细想。”又道:“当我射中十四弟肩头时,十四弟做了一个他自己可能都没留意的动作。”我一面斟酒,一面道:“什么动作?”胤祥轻笑两声,举起右手摩挲几下耳垂。



我一愣,这个动作很熟悉,貌似在哪里见过。想了想,记起在永和宫内,我用花盘底跺胤祯脚时他摸过耳垂。雅阁内,胤祯打烂小桌子后也曾用沾满血的手摩挲耳垂。



胤祥道:“十四弟生气时会不由自主的做这个动作。”我道:“仅凭不太清晰的背影和这个动作就断定是十四爷在你箭上搞鬼?”胤祥道:“当然不能这么武断,何况当时我并不知道十四弟居然这么大胆,敢违抗皇阿玛的旨意擅离京城。”



我再次斟酒,“后来呢?”胤祥和我碰杯,“那日行围时,八哥要跟我比谁的箭法好。我箭法算不上出神入化,但好歹百发百中,和八哥比,胜之有余,因此乐得应承。如今想来,是我太大意。八哥既然知道赢不了我,还要跟我比,于情于理都说不通。我被皇阿玛放出来后,二哥曾找过我,说收到消息,十四弟擅离京城,也许就躲在营地里。再加上回京后,十四弟眼里偶尔会流露几分内疚。这样一分析,就猜想是十四弟在我箭上动手脚。”



我面对这样的结果,有些无奈,“你为何不给皇上和四爷说明?”胤祥道:“皇阿玛最恨兄弟间互相打压,落井下石。况且这些只是我自个儿的猜测,怎么同皇阿玛讲?再说额娘对我也很好,十四弟是她老人家的命根,我怎么能伤她的心?虽然四哥和十四弟感情不深,但毕竟血浓于水,我怕四哥多想,因此没告诉四哥。”



我哽咽道:“我没有跟你和四爷坦白,你不要怪我。”胤祥道:“你选择不说是对的,你是为了四哥和你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