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双锁惊清(清穿) >

第79章

双锁惊清(清穿)-第79章

小说: 双锁惊清(清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手轻脚走两步,“涵依”二字映入脑海。我忙后退,紧紧贴着假山壁,凝神静听。



九爷低笑着说:“曹家的丫头个个都很倔,不过却很有意思,我可是费了好多功夫才搞到手的。”伴着一阵清风,十爷浑厚的声音飘来,“好好的小家碧玉,硬是毁在你手上了。”九爷不满的说:“我对她一直都不错,可是她为何那么贱,偏偏要背叛我?”



背叛?何为背叛?我身子微微颤抖,两手由掌变成拳。



“那丫头是傻,要是换成别人,会给你说她告诉了曹悠璇这些女子的事么?”



九爷冷哼一声道:“背叛我的下场就是一个‘死’字,我亲眼看着她在我双手用劲下,由大声呼喝到小声吸气,从小声吸气再到奄奄一息,最后瞪眼死去。”



这个畜生!我握紧拳头,边咒骂边默默提醒自己要冷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总有一天会找到机会收拾他。



十爷叹口气道:“这次多亏了那个丫头,我们才能提前做好准备。要是被查出来,皇阿玛没准会处罚你。处罚你倒罢,要是让皇阿玛抓着把柄呵斥八哥,那就不妙了。”



九爷“嘘”了一下,压低声音笑说:“你没看出来皇阿玛根本不愿提起这事么?八哥英明,早就料到皇阿玛不会严惩,把这事推到十三弟身上,对已经失去皇阿玛宠信的十三弟没多大影响。至于涵依的事,我做的很隐秘,八哥是不知情的。本来就只是跟她玩玩而已,她还真以为我把她当宝呢。话说回来,涵依的事不能让老十四知道。这个小子,一颗心扑在曹悠璇身上,要是让他知道了,免不了去八哥面前告状。”



“放心吧,我有分寸的。再说十四弟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汉了,即使知道了又怎么样?他决计不会干不理智的事。”



“你说得对,哎,告诉你一件事,最近买的几批女子很不错,我给八哥送了三个去。”



“你这个老九可真贼,八哥会要吗?八姐能同意吗?”



“当然要了,女人如衣服,多几件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没名分,八姐根本不在乎。再说八哥的确需要添几个子嗣,八姐对这点还是看得很开的……”



两人提步离开假山,声音越来越低,听不清在说什么。待二人走远,仰天叹口气,涵依,你曾经说过,从来没有哪个男子像九爷对你那么好,对你关怀备至,可是你最终却死在他无情的双手下。都怪姐姐,没有早点提醒你。可是,早点提醒你了,你就能回头吗?情窦初开的你有可能不拜倒在他的温柔乡里吗?



无力靠着假山壁,回忆九爷和十爷最后几句话,冷笑着想,原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誓言全是屁话。这个时代的男人,怎么可能有唯一的真心?我当初居然会为了他不能和语微在一起而难过,为了他说的痴情话而感动,我太幼稚,我简直是太幼稚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是他内心真实的感受吗?



也许他当初的确有这个想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种意气的想法已经消失殆尽。在他的眼里,最重要的是皇位。不但他是如此,天家的每个阿哥都是如此。



我边愤愤的往清溪书屋走,边把挨千刀的九爷骂了个遍。骂半晌,暗道,雷厉风行的四爷,只要你一当上雍正帝,替我把九爷往死里整!这种想法一冒出,又给自己一个大爆栗,林梓悠啊林梓悠,你何时变得这般冷漠?要真是求四爷那样做,岂不是让他坐实“弑兄”的罪名、陷他于不义吗?可是如果不报仇,心又不甘。天,到底该怎么办?要不,先想点办法整整他,让他遭遭罪?



————————————————————



春晨居西面有十几株丁香花树,今日天气不错,我提着一个篮子,准备采花闻香。



走了一会,想着前几日十四爷嘀咕九爷拉肚子的事,不自觉哈哈大笑。



我为了小惩九爷,托小玉福在园外买些巴豆磨成粉末后,随时携带在身。那日康熙召见几位阿哥去西花园的杏花堤品茗,奉茶时,我在九爷茶杯里撒了些巴豆粉。据十四爷说,当天九爷强撑到家,一直在茅厕和卧房间疾走,拉了一天一夜,人都虚脱了。我假装诧异的同时心道,活该,这样做算便宜你了,要是换成四爷……停停停,又在胡思乱想。



站在丁香花树下,放下篮子,深吸几口花香,心情颇为畅快。抬头望了眼周围,嘀咕道,不是说好这个时辰来吗,怎么还没来?



等了半刻钟,一个太监走过来,打个千道:“曹姑娘,小玉福手头临时有些事,叫奴才来给您说一声,让姑娘先回去,他晚些时候会把丁香花送到春晨居去。”我点头,朝他做了个离开的手势,看着少说也有两米高的花树,心想,这是在古代,女孩子不能爬树,要是放在现代,我早就上树摘花了。



提起篮子打算离开,一个稚嫩的童声响起,“哈哈,摘不到吧?”我回头,一个六七岁的孩童站在面前。



他穿青灰小褂,戴黑色小瓜皮帽,帽上有一颗深绿色宝石。棕黄肤色,国字圆脸,眉浓眼大,双眸清澈,模样俊朗又隽秀。康熙没有这个年龄段的儿子,看来应该是哪个皇子的小阿哥。



我蹲下身子,笑说:“你是不是有办法帮我采花呀?”他忽闪几下大眼,嘟着嘴摇头道:“现在摘不着,等我长高了,一伸手就可以勾着了。”我嘴角微抿,没有说话。他朝我狡黠一笑,猛地抬起放在背后的小手,在我左脸颊上轻轻一抹,拔腿就跑。我大声尖叫着起身,摸了下左脸颊,把手掌上黑乎乎的东西放在鼻边一闻,居然是稀土的味道。



这个调皮鬼,这么小就学会捉弄人了?一会还要回春晨居,要是被哪个宫女或太监看见,我的面子往哪里搁?



我丢掉篮子,指着他大叫:“你最好别让我抓住,不然,我定要打你屁股。”说完,提步去追。



“来抓呀,来抓呀,你抓不着,你抓不着……”



他边朗声笑边撒开腿跑,小家伙腿虽短,但跑得却是极快。跑到一簇芍药花丛边时,“扑通”一声摔倒在地,发出呜呜的痛哭声。我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去,把他抱起,边拍他身上的土,边柔声问:“哪里摔着了?快给我说说,我给你揉揉。”他目不转睛的盯着我,胡乱擦了几下腮边挂着的两行泪,破涕为笑。



见他没事,正想说几句“真勇敢”“真坚强”之类夸奖的话,他再次摸我左脸颊,未等我回神,他转头就跑。我迅速站起,打算凶他几句,十四爷的低喝声传来。



我“哎呀”一声低叫,转过身子快步往前走。走了几步,发现方向反了,于是怔在当地,不知道是该绕道回去,还是该厚着脸皮按原路返回。



复杂的思想斗争进行了两遍,十四爷的脚步声已经很近。他边走边说:“贾林,把弘明带到额娘那里去,让采蓝好好洗洗。”贾林朗声应着,弘明稚嫩的笑声响起,“阿玛,那个美女姐姐脸上有好几朵花,哈哈……这叫锦上添花。咦……不对,叫脸上添花,哈哈……”我站在原地,哭笑不得,不自禁叹,十四爷,你怎么能生出这么个调皮捣蛋却又不失可爱的儿子?



十四爷快步走来,拉开我捂着左脸颊的手,仰天大笑。我抽回手,狠狠瞪他一眼,不满的嗔道:“还笑还笑,瞧你的宝贝儿子,我怎么回春晨居呀?”十四爷扬起眉脚,说了句“你等等”,迅速跑开。我走到芍药花丛边的亭子里,掏出手绢擦,但有些土已经干了,怎么擦也擦不掉,想用手使劲搓,但又舍不得折磨肌肤。



十四爷风风火火跑回,我伸手去接他手里的湿手绢,他嘴角挂着一丝浅笑,左手托起我下巴,右手在我左脸颊轻轻擦几下。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收手。



我抚摸几下有些发烫的左脸颊,想道声谢,抬头看着他温情脉脉的眼神,已到嘴边的话硬是没有吐出。



和他对视一会,说了句“奴婢要回去了”,快步离开亭子。他在后面大声唤,我低头快速跑,跑到拐角处时撞倒一个人。



“哎呀!”我失声尖叫,身子由于惯性往后倒。伴随“小心”二字,一双手及时伸来,还没回过神,已经被他紧紧抱在怀里。我靠在他胸口,听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心头又酸又甜。



顿了一会,他一把推开我,背着手冷声道:“有没有长眼,走路这么不小心?”我半张着嘴怔在当地,看着他漠然的表情,心似刀绞,忍着似落未落的泪,带着颤音小声道:“奴婢冒犯了王爷,请王爷恕罪。”他淡淡的说:“以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注意点。”我低头道了声“是”,侧着身子让路,他“嗯”一下,看也没看我一眼,提步就走。



十四爷迎上来叫了声“四哥”,四爷道:“皇阿玛召见我,我得赶过去。”十四爷点头,待四爷的脚步声消失,和我一起走到丁香花树下,叹口气道:“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我捡起篮子,漫不经心的问:“十四爷看出什么了?”他靠着丁香花树,定眼看我半晌,缓缓道:“自从你陪四哥在清溪书屋前同跪后,我就猜到你喜欢的人是四哥。”



我微怔,连连摇头否定。他苦笑道:“别不承认了,那次你昏迷期间喊的全是‘胤禛’‘胤禛’,虽然我的名字跟四哥有些像,但你肯定不是喊我,因为你只会喊我十四爷。不过,四哥刚才的态度似乎有些奇怪。作为男人,我看得出来他眼里的情意,但是,又猜不透他为何会呵斥你。”



“我们……他……你……”我支支吾吾半晌,不知道该如何说下去,索性低着头看地。他哈哈大笑几声,跳起来摘了两朵丁香花,放在我篮子里,说了句“不管如何,以后多笑笑”,踱着小步离开。我拿起丁香花,喃喃自语:“虽然再过一两个月你们就要凋落,但来年的春天,你们又可以再次开花,可我呢?”



  第八十三章—异路岔口



康熙五十年夏热河行宫



刚到四月,骄阳高照,热浪席卷整个北京城。此时,四季如春的畅春园也经不住炙烤,成了一个小火炉。康熙忍受十了几日,携皇太后、后宫嫔妃等,马不停蹄的往热河行宫避暑。



骤雨初歇,清澈的东湖湖面,一座条石堆砌的堤桥腾空卧。桥北桥南各竖宝坊,一座康熙取名为“双湖夹镜”,另一座取名为“长虹饮练”。堤桥的南边种了万朵敖汁荷花,一阵风吹来,芳香直沁心脾。



康熙坐在双湖夹镜宝坊外的水榭里,写了会字,接过李全呈上的奏折。看了一刻钟,甫田丛樾那边传来一阵欢快的鹿叫声。



甫田丛樾是一个四角单檐方亭,南临澄湖,附近有一处水草丰沛之地,鹿兔成群,是一小隅狩猎的绝场佳所。



康熙边看奏折边问:“几时了?”李全欠身道:“回皇上,已是申时。皇上累了整整一下午,该歇息歇息了。”康熙合上奏折,接过我递上的茶水,喝了一口,点头笑说:“胤禛在折子里说他去年在甫田丛樾那座瓜园亲自种了一些西瓜,朕想去尝尝。”李全一面应着,一面朝小玉福打了个手势,小玉福跪安后快速离开。



离京前,康熙的身子欠佳,调理了一个月,虽然好了很多,但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