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清穿日常 >

第401章

清穿日常-第401章

小说: 清穿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薇想了下,还是握着她的手把她拉到身边坐下,轻声问她这一路进宫累不累?穿这么多热不热?

  端惠严肃又冷淡的说:“谢妃母关心,端惠不累,也不热。”

  她坐在那里腰背挺得笔直。

  李薇知道这种坐姿,她在非常紧张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像在福晋那里时,去永和宫和现在的宁寿宫时,她都是坐得非常直的。

  她摸了几下她的背,果然手下的肌肉都紧绷得像石头一样。

  她轻声问:“先把把衣服换下来吧,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了。在家里不用这么紧张。”

  端惠不为所动,李薇还是叫玉瓶把她带下去换衣服了。

  衣服是刚才去南三所拿的。四爷要封养女公主,她们的东西早就准备好都放在南三所了。端惠进去换衣服的时候,额尔赫三人到了。

  因为她事先提醒要她们都自然点儿,所以三人都是穿着平常衣服过来的。

  三人每个都给端惠带了小礼物,自己绣的手帕、香扇和装了香丸的荷包。李薇看过后说很好,然后嘱咐她们:“端惠今年才十一岁,是你们中间最小的一个。你们要做大姐姐,好好照顾她好吗?”

  三个女孩都点头,最小的扎喇芬说:“李额娘放心,我会陪她的。”

  就连最小的扎喇芬都清楚,曾经她们的命运都一样,现在端惠的到来就是代替她们的。

  所以她们对端惠都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愧疚。

  李薇让人上茶上点心,等了约有一刻钟,玉瓶才领着端惠出来。四个女孩彼此见过礼,李薇就放她们自己去熟悉了。想去御花园也可以,想在屋里玩也行。

  四人说了一会儿话后,大格格宜尔哈就说她们想带端惠去看看她的屋子。

  李薇答应后,让她们晚上过来翊坤宫用晚膳。今天端惠刚来,于情于理都应该招待她一下。不过四爷不可能为她再开个小宴会,顶多等四个养女都到齐了再开一个。

  所以只能先这么着了。

  等女孩们都走了以后,玉瓶才跟她说,刚才端惠在里屋时有半天不肯换衣服,这才出来的迟了。

  “那后来呢?”李薇以为她是哭了,因为换好衣服出来后,端惠明显是洗过脸了,因为她不喜欢小女孩用粉,额尔赫现在都没养成用粉的习惯,所以玉瓶没给端惠扑粉,那双红肿的眼睛就遮不住了。

  “后来我们就给她把衣服换了,脱下来的时候她一直在掉泪。不过换好后她就不哭了,也不肯再看公主吉服和朝冠。”玉瓶当时还很着急,生怕端惠公主在翊坤宫哭的事给主子惹麻烦。

  李薇叹了口气,让玉瓶把端惠换下来的吉服等收拾好给她送去。

  “不用给她,交给她的嬷嬷吧。”她道。

  养女们进宫是可以带他们府里的人的,不过宫里也一早就给她们配齐了人手,到时看公主用着哪边习惯再行删减。

  下午,李薇一边在翊坤宫里继续看库房里的东西,一面不由自主的一直想着南三所里的女孩们。她频频走神,想端惠和额尔赫她们相处得好吗?会吵架吗?

  这样下去,不到五点她就迫不及待的把她们喊来了。

  看她们进来时的神情,仿佛相处得还不错。端惠一直跟在宜尔哈身边,连坐都跟她坐到一起。扎喇芬就跟额尔赫坐一块了。

  李薇叫人上了茶和点心,问她们都玩了什么?

  四个女孩互相看了看,端惠起身恭敬道:“回李额娘的话,姐姐们在帮儿臣整理行李呢。”

  李薇让她坐下,笑道:“有什么缺的少的,就去找你姐姐们。”

  让端惠来找她,那就是句空话。四个女孩都住在一起,正好能互相帮助。这一下午端惠看着就好多了,可见孩子们之间还是比较单纯的。

  李薇留她们用过晚膳才叫人送她们回去,临走前嘱咐三个女孩,让她们多照顾点端惠。如果端惠有时冲她们发脾气也不要介意。

  三个女孩都沉默了,然后全都默默点了点头。

  再怎么友好亲切,也掩盖不了下面的丑陋与现实。

  对三个女孩,她是教她们对端惠更宽容。而对三个女孩的嬷嬷们,她说的就是:“要小心照顾格格们,不管是吃的用的,都要当心。不管何时何地,你们都要跟在格格身边,不能放她们单独在一起。”

  嬷嬷们均肯定道:“娘娘放心,奴婢们都清楚。”

  交待完这些,李薇不免深深叹了口气。她一面可怜端惠,一面希望她能不要心怀怨恨,一面却知道这不可能,所以她还要提防端惠会伤害额尔赫她们。

  夜色渐深,玉瓶悄悄提醒她该回养心殿了。

  从翊坤宫回养心殿的一路上,她都想一定要把抚蒙公主在京开府的事给四爷说,这不止是为了安抚她的良心,更多的还是为了遏制抚蒙公主的婚姻悲剧。

  一回到东五间,玉盏就立刻迎上来小声说:“万岁已经回来了,正在更衣。”

  她赶紧进去,他站在屋当中伸直手臂让人脱衣服,一边还有人捧着漱口水和洗脸的铜盆。

  “回来了?”他刚才一直闭着眼睛,这会儿睁开冲她笑了下,“端惠怎么样?住得习惯吗?”

  “习惯,她们姐妹挺好的,一下子就玩到一起了。”她上前接过热手巾给他擦脸。

  他道:“朕自己来,你也去换衣服吧。”

  李薇看他现在才换衣服,问他:“万岁用过晚膳了吗?”

  四爷道:“跟张廷玉他们一起用过了。”说完看看她,突然又加了一句:“不如一会儿再用碗牛肉汤吧。”

  肯定跟大臣们一起用的很敷衍潦草。

  她拿他没办法,干起活儿来嫌吃饭浪费时间。

  她出去喊人准备牛肉汤,等她换好衣服出来,他已经喝上了,一手端碗,一手拿饽饽。可见也不是不饿,只是想不起来吃。

  两碗汤一个饽饽下肚,他的神情都显得慵懒了不少。靠在榻上让人给他捶腿捏脚,问她见着端惠觉得怎么样?

  一个小女孩而已。

  李薇想了想,道:“就是看她那么小,十分可怜……”说到这个,她就想起诚郡王干嘛这么着急把女儿送进来啊?

  她这么一问,四爷冷笑:“他?他是心虚害怕了。当年他说直郡王咒魇废太子,你还记得吧?这会儿是怕朕秋后算账了。”

  “确实是他诬告?”她好奇道。

  “诬告不诬告,不好说。现在也不会查这个。”他枕着手臂叹道,“他是怕朕拿这个理由来再把他的爵位降下来。”

  这些政治上的事她不懂,她就觉得:“因为这个,他就把端惠这么早送进来了?”

  这人还是人吗?

  四爷坐起一点,把她拉得近一点,笑着说:“你生什么气?这事也不是他一个人决定的。是他媳妇劝的。”

  三福晋?

  李薇仔细一回忆,道:“不对啊,端惠是她生的啊。”亲生的女儿,不是侧福晋或妾生的。

  而且,端惠前头还有个大格格死得早,可以说这是三福晋失去一个女儿后,生的第二个女儿。

  “她不但有女儿,还有儿子。”四爷平淡的说,喊:“苏培盛,去把桌上第三排第二本折子拿进来。”

  折子从苏培盛手里到她手里,四爷示意她翻开。

  “……”李薇看着手里的折子,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诚郡王要请封世子?”

  “是啊。他忠心不贰,儿子说进宫就进宫了,女儿也第一个送进宫来。这么忠心的好哥哥,好臣子,朕怎么忍心不允了他这道折子呢?”四爷冷笑道,把折子拿过来扔到桌上。

  李薇只觉得这整件事像一口恶心的痰,叫人看到就堵心。她仍能清晰的用理智来分辩清楚,三福晋的意思就是:为了让她的儿子弘晟能尽快封为世子,就牺牲了女儿。

  可能在她看来,这也不是牺牲。毕竟端惠已经封了公主,早进宫或晚进宫,不过是几天的时间而已。她既然束手无策,不如早早的把女儿送进来,好给儿子争取一些好处。

  但这仍然让她不舒服。她也是刽子手之一,是造成端惠的悲剧的推手之一。她没有资格来责备三福晋和诚郡王,但她还是觉得他们恶心到了极点。

  等她回神时,四爷正轻轻抚摸着她的背,他微笑着对她说:“瞧你气的,为了旁人的事,不值得。”

  她的背硬得像块铁板。

  她慢慢放松下来,伏在他怀里把公主和驸马在京设府,族里由皇上派人管理的主意说了。

  四爷慢慢嗯了声:“是个好主意。”就是太异想天开了。十年八年里是不必想了,要先把蒙古的兵都给拆得七七八八,把蒙古的王公们都给打服了,或者让他们彻底失去战意,不再像个战士一样思考,那才有可能。

  不然,他这边敢下这种圣旨,那边他们就敢联合起来变成第二个葛尔丹。

  他在她的额头上轻轻亲了下:“这是你想的主意?”

  李薇点点头,说:“当时我想额尔赫要是被指婚去蒙古了,咱们就这么做。”

  他轻轻的拍着她,说:“放心,咱们的额尔赫不会抚蒙了。”

  是啊,取而代之的是别人家的女儿。

  更可悲的是,那些父母还有更多的考虑,也都一至决定牺牲他们的孩子。

  屋里一时安静了下来。

  四爷笑道:“给你说件好事吧。”

  李薇支起身,他道:“朕追封五妹妹为固伦公主了。”

  五妹妹是和硕温宪公主,在宫里养到二十岁,嫁到佟家后两年就死了。

  李薇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宫里养公主都会养得平平安安的,嫁出去时年纪也都大了。像她十三岁嫁四爷时还担心怀孩子难产的问题,公主们出嫁是十八、九,二十的不在少数。

  却偏偏没几个长寿的。

  这科学吗?

  追封温宪,这确实是好事。

  李薇道:“太后娘娘一定会高兴的,明天我就去给娘娘请安。”

  “嗯。”他道,“额驸也一并追封为固伦公主额驸了,朕会重用他。”

  李薇一瞬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她还在怀疑五公主的死因,这边四爷已经在表示会重用五公主的额驸。

  他的意思是让她明天去告诉太后。

  她不知道这是说明她太阴暗,还是四爷太天真(?)。

  最重要的是,四爷您确定太后知道这个会高兴?

  ……他不是故意想气太后吧?

  李薇总觉得,昨天那柄如意是太后在气四爷。

  人家登基当皇帝多高兴啊,你这兜头不说浇一桶冷水吧,至少也是个不和谐音符。

  所以今天这是一报还一报?

  追封公主,太后肯定会高兴的。但五公主早夭,额驸又是佟家的人。所以四爷这恩施到最后还是落到佟家头上了。


  ……

  她要是太后,估计在高兴之前会想先把这熊孩子给打一顿出出气。  

 
308、圣恩

  翊坤宫里正忙成一团;大半夜却也灯火通明。

  赵全保和玉瓶两人都在,盯着众人把翊坤宫布置成主子习惯的模样。

  “都小心点;可不能摔了。”赵全保看着他们打开箱子,把里头的一件件万岁特意给主子烧出来的瓷器取出来。

  他小心翼翼的捧着一个圆如西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