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清穿日常 >

第600章

清穿日常-第600章

小说: 清穿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翻过来,搂了她一下,拍拍她道:“睡吧。朕知道你这几天累坏了。”
  瞌睡劲一下子就涌上来了,李薇的眼皮瞬间难分难舍的粘在一起,撕都撕不开。她强忍着跟睡意做斗争,也伸手去拍拍四爷,道:“你也累了,睡吧。”
  看到她转眼就睡着了,四爷忍不住笑了下,轻轻叹了句:“还是老样子……”
  他合上眼,这次也很快的睡着了。
  第二天,皇后的丧事才算是步入正轨。
  西华门外享殿早就准备好了,礼部的人想着万岁眼见就要回来,说不定万岁会想亲自扶棺呢?他们想拍马屁,李薇也没跟他们别这个劲。
  结果四爷竟然不打算缀朝,说实在悲伤得不得了,第二天就开始让军机处的大臣们进宫处理政务了。
  扶棺的人是弘晖,弘昐他们几个就跟在他后面。
  坤宁宫也打开大门让大家来跪哭送灵,旨意上是除了宗室名,在京二品大员以上都要进来,持服是二十七天。在这二十七天里每天都要进宫来哭,大祭由钦天监算出日子后,基本上是隔三岔五的要来一回。
  像四爷是属于来了算荣宠,不来也没问题的。因为皇后跟四爷比是‘卑’。
  除他之外剩下的就没有例外了。
  李薇要一天去三次,弘昐他们这些小辈也是一天三次。而特意进宫来哭灵的都是一来一整天,没有一天几次的说法。
  宫里就要给这么多人准备吃喝休息更衣的地方。
  皇贵妃还没封,李薇现在用的还是贵妃印,但不管是贵妃印还是皇贵妃印都是一样用,就算她三个月后成了皇贵妃,也就是每逢大节时穿的礼服换一套,出门的车轿换一套而已。
  别的,她在宫里还是住永寿宫,在圆明园还是住九洲清晏,差别实在不大。
  五月初,皇后殁了。六月初,四爷册谥其为孝敬皇后。六月中旬,弘晖扶棺送孝敬皇后入泰陵。
  终于把孝敬皇后的梓宫给送走了,李薇才算是松了一大口气。
  满宫里也为之一松。虽然皇后百日未过,大家还要照例往坤宁宫里去一日三哭,但确实是少了一件大事。大家也都轻松了点。
  笼罩在紫禁城上空数月的阴云也开始渐渐散去。
  才从坤宁宫回来,李薇脱下浸满檀香、藏香和佛香的衣服,玉烟让人举着杆子把衣服架出去挂在太阳底下晒。
  跟着进来道:“万岁爷道今天中午让二公主进来陪您用膳。”
  这就说明四爷今天中午有事,所以才叫额尔赫来陪她。
  能见女儿当然高兴,李薇让人把厢房收拾一下,说不定额尔赫还会带福慧过来。现在他们夫妻两个都忙得很,把孩子留在府里十天半个月的扔给下人照顾,额尔赫又不放心。她带着孩子进宫后多会把福慧放在永寿宫,在这里她还是放心得多的。
  额尔赫来时带给她一个消息,道外头内务府的人好像还打算闹一闹。
  孝敬皇后大行的事倒是把九爷大抄内务府给盖过去了。
  李薇笑道:“他们想闹什么?”
  闹了也好,她正打算做点什么呢。


☆、第474章

  内务府牛X在你住在他盖的房子里;吃着他买来的食物;用着他的儿子女儿一家老小来侍候你和你家人。
  偏偏他花的还是你的银子。
  上次九爷抄了一群内务府老爷们的家;结果从弘昐的贝勒府到额尔赫的公主府,甚至圆明园和畅春园里头是如临大敌。当然他们不敢拿刀下毒;但这也说明了内务府不能小看的地方。
  李薇知道今后四爷应该还是会照旧住在圆明园,但紫禁城里她也打算整顿一番;不能再发生由着太监宫人嬷嬷克扣主子份例,逼得主子求告无门的事了。
  另一边;她也是想打击下年贵人的势力。
  年贵人在宫里好歹也掌了几年的权,秦桧还有三个朋友;她打通了多少关节,交好了几个宫人太监,而这些人又在宫里都担任哪些职位?
  她索性不再查了;干脆一口气全打乱了换个干干净净。
  晚上,四爷就看到了她费了好几天功夫琢磨出来的折子,工工整整的写好了放在他的书案一角。
  他饶有兴趣的拿来看,边看边问她:“哦?你这是打算给大家都换个地方住住?”
  李薇很有道理:“之前宫里太妃娘娘们多才住得这么开,现在都有三位太妃要出去了,也能腾出不少地方了,正好东六宫也有几年没好好修葺一下了。”
  修房子是假,腾屋子趁机削减人手是真。
  四爷笑得开心极了,薇薇实在是懂他的心意。谁愿意自己家里长久的住着外人?还是一群八杆子打不着的‘母妃’?东六宫他肯让她们住着是情份,不让她们住才是正理。
  何况当年也是因为考虑到太后不乐意跟人挤着住才让他们还跟以前似的,一人占一个宫。没想到没存下多少情面,倒养大了他们的心。
  不管薇薇跟他说那些太妃们受了多少委屈,他看到的就是她们企图染指宫权。不然的话,有那份能耐怎么不想着跟太后告状呢?难不成告到太后那里,太后会不搭理他们?
  还是觉得跟太后告状低头委屈了,没面子了,宁可自己想办法闹起来。自己闹来的,争来的,才更有脸面。
  他提起笔,笑道:“朕给你添一笔,让你师出有名。”
  李薇凑上去看,见他添上去的是因为孝敬皇后大行,为了替孝敬皇后祈福,所以削减宫婢宫监,提前放他们出宫与家人团聚。
  咸福宫里热热闹闹的,一群小宫女四下跑来跑去的跟小姐妹们‘告别’。
  “我可舍不得你了。”一个拉着另一个的手说,眼圈泛红。
  “有什么舍不得的?不就从这边搬到那边去?我早在这边住烦了,这么些人挤在一个院子里,到了那边地方就宽敞多了!”
  挑香擦着眼泪进来,怀里兜着别的宫女送给她的手帕、香扇、耳环、胭脂等物。
  她刚回到自己的小屋把东西放好,一个宫女就来叫她道:“挑香,快过去,贵人喊你了呢。”
  挑香赶紧对着镜子照照,看脸上并无异状才理理衣裳去了年贵人住的偏殿里。
  按说贵人实在没资格住咸福宫偏殿,可是武娘娘跟贵人要好,一升任咸福宫主位就把偏殿给了贵人住。
  只是没想到没住上几年就要搬出去了。
  挑香进屋轻轻走到贵人身边,福道:“贵人喊奴婢来是有什么吩咐?”
  年氏不答,挑香停了会儿又道:“贵人?”
  年氏这时才仿佛回神,在屋里扫过一圈,好像是随意找出一件来吩咐她:“……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挑香点头道:“都收拾好了。贵人得的赏赐也都一一清点过了。”
  昨天来人通知他们从咸福宫搬到钟粹宫偏殿里。钟粹宫原来住着的荣太妃,自从荣太妃搬出宫后就空了。
  不说大家都知道东六宫就是太妃们养老的地方,只说贵人前些日子才得罪了太妃们,虽说打杀了几个太监给太妃们出气,听说外面还抄了很多内务府人的家,可宫里却不认这个,拿年贵人当仇人待的又何止一两个?
  贵人搬过去,真是四面楚歌。
  年氏问了一句就再也想不起来还有什么话了,愣了半晌,只好道:“那你下去吧。”
  挑香虽然摸不着头脑,但为免出差错,出去后还是亲自又把行李给清点了一遍。小心别挟带了咸福宫的东西出去。
  屋里又只剩下她一个了。年氏此时才觉得她不过是想让挑香在屋里陪陪她,也不用她说话做事,只要让她知道这里不是就她自己就行了。
  李薇在东西六宫里来了个乾坤大挪移。还留在宫里的太妃只剩下佟佳氏皇贵太妃,密太妃,宣太妃,静太妃,余下的就没什么重要的人了。她把这些人全都给塞进了承乾宫、景仁宫和延禧宫。
  宋氏原本就住到了东六宫的钟粹宫,现在她又把年氏和耿氏都挪了过去。宋氏与耿氏都是不爱找事的,东六宫又不是年氏的主场,她在东六宫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西六宫里,咸福宫有武氏,原在长春宫的苏答应挪到了原来年氏住的屋子里。钮钴禄和汪氏这两个都挺爱惹事的,也就武氏的脾气能压住她们。
  再像四爷说的那样,借着孝敬皇后的名义放出去了一大批人,年氏在的这两年提拔起来的全都换个位置,或撤或降,不一而足。
  前后折腾了一个多月才算都理清楚了。
  此时也才八月中旬,三伏还没过呢。四爷道看太后在宫里住着也热得难受,一句话又把人都给拉到了园子里。
  现在宫里这样也算是能让人放心了。赵全保这下也不反对留在宫里了,他现在哪里都去得,东六宫也平趟,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李薇临走前把他叫过来,直言要是赵全保借势欺人,在宫里胡闹了,搂银子了,拉帮结派了,让她知道了就是一个死。
  赵全保的脸刷的就白了,他扑通一声跪下:“主子,就是给奴才天大的胆子,奴才也不敢!”
  李薇道:“你敢不敢不重要,只是看在这么些年的情份上,真有那么一天了,我让你走得快点儿。”
  她不能把外面的黑手都给砍了,结果自家跳出来一只黑手又继续作威作福。
  她也不会现在找个人撤掉赵全保,或者找人再看住他。那太麻烦。还是四爷说的对,一句话就能要他的命,那就不需要再费什么心思了。
  她现在把话都告诉他了,怎么做就看他的了。要是真觉得一时的享受比脖子上的脑袋还重要的,那也怪不得别人了。
  因为盼着把赵全保拉下来自己上去的人可不少,她就算不找人看着他,想抓他的小辫子的人也不会少。
  她事先提醒他一句,真的是看在他们多年的情份上的。
  赵全保那条舌头能说会道,学个鸟叫活灵活现的。回园子里不到几天就把乌大人的叫声学会了,她还常常见他陪着弘暋窃诤叨何诖笕耍谘唤邪盐诖笕艘矗霑‘他们伺机‘报仇’。
  可此时他这舌头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因为他很清楚主子说的是认真的。自从孝敬皇后去后的脑袋终于降了温了。
  他跪下磕了两个头,道:“奴才明白主子这么说是对奴才好,奴才不会让主子失望的。”
  李薇点点头,道:“现在改了规矩,发份例的事日后估计也会有人在里头弄鬼。只是以前弄鬼都是别人的人,现在弄鬼就是咱们自家人了。我不爱丢脸,更不愿意让我的人在外头丢脸,你记着多盯着点。”
  以前大概是康熙朝宫里没皇后的关系,渐渐养成了发份例时一宫给一道牌子,然后各宫自己去找内务府的人领。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少了一道中间手续,自然就少了一层被人克扣的可能。
  要是一时想拿自家的份例换个别的什么东西也方便,只要把内务府的人打点好了就行。
  最重要的是宫妃们跟外界联络的路也多了一条。
  李薇就把这条给改了,从此四爷的妃嫔的份例都从永寿宫出,太妃们的份例从宁寿宫出。不过宁寿宫那边也是永寿宫的分成一份份的拿给宁寿宫,再以宁寿宫的名义发下去。
  好处就是从此东西六宫都要看永寿宫的脸色了。坏处就是风险也她一个人全担了。
  四爷赞了两声,他喜欢的是太妃们少了一条跟宫外通消息的路。虽然现在肯替太妃们传消息的人也没几个了,但能彻底斩断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