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有追求的清穿 >

第4章

有追求的清穿-第4章

小说: 有追求的清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炕后,唐蜜叽叽喳喳的说了一会儿话,唐氏就叫她安静了。

于是屋里很快就变得静悄悄的,仿佛所有人都在认真的培养着睡意,其实唐烨知道,除了唐蜜,这屋里其他人今晚都不会早睡的。

过了一阵子,就听唐氏小声叫道:“叶子,蜜儿?”叫了两声,见没人应,便开始喊娃儿爹了,唐烨一下来了劲儿,随时准备发出哼哼声。

不想,却听唐氏道:“娃儿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我们不是说回老家才买地嘛?怎么真要待在这儿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有,李真又是怎么一回事,在我们家不走了是什么意思,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咱们家可没那么多富余的粮食…”

唐烨立马乖乖的一动也不动,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唐高林沉默了片刻道:“我们想回去,是不想离乡背井,但屋里头的人却以为我们没安好心,想分田产,算了,我们就在这儿,懒得生闲气。”

唐烨一听,当下就腹议开了,该自己得的田产为什么不要?凭什么要拱手让给别人啊?你要腰缠万贯做出这幅姿态,人家会说你高风亮节,可你现在这境况这么干,只能让人说你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可惜,奈何自己属于偷听者,唐烨只得愤怒的闭紧嘴巴。

唐氏顿了顿,道:“爹也以为我们是要回去分田?”

唐高林道:“爹一直防着我,你又不是不知道,毕竟我是抱养的,却又进了族谱成了他的长子…”

唐氏又顿了顿,问道:“娘怎么说?”

唐高林叹了口气,道:“娘能说什么?她一向说不起话,二弟和他媳妇在屋里也老受欺负,二弟还是娘亲生的呢…”

唐烨郁闷了,自己爹原来是抱养的啊,难怪不受待见了,这要想分得财产嘛看来难度很高,不知道大清的法律对这是怎么定义的…

而唐高林则开始给唐氏将回乡的具体情况了。

偷听了半天,唐烨经过一番综合整理,外加一点想象,总算将老家的情况勾画出了个大概轮廓,原来老爹是抱养的,奶奶身子一直不怎么好,病怏怏的,嫁给爷爷后又三年都无所出,就抱养了一个,希望自己死后有人哭牌位,不想,抱养了老爹后,当年奶奶不仅没死成,还竟然怀孕了,可是,这时候,风流的爷爷却看上了邻镇的一闺女,对方大概以为奶奶身子不好,怎么也会难产而亡,扶正指日可待,也就勉强同意了给风流的爷爷当妾,好像是因为爷爷有30亩地,在当地是小康人家。

但是呢,谁也没料到奶奶竟然活到了现在,那妾到现在也没能给扶正。

不过,那妾虽然没扶正,但却掌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将奶奶给欺负得够呛。

而且,从唐高林夫妇的谈话中,唐烨了解到,爷爷一家人都要下田干活的,连病怏怏的奶奶和骄横的小妾都不例外,只是在农忙时才请短工帮忙。

而自己爹娘好像是当初奶奶亲生的二儿子要娶妻,家里住不下,必须得修房子,那小妾就是不拿钱出来,爷爷也不开口,无奈,老爹只好只身去开了个路引,出去闯荡了,自己的娘就和奶奶、祖祖挤在了一张床上。

大概后来老爹在外站住了脚,才将娘给接了出来。

而外公外婆那边好像烦心事也不少,而且好像田产只有几亩似的,还在佃旁人的地种,反正说不起话,否则肯定也不会由着婆家这么欺负自己的女儿女婿。

总之,唐烨知道了,自己的各种梦幻全破灭了,唐烨暗暗给自己打气,没关系,反正上辈子也不是富二代、官二代,自己不也混得风生水起嘛,就当重头再来好了…

唐烨正在暗暗给自己鼓劲呢,就听唐氏又问道:“李真是怎么回事?”

原来,李真是唐高林在回兰州的途中的一所破庙里遇到的,李真见唐高林吃窝头眼睛直发光,唐高林就分了点给他,然后两人就聊了起来,原来李真是附近一户人家的孩子,可是亲娘死了,后爹不待见他,打算将他卖了换点银子娶新媳妇,李真就偷跑了出来。

“娃儿妈,我看这娃儿很是老实本分,想起你生蜜儿时伤了身子,怕是很难再怀娃儿了,就想干脆让李真给我们当上门女婿算了…”

唐烨浑身一震,原来天雷还没收工啊…

唐氏沉默半响:“也许我还能生呢…”

唐高林道:“哎呀,命里莫得不强求,我们还是早做准备的好,在这里我们毕竟是外来户,冒然找个上门女婿没准还得受人家的气,这李真心眼实在,我们也算对他有恩,日后我们就将他当儿子来养,想来他会孝顺的,也会对叶子好的…”

唐氏怏怏道:“如果咱们有了儿子呢?”

唐高林道:“如果真有那福气,再让李真自立门户就是了,不就是分些家产嘛,你难道还会生好几个索?日后就算有了幺儿,也不怕他一个人在这孤单无依,你说是不是嘛…”

唐氏有点迟疑道:“我觉得李真这娃儿有点木,我还是觉得你这样太冒失了。”

唐高林满不在乎道:“我们这些人家,不就图个憨厚嘛,你要找那些聪明滑头的,你玩得过他?”

唐氏顿了顿,过了半响才道:“就依你,那你换庚帖没有?”

唐高林道:“换了,我第二天就带着李真去找他继父了,他反正是想卖钱,看我要给他银子,他自然没得二话,找的他家隔壁的大婶当的媒人,还请了他们村的地保来的,手续那些全都办妥了…”

唐氏道:“李真多大了,有几个同母兄弟姊妹?”

唐高林道:“10岁了,他娘也才嫁给后爹一年多,没生小孩,他后爹前头的老婆倒是生了几个…”

唐氏又问道:“他是跟谁姓的?”

唐高林道:“后爹,毕竟人家养了他一年,他亲爹姓王,他还没出生就过世了,他娘守了8、9年的寡才改的嫁…”

唐氏又问道:“花了好多钱?”

唐高林道:“5两…”

唐氏嘀咕道:“一亩多地了,他后爹要娶个天仙啊,要那么多…”

唐高林忙道:“你明天不要当着李真说这些哈…”

唐氏道:“我知道,赶紧睡吧,你这些日子肯定累坏了…”

唐高林笑道:“是累坏了,不过,现在好像又有精神了…”

唐氏也嗔笑道:“你歇歇嘛…”

而此时的唐烨早忘了自己的破坏大计,因为她已经完全傻了…

自己的婚姻大事竟然就这么定了?竟然给自己定了这么一个人?这个老爹脑袋是不是秀逗了啊?是,找老公找老实的没问题,找敦厚的也对,但是,老实和敦厚不等于没能力,请问这个李真有什么能力?好,就算他现在小,没能力很正常,那么请问,从哪儿看出他有能干的潜质呢?

唐烨在21世纪的时候虽然也曾YY过嫁入豪门,但是,因为她很清楚自己有个豪门完全不可能接纳的个性,所以只YY了一下下就作罢,老老实实的找了个打工的,两口子都从底层干起,一路摸爬滚打的进入了管理层,日子照样过得有滋有味,所以,唐烨真不是瞧不起李真的身世,她的的确确是瞧不这个人啊…

唐烨开始再度很悲催的想前世的老公了,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当然,唐烨再度变得更郁闷了,自己这么好的一个老公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别人的了啊,还有自己辛辛苦苦打拼来的房子,不知道自己老爸老妈分到了多少遗产,早知道该学外国人立个遗嘱的,唐烨不介意让老公占点便宜,可如果这个便宜将会惠及其他女人,唐烨自然就不干了…

因此,唐烨是思绪万千,想完了现在想前世,想了点前世又冲到这辈子来,思路在300年间来回不停的穿梭,唐烨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脑袋累得自动睡了过去…

才清闲了两天,今天任务又加重了,所以十福晋的番外没更,明天怕也更不了,先给大家说一声

还是继续请大家支持啊,十四会努力的

第四章缠足之争议

第二日,唐烨自然就顶了个黑眼圈,唐氏略带小心的问唐烨昨晚是不是没睡好,听到唐烨说快到凌晨醒了就再没睡着时,悄悄松了口气。

在早饭时分,唐氏问唐高林,“真要在这安家了啊?”

唐高林点点头,“嗯,别再东想西想的了。”

唐氏便道:“那要不要给蜜儿裹脚?她现在正是缠脚的时候…”

唐烨很早就发现了,除了自己一家,周围的女士中其余人不论老少皆是小脚,唐烨曾问过唐氏,才知道,老家在四川的山沟沟里,除了家里良田多的人户,穷人家大多数人还是没缠脚,因为大脚才好下地干活、上山砍柴—上山砍柴可不是走在小路上随手砍就是,很多时候是要爬在山壁上砍的,而且越是陡峭的地方,柴越多。家中的祖祖是小脚,奶奶也是,可是奶奶嫁给爷爷时,爷爷家已经败落了,只剩下30亩地,好像还借有外债,所以请长工就很抠,但爷爷是独子,父亲又早丧,家里没什么劳动力,所以体弱多病的奶奶也被迫下田了,脚小很是吃了些亏,--祖祖倒没有下田,负责在家做饭打扫院坝。

也正因为爷爷是独子,但在奶奶三年没所出的时候并没休了奶奶,而且在奶奶病重时还同意奶奶抱养一个儿子过来,因此,奶奶的娘家一直觉得爷爷很是高风亮节,所以,对于爷爷后来纳妾一点也没反对,对于奶奶随后被小妾欺压,也没怎么找爷爷的麻烦。

而唐高林娶媳妇的时候,爷爷就明确说了,要找个来干活的,所以自然就娶了家底不怎么好的大脚唐氏。

而唐高林两口子来到兰州后,并没想在这扎根,但如果回四川的话,觉得给两闺女说个很富裕的人家怕很难,所以便没给两闺女缠脚…

唐氏此时提起缠脚一事,看来已经为在兰州扎根着手准备了。

果然,唐氏接着就说:“兰州基本上很少看到没缠足的,蜜儿若不缠足,日后怕不好说婆家。”

不等唐高林做出答复,唐蜜就问道:“姐姐缠吗?”

唐氏顿了一下,看了眼李真,道:“姐姐现在再缠,遭的罪可就比你大多了,所以,你姐姐就算了…”

说到这,唐氏想了想,还是说道:“其实脚大有脚大的好处,是吧,李真?”

李真忙点头,“俺娘就是大脚。”

唐氏微微松了口气。

唐高林瞅了瞅唐蜜,道:“缠吧…”

唐烨一听,赶紧开口了,“爹,我觉得妹妹还是不要缠足的好,咱们马上要买地了,日后肯定是要住在乡间的,乡下应该不是人人缠足的…”

唐高林摇摇头,“这边乡间不缠足的很少很少…”

唐烨有些奇怪,西北民风彪悍,按理应该不欣赏小脚啊,怎么小脚在此反而如此流行?

而唐氏已经在道了,“嗯,我今天就请陈家嫂子来帮忙…”

唐蜜道:“三妞缠脚疼得可厉害了呢,我也会那么疼吗?”

看在唐蜜当时没吵着要吃肉元子的份上,唐烨决定,一定不能让唐蜜遭这个罪,想了想,就问道:“爹,周围人家的闺女基本上都是按排行叫的,不是大妞、二妞,就是三丫、四丫,为什么我两姊妹却取了正儿八经的名字呢?”

唐氏笑道:“你爹跟着你爷爷读了几年书,也算是读书人呢,所以你们还没出生,他可就将名字早早的想好了呢…”

提起读书一事,唐烨又不得不再度感叹了,爷爷读过一年半的私塾,后来爷爷的爹过世了,爷爷就缀了学,不过,就在这一年半里,爷爷不仅成功扫盲了,还写了一手好字,等老爹和二叔长大后,农闲的时候爷爷偶尔就会在家教二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