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史记 >

第156章

史记-第156章

小说: 史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朔任其子为郎,又为

侍谒者,常持节出使。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

朔等,所谓避世於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於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

据地歌曰:“陆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

庐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

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

不可胜数。著於竹帛,自以为海内无双,即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

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其故何

也?”东方生曰:“是固非子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张

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

雌雄,得士者彊,失士者亡,故说听行通,身处尊位,泽及后世,子孙长荣。今

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於

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方今以天下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义,困

於衣食,或失门户。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於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常

侍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菑,虽有圣人,无所施其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

无所立功。’故曰时异则事异。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诗曰:‘鼓锺于宫,

声闻于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躬行仁义七十

二年,逢文王,得行其说,封於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学

行道,不敢止也。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崛然独立,块然独处,上观许由,下

察接舆,策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常也。子

何疑於余哉!”於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建章宫后閤重栎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

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粱饭大飧臣,

臣乃言。”诏曰:“可。”已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

臣朔乃言。”诏曰:“可。”於是朔乃肯言,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

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其后一岁所,匈奴

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乃复赐东方生钱财甚多。

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

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

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

善。”此之谓也。

武帝时,大将军卫青者,卫后兄也,封为长平侯。从军击匈奴,至余吾水上

而还,斩首捕虏,有功来归,诏赐金千斤。将军出宫门,齐人东郭先生以方士待

诏公车,当道遮卫将军车,拜谒曰:“愿白事。”将军止车前,东郭先生旁车言

曰:“王夫人新得幸於上,家贫。今将军得金千斤,诚以其半赐王夫人之亲,人

主闻之必喜。此所谓奇策便计也。”卫将军谢之曰:“先生幸告之以便计,请奉

教。”於是卫将军乃以五百金为王夫人之亲寿。王夫人以闻武帝。帝曰:“大将

军不知为此。”问之安所受计策,对曰:“受之待诏者东郭先生。”诏召东郭先

生,拜以为郡都尉。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

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东郭先生应之曰:“谁能履行雪中,令人

视之,其上履也,其履下处乃似人足者乎?”及其拜为二千石,佩青緺出宫门,

行谢主人。故所以同官待诏者,等比祖道於都门外。荣华道路,立名当世。此所

谓衣褐怀宝者也。当其贫困时,人莫省视;至其贵也,乃争附之。谚曰:“相马

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其此之谓邪?

王夫人病甚,人主至自往问之曰:“子当为王,欲安所置之?”对曰:“愿

居洛阳。”人主曰:“不可。洛阳有武库、敖仓,当关口,天下咽喉。自先帝以

来,传不为置王。然关东国莫大於齐,可以为齐王。”王夫人以手击头,呼“幸

甚”。王夫人死,号曰“齐王太后薨”。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於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

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於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

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

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佗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

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

在也。

武帝时,徵北海太守诣行在所。有文学卒史王先生者,自请与太守俱,“吾

有益於君”,君许之。诸府掾功曹白云:“王先生嗜酒,多言少实,恐不可与俱。”

太守曰:“先生意欲行,不可逆。”遂与俱。行至宫下,待诏宫府门。王先生徒

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不视其太守。太守入跪拜。王先生谓户郎曰:

“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户郎为呼太守。太守来,望见王先生。王先生曰:

“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对曰:“选择贤材,各任之

以其能,赏异等,罚不肖。”王先生曰:“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愿

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太守曰:“诺。”召入,至于

殿下,有诏问之曰:“何於治北海,令盗贼不起?”叩头对言:“非臣之力,尽

陛下神灵威武之所变化也。”武帝大笑,曰:“於呼!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安

所受之?”对曰:“受之文学卒史。”帝曰:“今安在?”对曰:“在宫府门外。”

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以北海太守为水衡都尉。传曰:“美言可以市,尊行

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

“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

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馀钱持归。当其时,

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间居

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十馀日。共粉饰之,

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

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

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

“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

皆曰:“诺。”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

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

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

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

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

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

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

观者皆惊恐。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柰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

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

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

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

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十二渠经绝驰道,到汉之

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

一桥。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长吏

终听置之。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

哉!

传曰:“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

敢欺。”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辨治者当能别之。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於天命哉!其於周尤甚,及秦可见。

代王之入,任於卜者。太卜之起,由汉兴而有。

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於长安东市。

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王圣人之道

术,究遍人情,相视而叹。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

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二人即同舆而之

市,游於卜肆中。天新雨,道少人,司马季主间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

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二大夫再拜谒。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

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坐定,司马季主复理前语,分别天地之终始,日月星辰

之纪,差次仁义之际,列吉凶之符,语数千言,莫不顺理。

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

小子窃观於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汙?”

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汙长者?”

二君曰:“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

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汙。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也。世皆言曰:

‘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

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於己。’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汙也。”

司马季主曰:“公且安坐。公见夫被发童子乎?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

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

“贤之行也,直道以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